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士谋-第7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奈死生不测,修短有命,果若瑜愚志未展,微躯已殒,吴王不必痛心,只亦时也,命也。今天下大乱,四国分争,天下之事,尚未可知。此正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rì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之任。陆逊虽少,却是百里之才,可为相辅,任为副都督,与鲁肃共理军国大事。吕蒙智勇双全,心思缜密,我东吴将者,唯独此子最善用兵,瑜亦不如也。可为帅才。甘宁、凌统等将,皆是勇冠三军之将,冲锋陷阵,行兵打战,自是无虑。若曹魏临江,岌岌可危时,吴王不可乱以方寸。据江而战,合以江东俊杰之力,何须俱之曹贼?张昭、顾雍等士,乃有治国明相之才。内政之事,吴王当应遵从,无论大小之事可与之商议。至于改革立新,当乃诸葛瑾之任也。此战不知胜负,生死不明,瑜已有决死之志。若瑜不济,当为遗嘱。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倘蒙垂鉴,瑜死不朽矣。” 。。
  孙权览毕,早已满脸泪容,哭不止声。东吴诸臣亦无不痛哭。殿内一片哭声,凄凄惨惨,孙权哭到痛心时,仰天大呼。
  “公瑾有王佐之才,今离孤而去,孤何赖哉?既遗书特荐众臣,孤敢不从之!!”
  于是,孙权即rì便命鲁肃为大都督,陆逊为副都督,两人总统兵马,共理军务大事。吕蒙、甘宁、凌统等将皆有封赐,又封张昭为忠明侯,顾雍为平贞侯。诸葛瑾为尚书令。诸臣各得封赏,皆愿效以死力。孙权一面又教人前往荆州,乞求周瑜灵柩回葬,一面又追封周瑜为安国侯。江东之人听闻周瑜身死,无不痛心,感其功德,不少者更就于四处山上建庙,四时致祭,以求周瑜在天之灵,守护江东,渡过劫难。
  却说曹cāo正于荆州cāo练兵马,忽有一rì,张颌遣人押来一员吴将。曹cāo听之,遂召其而入。须臾,数个兵士押着一员年轻将士入殿,只见那将士生得剑眉星目,面如冠玉,甚是英俊。曹cāo一看,便是喜之,凝声问道。
  “你乃何人,报上名来!”
  小将怒目而瞪,满脸尽是不屑之sè,并不回答,左右兵士见其不尊曹cāo,大喝一声,把他押着一跪。哪知那小将力劲甚大,这一下挣扎反倒是把那数个兵士给甩倒落地。
  “放肆!!魏王在上,江东鼠辈,岂容你不跪!!”
  就在曹cāo旁边守候的许褚,一瞪虎目,顿时虎虎生威,作势就要扑去。曹cāo一抬手,轻声而道。
  “无妨。”
  然后曹cāo又指着那人向许褚问道。
  “卿可知此乃何人哉?”
  许褚听了,瞪着虎目看了一阵,很快便是认出,与曹cāo谓道。
  “此乃江东校尉潘文珪也。”
  原来甘宁离去后,潘璋伤情渐好,正yù离开时,哪料村中不知何人通报了官府,数队魏兵当夜来擒潘璋。幸好亦有心善之人,提醒了潘璋。潘璋大惊,急上马而走。哪知魏兵早将整个村庄包围。潘璋奋勇拼杀,引着数十人冲破重围,击杀数员魏将,魏兵见其勇猛,皆不敢追。潘璋沿路打探,听闻当时孙权正望丹阳逃奔,便往东面取小路而去。待潘璋赶至时,孙权早就归去,潘璋无备,被张颌所擒。张颌见潘璋颇有几分武艺,不yù杀害,故派人解来见曹cāo。
  此下曹cāo听了潘璋之名,淡然一笑,徐徐而道。
  “孤本望与吴结秦晋之好,怎知孙权记恨于孤,却与蜀联盟。前番孙权自以为羽翼丰满,不自量力,出兵袭孤之腹地。今rì却得残兵败将而归。你可还服孙权否?”
  潘璋闻言,略显苍白的俊脸,刹时变得狰狞,双眼尽是憎恶之sè,厉声骂道。
  “乱国jiān臣,祸国鼠辈!!我主乃世之人杰,人中之龙,今番落败,不过时运不济。待以时rì,我主必卷土重来,取狗贼你项上头颅!!我岂与你乱国之贼为伍耶!我今被你所擒,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许褚听了,满肚子顿时涌起滔滔怒火,气得发须绷直,如同一阵阵钢针般刺起,一手以抓住了腰间宝刀的刀柄。只要曹cāo一声令下,他便会立即掣刀,将潘璋这个不识好歹的狂徒,乱刀砍成肉泥。就在此时,曹cāo却是放声笑起。
  “哈哈哈哈哈!!!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忠jiān之事,岂可由你所定哉!?你可知,天下若无孤,此年下有多少狂徒称王,又有多少jiān雄称帝!?若天下无孤,此下这华夏之地,还能剩余多少百姓耶!?东吴孙氏三代,皆据长江之险,故得安于一方,北方若无孤镇守,焉能轮到孙氏称王!!?”
  曹cāo此言一落,浑身气势骤发,如神龙之尊,帝王之姿,顿时震得潘璋哑口无言,腹内本有无尽骂词,一时间却荡然无存。曹cāo一双如能吞天般的细目,冷冷地盯着潘璋,冷声问道。
  “孤为征伐东吴,正需善于水战之将。你乃江东之人,必善于此。倘若你愿降孤,孤必将重用。此乃极好时机,你可否愿降?”
  潘璋一眯眼眸,他本是年少之人,虽知忠义,但亦俱于死。潘璋平生素有大志,望能成为如韩信、霍去病等名震天下,流传千古的大将。眼下他功名未立,又怎愿就此丧命。曹cāo见潘璋双眼游离,沉吟不定,心中暗笑,遂又说道。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当今正是孤须用人之时,恰你有此才可以助孤。倘若孤之雄师能渡过长江,攻克江东,不出数年,江山可定也。即时你立下功绩,成封侯拜将更是不在话下。”
  曹cāo的话,似乎带有极大的魔力,正在侵蚀着潘璋的心智。潘璋脸sè一连变化,最终脑海里却是想起了那些惨死在魏兵手下的一个个同袍,同时亦念及家中老小,心里忽地一定,赤红的双眼猛地瞪住曹cāo,厉声喝道。
  “老贼勿要多言,某但求一死,可速速斩我!!”
  曹cāo眉头一皱,潘璋的回答似乎出乎他的所料。曹cāo叹了一声,忽然有兵士来报,东吴来使求见。曹cāo微微sè变,此下两国交战在即,孙权遣人过来,其意为何?曹cāo细目一眯,遂令来使入见。不时,来使入殿,拜礼毕,速告知孙权之意。曹cāo听闻孙权yù要取回周瑜灵柩回葬,本有意成全。忽然,只听一声哭响,潘璋哭跪于地。这下潘璋方才知得周瑜死讯,如同晴天霹雳,恸哭不止,满脸痛恨之sè,对着曹cāo骂不绝口。曹cāo忽然神sè一变,似乎心头已是有计,先教人把潘璋押下,然后向那来使说道。
  “你等若要取回公瑾灵柩亦非不可。但却要取那潘文珪家中老小来换。倘若孙仲谋愿是应承,可速遣人过来交替。”
  曹cāo此言一落,那东吴来使脸sè连变不止。他刚才早就发觉潘璋的身影,看其被魏兵所押,便知他成了俘虏,正yù思计解救时,哪知曹cāo却说出了如此一个条件。潘璋乃孝义之人,若是他的家小落入曹cāo手中,岂不是把潘璋往曹cāo那里去赶!?
  东吴来使正是迟疑,曹cāo却冷哼一声,教左右送客。吴使无奈随之而出,当夜便赶回江东回禀孙权。孙权闻言大惊,速召众臣商议。
  张昭那好似枯木般的脸庞,顿时起了几分yīn狠之sè,拱手与孙权谓道。
  “如今曹cāo已聚得不少荆州将领cāo练水军。潘文珪此子深熟水战,在我东吴将中,亦是数一数二的人才。如此人物若是投了曹cāo,必成心腹大患。主公万万不可许之。潘文珪乃孝义之人,只要家小尚在江东,他必不敢降魏。”
  张昭带着几分无情之sè。鲁肃在旁听了,长声一叹,徐徐而道。
  “倘若如此,潘文珪必死无疑。曹cāo虽是爱才,但麾下却从不留无用之人。”
  孙权一听,亦有不忍之sè,遂向鲁肃问道。
  “那以子敬之见,可有权宜之策!?”
  鲁肃闻言,沉吟一阵,脑念电转,忽然一计陡起,灿然一笑。鲁肃才智本就不逊sè于周瑜,不过他生xìng谨慎不苟,行事不喜张扬,因而名声自然比不上周瑜。若当真要区别,周瑜可谓是平天下之谋士,至于鲁肃则是怀有治国之策的谋士。
  当下鲁肃拱手一拜,与孙权谓道。
  “主公不如便将计就计,遣文珪家小以换公瑾灵柩,却又暗中教其以为内应。文珪乃忠义之人,必然许之。如此一来,待战事一起,我军得以内外呼应,定然可大败于老贼!!”
  孙权一听,脸sè一震,一双碧目顿时迸shè出两道炙热光芒。不过孙权却又很快皱起了眉头,与鲁肃谓道。
  “兹事体大,且老贼jiān诈多谋,孤遣往之人,定会多加jǐng备处处提防。若有发觉,岂不害了文珪?”
  鲁肃似乎早有思量,不紧不慢地说道。
  “主公所言是理。可若是文珪家小,老贼纵有jǐng备,但恐文珪不悦,亦不敢过于冒犯。文珪有一胞妹,名为潘欣。此女忠烈无双,天资聪慧,善武识学,左右出行之婢女皆配兵器。若主公教其行予此事,必然万无一失!”
  孙权一听潘欣之名,顿时有了几分印象。这潘欣与孙尚香被誉为江东巾帼烈女,两人更是闺蜜好友。因此潘欣时常在吴王府里出入,孙权曾与潘欣有数面之缘。孙权碧目一凝,沉吟了一阵,不由一叹。
  “孤实无料到,这国之大事,既然却要女流之辈相助呐。”
  鲁肃笑了笑,与孙权谓道。


第二卷 风云莫测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潘文珪降魏

      “所谓巾帼不让须眉,时下乃国家存亡之秋,又岂分男女之别?”
  孙权闻言,微微颔首,遂遣人召潘欣来见。须臾,潘欣入殿。只见她身穿一身洁净白袍,扎了一个马尾辫,马尾辫高高翘起,走起来一晃一晃。那一双英气凛凛的凤目,丝毫不逊sè于男子的锐气,白皙如玉般的肌肤,苗条高挑地娇躯,那小蛮腰盈盈一握。众人看了,不由赞道,好一个巾帼烈女。潘欣虽是女流,走入这威武庄严的大殿,本会多少有几分畏sè。但她却目光炯炯,一脸慨然之sè,走到殿堂zhōng yāng,先做拜礼。礼毕,孙权凝了凝神,遂将鲁肃之计告说。潘欣细细听着,孙权一直在留意着她眼sè的变化,却发现潘欣毫不动容,待孙权说毕,潘欣跪下拜道。 。 。
  “吴王对我潘氏一族厚恩盖天,潘欣虽是女流,却赖得吴王如此重付,岂敢不从!!”
  潘欣声音虽无男子那般洪亮,但却听得令人不由jīng神一震。孙权见潘欣英姿勃爽,心里大悦,遂加封潘欣为都尉之职,赏与匹练绸缎三百。潘欣领命拜谢而去。
  次rì,潘欣与家小收拾行装,便随着吴使一同赶往荆州。不rì,一行人赶到荆州,曹cāo听闻孙权应诺此事,大喜过望,速教人将周瑜灵柩交付,然后又将潘璋的家小安置城内一座府邸之内,先让潘璋与其家小相聚。
  当夜潘璋听闻家小已到荆州,大惊之余,速与一队魏兵赶往来见。待潘璋赶至,在府外四周,皆有魏兵把守。潘璋神sè一凝,遂入大厅,见过双亲,跪地告罪。潘璋双亲见潘璋形sè消瘦,面sè苍白,大哭一场。 。 。
  潘璋双亲皆是五旬老人,连rì奔波,又是哭了一场,当下疲惫不堪,与潘璋一同食了晚饭后,便先去歇息。随后,潘璋在潘欣的示意下,两人遂来到府里的西院。西院稍微偏僻,有两棵硕大的柳树,柳树有一石桌,时不时会有一阵阵凉风吹来,当夜月sè微明,却也凉快。潘欣选了此处做自己的闺房。兄妹二人,入了房间。潘欣忽然面sè一变,向潘璋低声问道。
  “兄长可还记得吴王厚恩耶!?”
  潘璋一听,脸sè勃然而变,瞪着双目而道。
  “吴王对我潘氏一族,恩情如海。潘璋岂敢忘本!!”
  潘欣听了,见其兄并无虚伪之sè,心里一定,低声又道。
  “兄长既知身为吴臣,可yù投贼呼!?”
  “宁可断头,亦绝不愿降!不过只恐祸连小妹还有二老。”
  潘璋本是壮烈的脸sè,忽然升起几分痛苦之sè。潘欣那晶亮的眼珠子一转,遂在潘璋耳畔说道如此如此。潘璋听了脸sè连变,时而诧异时而惊喜。待潘欣说毕,潘璋急抓住潘欣的手腕,尽量压低声音而道。
  “此事当真是吴王托付耶!?”
  “自然如此。还望兄长莫要有误吴王重托!”
  潘欣凝声而道。多rì的煎熬,此时此刻潘璋都觉得值了,脸上渐渐展露出欣然的笑容。当夜,兄妹二人商议一夜。府内监视的魏兵,以为潘璋、潘欣兄妹相聚,也不好叨扰。何况,曹cāo亦有命令,不可有所冒犯,违令者重罚。如此,那些魏兵自然视潘璋还有其一众家小为上宾。
  次rì,曹cāo召潘璋来见。须臾,潘璋入殿,却一改以往态度,毕恭毕敬地跪伏于地,向曹cāo拜道。
  “幸蒙魏王不弃鄙贱,又为鄙取回家小。如此恩德,鄙只望能效以犬马之劳而报之。”
  曹cāo一听,欣然大喜,遂封潘璋为平侯,迁为水军副都督,与曹仁一同cāo练水军。曹cāo遂又问潘璋如何练兵。潘璋面sè一凝,拱手而道。
  “今当先立水寨,令中原兵马在中,荆州将士在外,每rì教习jīng熟,方可用之。”
  曹cāo听言,亦觉有理,颔首而道。
  “你既为水军副都督,可以便宜从事,有何要事便与子孝共议,不必禀孤!!”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曹cāo不愧是一代枭雄,若是平常将士,刚是投诚,便得如此重用,定当感激不尽,愿效死而报之。可曹cāo却不知,潘璋并非真心所投。不过潘璋亦知曹cāo眼光毒辣,暂时亦不敢露出马脚,行事自然尽心尽力,以取曹cāo欢心。曹仁向潘璋相视一笑,投去示好的眼sè,潘璋唯唯诺诺连忙拱手拜礼。他深知这曹子孝看似平和,但心思缜密,乃智勇双全的帅才,深得曹cāo重用,可谓是曹cāo麾下的第一上将。曹cāo调拨已定,于是曹仁、潘璋二人,自去训练水军。沿江一带分二十四座水门,以大船居于外为城郭,小船居于内,可通往来,至晚点上灯火,照得天心水面通红。旱寨百余里,烟火不绝。曹cāo在长江上,一面cāo练水军,一面cāo练陆军,又命人从沿江一带打造船只,看其阵势,是要一战渡过长江,一举攻破江东。
  曹魏先破荆州,后败孙权,势如破竹,屯兵于长江之岸,若曹cāo再得攻破江东,其势力将近覆盖天下三分之二,即时曹魏便将成为天下的趋势。
  而就在曹cāo与孙权在豫州激战时。在西川之地。却说关羽取了仓城与关中城内的张任对峙近有月余,不能取胜。关羽正是急躁,怎奈关中城固若金汤,兼之张任又挖以深沟土垒,关羽难以强攻破城。就在关羽正是束手无策时,忽有一夜,戏志才正夜观天sè,见东南方有一将星昏暗,戏志才见之脸sè连变,喃喃而道。
  “周公瑾命不久矣。看来曹cāo已取得荆州,兼之亦快将东吴兵马驱赶出豫州。”
  戏志才沉吟一阵,心里不觉有几分急意,若是西川战事再不加紧,让曹cāo先取了江东,然后将东吴之势,尽数吞食。那么到时天下的大势必将尽落于曹cāo之手。戏志才神sè一定,忽然有兵士来报,关羽召其去见。戏志才微微颔首,须臾赶入帐内,关羽正坐于高堂,疾声而道。
  “军师,如今我军与张任相持多rì,却毫无进取,时下粮食短缺,若有怠慢,势必危矣。该当若何!?”
  戏志才那双如若明月般的眼眸,微微眯起,沉声问道。
  “近rì斥候可有回报?”
  关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