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沙泪-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我也只是听说过而已,并未得到确切的情报显示有这回事。”
  杰思罗已经没有了刚来到首相府时的自信,变得说话都有点含糊。拉尔文显然是得到了首相的同意,所以他此时又开口道:
  “我倒希望贵国能对他们提醒一句,如果还想看到和平,那么最好撤掉那些无用的军队,不要防守在边境防线上。他们这样做,不正是表明他们也想和我国开战吗?这真的是谋求和平的姿态吗?我想贵国应该可以把这个信息传达到那里吧?”
  “这个……我们将尽力、尽力。”
第三十三章 游说(2)
  当杰思罗回到翁波里尼亚后,把这次会面的结果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的丈人——也就是翁波里尼亚的总统——法尔洛,他们都意识到,现在想要阻止这一切,是不可能的了。而且从拉尔文的话中,也感觉到奥登尼亚方面已经发现本国这种想左右逢源的态度,所以特别借此来警告翁波里尼亚不要乱来。无法与这些大国相抗衡,又不知如何是好,因此法尔洛决定还是先看清楚形势再行动,免得招来祸患。
  当时间来到这一年年底的12月初时,奥登尼亚国内的表面情况还是那么安宁祥和,安祥到民众们没几个意识到日后不久会发生一件惊天的大事。而在军队内,各方都在演练筹备,总参谋部也在为进攻选定合适的日期。因为天气的缘故,所以这次进攻将会到明年春天积雪溶化的时候才开始。也因为这样,军方内部的保密功夫做得密不透风,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下一个攻击的国家会是哪里,绝大多数的官兵仍然被蒙在鼓里。
  虽然同样是在筹备中,不过也有人的心境却根本平静不下来。这不是因为作战的兴奋,而是由于焦急。陆军中将施泰因由于自己的方案未获得通过,无法采用,一直寝食不安。他深信只要自己的计划被得以采用,才能顺利地进军曼尼亚。不然的话,己方将会蒙受重大损失。为此,他四处奔走,希望能把自己的声音传达到更上层去。不过在许多人看来,他的努力只是白费功夫。计划都已经得到了首相的同意,又何必多此一举却更改呢?在这期间,施泰因被调到陆军驻外第5步兵师师长,他仍然不改初衷,希望能得到机会完整地向上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对于他的计划,三军指挥司令部内有部分将军都给予了肯定。不过首相下的决定,他们不好驳回,所以也只能对施泰因抱以同情。只有装甲兵总监加勒特十分满意这个作战方案,认为此方案不仅强调装甲部队起到的至关重要作用,而且出其不意、速度至上,正是他所信奉的突袭战术的最佳体现。在他的推荐下,三军指挥司令部部长西格蒙德上将再一次认真地看了那份作战方案,之后他同意向首相说一说这件事。
  在焦急等待着回音的时候,上边仍然一点动静也没有。施泰因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计划书首相有没有再看一遍。正当他几乎绝对的时候,首都来电,请他马上到奥登的首相府去一趟。施泰因马不停蹄,急忙乘车赶往奥登。他猜的没有错,这次是首相单独接见他,听一听他对自己作战计划是如何阐述的。
  “您还真是不死心呐。”
  当看到施泰因时,海因茨的第一句就是这么说。对此,施泰因鞠了一躬,说道:
  “是的,我对于自己抱有信心的事,总是如此难以死心。”
  “那好吧,就让您来告诉我,为什么您认定自己的作战方案就会比总参谋部的方案要好呢?”
  施泰因不慌不忙,开始向首相仔细阐述自己作战方案的中每一步。他的方案认为,曼尼亚军部署了大量兵力在边境,是希望把入侵抵消了此处,尽量减少对本国的伤害。虽然这条防线看似坚不可摧,但其实它依然有着软肋。由于兰尼亚边境与曼尼亚边境接壤的一段,满布荆棘密林,因此曼尼亚认定对方绝对不可能在此突破进来,所以那条巨大的防线,也没有在那一段修筑起来,形成了一道空隙。如果我方军队可以从中突破,那么就能绕到曼尼亚防线的背后,把那些坐在防线里的曼尼亚军抓获。这样一来,既能有效降低我方的损失,同时又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把曼尼亚边境的数量众多的守军瓦解掉,这样对日后进攻该国国内起到更好的作用。这份方案中尤其强调装甲部队的作用,认为要迅速而有效地瓦解掉曼尼亚军的防卫,只有坦克才能做到这一点。曼尼亚的坦克数量虽然多于奥登尼亚,不过该国却犯了个致命错误,他们把坦克分散派给各步兵部队使用,而不是使之集结起来,作为独立部队。而在曼尼亚边境防线上,据情报显示,曼尼亚人也没有想到要用坦克来阻止敌人,而且作为后备部队,离该防线还有好远的距离。如果奥登尼亚军能够突破山区密林,绕到防线空隙背后,那么曼尼亚人只能束手待擒。
  海因茨听着施泰因的分析,突然问道:
  “以我军装甲部队的坦克,可以穿越该地区吗?”
  施泰因拿出好几份记录,那是最近装甲部队在演练中的战绩与作战经过。在演习中,装甲兵可以熟练地操纵着坦克,穿过那些丛林地带,而且行进的速度之快,令对手根本防不胜防。那是加勒特中将的意思,他是为了日后的战事考虑,而命令手下部队作如此练习。结果证明是可行的。海因茨点了点头,半是自言自语的说:
  “是的,加勒特也对我提起过,这方面我国的坦克是行得通的。”
  接下来,施泰因又再述说方案的其它部分。当突破了曼尼亚边境防线后,以装甲部队为先锋,迅速突进其内地地区,直捣其首都,将其国内残余部队赶入包围圈内,再实行个歼灭。不用说,装甲部队也依然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强调机动部队的突破,才能为后面的军队打开一条直通往曼尼亚国内的大道。海因茨抬起头,直盯着这个陆军的将官。
  “您对于我军的装甲部队就如此有信心吗?万一他们不能完成突进的任务呢?那样的话,我方的进攻也将会以失败告终!”
  面对着他的质问,施泰因毫无惧色。“是的,我虽然并非装甲部队中的一员,可我认为,这支部队绝不是他人所想像的那样,只能用来作小规模的战役和运输之用。它的存在,足以撕破那些坚固的防线,既可以帮助友军,同时又能独立作战,确实是一支了不起的部队!论机动性,它是陆地上的第一;论火力,它能与炮兵相媲美;论规模,在您的倡议下,如今我军已经具备了可以独立编集成群的坦克数量,这方面更不成问题!所以我请求您,首相阁下,再一次考虑这个方案吧。绝对不是为了我个人,而是为了奥登尼亚、为了我军的官兵们!”
  海因茨注视这个将军良久,他又一次低下头,看着这份计划书。施泰因此时不能出声,只能等待着对方的结论。终于,奥登尼亚政府的第一人看着眼前的施泰因,他开口了:
  “将军,您应该要知道,如今变更计划,这是多么危险的行为,而且还有可能使得我国蒙受损失。”
  施泰因没吱声,他心里一沉,但是接下来,首相的话却大出他的意料之外。
  “不过,作为个人来讲,我非常欣赏您的作战方案。并不仅仅只是具有想像力,而且可行性很高。我会和其他先生们商议的,我也很高兴听到您如此信任我军的装甲部队。”
  虽然没有立刻同意,不过施泰因知道,首相这么说,就等于是会再考虑接纳他的方案了!这个结果比他原先想到的已经不知好了多少,所以能有首相的承诺,施泰因真的很受鼓舞。只是在没有得到军方高层的同意之前,能不能采用他的计划,依然是个未知数。不过施泰因此行,已经为自己的这份方案争取到了一个最有力的支持者——首相海因茨。有了他的首肯,实现该计划也就有了希望。
  日子,已经越来越靠近那一天了……
第三十四章 初冬的雪花(1)
  虽然和上层的人不一样,下层的官兵永远是最后才会知道自己作战的下一个目的地是那里。不过那股紧张的气氛,还是能让他们感觉到接下来必有大事发生。与昂尼亚还有曼尼亚的关系越趋紧张,奥登尼亚与之的唯一沟通渠道——翁波里尼亚方面也不敢再出头为它们说好话,剩下的,只是什么时候撕破脸这个问题罢了。
  对国内,奥登尼亚方面当然宣称是战胜国暗地里协助周边国家,对抗甚至入侵本国,以求团结民众,共同声讨战胜国的“不义之举”。在胜利党的号召下,各地宣传战胜国种种罪行的活动也在展开。同时,在首都奥登,那些原战胜国驻该国的大使馆,也遭到破坏,那些外籍人士也遭到驱逐。当然,战胜国方面也是不甘示弱,从政府到民间,纷纷指责对方才是真正的侵略者。不过在军事方面,它们之间似乎还算是平静,没有什么大动作。然而只有军事部门高层的人才知道,这里面的平静到底能维持多久。
  而在空军对曼尼亚的侦察中,发现其边境集结的战机中,有昂尼亚最新式战机在内。根据这些情报,空军部分析,昂尼亚表面上没有派遣军队的意愿,似乎是想打算守卫其本土,但实际上,他们同样会与曼尼亚站到一起。在月牙海峡上空,奥登尼亚的侦察机也对其海面拍下照片,这些照片上都能清楚地看到,昂尼亚的军舰驶向曼尼亚周边的港口。不用问,那上头的肯定不是什么民用物资而已,而是军队和他们的装备。看样子,他们也是打算与曼尼亚一起,不等奥登尼亚侵入其国内,就先行制止住这支可怕的军队了。
  这段日子,曼尼亚与奥登尼亚之间的情形,就如同两只在森林中偶然碰到的不同地盘的野狼,各自瞪着彼此,谁也不愿先认输或先行动,就此对峙着。对于奥登尼亚的企图,曼尼亚当然有所察觉。不过在他们的统治者看来,即使情形再紧张,也不可以先动手。因为奥登尼亚这个由疯子所领导的国家,说不定会在最后一刻改变主意,把矛头朝向别的国家。这样一来,不进行战争,两国也能有着最起码的和平相处。曼尼亚也好、昂尼亚也好,它们的领导层即使已经向奥登尼亚宣战,但似乎仍然希望对方可以回心转意。就算他们去对付别的国家,但只要不对它们有所威胁,那么这两个大国还是可以容忍对方的举动的。这就是战胜国的如意算盘。
  在奥登尼亚西南部的空军基地内,格特等人所在的第25航空团第2联机大队接到命令,要派出飞行员,到邻近基地的另一个轰炸机大队进行演练。这个轰炸机大队最近一直在海峡上空演习作战,而且还不时用来回往返的昂尼亚商船作靶子,作投弹练习。这方面的作战,第2联机大队的飞行员们还真没有试过,所以上层要求两个大队要进行密切配合,认为这样对日后的战事会更加有利。
  当轮到格特所在的中队前去该基地时,由于之前已有中队前往那里进行演习,再加上格特他们在之前就一直没休息过练个不停,所以他们这次是作为观察员的身份去对演习进行观摩学习。格特他们离开基地,在附近的兰尼亚——奥登尼亚铁路线上搭乘火车,前往要去的地点。因为兰尼亚是中立国,所以即使战胜国已经对奥登尼亚宣战,它们之间的铁路也仍然没有关闭,而是继续照常运营。上火车的时候,埃利克抱怨道:
  “早知道我们也是去进行实战演练好了,因为那样的话,起码我们能驾驶着飞机。一来一回,根本花不了多少时间。”
  “可是在这里坐火车所花费的时间也不多啊。”
  虽然汉默特是这样提醒着他,可埃利克还是嘀咕着。格特坐在早就为他们预订好的套间里,拿起一份列车员刚送上来的报纸,笑了起来。
  “亲爱的埃利,你之前的演习还不够过瘾吗?怎么还不满足?”
  朱力克也笑了。“如果不是还有别人在,我看我们干脆拿酒来给他得了。这样他才不会抱怨!”
  因为这次是中队的人都要出行,所以年轻的飞行员们不敢造次,只能这样说笑解闷。有那些长机飞行员在隔壁,这些当“徒弟”的,当然不会乱来胡闹。京特一向不喜欢说话,他和格特一样,也在浏览着报纸上的新闻。埃利克凑过来看了看报纸引的标题,那里用粗黑体的大字写道:
  “奥登尼亚人民不惧威胁!”
  这是用首相卡尔…海因茨最近一次公开演讲时所提到的内容来作新闻标题。那次演讲,就是针对战胜国的,里面不停地提到奥登尼亚人民已经作好了决心,要对抗外国侵略者;首相还警告战胜国,不要把他们视为当初在第一次神谕战争时的奥登尼亚,因为今天的奥登尼亚,已经脱胎换骨,完全不同以往。万一战胜国胆敢入侵,那么奥登尼亚的士兵们和人民,将会誓死保卫国家,把侵略者来个迎头痛击。
  “好家伙,这下子咱们肩膀上的担子就越重了。”
  埃利克看到首相讲话里提到本国士兵是如何英勇、如何厉害时,不禁皱起眉头。在和平时期,军人永远都不是社会主流所关注的焦点——就像第一次大战之后,本国人民更是把责任全归咎于军队的头上,认为是军人没有好好保护国家才导致了他们的灾难——而在战争时期,每一个国家都会把军队抬出来,吹捧他们是英雄、是国家的栋梁,可是又有多少个人想过,军人也是普通人,面对战争,他们一样也有和普通人的情绪:那就是不想看到战争。所以身为军人的这些小伙子们,虽然面对着大众的期盼和追捧,他们自己也是跃跃欲试,但同时也希望这一切还是别搞得太大才好。
  看到队友这种反应,汉默特做了个鬼脸。
  “这样不是更好吗?有的人就更加开心了。喏,那个阿伯特,这次可是卯足了劲儿,想要和那边的轰炸机飞行员一较高下呢!我倒要看看,到时战争爆发了,是我先死还是他先下地狱!”
  别看汉默特平常一向好脾气,可要是有人激怒了他,那么他可不会轻易放过对方。因为在乌里尼亚作战时,他驾驶的战机是负责为阿伯特…乌尔里希的轰炸机护航。可是就在那时,他这个护航飞行员因为在战术上层面的问题,而和对方发生了争执。虽然汉默特极力反对,不过乌尔里希依然是我行我素,虽然他的轰炸技术的确了得,到战役后期,他与他的轰炸机简直成了空中之王。不过也因为这样,汉默特越来越讨厌这个家伙。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如果乌里尼亚还没投降,说不定他自己就会先行把乌尔里希的轰炸机给打下来。因为那种人实在太可恶了。而且自从那时起,汉默特就不愿为乌尔里希的轰炸机护航,宁愿调班给其他队友。不过因为这种战术命令是空军部最高层所下达的,所以即使他一时不会和自己讨厌的人在一起战斗,迟早也会轮到的。
第三十四章 初冬的雪花(2)
  虽然格特没有给乌尔里希的轰炸机护航过,不过他的倾向,更偏向于室友。不仅因为他相信汉默特不是那种吹毛求疵、小肚鸡肠的人,更是因为他凭着往日的印象,也觉得那个不可一世的阿伯特…乌尔里希,确实是个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家伙——虽然他的技术确实一流。
  从火车一路前进的路上,他们可以看到外头的天空正阴着,不过还没下雪。朱力克打量着这种天气,自言自语的说:
  “要是这样下去,今天的演习可能都没法进行了。”
  “越是猜不到的坏天气,越有可能要警戒起来。”格特想起最近的飞行战术课上中队长所说的话。“我们觉得不能飞行,可万一敌人来了,那可就迟了。”
  “敌人吗?”京特忽然把注意力转向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