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戍-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廷一日七封急奏上报汶山太守,太守何仪一边发兵增援,一边向成都求援,增援自然是不奏效的,旋即便被西羌联军击溃,成都却出人意料的派出两番使臣前往议和,还许诺割让夜射坪地区并送上十万金银作为退兵的条件,封须心系大仇,先是夺过金银,接着斩杀成都使臣,继续攻袭汶山郡各县
    成都立刻慌了,面对如此情况,汉中竟然还是没有动静,连日的等待正如同煎熬一般,思量许久,眼前的西羌,一步步逼近成都,到了青城关终于遇到汉军向宠的防守抵御,西羌人马进攻成都不得,只能向南北两个方向继续攻袭汶山
    卢廷挺不住,心知朝廷无能,索xìng退兵到了汉嘉郡,一时间整个汶山郡近乎成了西羌的地盘,而朝廷方面只是严守成都,而且将大军压在成都以东来对付徐戍所部
    得知如此消息,徐戍终于安奈不住心头怒火,他猛然推翻桌子,怒道:“国难当头,御外为先,谁都不上,那就我上”
    面对徐戍的决定,关统连忙道:“我们去攻打西羌,反倒是我们腹背受敌了,倘若。。。”
    徐戍冷冷道:“没有倘若,这一趟我去西羌,无论谁,胆敢与我动兵或者挡我去路,我必攻之我若不去,最对不起的,是丞相在天英灵”
    听完这话,众将纷纷站了出来,感动拜服
    迅的做出计划,徐戍起兵再次西进,先到牛鞞县补给粮草,当然了,县令自然不敢不给,将全县周围的粮草全部供应出来
    翌日一早,大军榻上征程,对于前往汶山讨逆的路途,分为两条,一是从成都旁边的青城山直接穿过,二是绕道北侧的绵竹,但是为题也很多,从成都走肯定会引起刘禅的强烈反应,然而,绵竹县内的鹿头山有一关名为‘绵竹关’,此关扼守川陕古道,从那里走的话,也必然有重兵把守
    徐戍思量清楚,下令绕道绵竹,这一次,即使有人守御也得强过(未完待续)


第270章 进逼绵竹关
    第270章 进逼绵竹关
    与时下的局势一样,川中的气候显得十分寒冷。。。
    出征三十里,沿途一直受到张翼、马岱所部的严密盯防,徐戍大军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他们既不敢放松jǐng惕,更不敢与徐戍硬来,只得分批派出人马沿路在侧翼跟着。
    徐戍麾下的将领自然对这很不满意,从他们跟随徐戍作战而言,还从没有如此的被动过,由于长期被徐戍的战争思想所渲染,大家已经很不习惯自己的行动为他人所知,而被敌人看透一举一动向来就是兵家大忌。
    对此,徐戍并没有过激的举动,他只是率军前进,只要没有在实质上阻止到自己,为了西征羌族叛乱,徐戍是不会轻举妄动的,然而,事与愿违的是,没到五十里地,朝廷派来的一路车马拦在了徐戍大军眼前。
    赵统看见对方打着‘钦’字旗号,而且周围多有宫中伞盖,看得出来,这是宫里派出来的钦命官,虽说这区区一百多人根本不在话下,赵统还是不敢贸然造次,这就跑回中军队伍里找徐戍。
    “哦?是想来劝说我的么?”,徐戍横眉类目,纵马赶上前队,先是下令原地驻军歇息,又搭起了临时的行军帐篷接待来客。
    出人意料的是,来者竟然是郤正,这位可以称得上徐戍的导师的人物,徐戍从内心里尊敬他,也就自然以礼相待。
    进入大帐,徐戍叫众人出去帐外守候,自己与郤正单独谈话,再一次看见郤正,徐戍有着说不出的温暖,这位温文尔雅的儒士,实在让人无法生起厌恶的念头。
    “令先,我们好久不见啦!!你看你,仿佛又瘦了。。。”,徐戍笑道。
    “正是因为徐都督你,我整日寝食难安,才显得消瘦吧,呵呵”。
    郤正颇具暗示xìng的敏感回答,顿时提高了徐戍的戒备心,他缓缓侧目,语气转冷,道:“令先。。。难不成是来劝我退回荆州的。。。”。
    “不。。。”。
    “那。。。难不成,是让我进京认罪述职么?”。
    “按照朝廷派我来的意思,的确如此。。。”。
    徐戍猛然回头,脸色怒色明显,“那。。。令先就请回吧。。。”。
    “茂公,你何以不愿回京?”。
    徐戍愤然道:“回京?你不知道我回去了会有什么结果?!多年来我三番四次回京,可有一次是顺利的出来的?而今我攻下北荆州,扩军二十万,只怕朝廷是想杀我吧!”。
    郤正反笑,道:“茂公啊,其实朝廷之所以派我来,就是考虑到我与你的关系颇好,但是,我此次过来,并非劝你回京”。
    徐戍一怔,面容冷静下来,郤正继续说道:“茂公你要西讨叛逆,我岂能不支持你?哎,只是如今朝野上下竟然不顾外侮坚持内斗,我实在看不下去,特来教你一法”。
    徐戍大喜,连忙发问,郤正笑道:“所为名不正,则言不顺,你去汶山,必然受到阻拦,因为一旦你靠近成都,那就是非常大的威胁,所以,既然要去,就要造足声势”。
    仔细听他说完,徐戍大喜过望,再三拜谢,送走了郤正,旋即下令制作大面二百面大旗,上书“征讨西羌”字样,同时沿途散播西羌践踏、劫掠汶山郡,致使百姓惨遭荼毒的消息,一时间民间呼声陡然高涨,对朝廷无作为的不满,和对徐戍动兵的期盼,充斥着两川各地。
    接下来的路上,时常有聚集成群的百姓、文士沿途观望,无不欢心声援徐戍,对此,各地官府虽然想要阻止百姓连成一片造成对政权的影响,但是畏惧徐戍的兵威,全都不敢加以阻拦,至于朝廷发下来的命令,也大多无法执行,一时间,天下人只知朝廷不让徐戍讨伐西羌,而不知徐戍与朝廷的恶劣政治关系。
    行军进入鹿头山,直逼绵竹关,这正是史上蜀汉灭亡的终结点,当年诸葛瞻父子,本应依据山险而固守,武略不足的诸葛瞻却不等姜维大军前来前后夹击邓艾,便擅自下关搦战,气盛易怒,死拼硬打,终究丢了这蜀汉的最后屏障,终至覆国,留下千古遗憾。
    遥望四下群山,果然奇险雄壮,到了跟前在发现,此处有董厥的三千人马驻守,似是专门为阻止徐戍进入成都平原而来。
    徐戍派关统上前叫关放行,董厥只是仗兵固守不予理睬,三番四次终于无果,徐戍手执汉臂弓,连带书信射进关上,jǐng告董厥,如果不放行,则将以‘勾结西羌叛逆’之命攻打绵竹关,董厥受制于朝廷的死命令,不敢开门,反倒传信去请张翼、马岱前来援助。
    得到消息,二人这就纠集一万人马,兵分两路从徐戍的后方追袭而来,徐戍两面受敌,倒不是担心打不过二人,只是一旦事情闹大,成都就有理由顷兵来攻,到哪时也不一定就会输,只是会耽误了平定西羌的时机,思量再三,徐戍下令攻打绵竹关,虽然这绵竹关难打,但哪怕耗费个一两千人,只要能在张翼赶来前速速通过就行。
    号令刚刚吹响,战略军当仁不让的成了攻关先锋,可就在发起进攻的时候,关上数声锣响,关门大开,自内奔出一路人马,为首之人,年方十五岁模样,稚嫩的面庞带着坚韧不拔的表情,见了徐戍,他便下马参拜。
    “卫将军,我乃绵竹关守关校尉,董厥将军阻却将军去路,我等开不下去,特地囚禁了他,给将军开门放行!”。
    听了他铿锵有力的话语,徐戍颇感意外,心中也颇为欢喜,关统等将领纷纷凑上前来看一看这个大胆的小校尉。
    “你叫什么?哪里出身?”,徐戍微笑发问。
    “回卫将军,我名叫罗宪,字令则”。
    徐戍一怔,急忙问道:“你是广汉太守罗蒙之子?!”。
    罗宪反倒吃惊起来,心想堂堂一个荆州都督,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出身门第呢?惊诧之余,更是对徐戍佩服的五体投地,然而徐戍也在内心发笑,原来眼前这个愣头青,就是历史上镇守巴东郡的罗宪。
    “好,罗宪,我要你跟着我去征讨西羌,你可愿意?”。
    罗宪大喜过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顿时跪地拜服,激动万分。

第271章 六万羌兵魂葬汶江
    初二,川中大地迎来了第一场雪,银装素裹,飞霜如雾。。。
    由于徐戍早就料到会在川中周旋很久,而自身又不可能得到朝廷的军备补充,于是,从荆州带来的冬装就派上了用场,大雪一来,将士们反倒觉得无比温暖,徐戍未雨绸缪的远瞻性让人佩服不已。
    等张翼、马岱纠集各处兵马杀奔绵竹关的时候,早已人去关空,现在如果穿过绵竹关追杀徐戍,无异于自寻死路,二人不敢怠慢,一边上奏朝廷,一边进驻绵竹关,徐戍虽然进得去,恐怕就出不来了!
    开赴汶川的道路十分艰难,加上风雪交加,有的走路不慎的士兵甚至跌下悬崖,葬身蜀道之中,徐戍一道命令下来,但凡遇难的士卒,一律冠上‘护国功勋’名号,各自家属加抚恤金五十两,国仇家恨,再加上徐戍深入军心的做法,让将士们充满了赶紧,恨不能西羌人就在眼前,好让自己生吞活剥了去。
    得知徐戍大军逼近汶江,苦等多年的封须险些流下激动的泪水来,他沿途纠集人马,派勒姐、当煎所部一万人为一路,先零、烧当所部八千为一路,牢姐、彡姐所部六千为一路,卑浦、乌吾所部七千为一路等等,自率其余部落主力攻击五万人,共计九路人马,自河西四面八方向汶江移动,意图趁徐戍大军立足不稳,打他个出其不意掩其不备。
    各路探子火速飞报而来。刚刚抵达汶江东岸的徐戍不禁哈哈大笑。道:“正愁怎么一个个收拾他们,这下子好了,聚在一起来送死,哈哈哈,省了老子东奔西走!”。
    在众将期盼的目光中,徐戍下令关统、戈均、赵统、赵广各率一万兵马,顺着汶江南下,到不为人知的地带西渡,包抄敌军之后,由于量戎已经赶到。徐戍则带领量戎与罗宪,率战略军一万人打造声势,准备渡河与西羌决一死战。
    既然摆开了阵势,封须自然不会怯懦。简直是求之不得,西羌人从不喜欢拐弯抹角,正面拼杀才是他们所崇尚的至上武力。
    初八,汶江两岸囤积人马无数,正直冬季,河床近乎干涸,江面虽然有四五百米宽,但是人马全都可以直接趟河而过,大寨林立,炊烟四起。旗帜最多的自当是汉军人马,因为关统等部队不曾携带,全都留在了汶江东岸迷惑敌人。
    是夜,封须盘算周密,派出大将柯茶带领两路人马共计一万二千人北上袭取蚕陵,意图趁封须牵制徐戍的时候,偷袭汉军后方重地北川县,徐戍自然不会派兵过去阻截,一旦暴露自己的人马只有一万,那就危险了。于是八路探子派出去监视,随时通报敌情。
    饶是如此,汶江处在寒冬,虽然水很浅,却足以冻坏战士和战马。双方谁都没有冒然出击,而是互相静观局势发展。封须自然是愿意等待的,因为他有人马偷袭北川去了,只是徐戍的中军大帐,气氛每日愈发凝重。
    大军僵持足足八天,各自没有动兵的念头,倒是汶江的水出了奇似的,越来越浅,好似干旱了一般,浅浅的河床上凝结了薄薄的冰层,晶莹透亮。
    跑到江边,看见徐戍,量戎叹道:“大哥,这么拖下去,恐怕对我们不利啊。。。”。
    徐戍丝毫不畏江风刺骨,哂笑道:“不碍事的,让这汶江之水,多蓄上一蓄吧,你盯紧了北川的消息,哪日北川被袭,就是封须发起总攻的时候”。
    “可是。。。大哥,这汶江干涸了,哪儿来的水啊?”。
    徐戍回头笑道:“你觉得这汶江怎么干涸的这么快呢?”。
    量戎苦思冥想,挠头笑道:“大哥取笑我了,这是自然学识,我一个粗人,哪里懂得那些去”。
    见量戎不明其中奥妙,徐戍微微发笑,转而朗声大笑,对着这浩瀚汶川大地,发出桀骜狂啸,似是昊天撼动,天河倾泻一般,壮哉壮哉。。。
    十二日,这已经是关统一军辛苦劳作的第三天,这三天,将士们轮番搬运泥土石块,填在汶江之中,直到今天,这才收工,只见上游来的江水越来越多,就快漫过自己填满的堤岸,谁也想不到这河水越来越多,没有徐戍发来的命令,关统只得继续堆高,防止河水倾泻下去坏了大事。
    望着越发高涨的河水,反观另一侧干涸的河床,关统长叹道:“若不是封须一意挑起战事,也不会葬送西羌数万男儿啊。。。”。
    十三日晌午,大雪刚停,北川被柯茶大军攻占,汉军守将马浮以身殉国,五百将士全部阵亡,消息传来,封须和徐戍两方全都绷紧了神经,封须传令各处大寨,纠集人马准备渡河发起总攻。
    另一方面,徐戍传令南边的关统时刻准备,自己率军开拔东进,做出一副要驰援北川的模样。
    傍晚刚刚来临,数万西羌主力,共计七路人马,在封须的带领下,列阵一千二百米,浩浩荡荡的冲下汶江河床,追袭正在撤兵的汉军主力,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徐戍大胆的只留一万人在身边。
    西羌勇士涌入河床,刚要踏上河对岸,只听黑夜中传来阵阵轰鸣,大有地动山摇之势,顿时寒意更甚,转眼之间,巨浪滔天的汶江水扑面而来,西羌人哪里来得及反应?更加来不及躲避,一时间,冰冷刺骨的江水灌入干涸的河床,冲倒了无数勇士,伴着连天的惨叫声与封须的咒骂声,数万西羌人马全部被淹没其中,数万条生灵转瞬覆灭,只有还未下河的与已经上岸的八千多人马得以幸免,其余六万西羌勇士,全部葬身汶江,或被淹死,或被冻死,更多的则是在逃命之时互相践踏而死。。。
    死亡,在这一刻,得到了真正的诠释。。。
    封须得以脱身,率领残部准备逃跑,突然间,左路赵统、右路赵广、中路戈均,三万人马从天而降的截住后路。
    戈均纵马长啸,“封须,这一仗,可服气吗?!”。
    啊!!!!啊!!!!!
    封须怒极,挥军掩杀而来,戈均三路人马三面夹攻,逢人便砍,杀得两眼通红,血肉模糊,戈均更是亲手将封须活捉,二赵也分别擒住了好几个部落头领,等关统大军赶来之时,战事早已结束。
    这一次,封须还没能与徐戍交手便已经输了,他自己也无法形容内心的愤恨。

第272章 国难临头
    第272章
    国难临头
    依照原地计划,关统率领各路大军,北上从蚕陵东渡汶江,渡河之时能见到无数死去的西羌人马,惨象环生,关统放声大笑,继续东进。.
    北川县城外,徐戍比关统早到一步,将县城团团围住。
    关统跑进大帐,道:“卫将军,为什么不发兵攻城?!我们还等什么?!”。
    是啊!是啊!我们攻城吧!宰了柯茶!
    众将的呼声越来越高,吵得徐戍心烦,他徐徐起身,笑道:“好了好了,能够劝降是最好的,传我将令,各营各寨,敢有妄自出动者,杀无赦!”。
    将令一处,大家都不敢再说,只能干等了。
    一连三天,柯茶终于按耐不住,开城之后,自缚出降,徐戍自然欢喜,就令他的一万多人马全部缴械出城,柯茶只知徐戍要放自己,感激万分,当面发誓再也不会反叛。
    帐外寒风凛冽,大帐内却温暖的紧。
    封须为首的七八名头领纷纷被捆着,跪在地上,两侧众将怒目而视,只等徐戍发落。
    看见面无表情的封须,徐戍大步上前,蹲在他面前,笑道:“封须啊封须,你早该像你父亲那样,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祸事”。
    封须恼恨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