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沙泪-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冲的就是乌里尼亚,这个在大战之初先败在奥登尼亚手下地国家,现在在其都暴了动乱。据当地的情报,有将近八万名乌里尼亚军(其中大部分是刚接受过训练的平民,而且既有老又有小,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杂牌军——向奥军当地的驻军起进攻。虽然说奥军应该有能力应付这样的暴动,但是在现在的时势下,这样的形势好比是雪上加霜,更令人感到郁闷。为此,相下令要严厉镇压当地的局势,绝不能让其动摇帝国在当地统治的根基。于是,当镇压被一步步平定之后,奥军——先是禁卫军——在上级的命令下,烧毁了众多房屋和设,其中就包括乌里尼亚都的王宫和著名大学的图书馆。这一天,后来被人们称为“乌里尼亚的恸哭日”。
  更令帝国相感到烦心的,是他日夜忧心帝国唯恐会失去曼尼亚。如今艾尼亚人带领下的敌国联军在那儿可以说是占有很大的优势,奥军唯一能做的,就是拖延对方的步伐——注意是拖延而非像在路德尼亚那里一样与敌人正面对垒。但是如今恐怕敌人的脚步已经越来
  曼尼亚的核心。如果曼尼亚失守,那么与曼尼亚相亚神圣帝国,也必将陷入困境。这是奥登尼亚人无论如何也不愿看到的,尤其是他们的相。
  不过现在的奥军已经不可能再派出支援大军前去缓解曼尼亚的形势,因为在东面,路德尼亚人已经将奥军的一个集团军群给吃掉了。在这种情况下,西线的奥军就必须靠自己。卡尔海因茨希望,就算帝国的部队无法在曼尼亚来一场振奋人心的大胜,那起码也不要让更多的官兵在那儿白白丢掉性命,这样一来,日后才有可能守住帝国。他的这种念头,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不过从那些往前线中的命令可见一斑。一向崇尚进攻、胜利的帝国最高领袖,如今竟然也开始退而求其次,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并没有什么;可是对于那些熟悉他的将领们来说,却是感觉到了令人彻骨的寒风。因为连如此坚持的卡尔因茨都不得不对现实妥协,那么可想而知现在地现实是对帝国何等不利。
  创世历1年8月1日。当奥登尼亚神圣帝国地相正在阅读着关于乌里尼亚地战报时。他地副官长匆匆走来。只是来到相面前时。又不禁犹豫起来。这时候。反而是头也没抬起来地相说话了:
  “有事吗?”
  原本以为相地听力还没有完全恢复地女秘书们。见相居然能听到别人地脚步声。不禁有点惊奇。朱兹勒向对方立正行礼。报告说:
  “今天本来要到机场地乔斯林中将在半路上失去了联系。机场那边找电话过来。说他根本没有出现。之后派人去路上寻找。说现他地车子停在距离大本营不远地公路旁。目前正在派人找他地下落。”
  相地注意力。已经从那些战报转移到自己地副官身上。他听完报告。原本就阴沉地脸色就更加阴沉了。因为回国述职地大本营宪兵大队队长此时突然失踪。让人感觉到很不寻常。更何况在这种时候。任何一点多余地举动都会被人有可能视为是心虚或是背叛地迹象。所以最近虎山营内无论是官员将领还是侍从们。都无不小心翼翼。生怕让多疑地相感到自己对他有异心。卡尔因茨又问:
  “还没找到他吗?”
  “是的,不过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的。”
  相“啪”的一声将手上地电报扔在桌子上,站了起来。他背着手,在下属的面前踱着步,但始终一言不。看到他这个样子,女秘书们都觉得气氛有点紧张,她们谁也不敢说话。年轻点的还不大明白,为什么大本营宪兵大队队长的暂时失去联系,会让相脸色如此难看;而年长有经验的人则猜到,或许本来打算要回国的乔斯林中将与此前地叛乱有关,所以才在半路上突然失去踪迹——不是想逃跑,就是打算自己了断。不过不管是哪种猜测也好,如果对方再继续没有踪影,那么恐怕大本营和它的主人就会彻底将对方视为心怀不轨了。
  相副官长朱兹勒上校这会儿前来,就是想要就此事询问相地意见,是不是需要将宪兵大队接受调查审问?对此,卡尔因茨却好像没听见似的。可是没过一会儿,他就说:
  “要他们尽快找到他,哪怕是躺着回来地。”
  “是!”
  看着上校再次匆匆离去,在另一个小单间里用小煤气炉煮咖啡的女秘书德劳尔不禁问身边同伴——当然是用近乎耳语的声音了:
  “躺着回来?难道乔斯林中将已经受伤了吗?”
  “傻丫头!相阁下的意思是,就算将在逃的中将打死,也要将他的尸体带回来。”
  听到这个回答,德劳尔吓得身子一缩,手里的咖啡壶也差点把滚烫的咖啡泼出来。她悄悄探头看了眼在房间中走动的相,心里还是不大明白为什么宪兵大队队长才在路上消失了一会儿,相就已经把他认定为犯人似的。只是看到相那铁青的脸色,她又不禁为这位上司感到难过。
  过了没多久,相已经跟他的四位女秘书们坐在沙椅上,享用着热气腾腾的咖啡。这跟国内那些用代用品制造出来的所谓咖啡不同,是真正的咖啡,但并不是上等货色——因为帝国的最高领袖认为,自己生活得越奢华,就越容易滋生,所以他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愿意有过多的享受。相看起来似乎已经平静下来,他甚至对自己的女秘书开起了玩笑,说自己现在的耳朵听力下降,这对他晚上睡觉反而有好处,因为听不到太多的杂音,让他可以安心入睡。女人们被他的笑话逗得笑了起来,而更让她们开心的是,看到相能够恢复健康而且剩下的伤势也没大碍。
第五卷 (上) 第十四章 帝国之春(3)
  您说的很对,不过这儿已经够安静的了,我有时候静,它让人觉得心里慌。”
  一个女秘书这样说着,她被年长的同伴善意地嘲笑着,而相则赞同地点点头,说:
  “亲爱的孩子,你说的一点也没错。有的时候,安静确实让人觉得难以忍受,因为在那种时候,除了你自己以外,你什么也感觉不到,安静,有时等于是真正的孤寂。”
  “您现在睡觉的时候,还做梦吗?”
  德劳尔见相脸色一沉,赶紧岔开话题。相像是也察觉到因为自己的关系而使得室内的气氛出现了短暂的沉默,他回过神来,笑了一笑。
  “当然,这可能是说明我睡得还不够沉吧。我的孩子们,你们不用担心,那些事情是没法打倒我的,要是真的还有人妄想隐瞒一切、继续在我的身边打转,全能之神也不会饶恕他!”
  看到相的神色,德劳尔对自己说:看样子,就算乔斯林中将无罪,现在他也已经被列入背叛的名单里了。谁叫他无缘无故就突然失踪了,而且是在这么敏感的时刻。与其他人一样,德劳尔当然不会对那个仍然没有下落的宪兵大队队长感到怜悯,因为他有可能是背叛相的人。这种人在他们看来,简直是罪该万死。
  似乎是想证明自己一直有神灵庇佑般,相谈起了他以前地一些经历——是些被人意图行刺或是欺骗的例子。而这些例子中与他作对的人,如今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死人或阶下囚。从中可以看到,卡尔海因茨对于自己是被全能之神保护着这一点,始终深信不。只是在回忆到一件小事的时候,他才出现了一点犹豫。不过别误会,他地犹豫不是对于神的怀,而是对于那件事中人下场的一点叹息。听到这个,他的女秘书们都更加来了精神。因为她们怎么也没想到,相居然会有兴致谈起这件事。因为在她们看来,那起事件并不大而且处理得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然而相却在过了这么多年之后,依然没有忘记它。相是这样开始述说的:
  “那是在我成为这个帝国相的第二年,对了,就是在那个新年地时候,宣传部的人找来一群可爱的女孩,最小地大概是三四岁,年纪最大的也超过十岁。她们像一群小天使,来到新年的宴会上,围绕在我身边,跟我共渡新年。我至今还能记得她们的模样,就像百货商店那些精美地糖果,打开漂亮的包装,里面的糖甜得让人觉得幸福。她们就像那些糖果一样……”
  “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么可爱地小糖果里。居然包含着毒药?我记得。那个我曾经抱在怀里。喂她吃蛋糕地小丫头——叫什么来着?安妮?还是安涅妲?——她是个地地道道地异教徒!她地父母也是!祖父母也是。通通一家子都是地地道道地异教徒!关于这一点。我们地人居然没查出来。而让她来到了宴会上。跟我一起吃巧克力!哎呀呀。这真是太可笑了……”
  说到这儿。不像女秘书们想像地那样。卡尔因茨反而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他是在笑自己与异教徒一同进餐聊天过呢?还是在笑那个女孩居然能够来到他地面前、成为全能教徒新年晚会上唯一地异教徒?还是在嘲笑国家安全总局地秘密警察无能呢?谁也不清楚。她们只知道相笑得乐不可支。完全没有恼怒地样子。在她们中年纪最大地女秘书德洛施泰因试探着问:
  “那个女孩真地是异教徒吗?她怎么会……”
  “地确如此。这就让人纳闷了。不是吗?一个异教徒地孩子。居然会来到相府、参加新年晚会。而且还跟我一起聊天。这实在是个笑话!我记得。好像还跟她合照过呢!”
  听相这么一说。她们都想起来了。在相府。相地办公室中。有一张照片常年被摆在壁炉架显眼地位置上。就是与相侄女歌莉海因茨地素描肖像摆在一起地那张照片。照片中地那个金女孩十分可爱。确实就如同天使一样。只是后来在胜利党要员与相地谈话中。外人才偶尔得知。原来照片中地那个女孩竟然是异教徒!这让许多人觉得不解——也包括那些劝相将照片撤下地官员——为什么相会留着这张与异教徒地合影?他向来主张要将异教徒全面清除出米德加尔德大陆。为何会对这张照片手下留情?德洛施泰因还记得自己曾经问过相这个问题。当时对方只是平静地说:
  “这张照片挺好看地。不是吗?”
  这似乎就是卡尔因茨要留下照片的理由,而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复杂。至于照片中的小女孩的命运何,没人敢问。只是有些人隐约听说,那一家子在新年晚会后没过多久被查出是异教徒,马上被人逮捕,从此没了一
  德劳尔见此时相兴致不错,于是便想碰碰运气。头好像在回忆的样子,说:
  “那个女孩是挺好看的,过了这么些年,现在应该也有快上初中的年纪了吧。”
  “是差不多这个年纪了,如果她还活着的话。”
  相的脸色平静依旧,他喝了一口咖啡。他的这个回答,就算没让在场的女秘书脸色起了变化,但至少在有些人的心里,还是觉得受到了冲击。如果还活着……那不正是表明,那个异教徒孩是不可能再活下去吗?德劳尔只是吃不准,这是相的意思呢?还是说是他底下的官员们所作的处理呢?不过不管怎样,反正相都不会将这些事情放在心上,他只是单纯地将这件事看成是他从政生涯中地一个小插曲,以此来跟自己身边的人开开玩笑罢了。
  在当天夜里消息报告到了相跟前:大本营宪兵大队队长乔斯林中将在前往机场的路上自杀身亡,事后地调查证明,他确实与暗杀有关系。这件事无疑是宣告了又一个背叛的诞生。可以预见的是,类似这样的事件,日后在奥登尼亚神圣帝国之中,还会持续下去……
  创世历1年8月2日,在经过医生的检查后,禁卫军幽灵装甲师第团团长被确认患上肝炎,要离开战场回国休养治疗。不过他的离开并没有对战局造成什么太大地影响,因为像许多装甲部队一样,幽灵装甲师根本就没有在前线上与敌人交锋。它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各种各样互相矛盾的命令中调动来调动去,同时还要躲避着头顶上敌军战机投下地炸弹。所以尤琛弗莱德的离开,对2团而言,只是暂时会有一段时间没能看见自己的团长,并不算什么打击。
  团长的离去,在过着无聊日子地官兵中,甚至还有过一些流言。有的士兵打赌说,一向不对底下士兵火的团长,肯定是因为觉得憋气加太郁闷,所以才患上了肝炎;而有的人则说,团长之所以要走,不是因为肝炎,而是因为他觉得害怕,担心自己会是下一个到战场上送死的军官——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意见在2团中只占极少数;还有地人则猜测说,团长会不会是患上了更严重的病症:例如心脏病,所以才不得不走;而有个下士地结论最让人称道,他对身边的人说:
  “他要回去是因为这儿连根烟都没有!如果是我,也肯定不会留在这儿!”
  地确,现在的幽灵装甲师虽然不用面对敌人,可补给也到了捉襟见肘地境地。别说士兵们,哪怕是军官们也不得不开始节衣缩食,将自己的补给尽量减少,好在物资没法运送到前线的日子里,自己也还能够靠着那点补给熬下去。烟现在成了奢侈品,可对于这些靠着香烟来过日子的奥军官兵来说,这简直就是慢性自杀。所以难怪有人猜测尤琛是因为这个才离开曼尼亚战区的。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连这种事情都能猜测得如此津津有味,可见官兵们的日子过得是何等的郁闷。
  由于在之前的遭遇战中受伤,所以2团团长的副官甚至没法为自己的上司送别。在之前给奥托尔哈根颁一枚勋章的时候,尤琛甚至这样对对方说:
  “奥图,恐怕以后就只能木头做的勋章了。”
  可以看出,对于帝国的未来,尤琛就算没有悲观绝望,但也明白日后将会有何等的艰难。当时,哈根只能苦笑地看着这枚铮亮的新勋章——庆幸的是,现在帝国还能用金属来为前线的将士制作勋章。
  在医院告别时,对于曼尼亚这儿的形势,两人都已经不抱太大的希望。因为现在不管从哪个战场上来看,奥军都只能处于被动弱势的局面。能够支撑下去,就已经很不错的了,反攻?现在奥军中不少人根本连想都没有想过这个事情,包括尤琛和他的副官。
  在踏上回国的路程之后,与上次回家时的心情不同,现在的尤琛,关注国家与军队的命运,远比关注他个人的事情要更为关心。以至于他坐上野战医院的医疗专运列车后,都想过是不是应该到幽灵装甲师国内的基地去看看,好在那儿开始补充新的兵员和物资。前线的情况现在太过糟糕,曼尼亚的战役他们是无力再改变,所以与其把希望放在这场战争中,倒不如做好准备、迎接下一场可能规模更大的挑战。
  不过后来尤琛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在途中已经看到了那些前来接替前线作战的补充兵员。那些官兵的素质,令尤琛大吃一惊。倒不是说大后方所派来的全是些软骨头或小流氓之类的人,而是补充的兵员年龄层跨度之大,让人彻底无语。
第五卷 (上) 第十五章 死刑(1)
  至六十岁,下至十四五岁,他们看起来不是太老就是中唯独没有那些适龄的后备役军人。尤琛不能不承认,现在的帝国,是没办法变出一支大军来挽救前线了,这些就是大后方政府所能找到的“军人们”。面对这种情况,尤琛变得越来越沉默,治疗也迟迟没有进展。医生甚至担心他的其它内脏也会受到炎症的波及,因此在这位中校的治疗书上写下结论:尽早送加国内接受更详细的治疗。因此,尤琛在这一诊治报告出来后,被理所当然地送回国内,继续治疗。事实上,他的病除了因为长期营养不断外,也许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心情的缘故,才导致身体总是没办法恢复原来的健康。不过所幸的是,病情还不至于要了他的命。
  回到国内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