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沙泪-第3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终卷 第八章 遗嘱(2)
  当会议结束时,加勒特到最高统帅部的通讯部,命令他的参谋长作好准备,马上前往边境线上接管那支名不符实的集团军的指挥权。他刚联络完毕后,身后就响起了国防部部长利亚姆的声音:
  “你真是太大胆了!怎么能这样跟首相争吵呢?难道你没看到他气成什么样子了吗?”
  “我只是指出事实而已。”
  不管在首相面前、还是在国防部部长面前,加勒特的态度也没有改变。利亚姆对于刚才的事件仍然十分在意,他甚至是带有警告意味地提醒加勒特:
  “万一你将首相气得不省人事怎么办?他的血压一直不稳定,要是再受到什么刺激,难保不会中风的。”
  “既然是帝国的最高领袖,就必须拥有这样的气量。不管是失利还是下属的直言不讳,都要试着去接受。”
  “你这个人……”
  利亚姆对于这个将军的顽固感到十分无奈似的,摇了摇头,转身而去。他可不像首相那样,会跟对方大吵大闹——这其中既有他性格的原因,同时也有他对于加勒特的了解较深的缘故。利亚姆也明白,即使今天换成吵架的对方是自己,加勒特也不会出于对上司的尊敬而恭敬地听着教训他的话。他同时还担心,要是首相心里仍然对这件事念念不忘、甚至是将气发泄到他们这些人身上,那么他们可就遭殃了。
  虽然获得了对边境线上集团军的指挥权,可是这样的任命,对于前线的形势来说,已经迟了。陆军总参谋长的下属,匆匆赶到边境的时候,面对着的就是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路德尼亚人的前进是谁也难以阻挡的,而新上任的指挥官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剩余的部队集中起来,在敌人还没有完成成型的包围圈中撤退。虽然在帝国首相和他领导的最高统帅部看来,这样的撤退十分耻辱而且辜负了他们的信任。可是也正因为这一撤退,使得起码有三个师的奥军得以回到奥登外围,为阻挡日后路军的进攻起到了防御的重要作用。直到最后时刻,军方仍然希望力挽狂澜,而且他们凭借着他们的努力,也确实起到了部分作用。可是这样的作用,现在对于帝国来说,已经不能再扭转整体的局面了。
  在奥登每天都要经受炮火的洗礼中,首相府地堡内的气氛也越来越阴沉。新年时的期望还言犹在耳,可是现在他们面对的,却是残酷的事实。路德尼亚人已经来了,接下来,他们将会怎样对待死敌的首都?将会怎样对待他们?这些问题,都让众人不寒而栗。可是在表面上,他们并不敢将这样的话题公开讨论。因为即使到了这种环境下,地堡之中竖起耳朵窃听别人对话的人,仍然存在着。
  就算曾经再坚定、再有死守决心的帝国最高掌权者,沉默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在他身边的人看来,首相仍然是很坚定的,但是在有的时候,他往往会独自一人坐在他的办公室里,呆呆地看着那幅悬挂在墙壁上的腓烈大帝画像,嘴巴一张一合,好像在说着什么:
  “多么的令人敬仰……只有这样,才配称做楷模……是的,这才是一个领导者该有的行为,就像我……”
  在失去了现实的依托后,帝国的首相似乎得用精神上的安慰来稳定住自己的情绪。他甚至命人朗诵《腓烈大帝传》,经常听得泪流满面——他的泪水,不是因为现在受情势所迫而流下的,而是因为无比的感动。从这样的方式中,他似乎越发感觉到,自己与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大帝,是何等的相似。
  不过即使有着再强韧的精神支持,面对着外界的动荡形势,奥登尼亚神圣帝国的首相,开始感到有必要要为日后即将可能发生的事情留下他们的见证和印记。于是在2月初的时候,他命令胜利党现在的头号要员、同时也是自己最为信赖的心腹布鲁诺前来,为自己进行政治经历的记述和想法。从某个方面来看,这相当是一份遗嘱了。
  然而对于布鲁诺来说,这份由首相本人口述、他来记录的文件,却并不仅仅只是一份所谓的遗嘱。在他看来,这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地位:因为首相挑选了他来作为记录者!还有什么,能够比这个决定更好地证明、自己即将是首相的下一任接替人呢?如果不是在这种场合,布鲁诺多半会忍不住就地起舞,以此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悦。
  在似乎永远不会停顿的工作与会议间歇,首相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向布鲁诺述说着自己关于这场战争的看法和预言。虽说布鲁诺觉得自己已经触摸到了帝国的最大权利——并且离它已经非常接近了——不过现在的他看起来,只像个忠实的秘书,在努力地将首相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眼都清晰地记录下来。坐在办公桌后的首相抬头看着腓烈大帝半身肖像画,既是在讲述自己的政治历程、也是在诉说着自己的辉煌与梦想:
  “当我还只是一个从奥登尼亚南部成长起来的毛头小子,来到奥登的时候,它的腐败、颓废、消极,令人大吃一惊。这难道就是奥登尼亚的心脏吗?如果说这就是未来帝国首都的所在地,那也绝不应该是这个模样!当时失业潮和通货膨胀席卷整个米德加尔德大陆,可是首都这里的人,却几乎全都沉浸在淫乐和狂欢当中,毫无自觉可言。所幸,通过我和胜利党的努力改造,奥登终于开始有了一个国家首都应有的样子。这才是帝国的中心所在,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就只有胜利党!”
  “战争其实是可以避免的,事实上,在与昂尼亚人、曼尼亚人交涉的时候,我就不止一次地向他们提到过:只要答应我方提出的那些合情合理的条件,那么战争就不会发生。可是,昂尼亚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唆使曼尼亚、挑动帝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然后装成救世主的模样来跟我协商,希望从中获利!我识穿了他们的阴谋,因此,那些恼羞成怒的昂尼亚人就将我比喻为魔鬼。全能之神可以证明我的清白,不过在那些阴谋者的国度里,黑的将被写成白的、白的将会变成黑的,一切都要由他们来说了算。多么虚伪的国家、多么险恶的昂尼亚人!他们以为他们是英雄、是胜利者,可是实际上,他们只是一群在舞台上卖力演出但无人喝彩欣赏的可悲小龙套罢了。因为未来将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在昂尼亚两边的,是两个更加可怕而且更加险恶的国家——艾尼亚和路德尼亚。”
  “由始至终,我都深信,帝国真正的敌人,只有一个路德尼亚。昂尼亚人也好、曼尼亚人也好、甚至是一向狡猾得过了头的艾尼亚人都清楚,路德尼亚这个恐怖政权,必须铲除。不然的话,他们将会一路西进,直至自己国家的领土到达米德加尔德大陆的西海岸为止!为了对付这个邪恶政权,我不惜放低姿态,希望跟昂尼亚合作,可是他们的愚蠢毁掉了这一切!而且,通过他们安cha在艾尼亚的喉舌,他们说服了艾尼亚人站到他们那边,共同来对付他们本来的盟友。这种愚蠢的做法,会为他们日后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因为路德尼亚人要来了,他们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够扩展自身领土的机会。昂尼亚人和艾尼亚人共同将米德加尔德大陆拱手让给了最强大的敌人,他们后悔悲痛的泪水,日后将会填平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海洋。因为他们再也没有退路了,米德加尔德将是路德尼亚的了!”
  “至于路德尼亚人,这个像熊一样强壮可怕的国家,自古以来便一直拥有着无人能敌的野心和胃口。尤其是在革命党人所领导的政府成立后,这种情况变得更加明目张胆。他们的梦想,就是要吞掉整个世界,不留下一点空隙。米德加尔德大陆是他们一直希望征服进入的领土,但绝不会是他们最后征服的领土!因为那些像蝗虫一样的路德尼亚人,将会背着枪、挑着干粮口袋,肆虐在世界上的每一处,哪怕是昂尼亚和艾尼亚也一样!他们现在之所以联合在一起,不是出于坚定的友谊,而是出于急于要毁掉帝国的目的。是的,他们害怕奥登尼亚神圣帝国,害怕得难以入睡,只能将帝国彻底铲除后,才能放下心来。帝国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就算输了,可是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也要揭穿这个所谓联盟的假面目!但是他们不明白,他们的这种目的和私心,只会使帝国更加坚定。我们是绝不会投降的!昂尼亚、艾尼亚、路德尼亚,虽然表面上都是声称自己是真正的民主政府,可是实际上,这几个国家和它们的人民,都完全被几个有着庞大野心的**者所统治而不知!那些**者万一离开了人世,等待这几个国家的,将是一场又一场明争暗斗的可怕下场!这样一来,他们的联盟也将不复存在,如果我们的帝国,能够坚持到那个时刻,胜利女神将会光临,我们仍然有机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最终卷 第八章 遗嘱(3)
  “关于异教徒的问题,这无疑又将是后世对帝国所记载的重要功绩之一。因为在此之前,除了奥登尼亚,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像这样如此迅速而且大规模地处理掉肆虐于大陆的异教徒。他们在米德加尔德大陆肆虐了将近一千年,而且几乎将这里蚕食殆尽。所幸的是,在我的指挥和帝国上下一心的努力下,我们成功地将这些异教徒驱赶了出去,还给所有人一个清新的大陆。这点,是我最为之自豪的成绩。后世将会记住,帝国在这方面的贡献。”
  在记录首相的这些陈述时,布鲁诺可以说是一字不漏地将它们通通写在纸上。虽然从字迹来看未免有点潦草,可是这点小毛病也完全可以在日后的重新抄录中改正过来。在布鲁诺看来,自己能够承担起为首相做记录的这个任务,意味着他的首相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深了——说不定已经超过了副首相在首相心中的地位。
  在诉说着自己的见解(甚至可以说是梦想)时,卡尔。海因茨不复往日的病态,变得双眼有神,甚至连手和脚也不抖了,这实在少见。在奥登爆炸声、炮声隆隆之际,唯一能够让他忘却现实、重新恢复昔日振奋之姿的,大概就只有这个了。但是不管他如何振奋精神,都已经无法改变奥登即将被人包围、沦陷的未来。
  而在另一方面,也有人像他们的首相那样,写下一份遗嘱。但是这份遗嘱却完全是私人性质,并没有公开的打算。因为这是一封由奥登尼亚神圣帝国副首相本人写给他仍在前线作战的长子的信,这封不知能不能交给对方的信,清楚写明他们一家是不会离开首都的,并且要他自己保重。除此之外,埃默里。瓦莱里安还在信中写道:
  “伊克,或许你会对爸爸妈妈的做法感到不理解,可是你要明白,我们已经别无选择……世界现在已经失去了控制,帝国将会被东西两边的两个巨人所吞没,也许日后,神圣帝国这个名词,将不复存在……作为帝国的一分子和它曾经的领袖之一,我必须得留在这里,与它共存亡,你妈妈也一样,她不愿意看着孩子们受苦,所以……”
  写到这里,副首相停下笔,因为他所记录下的事情此刻正以字句的形式、在刺痛着他的心。在这时候,他身后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不用回头,埃默里。瓦莱里安都能听出那是自己妻子进来了,她走路时总是那样轻盈。
  “写好了吗?”
  “……玛格,”副首相转过身,但没有直视妻子的双眼。“你真的打算……让孩子们继续留在这里吗?”
  “这是我们早就决定好的,你忘了?”
  “不,当然没有,只不过……只不过……孩子们……”
  “埃利,我们一家人一定会在一起的,谁也不能改变这个现实。难道你忍心让孩子们离开我们,没人照顾、没人保护心惊胆战地去逃乱吗?而且,要是让那些人知道他们的身份,那他们就算想逃也没用的!现在我们必须保护他们不受伤害!”
  “你下定决心了?”
  埃默里。瓦莱里安终于看着妻子,没有移开眼睛。这位高高在上的帝国副首相,一改平日严肃庄重的神情,浑身颤抖地与妻子做着最后的协商。在他妻子的眼神中,也掠过与丈夫类似的神情,可是这只是一刹那之间的事情。玛戈特。瓦莱里安毫不犹豫地说:
  “是的,为了保护孩子们,我绝不会后悔!”
  “……好吧。”
  副首相没有再多说什么,因为他知道、他妻子也知道,再说也是多余的。他将给长子的信写完,然后将它和妻子同样写给长子的信一起交到即将离开首都的飞行员手里——后者是因为要将一部分即将永远离开此地的将领送到外头去,所以才得以离开首都——叮嘱他务必要交到自己儿子手里。他或许已经猜到,妻子写给伊格尔的信里,同样是表明了他们一家永不分离、但同时又请求儿子务必要活下去的信念。
  在日复一日的轰炸和炮击声中,奥登尼亚神圣帝国,迎来了它的最高统治者的最后一次生日。
  创世历1090年3月的倒数第二天,是卡尔。海因茨的生日。
  与以往相比,这次的生日,无疑是在最黯淡悲惨的环境下渡过的。
  虽然首相府——其实现在已经移到了地堡中——仍然为此而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装饰,将里里外外的房间都挂上彩带。鲜花是没有的了,因为现在奥登城内根本弄不到漂亮的花朵可以用来装饰房间里的花瓶。而前来庆祝首相生日的人,也照样挤满了地堡。
  帝国的高层,齐聚一堂,为他们的最高领袖庆祝生日,这在以往每一年的首相诞辰中,是必要的仪式。但是现在他们之所以聚集在奥登的首相府里,看起来却显得颇为无奈。因为如今的帝国和它的首都,面临着随时被敌军攻陷的危险。而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心里正在盘算着要如何才能使自己免于这样的灾难。所以即使是祝寿,他们的内心也未必像外表那样专注。
  而作为首相生日的例行公事,每年的这一天,帝国的最高掌权者都要颁发英勇勋章给帝国各界的公民,以表彰他们所作出的贡献。可是如今,“各界”是不齐的了,因此只有奥登消防队和防御部队中那些稚气未拖的少年得到了可以直接与首相面对面的机会、并且从对方的手中接过那枚感觉上似乎很贵重的英勇勋章。这些少年,年纪最大的只有十五、六岁,年纪最小的才十岁出头,可是他们对于自己能够受到首相的接见而感到无比雀跃兴奋,有的人甚至在见到首相的那一刹那,激动的痛哭起来。如今的奥登,早已没有了昔日的光辉和繁华,这一点,他们可谓是亲身体会;可是在他们看来,只要卡尔。海因茨还活着、只要这个人还在,那么奥登尼亚就不会完、他们的家园也不会灭亡!在这些少年心目中,就是如此地坚信着的。
  神圣帝国的首相,用微颤的双手替每个少年别上英勇勋章,同时一边询问他们的年龄和参军的情况。在一年多前,当帝国的兵员已经逐渐缺少之际,将未成年人也纳入征兵的范围,成了胜利党乃至整个国家的政策,而这些少年兵们,对于自己可以入伍保家卫国,无不感到与有荣焉,哪里会觉得不妥?更何况,在政策中已经明白地说到:他们的父母或是监护人,是无权制止他们加入军队的。
  在结束了短暂的授勋仪式、回地堡的途中,首相低声询问身边的国防部部长:
  “南边的集团军情况怎么样了?他们到达奥登外围了吗?”
  “……呃,那个,目前我们的人正在努力跟对方取得联系,所以……”
  “要快!如果他们能够牵制住路军的侧翼,继而有机会赶到首都的外围,那么奥登的围困就能够被解除了!现在我们还没有失去希望!”
  “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