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沙泪-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临时营房——其实也就是一间民用公寓,现在被用来当成士兵们的落脚点——坐在自己那个不怎么舒适的床铺上,伊格尔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不管那样的命令多么可恶,起码在我们这儿是不用执行的,这让年轻人的心里好受一点。说句老实话,能够有时间休息当然是好事,可是当缺乏的体力与食欲得到充分的补充之后,他们就无不一想着要继续向前进发。伊格尔也不例外,现在只要越过罗曼公国,跨过辽阔的平原,路德尼亚首都就在他们眼前。可是,为什么上级偏偏在这个时候要停下来呢?
  这个问题,不仅是伊格尔,也有不少装甲部队的士兵或军官在猜测着。可是他们当然不会知道,之所以会造成他们此时停滞不前,不是因为两侧战事出现变动、或是上级不愿装甲部队前进得太快,而是补给开始跟不上了。
  面对着前线一日千里的行军速度,后方的后勤部门逐渐显现出它的问题。坦克与汽车的燃料在后方装运上油罐列车,已经忙坏了那些工作人员和负责调度的职员,可是在运送途中,因为超负荷的运输再加上长期超量运送,使得列车以及轨道不得不经常停下来维修。连接米德加尔德大陆与阿斯加尔德大陆之间那条漫长纵横交错的铁路线,上面驶满了呼啸而过的奥军补给列车。但是就算如此,前线的进军还是使后勤部估计错误,跟不上形势。装甲部队的油耗之多,也是他们没有想过的。虽然有政府的储备燃料作为补充,可是本地资源的稀缺,还是让负责军队后勤的官员大为苦恼。当他们把这个消息一层一层报告到首相卡尔·海因茨那里的时候,对方的回答是这样的:
  “不要紧张,先生们。只要我的推算正确的话,那么日后我军的燃料能源就会得到强有力的补充。所以,现在请努力地支援前线,别让他们停下!”
  其实不用首相这么提醒,后勤人员也会拼尽全力支援前线。可是预料之外的事情不少,而且他们分身乏术,因此也只能拖慢进程。在得知燃料能源在战事后期有可能不足的情况下,奥登尼亚牢牢掌握着权力的第一人,在他信任的将领们面前,缓缓扫视着沙盘上的路德尼亚国境图,上面插满了小旗子和用来标示敌军有可能所在地点的黑色倒三角。
  “这儿,就拥有着我们所没有的东西。要是能够拿到它,那些问题就能从议事日程是清除掉了。”
  前线的军人当然不会知晓首相的心思,他们只是对自己得呆在这种地方感到无聊。这一点,连他们的上司也不例外。在给自己的总指挥官、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德克元帅通电话时,装甲兵总监加勒特上将这样问道:
  “后面的动作就不能再快些吗?如果因为后勤的人跟不上,我们就得停下不走,眼睁睁地看着敌人在自己面前逃跑而延误战机,那样到底是谁的责任!”
  “冷静,阁下也清楚,没有了后勤,我们什么也干不了。所以,再耐心一点,这也是为了全局的胜利。况且装甲部队的进军已经超乎了之前的计划,这样就很好了,要是再深入下去,两侧又缺乏支援,会很容易落入敌人的包围圈里。再等一等,加勒特,你这样的坏脾气真得改一改!”
第十章 对与错(4)
  德克元帅在军中拥有着极高的威严,哪怕是现任的国防部部长还是总参谋部部长,在他面前都得像个小学生似地听训。所以被他这样训斥着的装甲兵总监,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好丢脸的。他只是对这种由于其它因素而被迫停止前进的局面感到不满罢了,并不是真的针对话筒那边的元帅本人。
  在停留了三天之后,中央集团军群的先锋部队,终于再一次启程了。像往常那样,坦克一路绝尘而去,扬起满天尘土。而在它们之后,是乘坐着轮式车辆的其它部队,再后面,则是步兵部队的人。伊格尔所在的连队也坐上了卡车,这对士兵们而言可是个好消息。他们现在的配备总算是齐全了,虽然装甲卡车比不上前方那些重型坦克如此威风,不过对于坐在里面的人而言,已经非常满足了。
  听着身边那些士兵们走了调的歌声,伊格尔也觉得自在了不少。总算又继续前进了,他可真的不想留在没有战事的地方闲着没事干。以现在的形势看来,只要能顺利穿越罗曼公国与路德尼亚之间的平原,那么雷帝城就近在咫尺了。也许,我们会参加到争夺路德尼亚首都的战事里……
  一想到这样光荣的任务,伊格尔就激动得心头乱跳。他渴望有这么一个机会证明自己,渴望成为真正的战士。艾吉对亨利希那不伦不类的“情歌”嗤之以鼻,把一个军用水壶递给身边的伊格尔。对方摇头表示自己不口渴,却换来艾吉的神秘一笑。
  “如果是水的话那我也不会叫你喝,拿着吧。”
  伊格尔接过来,往里面一闻,才知道水壶里装的原来是白兰地。拗不过对方的好意,同时也是为了让自己镇静点,伊格尔喝了一口,然后再把水壶传给旁边的人。士兵们就是这样,如果有什么好东西——尤其是吃的,像雪茄、酒什么的——就大家轮流用,谁也无分彼此。伊格尔觉得心里暖哄哄的。
  车开了大约一个小时,忽然停了下来,前面的连长下了车,开始叫第三连的人也下车。伊格尔和士兵们一起下来,询问连长发生了什么事。连长告诉他们,之前在装甲车队经过这儿的时候,公路两旁有埋伏的路军士兵——不知道是一早就在这里等着他们、还是因为来不及撤退而留在这儿的——朝车队开火。当然,坦克和它的驾驶员们没用多长时间就摆平了这儿,继续前进。而跟在后头的装甲轻步营的人,则得负起清理这片战场的任务。其实,也就是搜查这儿有没有残留的敌人,以免他们对后来的部队造成威胁。欣克尔得知事情的始末后,嘀咕道:
  “那些开坦克的家伙拉的屎,还得让我们替他们擦屁股!”
  抱怨也没用,因为这是命令。于是,伊格尔带领着自己的排,在公路右侧的那片草地里展开了搜查。那儿有几辆还在燃烧的坦克,不过都已经被炮火毁掉了。而不少路军士兵的尸体散落在周围,看样子,没有活口。
  正在这时候,弗里茨忽然直起身,朝他们这边喊:
  “少尉,这儿还有一个,看来还活着。”
  伊格尔走过去,他看到在弗里茨面前的草地上,躺着一个身穿灰黄军服的路德尼亚士兵。他胸前流淌的血把那儿的草茎都染红了,一动也动不了,只能用那双惊恐的眼睛注视着这些敌人的身影。这个男人的视线和伊格尔的眼光接触到了一起,他的嘴唇无声地蠕动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伊格尔心想,他可能是想向自己求饶或是表示投降,但因为受伤太重,所以这个敌人已经一个字也没法说了。看到他这个样子,伊格尔手里原本握得紧紧的步枪也垂了下来。
  在他们身后,响起了沙沙的脚步声。是艾吉。他一眼看到这个没死的敌人,就说了一句:
  “杀了他。”
  伊格尔扭过头,猛地盯着对方。可是艾吉根本不为所动,他朝那边看了看,示意连长就在那儿,接着又说:
  “要是你不这么做,连长也会命令你这么做的。你是打算违抗命令吗?”
  “可他已经没有武器了,我们可以把他作为战俘交给后面的人。你要我对着这样的人开枪吗?!”
  伊格尔有点不能控制自己的声调,他没想到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竟然会有这种提议,而且完全不觉得不妥。这让他的怒气直往上升。艾吉面无表情,冷冷地说:
  “排长,别忘记自己的职责。”
  “职责?如果说对着没有反抗力的人开枪,这也是身为军人的职责,那么我拒绝!”
  伊格尔不想再跟对方辩论下去,他转过身去想派人叫后面的宪兵来带走这个战俘。可是他刚走出去没几步,就听到后面响起了枪声。当伊格尔回头看着那里时,艾吉的枪仍然指着那个路军士兵的头部,枪口冒着微微的白烟。那个原本还有希望活下去的路德尼亚士兵死了,而杀死他的艾吉则把枪收回到腰间,神情平静地往回走。当他走过伊格尔身边时,已经呆住的年轻人甚至没有一点反应。弗里茨对这样的事情早已见怪不怪,他继续到周围去搜索有没有漏网之鱼。
  伊格尔迟疑地转过身,注视着那个越走越远的身影。同时,在他们的周围,那些零星的枪声偶尔响起,每响起一枪,都在表示着一个本来有可能会逃过一劫的生命在此终结。没有人对此表示惊讶,也没有人对此表示关心,对他们来说,这只是普通的任务,执行完之后,还有其它任务的等待着他们。
  草原上的风呼呼地吹着,掠过那些死人的身边,掠过那些还活着的奥军士兵的身边,也掠过那个一动不动的年轻人的身边。明明还是春天的季节,可是对伊格尔来说,寒冷的气息,似乎已经提前来到了他的周围。
第十一章 罪(1)
  跟奥登尼亚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伊格尔·瓦莱里安对于路德尼亚这个陌生大国的了解,最清楚的,只有关于他们这些高地人“不信教”这一点。
  不,应该说是在教派和政府的影响下,奥登尼亚的年轻人才会越来越重视这个可怕国家对宗教——尤其是全能教派——如此漠视的这一点。本来许多奥登尼亚年轻一代只知道跟随父母上教堂,或者在一年中为了弥补自己或他人而向神甫祷告,他们对别人是否具有同样的宗教信仰,并不是太过关心。和保守的传统教徒不一样,他们乐于跟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接触,了解更外面的世界。
  可是,这样的情况总有例外的。
  对年纪轻轻的人来说,在和平时期,享受自我的人生、充实自己的世界,那些无疑才是最重要的;可是,奥登尼亚生活在这个年代的年轻人,显然没有这样的条件。因为他们所处的年代,恰恰缺少了“和平”这种东西。没有了和平,一切都让人高度紧张不安,而只有在一个强有力的团结体系之下,这种不安才会被压制下去。这个体系,就叫做国家。
  一切都以国家为优先,把个人压缩到最小。这样一来,毫无疑问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其他一辈的人,都得不到自我的空间(或者被压缩到极小的程度)。可是反过来,也可以看成是所有人被同化的征兆。虽说自己本应得到的一切失去了许多,不过每个人都聚集在国家的旗帜下,同呼吸共命运,那样子的话,对于未来的恐惧,也就自然小了许多。
  虽然在父母那里听说了许多关于高地人的种种恶行,不过伊格尔对于敌人这个概念,仍然是非常模糊的。对他而言,路德尼亚人是一种穿着泥土颜色军服,在厚厚的墙壁后面、在高粱地里、在树林中,朝他们开枪驳火的人。他没有正面与这些人展开过拼杀,况且就算有过与对方交火的记录,但也搞不清楚那些人,到底是怎么样的人。
  本来伊格尔对这些问题也并不在意,毕竟他身为军人,而且又是与路德尼亚作战,所以敌人到底是何等模样,他也不该或不会去关心。不过,正像刚才所说的那样,情况总有例外。因为现在,他们这些年轻人已经来到路德尼亚境内,接触高地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
  在穿越罗曼公国及其所在的山脉后,出现在奥登尼亚人面前的,是一片极其辽阔的平原。虽然在路德尼亚以及奥登尼亚高层和他们的军事地图上,这片平原都被称作莲娜卡平原;可是这个名称到了士兵的嘴里,却照样成了“伊万他家的前院”。因为它位于路德尼亚首都雷帝城的前方,所以不叫前院还叫什么呢?虽然对于文学家或是具备审美感的艺术家而言,这样的称呼真是俗气乏味,但是在士兵们看来,这才是自己人的语言,也可以说,具有士兵们的“美感”吧。
  在这样的平原上,正是适合大军团或是装甲部队交战的地方,再加上雷帝城就在平原后方,因此奥登尼亚军方高层推测,此处必然是路德尼亚人下重兵伏击他们的最好场所。而且呆在这儿的很有可能是对方的精锐装甲部队,所以奥军的平原外围暂时停下前进的脚步,将先头部队中的主力——各装甲师重整集结,务求以最佳状态打响接下来的这场大战。根据空军的侦察飞机以及搜集的情报,路德尼亚军有超过一百万的军队集结在平原另一端。这儿,曾是个美丽肥沃的平原,不过接下来,却是充满着血腥杀戮的战场。这一点,双方的将领虽为敌人,却都心照不宣。
  虽然身居军队的下层,不过看到这样的架势,人们心里都清楚大战在即。但是与开战的气氛所不同的是,数日以来连续高强度行军的士兵们,现在可以暂时享受一下这难得的休息时间。不过后面等着他们的是什么,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都已经习惯了不再去想它,而另一部分人,则尚未意识到战争中的生活是怎么一回事。
  在罗曼公国都城延伸至平原,都有不少村庄。这些村子在之前的战役中,因为没有战略用处,所以反而侥幸逃过了奥登尼亚空军的轰炸,得以保留下来。而奥军也进驻了这些村庄,来作为军队整休之地。那些路德尼亚农民,虽然知道不远的原罗曼公国里炮声连连,而且这些人一来到,就不让他们随意出入;可是对他们来说,要想搞清楚这些来自异国的年轻士兵到底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到他们的家这儿来,恐怕还得花上一段时间。
  坐在卡车上的奥登尼亚年轻人,跟这些在田地上弯腰播种的农民的眼神接触到一起。他们彼此好奇地打量着,好像对方是另一个星球的来客。在那之前,奥登尼亚的这些士兵绝大部分都不清楚路德尼亚人长什么样,而世世代代都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的高地人,也对这些说着路尼语的外国人感到无比好奇。
  “我敢打赌,那片地里种的是西瓜!”
  和其他队友不大一样,农民出身的希策尔显然对这儿的田地更感兴趣。而且看到路德尼亚人居然干着和他在家乡里所干的是一样的活,希策尔对这些“敌人”显然更有好感。可是他的朋友亨利希对此不以为然。
  “那又如何?那些西瓜现在根本还不能吃吧?!”
  其他的士兵对于能否吃西瓜这个问题更感兴趣,这让希策尔颇为不满。于是他只好自己一个人兴致勃勃地瞧着这些高地农民在田里忙活着,同时还念念不忘自己家乡那儿的耕种情况。弗里茨忽然想到了什么,朝前面那辆卡车上大喊:
  “喂,梅策尔德!高地语里‘有吃的吗’该怎么说?”
  那辆卡车上坐着另一个排的士兵,同时还有他们的随军翻译。在得到回答后,弗里茨正想张开喉咙朝那些路德尼亚人喊话,却被身边的欣克尔一扯,差点摔倒。
  “快坐下,省点力气。没看到那些链子狗就站在那儿吗?”
  链子狗,不是指别的,正是奥登尼亚军里负责军队执法的战地宪兵。伊格尔他们从车上往下看,这才留意到,在这附近的田地里,那些宪兵们的身影总是不时出现,似乎是在监视着这些高地农民的劳动。对于这些不参与打仗却只负责找自己人麻烦的战地宪兵,前线的军人们对他们是恨得牙痒痒,但又拿他们没办法。
第十一章 罪(2)
  “这些家伙……妈的,脚底一定是抹过油了,不然不会溜的这么快。前些时候他们还跟在咱们后头转,现在一看到这儿没开打,就跑过来能捞一笔是一笔。”
  虽然战地宪兵之所以到此也是由于上级的命令指示,不过对于士兵们而言,什么时候都不会对这些墙头草有好感。弗里茨瞪着这些人的身影,就差没向他们吐口水。他才不管这么多,照旧扯开喉咙朝田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