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枭在唐-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日子,只要走过这条线,”
  吕尚卿将一把战刀扔到地上,指着继续煽情:“越过这条线,你们就是自由之躯。快啊,大唐的弟兄们,加快脚步,都加快脚步,前面有好酒好肉款待你们。”
  “唐人!”“是唐人!”……
  被交换过来的唐民惊喜地发现,接收他们的竟然是唐人。
  “我们自由了吗?”有人禁不住弱弱地发问。
  “是的,自由了,我们带你们回家,想回家的都给我加快脚步,不然吐蕃人追上来,我们就不敢保证了。”
  蛊惑的希望中参杂着威胁,这才是唤醒“羊群”的最有效办法。
  李怀唐惊奇地发现,数千唐民一番骚动,接着面貌焕发一新,无需战刀,无需催促,他们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朝着前路大步踏进,有不情愿的人也被裹挟着向前,速度顿时提高。
  在这些唐民当中,李怀唐发现了异常,他不得不佩服吐蕃人的算计。与公主交换的唐民清一色都是壮丁,他乍看之下,心下欢喜不已,若非吕尚卿的提醒,他差点就得意忘形。吐蕃人不会那么好心,吕尚卿猜得没错,其中必定有猫腻。
  吕尚卿的三言两语轻易就解决了时间问题。夜幕来临前,李怀唐全部接收了八千余名唐民,按约定,该他将吐蕃公主还有那个末洛桑给释放了,可是李怀唐没有,对于吐蕃人的怒骂和威胁,他无耻地嘻笑置之。
  烛龙莽布支出离了愤怒:“恶贼,我与你势不两立!”表达完他的愤怒,复转向卓玛类,抱拳道:“公主,得罪了!赞普有令,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等誓杀尽马匪为你陪葬!”
  数千的吐蕃骑兵压了上来,铁蹄林立,弯刀闪寒。
  李怀唐很淡定,指着烛龙莽布支道:“激动啥?我有说过不放你们的公主吗?我看是你想置公主于死地,哦,我知道了,必定是你这辫子头看上了美貌的公主,不愿公主远嫁给突骑施的糟老头,故而什么玉碎,不瓦全的,对不对?”
  “你,你,你血口喷人!”烛龙莽布支气糊涂了,恨不得生吃了李怀唐。
  “诶,让我说中了吧,想杀人灭口不是?”
  李怀唐嘴上继续戏谑,手中的弯刀有意无意地在末洛桑的眼前晃动。吐蕃俊杰中的佼佼者末洛桑恍然大悟,赶紧顺着李怀唐的意思道:“烛龙莽布支,你想造反吗?公主尊贵无比,你喜欢也没用,趁早死了这条心,我劝你悬崖勒马以免铸下大错,悔之晚矣。”
  末洛桑哪里不知道李怀唐在顺口开河,可他的处境不妙,如果双方打起来,他首当其中,必无活路,当下再也顾不得什么实情了,先给烛龙莽布支带上大帽子,将他唬住保命再说。
  “大吐蕃的勇士们,你们不要上了烛龙莽布支的恶当,为了他一己之私而毁了吐蕃的利益。谁敢再上前一步,就是逼死公主的罪人,赞普一定不会放过他的!”
  末洛桑义正辞严,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你!”
  烛龙莽布支气结,没想到末洛桑如此贪生怕死,更没想到他会如此毒辣,脏水全都往他身上泼,让不明是非的将士们抽搐不前。
  烛龙莽布支是多年的沙场老将,啥风雨没见过?李怀唐的缓兵之计逃不过他的眼睛,其实,他根本就不怕对手拖延时间,只要作为奇兵的达扎路恭借兵将对手的退路堵死,对手就成了瓮中之鳖,插翅难逃。而他刚刚的威胁不过是给对方施加压力,迫使对方进入更紧张的状态,以配合他的第二支奇兵发挥作用。
  “释放公主可以,你我的大军都后退五百步,你我各十人在此交接。”
  弓弦一直处于绷紧的状态最后只会断裂,李怀唐可没打算将吐蕃人这条弓弦给拉断,拖延时间得适可而止,也得合情合理。双方的主力互相后退才释放公主很合理,谁也无法保证在释放的过程中是否有人会神经过敏触发战机,从而让公主丧命与乱军当中。
  
  
  


 第282章 集结号

  吐蕃人的卑鄙完全符合预期,吕尚卿的人品没有白白爆发,他猜得没错,吐蕃人打的就是尾随追击,中心开花的主意。
  “该死的,吐蕃人都有撒豆成兵的本领么?怎么一下子就冒出那么多的人马?”
  吐蕃公主的身影刚刚消失在他们大军之中,白玉爪就发出了警报,飞鹰伏地确认,敌人援军至少有万骑。
  虽然敌情符合李怀唐的最坏打算,可他还是忍不住说出心中的疑惑。这世道,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李怀唐甚至怀疑,吐蕃人是不是已经将小勃律给完全占领,否则无法解释这么多兵马是如何越过小勃律国的雄关漫道的。
  李怀唐狼狈地退到双波峰,此时,天色已昏暗,尾随的吐蕃人并不着急进攻,而是不紧不慢地在双波峰的小山坡下列阵,等待后续主力的到来。
  双波峰的南峰南面是一道缓坡,武骑军的第一道防线设在这道缓坡上,防线距离坡底大约两百步,第一道防线的主将是卫安国,他麾下有将近三千人,一半是刀盾手,一半是长矛手,他的职责是挡住吐蕃人,保护身后的强弩手。
  卫安国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他很久没有遇到这样的大战了,大战意味着功劳,他希望打破他的战功荒,让他胸前孤独的银星再添一个弟兄;他担忧的是,这里地形对武骑军很有利,在吐蕃人将头颅送到他跟前,吐蕃人必须得经过他身后的那些强弩手的疯狂考验,不知道到时候有多少残羹冷炙可供他收拾,更麻烦的是,如果吐蕃人被恐怖的弩箭吓怕不敢上前,那他的希望就会落空。
  事情没那么简单,吐蕃人并非土鸡瓦狗。
  夜色中,随着吐蕃人的援军陆续到达,双波峰下的火把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吐蕃人的企图很明显,不惜夜战!
  一支步兵千人队从吐蕃人厚实的军阵中剥离,缓缓向他们前方的山坡移动。
  “上将军,吐蕃人上来了,我们给点厉害给他们看看。”
  列阵于几近峰顶的公孙文远显得颇为兴奋,跟随李怀唐北征突骑施的结果是,他胸前的银星增添到四颗,在他看来,眼前的吐蕃人是他成为五星勇士的‘送星使者’。
  李怀唐摇摇头,制止公孙文远动用强弩的冲动。公孙文远刚勇有余而沉稳不足,吐蕃人的动静不大,区区的千人队不过是来试探的战前小菜,不值得使用大杀器来招待。
  “前列的长弓手准备,后列的没有命令不准射击!”
  李怀唐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强弩手们无不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问题了,要不就是传令兵是吐蕃人的细作,这道命令,分明就是放水给吐蕃人。
  公孙文远错愕了一会,然后着急地向李怀唐证实他的耳朵有没欺骗他:“上将军要放他们上来吗?”
  “就算放他们上来又如何?千余名的吐蕃人还不够卫安国塞牙缝!”李怀唐很自信,公孙文远看不出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吐蕃人的千人队在到达缓坡脚下前,没有遇到什么威胁,担忧中的箭雨只是在上坡的时候下了两轮,却不怎么密集,在夜色,盾排和锁子甲的三重掩护下,损失不过百余人。
  “止此技耳!”远远观战的万夫长贝伦轻蔑地赞笑道,“恭喜大将军,马匪必定手到擒来。”
  烛龙莽布支没有那么乐观,他神色凝重,倒不是因为敌人占据了有利地形,让他难以开怀的是敌人的反应和阵势。那马匪虽然年少轻狂,却不失沉稳,处处小心,他们明显是想到了这种可能,战前的准备很充分,所排列的阵势严谨有序,一眼就可以看出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效果。烛龙莽布支甚至怀疑是不是遇上唐军了,或者这群马匪根本就是唐军所扮,不过可能性不大,要是俘获联姻突骑施的吐蕃公主,唐军的将领肯定会欢天喜地地回长安邀功受赏了,才没什么心情去管那些唐奴的死活,更不会冒着被他们朝廷砍头抄家的危险,私自以公主与吐蕃人交易。
  “大将军,我们是不是增兵支援,一举将他们消灭?”
  贝伦赞很激动,佯攻的千人队居然毫不费力就与对手短兵相接了,看样子只要再加一把劲就可一举击溃敌人。
  “等等,还不是时候。”
  烛龙莽布支很沉得住气,上天似乎在眷顾敌人,刮了三天的风雪,接着就是清朗的天气,皓月当空,风平浪静,这样的天气对防守方的弓箭阵很有利,虽然刚刚敌人的箭雨威力不大,可直觉告诉他,敌人并没有使出全部的力气。在出征之前,他就详细地询问过末洛桑有关敌人的情况,末洛桑所言引起了他的注意,敌人有强弩,数量不明。
  强弩,是吐蕃人的噩梦,是烛龙莽布支心中的痛。今年吐蕃新败给唐军就是因为无法对付唐军的强弩阵,大量悍勇的士兵倒在了强弩阵前而导致兵败如山倒。故而听到敌人有强弩,他不得不小心翼翼,所派出的这支千人队正是为了摸清敌人的装备情况,可敌人并没有如他所愿,似乎他们没有强弩。敌人过于自信?还是末洛桑撒谎?有可能,这个胆小鬼害怕承担责任,自然会将敌人说得强大。
  有时候,还真是面子害死人,如果烛龙莽布支能厚着脸皮,无视流言蜚语向公主卓玛类询问,李怀唐的装备情况他多少也能知道一点。可惜没有如果,刚接到公主,烛龙莽布支就安排人手将她转送回孽多城,并没有向她仔细询问有关敌人的情况。
  双波峰上,宁远武骑军与吐蕃人都很默契,坐视双方的士兵在第一道防线上肉搏,互相都无增兵的意思。
  面对着数百名仰攻上来的吐蕃士兵,卫安国还以为是上将军故意把军功让给他,有如此善解人意的将军,卫安国几乎要感动哭了。
  士为知己者死,卫安国感恩之心超值冲天,怒吼怪叫,长矛如蛟龙出海,将一名持盾撞击盾墙的吐蕃人连盾带人刺穿,又捡起一支后备的长矛,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在短兵相接之前,自恃悍勇的吐蕃人看不起马匪,不利的地形和人数上的劣势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必胜的信心。数百人飞蛾扑火般勇敢地撞击厚实的宁远武骑军的盾墙,而战局却和他们的意愿相反,对方在巨盾的保护下,刺出的长矛又狠又准,他们的小马盾经常抵挡不住,或是被刺穿,或是被击倒,而他们却无可奈何对方,战局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这样的肉搏战,佯攻的吐蕃千人队伤不起。作为进攻方,他们不可能拖着沉重的巨盾爬坡,甚至拿了长矛就不能拿马盾,所以士兵们更青睐左手小马盾,右手弯刀,既可保护自己又可进攻,只是没有料到敌人的长矛如此厉害,让他们很受伤。直到后撤的牛角号响起,至少有超过三百名的吐蕃勇士倒在盾墙前,而短兵相接的时间才不过一盏茶的功夫。
  烛龙莽布支的本意是试探敌人的强弩,却意外地发现,敌人的枪盾阵很厉害,超出了他的预期,一股不祥的感觉悄悄袭上他的心头,表现在他额头的褶皱上。
  “大将军,让我的万人队上!”见到佯攻的千人队死伤过半,贝伦赞勃然大怒,他不信凭着人数上的优势对付不了拦路在眼前的马匪。
  “大将军,我们可以靠近,用弓箭将他们射杀!”有将领建议道。在他们看来,这些马匪缺弓少箭,不足为惧。
  面对各种建议,烛龙莽布支统统没有采纳,他还在等待,沉着的目光透过夜色,望向坡顶,似乎那个少年将军的身影就在那,与他对视……
  坡顶上,李怀唐同样在望向吐蕃人的阵营,他同样也在等待,等待吐蕃人的等待。
  公孙文远不解,这是一场什么战斗啊?他空有一身的力量却无处发泄,吐蕃人不让他痛快。
  “上将军,吐蕃人在干什么,全部冲上来撞我们的强弩不就完了吗,也不知道在那磨蹭个啥?”
  李怀唐笑道:“不着急,吕尚卿还没吹响集结号呢!”
  “集结号?什么集结号?”
  “吐蕃人进攻的集结号!”
  吕尚卿吹的号,吐蕃人当然不尿他,可是吕尚卿却有办法让吐蕃人如潮涌来。
  在双波峰之间的沟沟里,上千名手无寸铁的壮丁在数百名鹰骑骑士的利箭下垂头丧气,在他们旁边,还有十数具顽固分子的尸体提醒着他们,反抗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吕尚卿颇为得意,利用双波峰的地形,他将吐谷浑死士一批一批地甄选出来,全部羁押在双波峰之间。
  “是时候了,动手吧。别让上将军等着急了。”
  吕尚卿淡淡地对飞鹰说道,俨然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连他自己都觉得惊奇,加入宁远铁骑才短短数十天,他的变化就如此之大,竟然漠视生命到如此地步,那可是整整的一千条人命!
  惨叫伴随着“咻咻”的羽箭声,嘶喊声,响彻山谷,鹰骑的骑士们一边屠杀,一边怪叫。
  在吐蕃人的眼里,双波峰上的敌人随之出现骚动……
  
  
  


 第283章 血战双波峰

  双波峰的缓坡下,低沉的牛角号回荡在峡谷里久久不息。吐蕃人的五千精锐如潮水一样,快速涌向宁远武骑军的盾墙,他们的印象中,坡上的那些马匪没什么可怕,第一波佯攻的兵力如果再多点,再派上支援的弓箭手,马匪们早就崩溃了。
  当习惯成为理所当然,悲剧的距离就不远了。五千名精锐吐蕃士兵绝望地发现,他们的待遇与之前的袍泽完全不一样,还没冲到缓坡下,密集的箭雨准确地落入他们的队形当中,像无数把梳子交叉犁过,中箭者大多数被钉在地上,箭矢的强劲力道骇人听闻,有脖子中箭的居然尸首分家,瞬间毙命,这已经算是运气不错的,最惨不忍睹的是四肢中箭,要么肢体破碎昏死过去,要么坐在地上动弹不得,紧抓着将身体与大地连接的箭杆在凄厉狂嚎。
  一轮箭雨的效果是,数百名吐蕃精锐永远地留在加布峡谷里,成为这个贫瘠峡谷里稀罕的养份之一。
  强弩阵齐射的声音异常刺耳,传入吐蕃人的耳朵里是熟悉的毛骨悚然。烛龙莽布支的心有如掉入湖中的铁块,迅速沉入湖底,半晌才发出一个溺水者不甘心的挣扎声:“弩阵!”
  与烛龙莽布支的感觉一样,所有的吐蕃人都相当吃惊,马匪居然有弩箭,哦,不,准确来说是弩阵,恐怖的弩阵。
  宁远强弩手的痛快完全建立在吐蕃人的痛苦之上,仗着地势高,强弩的威力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吐蕃人的火把给强弩手提供了参照,在早已测试好的距离内,箭雨准确而密集。
  训练有素的强弩手动作很熟练,刚发完一支弩箭,又立刻飞快地给弩弓装上第二支。陷于地势的缘故,吐蕃人只能以步兵冲击,两条腿的速度比不上四条腿,这也给了强弩手发射第二轮弩箭的机会。
  第二轮的弩箭同样的准确密集,与之前所不同的是,吐蕃人的冲锋队形更为密集了。在慌乱中,领军的将领疏忽了一个问题,就是从较为平坦的地势过渡到缓坡之际,冲在前头的士兵必然被迫减慢速度,而身后的士兵速度依旧,结果,在双波峰的缓坡下,吐蕃人无意中给一场灾难创造了条件。
  强劲的箭雨落下,粗长的脚踏弩弩箭从上而下斜穿了一名名吐蕃士兵,有时候还一箭两人,吐蕃人瞬间死伤惨重,哀嚎声惊天动地。幸亏强弩的发射速度有限,吐蕃勇士趁着难得的缓冲喘息机会,不要命地往坡上跑,打定主意离开这个与死神最接近的区域。
  灾难不来则已,一旦发生,似乎无穷无尽,这一波吐蕃勇士注定了是悲剧的承载者,刚离开弩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