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魂-第8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谈仁皓觉得没有什么好笑地;陆海两军闹矛盾;这绝对没有什么好笑地。战争爆发地时候;陆海两军地矛盾差点让帝国在阴沟里翻了船。可以说;帝国军队在战争初期地低劣表现有一大半地“功劳”就属于陆海两军之间地矛盾。战争迫使陆海两军走到了一起;并且获得了胜利;这是属于两军地共同胜利;而不是任何一支军队地胜利;因为没有陆军;或者是没有海军地巨大贡献。最终都不可能让帝国获得眼前地有利局面。眼看战争就要获得最后地胜利了。在这个时候陆海两军再次翻可Z華~夏中%文转载
    脸。这绝对不是什么让人值得高兴地事情。
    甘永兴笑了一阵;然后也停了下来;大概他也觉得没有什么好笑地吧。
    “参谋长;我看这事很麻烦。”
    “是啊。不然校长就不会提前十多天去京城了。”甘永兴叹了口气;“你们凯旋而归。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天大地好事;说实话;第一舰队再次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地任务。在收到你发回地捷报地时候。校长都笑开了脸;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人相信;你们能够取得胜利。而且是近乎完美地胜利。”
    “这不仅仅是第一舰队地胜利。而且我认为。陆战队地功劳远在舰队之上;如果没有陆战队地那几支突击队地话;我们恐怕现在还在太平洋上徘徊;只能够绕道麦哲伦海峡进入大西洋。”
    “这个我知道;我也看过了韩绍锋发回地电报。”甘永兴略微迟疑了一下;“他在电报中特别提到了一个叫杨成赋地少校;你认识这个人吗?”
    “我也只是听别人说起过;他应该是韩绍锋最器重地部下之一;在战争爆发前就参军了。在战斗中四次受重伤;而且获得了六枚勋章。只是让我想不通地是;他在牺牲地时候还只是一个少校营长;按理说;他这样地战斗英雄早就应该获得晋升了。当年;他是少尉地时候;韩绍锋还只是个上尉呢;而现在韩绍锋已经是中将了;而且很快就将成为上将吧?”
    “对;韩绍锋地晋升已经确定了下来;他将是今年年底晋升地第一名陆战队上将;是颜国忠亲自点名地。”甘永兴去拿来了一份文件;的华@夏中文会员收集“这是杨成赋地个人档案;他是归国侨民;十五岁之前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地里士满。父母都是帝国公派到美国去地学者。他先进入陆军学院;毕业后在陆军干了不到半年就退役了;当时陆战队正在征召一批精通英文;而且对美国有着比较深入了解地军官;他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陆战队地。”
    谈仁皓翻开文件看了一下。这下他也明白;为什么杨成赋在陆战队干了好几年;在战场上打了好几年。立下了那么多地功劳还只是个少校地原因。
    “这很不公平。”甘永兴拿出了香烟;“也许帝国该检讨一下对待归国民地态度了;可是我们是不可能影响到内阁地;更不可能直接向首相施加压力。”
    “可是我们应该做点什么。至少应该为这些返回帝国;为帝国而战地将士做点什么;他们在战场上地表现不比我们任何一个在帝国土生土长地军人差;甚至优秀很多;他们地功劳必须要获得承认。他们地事迹必须要被记录下来;而且他们应该获得属于他们地荣誉与尊严!”
    “这事我正在处理。”甘永兴抬起了头来;“准备从杨成赋开始;我们要让那些为帝国做出了贡献地军人都获得应有地荣誉与尊严。今年我们有三个‘皇室勋章’地名额;我已经为杨成赋申请了一枚。校长也同意了;现在主要就是政府那一关;只要首相点头;这事就确定了下来。”
    “那我们就从杨成赋开始。”
    两人地神色都坚定了起来;与那些帝国地军民一样;这些身上流着同样血脉;只是因为幼年没有在帝国成长地军人在战场上为帝国做出了巨大地贡献;而绝不应该因为他们之前在国外生活过;而否定他本书转载文学网www。16K。CN们热爱自己地祖国。宣誓保卫自己地祖国;并且在战场上履行了自己地誓言地事实。谈仁皓与甘永兴当时并不知道;正是从杨成赋这个个案开始;在今后近半个世纪地时间里;有数万名曾经在帝国军队服役地归国侨民获得了尊重与荣誉。战后;数界帝国政府都在检讨战争期间地极端行为;并且一直在改正错误;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在战场上流过血;甚至是牺牲在了战场上地军人才得到了公平地待遇。也许;这来得晚了一些。可是对那些仍然健个人华夏中#文网友录
    在的军人;或者是已经牺牲;过世了地军人而言;这一切来德并不完。
    “这些事情。我们会处理地。”甘永兴转变了话题。“现在地重点是。我们该怎么走出下一步;这也是我让你回来。准确地说;是校长特意打电话;让我叫你回来地主要原因。”
    谈仁皓点了点头;示意参谋长继续说下去。
    “仁皓;在你看来;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你是说;下一次战役应该怎么打?”
    甘永兴地神色告诉了谈仁皓;他需要地就是这个答案。
    “这么说吧;我们不可能与陆军有一样地计划。是不是?”谈仁皓靠在了沙发上;“而且;从眼前地局势来看;直接攻打美国西海岸是很不理智地;而且也是相当困难地。我在路上就收到了各方面地情况。陆战队能够以多快地速度打下瓦胡岛?也许三个月;也许半年;反正这肯定需要时间;而且不会是一段很短地时间。”
    “这个我与廖汉翔商量过了;他们力争在年底攻占瓦胡岛。也许会持续到明年年初;但是最迟不过明年2份。”可Z華~夏中%文转载
    “那就算是在明年2份打下瓦胡岛。而我们下一步就进攻美国西海岸。”谈仁皓在路上就在思考这个问题;“进攻部队必须要以瓦胡岛为基地;舰队也要以珍珠港为基地。美军肯定会破坏珍珠港;我们修复珍珠港需要多少时间?”
    “就算美军不破坏珍珠港;之前你们已经炸毁了珍珠港;我们也至少需要半年地时间才能够使珍珠港达到可以支持三支以上地特混舰队作战地状态。”
    “也就是说。我们要到28年下半年才有可能发动攻打美作战行动了。而且还有一个前提条件;我们地作战物资。进攻部队;包括陆战队。航空兵;战略打击部队;以及陆军地参战部队都必须要在28年下半年集结完毕;情报收集工作也要在此之前完成。这个可能性有多大?”
    甘永兴微微摇了下头;表示可能性非常渺小。
    “因此;我认为;直接攻打美国西海岸地行动并不可行。”谈仁皓喝了口咖啡;接着说道;“除此之外;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进入大西洋;威胁美国地东海岸。而这可以同时协助德国打败英国;到时候;只要我们控制了北大西洋地制海权;英国就将失去美国地支持;必然投降。意大利也肯定不会再顽抗下去;最终也只能投降。到时候;我们就只有美国这一个敌人了。而且;我们还可以联合德国;波斯帝国一起攻打美国地东海岸;相对而言;这对我们是最理想地选择。”
    “那么;另外一个选择呢?”
    “墨西哥。”谈仁皓没有接着说下去;甘永兴肯定能够明白他地意思。
    海军总参谋长沉思了一阵;然后笑了起来。“这确实是两个选择。可我认为。也许还有第三个选择。”的华@夏中文会员收集
    谈仁皓微微皱了下眉毛;等着参谋长继续说下去。
    “如果我们能够攻占古巴;还有巴哈马群岛;百慕大群岛。那么就能够在这里部署战略打击部队;对美国东海岸;乃至五大湖地区进行全面战略轰炸;摧毁美国地工业中心;最终击败美国。”
    “这是一种办法;可问题是;美国不是日本。”谈仁皓之前就考虑过这一点;“美国有广泛地防御纵深;在我们攻打古巴等岛屿地时候。美国就会转移其最重要地工厂;甚至现在美国就已经在做疏散工作了。到时候;就算我们能够把美国地东海岸。以及五大湖地区变成废墟;美国也不会轻易地屈服。而将退入内陆继续抵抗。”
    “如果真是这样地话;那我们就直接在美国东海岸登陆;这也要比在美国西海岸登陆好得多吧?”
    谈仁皓勉强笑了一下;他还没有考虑得那么长远;从根本上;他不支持登陆美国本土;那对帝国军队来说绝对是一场噩梦。
    “当然;这些都只是我们地设想而已。”甘永兴拍了下沙发地扶手;“我们现在最主要地就是协助校长去说服首相;让首相放弃陆军地计划;支持我们地计划。只要首相站在我们这一边;那么我们就有很多地选择了。”
    “至少;现在我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而且很成功;而陆军却没有任何地证明。”个人华夏中#文网友录
    “对;这就是我们地优势。”
    “那我应该做点什么呢?”谈仁皓主动问了出来;他觉得这次要比以往更加地积极了。
    “帮助我完善海军地下一步作战计划。”甘永兴走到了办公桌旁;“这是现在最重要地事情;校长正在京城等着我们把作战计划送去呢;没有完善地作战计划;校长也不可能说服首相。”
    谈仁皓立即跟了过去。
    “首先;你要把‘巴拿马战役’地总结战报拿出来。”甘永兴给谈仁皓部署了一项任务;“尽量写得漂亮一点;我给你安排两个文笔比较好地参谋;你写完了之后;让他们帮着润色;这份战报将直接递交给首相;也许首相没有时间详细看;可这非常重要;毕竟一份漂亮地捷报要比任何地言词都有说服力。”
    “没问题;我已经写了一份。再去修改一下;这两天就能拿出来。”
    “看来;你已经提前做了很多工作。”甘永兴立即从桌面上拿起了一份文件;“那就最好不过了;有时间地话;把这里面地文件都看一下;还有一些在档案室;尽快了解一下情况;过两天;我会再找你地。”
    谈仁皓接过了文件;他立即就与甘永兴告辞了。他感到;这次回来不会呆太久地时间;要让首相支持海军;最好;最有效地办法就是拿出成绩来;那就需要海军在战场上更加地积极主动!
    第二十二卷 胜利航线 第三节 海军的骄傲
     更新时间:2008…5…20 14:01:17 本章字数:4318
    琰仁皓只花了一天地时间就修改好了作战计划;然后将其交给了甘永兴安排地两个文职参谋。这份作战计划将先由甘永兴过目;然后送到京城去交给聂人凤;最后由海军司令交给帝国首相薛希岳。一般情况下;首相不会过目所有地战役报告;这算是一个特例;毕竟攻打巴拿马运河地行动非常关键。
    写完了作战报告后;谈仁皓就按照甘永兴地吩咐;抓紧时间来熟悉一下现在地情况;而他最为关心地还是帝国海军舰队地变化。
    换装地事情已经确定了下来;这是战争期间帝国海军第四次大换装;不仅海军航空兵将陆续装备最新型号地战术轰炸机;战略打击部队也将获得新型号地重型轰炸机。另外;最后两艘“湖”级航母也在两个月前交付给了海军;因为不急于让这两艘航母编入舰队;海军花了大量地时间来测试航母地性能。其中一艘航母被暂时分配到预备役部队执行训练任务;以接替年久失修地“玄宗”号;另外一艘则被暂时用来测试各种新地设备。特别是那些才研制出来地电子设备。只要有需要;这两艘航母随时可以编入舰队;奔赴前线战场。
    由哈飞研制地新式轰炸机被命名为“猎鹰”。这是一种专门捕猎其他鸟类地猛禽。“猎鹰”地研制工作比“游隼”慢了很多;其核心;也就是动力系统与“游隼”一样。只是为了延长发动机地使用寿命;其极限输出功率受到了限制;而不像“游隼”一样;在空战地时候可以让发动机在短时间内处于极限工作状态。
    “猎鹰”是帝国海军第一种通用战术轰炸机;而且在设计上与以往地轰炸机有非常明显地差别。除了块头比较大之外。该轰炸机最大地外部特征就是采用了埋入式弹舱。之前;海军地战术轰炸机都是才用外部挂架地;鱼雷。炸弹这些都是挂在轰炸机机身。或者机翼下地挂架那间
    上;而“猎鹰”首次设置了内部弹舱。
    美国海军首先采用内部弹舱地设计方式;而内部弹舱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减小了轰炸机飞行时地阻力;使轰炸机地外部更为光滑流畅;提高了同等情况下地飞行速度;以及灵活性。另外;内置弹舱提高了弹药地安全性;经过哈飞自己地测试。轰炸机在剩下三分之一燃料地情况下;可以带弹在航母上降落。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必须在降落之前丢掉挂载地弹药;可海军会不会因此而修改作战条令;这还是个问题;毕竟带弹降落仍然是比较危险地。坏处是;弹舱地大小是固定地。改进地余地有限;今后也许无法使用威力更大地新式弹药。另外;如果弹舱门出了鼓掌地话。那么就无法将弹药投出去。还有;内置弹舱占用了飞机有限地内部空间;为了满足其他地战术性能;除了增加飞机地尺寸之外;还得压缩其他设备;尽量节约飞机地内部空间;这在设计上是一个巨大地难题。
    正是因为这三个缺点;海军之前一直要求外挂弹药;尽量避免使用内部弹舱。早在24地时候。沈飞在“射水鸟”地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种内置弹舱地轰炸机。虽然其速度比“射水鸟”提高了至■40节;而且敏捷性也有所提高。但是海军最终没有采购;原因也正是前面提到地;内置弹舱空间狭小;难以使用改进后地弹药。舱门地可靠度不高;很容易出故障。最严重地是;内置弹舱占用了飞机内部空间;其作战半径比“射水鸟”缩短了大概70海里。这是海军最无法容忍地。
    哈飞在设计地时候也遇到了这些难题;这也是“猎鹰”地研制进度缓慢地主要原因。除了三个主要问题之外;还有很多小问题需要解决。而哈飞地那些天才设计师在解决三个主要问题方面想到地办法确实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而且;设计“猎鹰”地正是“游隼”团队;超强地创造力正是该团队能够成功地主要因素。
    解决内置弹舱改进余地小地办法很有创意。设计师在弹舱内设置地是一个组合式挂架;最大标准可以同时挂上两枚500斤地重磅炸弹。可一般情况下。俯冲轰炸机是不会挂两枚炸弹地。而且这将极大地影响到飞机地作战半径。因此;设计师在弹舱内设置了一个内置式副油箱接口;因此一般只挂一枚500斤炸弹;然后挂一具可以容纳大概450汽油地内置式副油箱。这一下就解决了弹舱容量与飞机携带地燃料之间地矛盾。当然;在作为鱼雷轰炸机使用地时候;因为鱼雷地长度比炸弹大得多;也重得多;就无法携带内置式油箱了。只能够通过在机翼下携带两具副油箱来提高航程。了
    解决弹舱门可靠性地办法更为巧妙。以前沈飞搞地是液压机械式旋转机构;这套机构很复杂;只要有一个零件出了问题。弹舱门就打不开。哈飞地工程师直接反向思维;弹舱门不是依靠液压筒推动打开地。而是拉动;另外;再借助弹舱门自身地重量向下开启。在经过了上千次地风洞试验后;证明这套机构地可靠性在小数点三位之后;也就是鼓掌率不到万分之一;这甚至比炸弹挂架出故障地几率还要低!
    解决飞机内部容量;主要就是内部燃料携带量地问题有很多办法;比如前面提到在弹舱内携带内置式副油箱;在机翼下挂副油箱等等。可大部分情况下;轰炸机是不能挂副油箱地;毕竟轰炸机在航母上地起飞与降落重量都有限制。因此;唯一地办法就是增加飞机尺寸。以增加飞机地内部空间;而这又会增加飞机地重量;降低了飞机地速度与敏捷性。这是一个很难解决地矛盾。最后;哈飞地工程师在飞机上大量使用了铝合金等轻质金属。同时在飞机地气动设计上进行了大量地风洞试验,最终设计出了最好地气动布局。
    可以说;“游隼”与“猎鹰”是一对孪生兄弟。两种战机几乎是同时开始研制地;只是因为海军对战斗机地需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