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好女婿-第3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开始起兵的时候,安化王甚至还幻想过自己檄文一出,天下响应,顺风顺水地杀进京城。各地官员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却不想,自己开始的时候搞得轰轰烈烈,这才十余日,就熄了火。
  部队不听招呼停滞不前不要紧,要钱,咱们慢慢筹就是了。可时间不等人,且不是朝廷一旦反应过来,各地大军涌来时,自己该如何对付。单就现在自己指挥不动军队,就暴露出他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窘迫。只怕不等大军过来,光陕西的镇军就能看出他虚弱的本质,难免不会有人想来捏软柿子拣便宜。
  一想到这其中的厉害,安化王就心急火燎。
  他这个时候才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并不是成祖,成祖靖难的时候之所以能够成事,除了他手头直接掌握着一支百战雄师之外,人家控制燕京十多年,整个北京的赋税都归他支配,手头的钱海了去,军队要钱,好说,随便拿。同成祖这个祖先比起来,他安化王简直就是一个叫花子。
  心中没由来的一阵恐慌,安化王知道自己如果不尽快拿出钱来,将会有大麻烦。
  而这钱,又从什么地方去凑呢?
  大军开拨,那可不是几千几万两白银就够用的。
  单就目前而言,安化王手头有两万多兵力,每打一天仗就需要付出一万两白银。鬼知道打到京城需要多少天,又得花去多少钱。
  直接抢劫百姓,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宁夏一地乃是边境,银川盆地都是军屯,总不可能叫士兵们自己抢自己吧。
  因此,唯一的出路是尽快打到富庶的关中平原去。
  问题是,要打到关中平原,还得需要出钱。
  如此,他就陷入了死循环,不打到关中………没钱—没钱………没办法打关中平原………而不打到关中平原就会没钱……
  部队一停滞,果然就有大麻烦找到头上来。
  看到有便宜可占,其他地方的军队开始蠢蠢欲动了。
  首先发难的是陕西总兵,据探子来报,驻扎陕西镇的陕西总兵亲率三千精锐,快马北上,兵锋已经抵挡青铜峡。
  陕西镇军的驻地位于固原,离宁夏城也不过四百来里路,行得快,只需四五天时间。
  因为陕西镇乃是安化王南下时的第一目标,因此,在起兵的时候他也给陕西镇去过信,让他们投降义军。
  陕西镇当初的回复很暧昧,也没有承诺什么,估计也是想观望一阵子在说。
  如今,安化王在宁夏折腾了十几天,却还在宁夏城周围转圈圈,只要是带过兵的人都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尤其是这种谋反,必须在最短的时间打到京城去,拖延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想当初,成祖靖难的时候,只不过十来日光景就席卷了整个黄河以北。
  安化王……嘿嘿……也就是一个草包罢了,随他一道造反,不是朝绝路上奔吗?
  这种蠢货,自然是要用来打怪刷经验的。
  于是,陕西镇首先发难了。
  听到这个消息,安化王真的被惊住了。
  什么奉天靖难,什么清君侧,现在且放到一边,关键是先将陕西镇的讨伐军先打退。
  于是,他就找来周昂商议看怎么办才好。
  不商议还好,一说,周昂就愁得眉头皱到了一起:“大王,要想打退陕西镇也并不难,他们也不过才三千人马,咱们手头可有两万,还是在本土作战,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不过,还是钱的问题,如果给末将两万两银子,末将必能叫陕西镇有来无回。”
  一文钱愁坏英雄汉,安化王一阵负气:“如果有钱,本王此刻还会窝在宁夏吗,只怕早已经进西安了,说不定已经进入山西境内了。”
  周昂也是为丧气,正郁闷中,就有护卫来报:“禀大王,仇钺将军前来拜见,说是为前线战事而来。”
  “仇钺……叫他进来吧!”安化王一呆,不是仇钺亲自过来,他还真将这人忘记了。
    
    
第七百五十章 仇钺出手

      没有错,不但安化王,就两周昂也将仇钺这人给忘记了。
  他们举旗叛乱,成天忙得脚不粘地,也没工夫去关注这个已经被夺了军权的叛将。
  仇钺最的大的价值在于他手头的兵,其实,仇钺的兵在苏木这种穿越人士眼中非常地烂。可在边军中战斗力却还是能够排在前几位的,这段时间,安化王无论是攻打周围的堡寨还是城郭,玉泉营的士兵都甚是好使。
  此刻见他来,安化王心中疑惑,别的将军在立了军令状之后,要么死心塌地地投靠了自己,要么抛下军队,溜之大吉,离开宁夏这个是非之地。
  偏偏这个仇钺既不参与叛军的军事行动,又不逃跑,就这么在城中住着,安化王一时间拿他也是没有办法。
  此刻,仇钺亲自找上门来,又说同前线军事行动有关,安化王和周昂倒是楞住了。
  等到扶起拜在地上的仇钺,安化王还是满腹疑问:“仇将军,你今日来找孤,不知有何要事。对了,你前一阵子不是病了吗,可好些了?”
  仇钺面上浮现出一丝感激的神色,眼眶里沁着泪花:“多谢王爷关系,末将的身子已然大好,听闻前线吃紧,陕西镇军入寇,要来捋大王虎须。末将感同身受,气愤满胸。愿来提一支兵马,打退陕西镇那群不开眼的宵小。”
  “老将军要去打仗……就不用了吧!”周昂听他这么说,以为仇钺是来要兵权的,禁不住冷冷地回了一句。
  安化王也猛地醒过来,在生日宴上了上了宁夏总兵姜汉之后,这个仇钺应该是宁夏边军中资历最老,威望最高的将军。而且同净汉不同,这人手下还有玉泉营那一支已经经营了多年的军队。
  若是让他带兵上前线,以他在军队里的威望,到时候反戈一击,虽说未必就能拿他怎么样,为未必就能打进宁夏城。可宁夏的局势就会立即变得不可收拾,别说去关中甚至进京,就连宁夏一地也控制不住。
  于是,安化王就忙说:“仇老将军身体染恙,你可是本王的左膀又臂,宁夏军的镇山之石,有你在宁夏城中坐镇,军心安民心安,本王也心安。这种沙场征战的事情,还是让其他人去办吧,老将军就居中运筹帷幄,为孤出谋划策好了。”
  他本以为仇钺会争辩半天,毕竟,做为一个带兵的将领,如果手头没兵,就是个屁,谁都能搓圆捏扁。只可惜仇钺资历太高,他若是一心要去前线,安化王要想阻拦,也会费一番口舌。
  正思量着该如何让他打消这个念头之时,仇钺却很干脆地点了点头,说:“多谢大王对本将的关心,不胜感激。既然大王不让末将带兵上阵厮杀,那我就不去了。”
  这叫安化王很是惊喜,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仇钺又道:“既然大王叫本将出谋划策,末将有一言不吐不快。如今,陕西镇将军已经抵达黄河东岸,不日就可渡河进入宁夏境内。如今我将缺饷,士卒不安。若是强令军队过河迎战。虽说我军兵力占绝对优势,可士气不高,未必就能战而胜之。”
  原来,黄河在流经宁夏的时候有一个几字形的大拐弯。
  宁夏城正好位于这个“几”字一撇的西岸,陕西镇军进攻的时候,必须渡过黄河。
  若不是有黄河天险,以叛军这几日混乱的场面,只怕早就被陕西镇军给镇压下去了。
  “所以,主动出击乃是取死之道。好在陕西镇军远来做战,兵力处于劣势不说,一应给养都要从几百里外的陕西镇运输,若不能一鼓做气拿下我宁夏,衣食一旦短缺,自然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
  “所以,敌军利在速决,而我军则可以紧守黄河渡口,以待时机,时间对我等是有利的,所以,这事不能急。大王可命周将军速带大军守住各处渡口隘口。末将以为,只需半月,敌人必然溃散。”
  仇钺毕竟是带老了兵的人,对于兵法也很是精通。
  一席话说得头头是道,安化王即便不懂军事,也觉得很有道理。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将目光落到周昂这个心腹身上。
  周昂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安化王这才安了心,笑道:“仇将军说得有理,这样,周将军,你立即带里手下的军马,连同玉泉营的队伍一道驻扎在黄河西岸,孤就不信陕西镇将胆敢冒然渡河,难道他们就不怕本王本渡而击之吗?”
  说到这里,安化王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为了保险起见,防止仇钺有二心,安化王索性叫周昂将仇钺以前的老部队一起带走。
  仇钺装着看不出安化王心思的样子,点点头:“末将说句不客气的话,玉泉营的儿郎们也是见过大场面的,在宁夏军中也算是有几分战斗力的。好钢当用在刀刃上,这次迎战陕西军,自然也是要派出去使用的。”
  周昂一拱手:“王爷,末将得令,这就带兵出发。”
  正要去领兵符,仇钺却笑了一声:“且慢!”
  安化王和周昂同时问:“仇将军的意思是?”
  仇钺苦笑:“如今军中缺军饷,士心不稳。我军中可有规矩,不见到开拔银子,队伍是不会动的。况且,交战的时候还得发银子,战后还得犒赏有功将士。大家都知道王爷没钱,只怕这战打起来也没劲头,就算勉强拉上前线,也派不上什么用处。这些混帐东西,都是钻在钱眼里去的,却叫人很是无奈。所以,王爷若真要同陕西镇军交战,只怕还得准备一笔钱。”
  事情有绕到钱字上面,安化王有些晦气,忍不住问:“仇钺将军,那你告诉本王,如果要想打赢陕西军需要多少钱?”
  仇钺想了想,曲指算了算,很肯定地说:“本次战役就以半月计算,本将觉得,至少要一百万两。”
  “啊!”这下,安化王抽了一口冷气,不满地看了周昂一眼,这家伙刚才不是说只要五万两银子吗,怎么到仇钺口中就成一百完两了?
  周昂,也知道刚才自己说了大话,忙将头低了下去。
    
    
第七百五十一章 机会到了

      这笔巨大的数字让安化王一阵绝望,为了这次叛乱他已经等了一辈子了。
  以前弘治皇帝在世的时候,海内升平,弘治又受到天下臣民的爱戴,这个时候谋反,根本就是找死。
  现在好了,正德登基之后,不理朝政,荒唐无道,是个活脱脱的昏君,已失士心。而刘瑾的军制改革又将整个军队系统得罪完了。
  怎么看,正德朝得已经是被所有人所唾弃了。
  这个时候起兵,自然要受到天下人的拥戴。
  为了这一天,安化王已经等到许久了。
  实际证明,他刚登高一呼,就将整个宁夏的部队掌握在手头,事行不可谓不周密。
  只可惜千算万算,安化王惟独算漏了一个“钱”字,没有钱,你不管要做什么都不成。
  周昂是个军汉,忍不住喝道:“仇钺,你说什么屁话,若是有钱,咱们还在宁夏裹足不前吗,只怕此刻早已经在西安城里纳凉了。我算是明白了,你今天跑来说这么多话,纯粹是来埋汰王爷的。”
  安化王丧气道:“一百万两,本王可是拿不出的。”
  听到周昂的呵斥,仇钺也不生气,反笑眯眯地道:“不就是一百万两银子的军饷吗,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想,就有办法弄到。”
  周昂眼睛一亮:“仇将军你说,咱们洗耳恭听。”
  安化王也道:“仇将军请说,不对啊,这宁夏的富户都已经被抢光了。还有,府藏也开了,如今再想征收一两银子,也是无处可想。”
  仇钺淡淡道:“难不成除了抢劫富户和府库,其他地方就弄不来钱。本将军一个法子,可保王爷在三天……不,最多两天,就能将这一百万两弄到手。”
  安化王大喜:“你说你说,快快给本王出个主意。”
  仇钺摸了摸下颌上的胡须,缓缓道:“宁夏乃是军事重镇,上好良田大多都是军卒私产。除此之外的土地都很贫瘠,所以,宁夏的普通百姓都不太富裕,从他们身上也弄不到几个。咱们这次举义旗,商贾绝迹,因为,从商人身上打主意也没有任何可能。不过,王爷却忘记了一点。这宁夏一地从太祖时起,就有不少藩王封建于此。到现在,除了王爷你,还有不少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在此居住,加一起,至少有数百。这些皇室宗亲积家百年,各人拿出上万两银子助王爷你清君侧创造义举,应该不难吧?”
  所谓镇国将军、镇国中尉之说,其实涉及到明朝的皇室分封制度。
  明朝的皇族成员都是有爵位的,每月都都固定的俸禄可拿,也免得皇室成员在家道中落之后和普通百姓一样经商耕作什么的,叫普通人看了心生不敬。
  皇家宗亲一般来说分为亲王、郡王、将军、中尉几级。
  亲王是皇帝的亲兄弟,郡王则是皇帝的叔伯兄弟。
  一个王爷去世之后,除非是世袭惘替或者皇帝有特旨的那种,继承者一般都会降一等做镇国将军。将军去世之后,继承者着再降一等做中尉。
  否则,若是所有的王爵都可以直接继承,以老朱家恐怖的生育能力,王爷将会越来越多。李自成破开封的时候,处了活捉了一个王爷之外,还一口气抓了一百多个将军和中尉,搞得老李都有些郁闷了。
  如果不降一等继承爵位,到时候弄得遍地是王爷,朝廷也不好管理,对国家财政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要知道,在明末的时候,在宗人府和长官司挂了号的,有爵位的皇室宗亲就达到惊人的十万之巨。如果没有降一等袭爵制度,这十万人可都是王爷,想想就叫人头皮发麻。
  即便如此,如此众多的朱姓人口还是叫国家财政有些喘不过气来。
  这些人可都是要发工资的,工资还不能太低,太低,皇家的颜面可过不去。
  “抢劫皇室……这……”这下不但安化王,就连周昂也被仇钺的话惊得目瞪口呆。
  半天,周昂才怒道:“仇钺,你这是要让王爷将手伸向宗室骨肉吗,传了出去,岂不为天下人不齿,好大胆子,你究竟是何居心?”
  安化王也沉下脸去。
  这二人的反应早在仇钺的预料之中,心中只是冷笑:安化王,你现在都造反了,要带兵进京和正德万岁兵戎相见,难道不是将手伸向宗室骨肉,难道就不怕为天下人不齿?
  他做出一副镇定模样,道:“大王,本将的意思并不是要去抢劫宗室,而是去借。大王清君侧除*佞,还我大明朝朗朗乾坤,不也是为了祖宗江山。到时候,只需将道理同他们江明,将军们懂得了这个道理,自然会自愿捐助义军,怎么就成了把手伸向宗室骨血?”
  周昂冷笑:“仇钺,你觉得可能吗,又有谁会自愿将自己身家白送给别人?”
  仇钺:“王爷,周将军你们想想。抛开陕西镇那三千兵马不说,大王举义旗已经半月,只怕消息早已经传到京城里去了。大王、周将军,你们觉得正德会坐视不理吗?只怕用不了两个月,朝廷大军就要开过来了,山西大同那边可有不少军队,到时候,朝廷只需派上一名大员过去主持,立即将会将军队开进陕西。到时候,只怕就不是三千人马的问题,只怕三万三十万都有可能。到时候,大王又如何自处?”
  道理不说不透,听到这话,安化王和周昂同时一颤,背心就出了一层冷汗。
  真若如仇钺说的那样,到时候,还真没有力量同朝廷大军抗衡了。
  “妈的,生死关头,谁还管宗室的死活,谁还管什么名声不名声,我死不如你们死!”这个念头同时在安化王和周昂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