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德意志的荣耀-第4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联空军虽然损失
    可是几天以后又活跃起来,给第1骑兵师的马匹造成I这个师与其说是骑兵,不如说是骑在马上的步兵。它边打边走,七天推进三百英里,越过沼泽地到达科勃临和品斯克,伤亡不到五百人。骑兵师对于苏军炮兵的高超本领和步兵的低劣质量感到惊讶。苏联步兵不是象在波罗的海和乌克兰那样,在荫蔽地进行防守,给德军造成重大伤亡,而是在没有协调一致的火力掩护的情况下,一波又一波地不断进行反冲击,伤亡惨重。据骑兵师的作战日志记载,苏军步兵训练素质差,士气低,但它仍然能够攻击德军,这表明指挥官和政委对士兵能牢固地加以控制。在战争刚刚开始时,这种情况是很令人吃惊的。第1骑兵师炮弹不足,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这种遮蔽地难以找到合适的炮兵观察所。由于云层很低,加以北面的战斗更为重要,第1骑兵师没有得到空中支援,幸亏敌人不堪一击,很容易被骑兵的卡宾枪和机枪打垮,否则骑兵师这一仗可能要打糟。
    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曾经被寄予很大希望的西方方面军右翼反击,进行到这个时候,除了遭到巨大的打击而损失惨重外,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在西方方面军左翼,从6月23开始,从边境地区撤退的苏军4团军机械化第14军和步兵第28军对从布》。。|群也进行了反击。在这个军的编成有520旧式坦克(到这时已经损失了很多),没有T…34KV等新式;乱。与之相比,德国第2装势,更不用说他们还牢牢的掌握着制空权。
    但苏军的反击是极为坚决的。在激战中,甚至有几辆苏联坦克突入了德军第17装甲师的野战指挥所。当时在这个指挥所里,不仅有装甲第17师师长冯;|视战场的第2甲集群司令官古德里安陆军大将和摩托化第47军军长莱梅尔森。好在这些人都是一战的老兵,富于战斗经验,在苏军坦克射击的瞬间能够及时卧倒,否则德军第2甲集群的首脑真的有可能被一举歼灭。当天,古德里安共遭遇了两次苏联坦克,但都大难不死。
    在地面战斗进行的同时,苏联航空兵也在不利的条件下尽其所能地进行顽强的战斗。甚至连古德里安的司令部都遭到了他们的袭击,但如上文所述,当时幸好古德里安本人并不在自己的指挥部里,所以又逃过了一劫。不过不知为什么,苏联人在当时却在广播中宣称已经击毙了古德里安。同一时期,第2装~。靠马来运动的步兵师,几乎没有乘马作战的能力)在红军的空袭中也遭到了不小的损失。
    除了坦克、航空部队外,苏联红军的步兵部队也极为积极顽强地向行进中的第2甲集群发动冲击。按德方的记述,缺乏炮火掩护的红军步兵,总是一波又一波的排着散兵线,端着步枪冒着德军机枪迫击炮的猛烈射击,发动英勇而无效的反冲击。在德军阵地前,布满了苏军的尸体,而新的步兵冲击却持续不断。在付出极为巨大的代价后,苏军的冲击似乎取得了一点效果。在624从搏布鲁伊斯克地域出发投入交战的第13集团军47军甚至一度打退了|只是在很短的时间里挡住了德国人的攻势,而这却不足以挽回白俄罗斯苏军全线失败的局面。
    从6月23夜开始,西方方面军司令部与属下各集团军的联系差不多完全中断,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有时只能通过空中侦察和德国人的广播来确定他属下的各部队的方位,方面军所属各部队陷入各自为战的绝望境地,其中一些为了躲避持续不断的空袭而逃入了森林。在西方方面军左翼作战的红军4团军则于6月24失去了对部队的有效指挥,陷入崩溃。就在同一天,第14机械化军坦克第22师在科布林附近与强大德军装甲部队的激战中全军覆灭,该师师长坦克兵少将普加诺夫被德军炮弹碎片命中后身亡。而挡在德军前进道路上的第13集团军47军也斯洛尼姆地域遭到德军的合围。西方方方面军在左翼的反击最终未能挡住古德里安装甲集群的前进。
    第六部 第四十八章 布列斯特在抵抗
     更新时间:2009…1…7 2:49:10 本章字数:3638
    就在左翼的古德里安第2甲集群击退苏军的反突击后,高速突进的同时,德军从右翼伸向西方方面军纵深的另一支装甲铁钳——陆军大将霍特指挥的德军第3甲集群也开始收拢。由于从战争一开始,红军西方、西北方方面军就没有对这个从两个方面军结合部穿插进来的德国装甲集群给予足够重视,因而只有苏军西北方面军机械化第3所属的坦克第5,以及西方方面军第13团军所属的步兵21军对该装甲集群进行了反击。
    最先阻止该装甲集群的是红军坦克第5。该师从6月22420分起便遭到了德国飞机的猛烈打击,实力遭到很大的损失。但该师所属坦克第9的27辆T…28中型多炮塔。;|河铁桥上与德国摩托化第39军的主力——装甲第7师(265坦克)展开了力量对比悬殊的激战。第7甲师是德军著名的精锐部队,该师的前任指挥官就是“沙漠之狐”隆美尔。面对强敌,红军首先利用一些车身掩埋在地下的坦克露在地面的炮塔,对行进中的德国坦克群进行出其不意的射击,然后再将活动的坦克投入战斗,给德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与红军坦克第5的战斗给德国第7装甲师第25克团团长勒坦堡上校的印象极为深刻,这个曾在法国战役中指挥部队重创过英国第1装甲旅的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在给上级的报告中宣称,这是他坦克战生涯中所经历过的最残酷的战斗。第二天,这位团长本人也被打成了重伤,并在6月28日遭到苏军伏击身亡。
    但红军坦克第5在精锐的德国坦克部队的还击下,损失更为惨重。仅从622到23,就有90辆坦克(包括24辆T…28中型多炮塔坦克)被德军摧毁。该师最终未能阻止德军的推进。
    在克服苏军的抵抗后,拥4装甲师,3个摩化师4步兵师,近千辆坦克的第3甲集群得以在6月24日~军西方、西北方2方面军割裂开来。同一天,该装甲集群下属的装甲第12师还在利达附近,击退了由西方方面军预备队抽调出来第21军发动的反击。此时,由于巴甫洛夫将这个方向上的第13集团军兵第44军,用以防御在装甲第3群以南进攻的德军第9集团军,因而在德军装甲部队和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真空地带。尽管道路稀少且拥挤,第3甲集群仍然得以从这里长驱直入。6月26日,中弹的苏联DB~驾驶员是红军航空兵42师第207团的马斯洛夫,但后来的苏联史料却长期错误地将这一英雄行为划到了该团的另一名飞行员——207团大队长加斯捷洛大尉(估计也在这次战斗中身亡)的名下。
    就在这一天,德军摩化第39军先头部队已经兵临明斯克》+国陆军总司令部1941年1月31日的命令,德军将在这里完成对白俄罗斯苏军的合围。
    这天下午15时,迫切想占领明斯克的德国人以1个坦克团,3摩化团的兵力发动了冲击,企图一举夺占这座城市。当上百辆德国坦克在装备越野卡车、半履带输送车的摩托化步兵掩护下,放着音乐,气势汹汹的开向苏军阵地时,意想不到的抵抗发生了。
    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担任防守任务的是苏军第13集团军师。这2个师在进入阵地前::何炮火支援(他们的炮兵都被调走了),但他们却用集束手榴弹和燃烧瓶顽强的抵抗着德国坦克的攻击。虽然德军坦克和摩托车曾数次冲入苏军阵地。但在步兵第100师长鲁西扬诺夫、步兵161师师长米哈伊诺夫的指挥下,苏军仍然打退了德国的进攻。在持续一天的战斗结束后,德国人在苏军阵地上丢下了15辆坦克的残骸。
    自战争开始以来,苏联军队大都是在向防御阵地开进的过程中遭遇德国坦克集群。由于缺乏反坦克武器和可以依托的阵地,加上缺乏抗击坦克冲击的经验,红军士兵们一旦遭遇到德军成契形纵队、以不可阻挡的气势,轰轰隆隆快速开进的大群坦克、摩托化车辆,往往会陷入惊慌失措甚至溃散的境地,自然无法组织起有效防御。而在明斯克城下,苏军的2步兵师虽然没有足够的重武器,却有比较稳固的防御阵地。其中,步兵第161师的防守正面为9公里,|梯队和第2梯队,防御纵深为5公里。而步兵第161师防御正面为18公里,纵深6里,其第1梯队有2步兵团,第2队有1个团。这种阵地配置保证了较大的防御密度和一定的纵深,加上苏军的顽强战斗,直到6月28日德军投入压倒优势兵力以前,这2步兵师都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就在第3甲集群兵临明斯克城下的同时,在西方方面军左翼攻击的德国第2甲集群在克服苏军反击后,也在向纵深推进。在占领了别廖扎后,德军兵分两路,左
    化4746军,其目标是在明斯5装甲集群会合摩化第24军,它的目标是更为深远的博布鲁伊斯克。在这一过程中,被包围的红军第13集团军步47军下属4步兵师还在不断对德军装甲纵队进行反冲击,但这些冲击进行得十分分散,除了增加伤亡外,未能起到太大作用。对第2装甲集群》)。坦克部队后面的布列斯特。
    从战争爆发的第1刻起到400多公里》:座始建于1833年的古老边境要塞中,残=。。住了第2甲集群的补给通道。为了占领要塞,中央集团军群投入了步兵上将施罗特指挥的第12军,编有步兵第31、3445,其中步兵第31、34师负责在要塞两翼行动,而步兵45则受命直接攻占要塞。佩尔少将指挥的德国步兵45师,前身是奥地利陆军步兵4,该师曾在波兰战役中13天内进400里,平均一天行进30公里。在1940年的法战役中,步兵45师顶着法军猛烈炮火、不顾重大伤亡一举成功,因而被德国统帅部视为一支特别顽强、善战的部队。在对苏开战时,该师编有步兵第130133135团,炮兵第98、第45察营、第45坦克营、第81工兵营,第65通讯营。全师兵员约17000人(第一波野战步兵师编制员额)。
    另外,该师的进攻布列斯特要塞的行动还得到了步兵第12直属加强部队的支援,其中有第192201强击火炮营、2个150炮营、6个210榴炮营、2105加农炮营,和装备有600毫米口径“卡尔”超重型迫击炮的第833兵营(欠一个连)。这种安装在履带底盘上的专用攻城巨炮可以在1小时内向目标发射6颗混凝土破坏弹,每颗重达2吨的巨型炮弹在垂直落下时能够贯穿两米半厚的钢筋混凝土,可谓无坚不摧。另外,德国第2空队也将为步兵第45提供必要的空中支援。
    与步兵45师对抗的苏军要塞的守备部队主要包括4团军步兵第42师和步兵第6师的7个步兵营,1个侦察营,2炮兵营。第17内务人民委员会边防总队以及一些工程部队。总的兵力约8000人左右。即使不考虑德军的加强配属部队,苏军的兵力也只相当于步兵45师火力上,主要靠轻武器作战的苏军更是处于绝对劣势。战争爆发第一天,要塞4主要堡垒就被渗透进来的德军分割包围,而几乎所有的高级指挥官此时都不在要塞,因而这些陷入德军重围、每天承受着最猛烈火炮轰击的红军守备部队之间几乎不存在任何联系,已经撤到几百公里外的上级指挥部门则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但是在缺乏弹药、食品和水的情况下(供水系统在第1天就被破坏),这些部队仍然在孤军奋战,并不断发动反冲击。他们的行动不仅牵制了大量德军部队,而且还挡住了德军第2甲集群唯一的补给通道,并给德军以重大杀伤。按中央集团军群副司令给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大将的报告,仅仅德军步兵45师在进攻要塞的头9天的交战中,就损失了1137人(其中279人阵亡,208失踪,650战伤)。需要说明的是,这份报告中的数字是经过大大压缩的,因为按步兵45师的原:。。头9的激战中,该师仅被打死的就有482(包括32军官),而被击伤的则超过了1000人,超过其在整个法国
    为了占领这座久攻不下的不屈要塞,德国人从6月27日起,使用了包括600米超大威力迫击炮在内的重炮炮兵群,对要塞进行了持续2的疯狂炮击。2吨多重的巨型壁,然后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把构成要塞的巨大石块抛向天空。在1942年的塞瓦斯托波尔大炮击之前,这。:。动。
    就在地面炮击同时,德国第2空队第3轰炸联队也于6月29日,专门出动了7架Ju88。:。00公斤的特制重磅炸弹对布列斯特进行水平轰炸,其中一颗超重型炸弹直接命中了要塞的科布林堡垒。在重炮轰击,巨弹爆裂下,布列斯特的坚固堡垒被化为一堆断壁残。
    在炮击和狂轰滥炸停止之后,德国步兵开始在火焰喷射器的掩护下,在废墟间搜索要塞
    最后的保卫者。6月29日,德国人宣布,红军坚守了9天之久的布》斯特要塞陷落,后来绝大多数西方历史学家都在重复这一说法。但是德国步兵45师却是在7月8日才向中央集|:'领的报告,而在7月底,个别苏军人员还在要塞的废墟中苦战。战后在要塞墙壁上发现的苏联军人题词确定提供了这方面的线索:“宁死不屈,永别了,祖国。1941年7月20”
    第六部 第四十九章 落在明斯克的铁闸
     更新时间:2009…1…7 2:49:10 本章字数:3104
    就在布列斯特的英勇战斗还在进行,而快速推进的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即将进到明斯克的时候,在希特勒、德国陆军总司令部、中央集团军群、第2甲集群司令部之间,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争论。
    陆军将军们,包括总参谋长哈尔德、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博克和古德里安现在都不满足于在明斯克收拢合围圈,他们主张推进到斯摩棱斯克形成包围圈,以便围住更多的苏军,同时逼近莫斯科。
    但希特勒并不认可这一过分大胆的想法。他清醒地意识到,由于装甲集群推进得太快,德军步兵集团军被丢在了后面,坦克部队的两翼因此失去了掩护,而当时装甲集群本身没有建制保障部队,在后勤方面也仍需要依靠步兵集团军。因此,这种局面实际上潜藏着巨大的危机。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谨慎的希特勒甚至在6月25的命令中,就要求中央集团军群在离明斯克还有将近100里的新格鲁多克封闭包围圈。在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的竭力反对下,希特勒最终放弃了这个过分保守的打算,但德国陆军的将军们因此也不再固执己见的去冒险。按照希特勒与他们达成的妥协意见,最后的合围圈仍然将在明斯克地域合拢。
    在确信德军已经突破西方方面军的防线,并且正向明斯克推进后,苏联统帅部终于明白了德军的企图。为了防止部队被包围,6月25,经派往西方方面军的代表、副国防人民委员沙波什尼克夫元帅的请求,苏军统帅部同意该方面军后撤。西方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于当日下达了总撤退令。命令规定第1310、34集团军必须于~不晚于21时开始退却。心急如焚的巴甫洛夫大将在命令中还要求各部队:“在辽阔的战线上甩掉敌人…应在一昼夜间跃出60公里。各部队充分征用当地工具并征集任何数量的马拉大车”。
    但他的命令事实上是无法执行的。西方方面军那些从战争开始就没有有效指挥过的部队在撤退中已经失去了组织,本来就不多的车辆几乎丧失殆尽,燃料也已耗完。加上德军占领了苏军的仓库,因而根本不能指望得到补充。而在仅仅靠这两条腿的情况下,苏军根本无法逃脱德国快速装甲集群的快速包抄。况且到这个时候,可供他们撤退使用的,只有一条不到60公里宽、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