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沙泪-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艾吉……艾吉……不,不!为什么偏偏是现在……为什么是你……”
  伊格尔知道,那颗不知何时从何处而来的流弹,要了朋友的命。而现在,自己已经是孤独一人了。他茫然地看着这片笼罩着风雪的大地,茫然地看着那开始降落的军用飞机,又茫然地看着好友。
  “艾吉……”
  支撑着他的东西,犹如一根弦被切断了,伊格尔像是浑身的力气被抽干了似的,也一头栽倒在雪地里。他的脸,正好朝向朋友。
  “……我们,要死在这儿了吧……也好,让我们死在一块吧……”
  朦胧中,伊格尔仿佛要陷入永远的沉睡。而这时,不远处的轰鸣声将他吵醒了。那是军用飞机的螺旋桨划破气流的声响,那架连接着天堂之门的飞机,就在那里,近在眼前啊!伊格尔盯着那架飞机,又看看身边的朋友。艾吉脸上神情依旧,他再也站不起来,也不能再回家了。
  “艾吉……艾吉……原谅我……原谅我……原谅我!”
  伊格尔猛地跳起来,他也不顾脚下的雪有多厚,也不管如刀般的风一道道划在自己脸上。在他的眼中,只有一个目标,军用飞机的舱门!
  在军用飞机处,忙着接收伤员的士兵一个个将人拉上去、抬上去。有个救护兵看到跑过来的伊格尔,便伸出手去,一边使劲将他往上拉一边还说:
  “嘿。来得可真是时候啊!我们这儿还没满员呢。”
  伊格尔进了飞机舱里。在后面地角落里重重地往舱壁上一靠。此时。他听不到那些伤员们地呻吟声。也听不到那些仍想挤上来地人地噪杂声。他只能听到自己那沉重地呼吸与过快地心跳声。
  “不要看。不要看外边……艾吉……艾吉……艾吉……他就在那儿……”
  身心地双重折磨下。伊格尔昏了过去。而在他迷迷糊糊地时候。听到了飞机再次启动螺旋桨地声音。这架满载着伤员地军用飞机。终于缓缓起飞。离开了科斯佳洛夫地土地。朝西方而去。
  一天之后。古拉姆克机场陷落。至此。奥军与外界地通路完全中断。
  “亲爱地。一想起你。我便心绪全无……”
  这首由原本不知名歌手爱弥尔·芳迪演唱的《回忆》,在科斯佳洛夫城中响起。这是在创世历1088年的2月1日,奥军最后仅有的无线电台所播放的歌曲。整个科斯佳洛夫城,硝烟未退,尸体满布城中。只有这清灵的歌声,回荡在那沾满鲜血与残肢的街道上。当歌曲结束后,奥军无线电台响起了那标准的男中音。只不过这一次,他所说的内容与以往完全不同:
  “第一集团军无线电台即将关闭!敌人已经攻占!神圣帝国万岁!”
  自此之后,城中便再也没出现过奥军无线电台的广播声。因为在那一天,路德尼亚的先锋部队冲进了城中商场地下室内的奥军集团军总司令部,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保罗·瓦尔斯特元帅率领部下投降。这也是奥军自第二次神谕战争以来,头一次有元帅级的军官向敌人投降。第二天,在城中被围困的奥军将士也宣布投降,人数多达十余万。虽然仍有一部分奥军在城中负隅顽抗,可是实际上,胜负已经被决定了。
  这场无比惨烈的战役,最终以路德尼亚一方胜出而告终。但是双方的伤亡同样惨重,可谓不分伯促。奥登尼亚方面,除了投降的十一二万仍在生的军人外,此外还阵亡三十万人,盟国友军部队的阵亡人数,也高达三十二万人——这其中,还包括大约有五万的路军投降战俘。而路军方面,四十八万军人战死,伤员是前者的两倍。而平民的伤亡人数,却是无法估计。在经过那次战役之后,科斯佳洛夫城中的原有居民,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的人见证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等到了回家的那一天。而更多的人,早已离开了人世。
  奥军的惨败,同样在国内掀起了巨大的余波。在副首相的公开演讲中,要求全民一心,共同抵御外敌。实际上,奥登尼亚神圣帝国,已经从战略上的进攻姿态,转变成为防守姿态。对于奥登尼亚政府及军界的上层来说,对于这个消息,简直是难以置信。在得到前线的确切情报,知道救援失败、第一集团军几乎全军覆没后,首相卡尔·海因茨似乎不能马上相信这一事情,不停地去求证、去向前线询问。但是事实始终是事实,怎样也不能改变。在得知第一集团军包括总司令在内竟然有多达20名将军向敌人投降后,首相的震惊变成了冲天怒火。他狠狠地将办公桌的那个地球仪摔在地上,在那个地球仪上,标有“科斯佳洛夫”字样的地点,也被摔成一块块的碎片。在首相身边,所有人都不敢说话,唯恐一开口就会遭到暴风骤雨般的痛骂甚至是严惩。谁都清楚,现在谁再说话,就等于是在首相那原本就燃烧得十分旺盛的火气上添上一桶油。
  “20个人,全部、全部!他们全都背叛了我!保罗·瓦尔斯特,这个该死的……我是那样的信任他、那样的赐予他别人得不到的荣誉,可他!只差一步,你这个愚蠢的家伙就可以踏入神圣的殿堂,可他竟然选择了退却!帝国没有这样的军人!更没有这样的元帅!”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荣誉毕竟是首相本人亲自赐予的,所以现在要收回来,也已经为时已晚。无奈之下,海因茨只得宣布命令,向全国发表公告,要求全国人民动员一切力量及资源,继续这场“伟大而神圣的战争”。奥军在科斯佳洛夫的惨败被轻描淡写的抹去了,只是那三十万阵亡军人的家属,再也等不到亲人的归来。他们甚至在政府的公告中,也不知道前线自己亲人的生死。只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点才会逐渐为人所知。
第二十章 罚·延伸(4)
  在2月初,伊格尔·瓦莱里安与极少数的奥军官兵一起,回到了米德加尔德大陆。他们在原乌里尼亚境内的己方部队驻点战地医院接受治疗。当得知自己活命并且已经回来这里后,不知有多少军人痛哭流涕,庆幸自己依然可以看到这个世界。可是伊格尔却显得相对平静许多,他不哭也不笑,只是整天沉睡。禁卫军旗队装甲师,由于之前大部分坦克营都调往城外,支援第九装甲集团军,从而在后来的包围中逃过一劫并且得以保存这部分主力部队;但是其中隶属同一师的众多步兵,活着并且出现在人们眼前的人,却屈指可数。伊格尔所在的第一装甲轻步营三连,只剩下他一人。其余连队的成员,不是死,就是被俘虏。虽然禁卫军旗队装甲师的主力仍在,但那些已经失去的成员,都再也回不来了。
  “兄弟,运气不错呀!要知道,像我们这样能逃出来的,往往是一个营、甚至是一个团里才有这样一个名额呐!”
  每当听到旁人想与他说话,这样安慰他时,伊格尔只会更加沉默。对于自己曾经的战友和连队的情况,他只字不提。有护士将他的情况告诉给了医生,医生的结论是:
  “典型的战地受创综合症,像这样被吓坏的年轻人,现在越来越多,简直处理不过来了!不过假以时日,我相信他们都会好起来的。”
  现在医生的结论是否正确没人知道,但就现状看来,类似像伊格尔这样的从前线死里逃生的军人非常多,而他们“好起来”的迹象,却迟迟没有出现。身体上的伤口还有个进行医治的方法,但对于这个军人们的内心,那些没有参与前线作战的人,却觉得对方的心有重重紧闭的大门。现在,那些门依然关闭着。
  由于在前线长期营养不良,所以伊格尔跟许多此地的伤员一样,都是伤病缠身。他的肺炎和疟疾让这个年轻人有一段时间甚至只能躺在床上休养,幸好的是,这里药品与医护人员人手充足,所以他的身体也一点一点康复起来。
  伊格尔在这个位于乌里尼亚的野战医院里,足足住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而在他养伤的这段日期里,外界的变化也没有一点要停下来的迹象。虽然没有向民众公布前线战事的大败,但在军方内部,最高统帅部接连下达人事命令,撤去一批将领的职务。而他们本身有的是在前线曾经参与过作战、有的则是在后方进行制定策略,总体来说都没有犯下什么过错。唯一的“错误”,就是他们这些军官都是与在科斯佳洛夫向路军投降的将领有着不错的私人关系。如今,他们也将因为这些与公事完全无关的私交,而受到莫名的惩罚。而对于那些无法受到处罚的变节将领,首相卡尔·海因茨的怒火也没有丝毫减弱。他们的家眷,都被免去军属的待遇和称号,甚至被赶出原来的宅邸,从此就再也不能接受政府的应得补助。面对这一切,没人向这些无辜的人解释些什么,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家人做了什么、何时能归来,只知道一夜之间,他们就被人扫地出门,连普通的军属也不是了。这些发生的奥登尼亚各地的风波,所知者不多,也没有任何官方文件或通告。就算是政府内的官员或军方的人,要过问此事,那么他们接下来的下场,就十有八九变得会与那些“失踪”将领的家属们一样。
  保罗·瓦尔斯特的家人是首当其冲遭到变故的军属,他的妻子与女儿日夜盼望,没有盼到男主人从前线传来获胜的好消息,反而只从官方的广播中听到了模糊的所谓“暂时退却”公告。而瓦尔斯特,却赫然成了失踪人员名单上的头一个。还没等他的妻子与女儿搞清楚这背后的含意,第二天一早,就有身穿禁卫军制服的人上门,请她们“移居别处”,因为附近将有重要部门进行办公,这栋老宅被征用了。瓦尔斯特夫人还沉浸在丈夫有可能“阵亡”的噩耗中难以自拔,现在又要突然被赶离家,更让她无法接受。反倒是她的女儿见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主动安慰母亲,同时收拾行李离开,准备到亲戚家暂住。在跨过家门的时候,瓦尔斯特夫人虚弱的靠在女儿身上,一边喃喃地说着:
  “要是你爸爸回来了,他会怎么说呀……”
  她的女儿久久没有说话,直到她们走出了那些将她们赶走的政府人员的视线后,瓦尔斯特的女儿才低声说了一句:
  “我看,爸爸是不会回来的。”
  瓦尔斯特夫人哭得说不出话来。她并不知道。在女儿心里。有着更糟糕地念头。因为照现在地情形来看。父亲如果真地战死。那他身为元帅。却竟然连个悼念地仪式也没有。反而急于要将元帅地家属清除出公众地视线。那么。父亲他恐怕……女儿不敢再往下想。她只能扶着母亲。一步步离开那个曾经地家。
  与大后方地动作频频不同。奥登尼亚神圣帝国地东方远征军。此时正是战线全面收缩之态。不仅之前在路德尼亚南部所占地领土被路军开始重新占回。而且南方集团军群地士气更是一泄千里。作为此次科斯佳洛夫战役失利地替罪羊。该集团军群总司令埃塞尔里德元帅也被调回后方。重新由最高统帅部指派新将领接替他地职务。而无法成功解围地施泰因及其部队。则没有遭到处罚。毕竟现在首相地怒气全发泄到变节投降地瓦尔斯特身上。无暇顾及他人。
  在医院调养了六十多天后。主治医生向他救治地伤员——伊格尔·瓦莱里安中尉宣告了喜讯。他地病情已经康复。由于禁卫军旗队装甲师也在早前回国。那么作为第一装甲轻步营地唯一幸存者。伊格尔也必须要回国向其所属部队报到。而根据军方地规则。在前线重大战役中负伤地伤员。将可以根据其受伤地程度。返回国内继续接受治疗。而且伊格尔在前线作战已久。从没休假。所以按例。他还可以得到约二十至三十天地假期。也就是说。他可以回家了。
  “中尉。恭喜您了。您地家人一定在盼着您回去呢。”
  面对医生和护士地话语。伊格尔一时不知说些什么才好。过了很久很久。当他自己一个人会在病床上地时候。才自言自语地说着:
  “是啊。要回家了。终于……”
第二十一章 不一样的家(1)
  创世历1088年4月10日,在阔别了故乡两年时间后,伊格尔·瓦莱里安,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穿着那身已经显得破旧但洗干净了的军服,背着那个沉甸甸的背包,伊格尔站在列车的车厢里,看着窗外飞逝而过的风景。一切都很熟悉、一切又都很陌生,这里已经是奥登尼亚的土地。火车正载着许多像他这样从前线归来的军人,往奥登尼亚的首都而去。每当停靠在某个站台上时,就总有一些士兵下车,兴冲冲地与前来迎接自己的家人拥抱在一起。他们有的哭有的笑,就像孩子一样。但还有更多的女人和小孩,却根本没盼到自己想见的人。她们那失望沮丧的脸,映照在车窗上,也映入了伊格尔的眼睛里。
  这次可以回来暂时休假,伊格尔没有通知家人。他知道,爸爸多半是没时间所以不能前来,而妈妈同样事多。所以干脆自己直接回去就算了,也用不着叫家人赶来接自己。伊格尔是抱着这样的念头,但在心里,他其实还没有作好如何就对家人的准备。到那个时候,自己会露出什么表情呢?
  不管他是情愿还是不情愿,列车再次启程,朝远方奔去。奥登,这个帝国的首都,已经离军人们越来越近了。
  尼恩伯格火车站,这里依然是人来人往,非常噪杂。来接自己家人的妇孺到处都是,伊格尔好不容易才从人群中挤了出去。他一步步走在奥登那宽阔平整的道路上,看着周遭那曾经铭记于心的景物。在两年前,他就是在这里,搭乘火车,前往路德尼亚的土地。那个时候,大家都在一起,艾吉、欣克尔、弗里茨、亨利希、杰奇、瑟格、希策尔……而现在……伊格尔在阳光的映照下,拖着那长长的影子,走向公车车站。
  当搭上公车来到一处幽静的街道时,伊格尔下了车。这个沉默的年轻人依照着往日的记忆,缓缓步上其中一条两旁都是大树的道路,往那里深处走去。这条路,他走了多少次啊!如今再次走在这上面,伊格尔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做梦一样。
  渐渐的,那个枣红色的屋顶出现在他的视线里,而那扇雕刻着西番莲的大铁门,也出现在道路上。伊格尔站了一会儿,为的是好好看清这一切。之后,他又迈开脚步,朝那儿走去。虽然是副首相家,但这里与奥登其它上流社会人家的住宅没什么太大区别。伊格尔迟疑地审视着铁门和门里那个世界,按了按电铃。
  没过多久,从花园里就有个园丁跑了过来。这个老人吃惊地看着门前的人,慌忙摘下那双沾满泥巴与草屑的手套,为对方开门。伊格尔对一脸意外的他点点头,打着招呼:
  “你好啊,库勒。”
  “……少爷,您回来了……少爷回来了!”
  园丁回过神来,赶紧到园子里去叫来其他佣人,但伊格尔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在意,去干自己的活就行了。顺着那条被修剪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小径,伊格尔穿过花丛,向大宅走去。花的香气,那整齐而漂亮的花园的景致,都让他越发觉得脑袋昏沉。一闭上眼想清醒清醒,那刺眼的白色马上占据了他的整个视线,让伊格尔不得不再次张开眼睛。他定定心神,走上台阶,推开宅邸的大门。
  一打开门。扑面而至地。是一股若有似无地香气。那是在门边一张高几上花瓶里地花所散发出来地。那是新鲜摘下来地玫瑰与百合。上面还沾着露水。擦得锃亮地樟木地板上。铺着带有漂亮图案地地毯。一旁地衣帽架上。大衣和帽子都挂得十分整齐。走廊上地壁灯是花朵形状。而淡粉红地墙纸上。也同样是一朵朵花苞图案。两者真是相得益彰。拐角处地楼梯。不管是踏板还是扶手。都被擦得亮闪闪。一看就知道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