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之荣耀-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番话后,李纲完全进入状态了,更加激昂地说道:“陛下,如今军政废弛已经很久了,因为道君皇帝和靖康天子的怯战,军中将士也是胆怯颓惰,再战说不定马上就会溃败。臣觉得,应重新严格纪律,分明赏罚,以振奋士气。还有,朝廷纲纪紊乱,政出多门,应统一归政于中书省。如今朝政新立,正是可以一切从头来,重新做起的时候。靖康年间大臣更替频繁,贤能之士未能有所作为即已离任。应慎重选择官员,延长任期,以责其成功。在大宋遭遇灭国之灾的时候,身居朝堂上的大臣之品性和气节,已经完全展露在世人面前,大宋朝中有太多没气节之人了。臣以为那些在金人攻来时候,不思抵抗,一力求和,甚至屈迎金人,卖国求荣之徒,陛下不但不能任用,而且一定要给予严惩。”
    说这话的时候,李纲将目光投向了一边的吕好问,吕好问被吓的抖了一哆嗦,差点站立不稳,摔倒在地。不过李纲并没在此事上再说什么,只是严厉地瞪了一眼吕好问后,马上继续自己的话。
    “陛下,除了要立即重整朝纲,并加强东京的防守,避免再被金人攻破外,还有一非常紧急的事务必须要尽快做,那是治理河北两路及河东。”
    “这两路是我大宋的屏障。虽然金人曾攻破开封,但如今河北、河东为金人攻占的仅十几个州郡,余下的二十几个州郡还是我大宋军民在据守。想必陛下也是知道,太上皇在金人攻破开封时候曾下诏命守臣割地,两河军民坚决不奉诏,其气节可见一斑。这些州郡都推举当地土豪,聚众少则数千,多则数万,与金兵相持,此中不乏忠义勇武之士。陛下应于河北设置招抚司,河东设置经制司,选择有才干的官员为招抚使、经制使。一来广布陛下之恩德,使士民坚守国土,有能保一郡者,当授之以官爵。二来可以招抚盗贼,使其抵御金兵。”
    李纲说到这里的时候,在这一点上有自己见解的宗泽张张口,想说什么,但李纲似乎并没想与人讨论这个的意思,宗泽也就将想说的话吞回了肚子里,先听李纲继续说。
    “陛下,臣以为,此事宜迅速施行,否则守城军民到了粮尽援绝的地步,则可能被金国招降,盗贼亦可能为金国所用,后果堪忧。河东、河北乃我大宋之屏障,太上皇被金人胁迫,为保宗社,不得已而割地,而金人却依然不满足,挟二帝北迁。君父之仇,不共戴天,两河之地,无论如何都不能让给金人!臣以为,陛下现在应命将帅出师声援。或者,两河之州郡守臣,有能力保一方国土,能力战破敌者,当即授予节钺。各州县守臣可自行收纳税赋,任命将吏,授予一切事务相机处置之权。”
    听李纲说到这里的时候,宗泽终于忍不住,插了句口:“陛下,臣认可李相公所言,应该尽可能招抚河东、河北一带的抗金义军,并要尽快进行,避免被金人招抚,甚至再立伪帝!”
    赵谌看到王晨微微地点点头,也马上答应了李纲所请,并要李纲马上去着手做这一切。
    听赵谌完全答应了他所奏,李纲大喜,忙跪下谢恩,表示自己一定不负圣望,尽心尽力做事。
    李纲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份他在路上时候拟定的计划,呈给了赵谌。
    他这个计划是想的非常长远,也是他认为只要实行成功,就能完全扼制住金人的南攻的。
    他的计划之一就是沿黄河、淮河、长江设置帅府、要郡、次要郡,依次驻军防守。
    其中沿黄河设置十一座帅府,沿淮河设置二座,沿长江设置六座,另有四十个要郡,三十六个次要郡,以上累计需兵力九十六万七千五百人。
    计划之二是囤积钱粮,尽力使帅府能积聚的粮草要够三年之用,要郡有达到二年,次要郡一年。
    计划的第三点是要如何克制金人骑兵的强大攻击力,他认为大宋的军队以步兵为主,难以抵敌金国的铁骑横扫,必须购买马匹,增加骑兵,并制造战车,以战车阵克制金国骑兵。
    第四点则建议在长江、淮河、黄河一线制造战船,训练水军,以水军抵御金军的渡河。
    这些都是长远的规划,需要在局势稳定下来后逐步实施,而且李纲在计划书中讲了,要实施这些计划,所需的钱财是数不胜数,但他也对目前完全可以实施的措施提出三项建议:一、募兵;二、买马;三、募民出财以助军费。只有这样,花上倾国之力才能抵御住金人的攻击。
    在李纲详细讲述他的计划时候,无论是宗泽还是王晨及在场的其他人都被惊呆了。他们怎么都没想到,李纲竟然想到了这么多,想的这么长远,制定了如此宏大的计划,太不可思议了。
    “陛下,臣以为,只要陛下下定决定去做,我们一定能做到的!”李纲完全无视众人的吃惊,非常自信地说道:“我大宋国力是金人的无数倍,只要大宋的千千万万军民能团结一心,朝廷能一力主战,金人何所惧?”
    李纲的自信感染了所有的人,虽然许多人认为李纲这个计划太不现实,但他们仍然惊叹于李纲的这份雄心,并没什么人上出来置疑或者反对。
    看到赵谌听了李纲所说一副木然的神色,并没给予肯定或者其他表示,王晨忍不住了,起身插了句嘴:“李相公所言,让人甚是惊叹,有李相公主持朝事,我大宋一定不会再惧金人的南侵。”
    王晨从李纲的话中感觉到了其霸道和独断专行的味道,但现在这一切正是大宋所需要的,所以他并没对此反感,反而非常欣喜。王晨如此表示后,赵谌也马上有了反应,认可了李纲所说,并说一切事务都由李纲去处置,他会全力支持李纲的。赵谌这样的表示让诸臣再次震惊,这话的意思谁不明白啊?这样下去,朝中一切不都是李纲说了算?过不了多久,李纲就要权倾朝野了。
    不过在这一点上,王晨却没有任何的担忧,他认为现在宋朝的一切都被金人打残的情况下,必须要这么做,要有一位什么事都能说了算的人主持朝事,这样都能尽快拨乱反正,让一切都尽快恢复起来。皇帝赵谌没这个能力,那只能某一位能臣来主持这事了。李纲有这个资历,有这个能力负起这样的角色,干吗不让他去做这些事?他才不信李纲会谋逆作乱呢。
    王晨也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马上问询李纲道:“李相公,下官有一事不太明了,靖康之初,李相公率开封军民守住了京城,可秋冬之际,金人再次围城,却没能守住,这是何原因?”
    李纲没想到王晨会当着皇帝赵谌及其他大臣的面问询他这个问题,挺是意外,不过想了一下后还是很快回答:“金兵第一次南下,其实尚不知我大宋的虚实,斡离不虽然渡过了黄河,兵临东京城下,而粘罕的军队却仍被牵制在太原;斡离不在城西北下寨,本朝行营司之兵屯驻城中要地,京城与四方联络未曾断绝;几日之后,种师道等将帅陆续率勤王之师抵达,我军数倍于敌,故京城能守住。”
    “金兵第二次南下时,已尽知我大宋虚实,而朝中无知小人一味求和,心存侥幸,朝廷落入‘金人以和谈佐攻战’的计策之中,致使太原失陷之后,金国两路大军会师东京城下;此时朝廷方才召四方勤王之师,但为时已晚;又自决水淹没城西北隅,金兵据城东南为寨,京城与外界音信断绝,困守孤城;前次能守住京城,全是靠将士用命,而此后靖康皇帝赏罚失当,人心涣散,焉能不败?”
    “皆是皇帝自毁长城之举,才导致开封失陷,我大宋几近亡国啊!”



第三十六章 王晨的坦诚
    感谢搔首问青天书友的打赏和评价票!
    -----------------
    李纲的话让众臣大吃一惊后都黯然,李纲的话虽然尖锐,但说的却是事实。在场的大多都是主战的大臣,他们都认为,只要朝廷全力抵抗,金人不一定能攻破开封的,但皇帝赵桓却不思抵抗,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与金人的和谈上,如果金人第一次南攻失利后,朝廷没有罢免李纲,继续以其主持开封的防守,进一步加强开封的防守能力,那金人再次南攻,依然无功而返的。
    金人擂了一夜战鼓黄河防线就崩溃了,八名金军登上开封城头,一万多守军就四下而逃,大宋军队的士气因为皇帝的懦弱、大臣们的一力主和而完全消失,太窝囊了。
    今日李纲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他们也在吃惊之余有一种解气的感觉。
    还好赵谌还不懂事,不然他心里肯定会不好受的。
    王晨倒是没有与其他人一样黯然。开封城被金人攻破,两个皇帝被抓时候,他还没穿越过来。作为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他心中的荣辱感远没有李纲这样强烈,收拾残局时候,他有幸参与了,他心里有一些兴奋,有一种想大干一场的意气奋发感觉,因此心情与李纲、宗泽等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为许多事他要代小皇帝赵谌决定,所以今日这么多人当殿议事,一些事他也想当面问清李纲,免得以后彼此误会什么。当下再问李纲道:“李相公,前些日子曾有人向陛下建言,建议陛下马上迁都,以长江之除避金人之祸,对于这样的建议,你认为如何?”
    这一点王晨听到好些人提议过,许多人建议避金人锋芒,迁都到离黄河较远的地方,比如襄阳、长安等容易防守的地方,或者过长江。开封一带是平原,除了一条黄河,其他基本无险可守。金人现在依然在黄河以北活动,距开封也才两三百里,几天就可以攻到。要是迁到长安,不但可以依托陕西一带的精锐西军,还可依托潼关天险及黄河、渭河而守,在遭遇强敌入侵时候,比开封会更容易防守。
    襄阳的防御能力也比开封好,其地离黄河又远。
    当然王晨也是觉得这些建议有道理的,与开封相比,他更喜欢曾承载了汉唐雄风的长安,如果有人提议迁都长安,他基本上不会反对,只不过他觉得现在迁都不太合适而已。
    “王殿帅也认可此议?”
    “不!”看到李纲那凌厉的目光看过来,王晨赶紧摇头,“下官只是想听听李相公如何看待这事。”
    “陛下,臣完全不赞成这建议!”李纲却是转身面对赵谌说了,“臣知此时迁都不过是为了在形势危急之时,便于渡江南逃,是何人出此谋划?岂不知国家安危,在于兵之强弱,将相之贤能,而不在于迁都与否。如果将帅无能,士兵懦弱,即使渡江南逃,又怎能自保?黄河天险已被金兵攻破,长江天险就一定可以凭恃吗?迁都只会使人心瓦解,中原先乱,为今之计,首要是选任贤能为将相,同心协力,鼓励河北忠愤之人,使人人为国而战,则强敌可摧,国土可保,东京可高枕无忧……”
    “臣以为敌可避,都不可迁。东京乃天下之根本,岂可拱手送给金人。以诸葛亮之才而不能胜曹操,以李克用之勇而不能抗朱温,皆是因为曹操、朱温先已占据中原。西蜀、晋阳以一隅之地,不能与强大的中原抗衡。中原之地决不可放弃,京都决不可迁,否则正中金人下怀。金人秋冬之际必然还会渡河南下,陛下当务之急不是议和,而是要赶快沿防布防,否则必有鸩毒之忧!”
    “陛下,臣也赞同李相公此议,决不能迁都!”宗泽站了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河之东、北,陕之蒲、解,乃是祖宗基命之地,如若弃之,是要裂前王一统之宏规,重蹈东晋之覆辙。谁为陛下出此谋划?不忠不孝!臣虽愚驽怯弱,尚能亲昌矢石,身先士卒,绝不容此辈葬送国家。”
    “几位爱卿说的有理!”有点紧张的赵谌也赶紧表态,“朕认可你们所说的,现在决不能迁都!”
    王晨也不再问什么,他对李纲进一步佩服起来。从今天第一次接触中可以感觉的出来,李纲见识到底不一般,今日所说都是切中要害,极陈如今的局势利弊,而且非常有立场。
    王晨也不得不感慨,到底是历史名臣,见识果断不同一般,让他自惭愧形。看来以后要想有更多的作为,不只要保持与小皇帝现在这种关系,让赵谌依赖他,而且还要多向这些历史名臣学习。
    赵谌虽然说了慷慨激昂的一番话,但在面对李纲的详细分析时候,却有点心不在焉,差点打起哈欠。李纲分析的他基本不懂,刚才所说的都是王晨所教,真要他去打理这些,听取李纲的意见决定什么,他是做不到。幸好他坚持着,坐直身子把李纲的话听完了。末了还不忘夸奖一句:“李卿所言非常有理,朕委李卿处理这些事务,还真的没选错人,以后朕可以很放心地将军政大事交与李卿处置了。”
    李纲说话时候并没经常看赵谌的神色,他以为赵谌是在认真听他讲的,要是他知道认真听讲的不是赵谌,而是王晨时候,很可能会被气着了。
    不过一边的宗泽还是注意到了这情景,他忍不住心里叹了口气,知道这个小皇帝性子与其父差不多,受到惊吓后可能更软弱,还好有王晨在背后指使着他,不至于做出什么比其父更昏庸的决策来。
    李纲滔滔不绝地说了一番话后,觉得心情舒畅多了,再因为自己得了这个平章军国事的重职,心里更生豪气,想尽快去做事。他也知道小皇帝年轻,连亲政都做不到,朝事都需要他和宗泽这样的大臣去处置,也没过多打扰赵谌,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得赵谌夸奖后,也就告退了。
    因为考虑到李纲一路奔波太辛苦,自己又有大把的事急需解决,宗泽也只是在走出宫的时候与李纲大概说了几句话,就各自分别去忙事了。
    李纲也准备去往他自己原来的住处,好好休息一下,再将事儿理顺后,马上开始主持朝事及军务。不过如今的情况他不是很清楚,也准备在休息好了先找宗泽好好谈谈,将事情了清楚后,再做一些决定。但就在李纲与宗泽分别,准备回府的时候,却被急匆匆从皇宫内跑出来的王晨唤住了。
    李纲在朝堂上沉浮多年,经历的起伏不少,相处过的人也非常多,从今日的情况上看他完全清楚王晨对赵谌的影响,看到王晨追出来唤住他,马上就想到了王晨肯定是有重要事要与他单独商量,也就停下了脚步,等候王晨。
    王晨走到李纲身边,再次恭敬地行了一礼道:“李相公,你一路劳顿,急需要休息,原本不应该再打扰你。不过一些事事关重大,下官还想与你好生说说。不知李相公能否赏脸,一起寻个安静之处,细细说说现今的一些事?”
    王晨的行为举止表现的对他很是敬重,没有一点少年得志的猖狂,这让李纲对其人的好感又增进了一步。急于他弄清楚现在形势的他当然不会拒绝王晨这样私下的约请,也马上答应:“王殿帅客气了,某也正想找个机会问询你一些哪。既然今日凑巧,那我们就找个静处,一道说说话。”
    两人也就在皇宫内寻了个静处,让人置了一些茶水和点心,再将所有人都屏退了。
    “李相公,官家和宗元帅一直在翘道期盼着你早些到来,今日你来到了开封,负起了朝事,许多担心也就不必要了,相信在你的主事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王晨一记不是很明显的马屁拍了后,也马上切入正题:“只是开封城被金人掳掠一番后,一切都没破坏了。官家返京后这段时间宗元帅及其他一些同僚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但离局势稳定还很遥远。金人随时会再次南攻,所以期望李相公主事后,能以非常之态行非常之事,大刀阔斧地做事。”
    王晨的一番话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