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火河山-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度并不理会军人的表情,继续说道:“目前除两广外,军政府实际控制领地江苏、安徽、福建、浙江共拥有人口1亿零九百万,财政收入每年近1亿中华币,并在不断刷新;工、农、商业发达,民众温饱没有问题,对政府的各项措施也大力支持,我认为,建国条件已经成熟!”
李国勇微微闭上了眼睛。建国是必然的,但本来他的设想是等推翻了满清政权之后再行进行,不过官员和将领们的热切期望,杨度的话又让他举旗不定。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肩膀,能抗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吗?
见大帅不说话,刘汉英第一个站了起来:“大帅,没啥可想的,总理的话说的在理,您当皇帝,谁敢反对,老子第一个蹦了他!”
王清源心里乐开了花,女婿李国勇当了皇帝,自己那就是皇亲国戚,女儿可就成了皇后了,王家从此就是天下第一家,这也可以告慰去年病逝的老父王冠荣的在天之灵了。
见女婿犹豫不觉,他有些急了:“虽说大元帅是我的女婿,可他这么多年来为这个国家付出的心血,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做出的贡献大家也都看在眼里,举贤不避亲,大元帅登基当皇帝,我第一个举双手赞成!”
以赵声为首的独立军军官们集体站了起来,赵声代表一面说道:“独立军军官全体赞成总理的话,誓死拥护大元帅,誓死保卫国家政权!”
“皇帝我是不当的。”李国勇的话让大家一愣,接着听大元帅说道:“建国可行,交给政务院办。当皇帝我想不出有什么好的,让所有人每天对我三跪九叩?就算我乐意了,你们能打心里乐意?中国人都是有血性的汉子,可不是只会磕头的奴才,真要这样,和满清有什么区别?再者,让本大帅每天言必称‘朕’,称‘寡人’,我自己听着都觉得别扭。最后点,当皇帝怎么着也得弄个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三千佳丽,天下的美人都让我一个人占了,在座的军官里光棍多的是,嘴上不说,心里非把我骂死不可!”
最后句话让军官们笑了出来。
看到气氛轻松了不少,李国勇说道:“除了皇帝,叫什么都行,大总统也好,大元帅也好,哪怕直接叫我李国勇也没有问题。建立自己的政权,不是为了裂土封疆,封妻萌子;更不是象太平天国那样,从此就可以天下太平,不思进取了。我们要的,是用一个新生的政权去取代腐朽的,旧的政权。我们的责任,是要让中国从此走向统一强盛的道路,从此再也没有什么丧权辱国的条约出现!这是我要做的,更是你们军人要做的!”
建国和北伐的决定,让各人都繁忙起来。尤其是杨度,李国勇将建国和订立宪法的事情全部交给了他的政务院,而且必须要在北伐前完成,这让他忙得每天连吃饭都在处理着手上的公务。
9月10日,是军政府成立二周年的日子,但繁重的工作,让军政府并没有举行什么特别的庆祝活动。惦记着政务院的李国勇,带着瓶酒独自来到了杨度处,好说歹说的才让杨度很不情愿地放下了手上的工作,陪大帅喝上几杯。
“皙子,6年了,咱哥俩风风雨雨走过来不容易啊。”两杯酒下肚的李国勇话多了起来。
杨度凝视着对面的大元帅,大帅的身上已没有了当初初在北京相逢时的清涩,而是变得成熟了,甚至还多了几分沧桑:“大帅,比起北京第一次见面,你老了很多了。”
李国勇有点感慨:“皙子,怎么你现在也叫我大帅了?还是叫我明逸吧,我听着舒坦。”
杨度苦笑了下:“大帅叫着叫着也就习惯了,你很快就要统领全国了,总不能一直叫你明逸吧,这样领袖的威严何在。”
李国勇长长一声叹息。随着权利的越来越重,地位的越来越高,他和杨度本来一直亲密无间的感情,似乎也在悄声发生某种微妙的变化。
杨度询问道:“你今天来不是就为了和我说这些话的吧?”
回过了神,李国勇想起了今天来的目的:“皙子,马上就要北伐了,你这个总理肯定会比现在更忙,你和德龄公主也相处那么长时间了,我看在北伐前咱们找个机会把你,还有赵灿薛的亲事一起办了?裕庚那个老顽固那我去想办法。”
杨度灌下了口酒,微微摇头道:“全国统一前我是不会考虑这些事情的,何况……”
他站了起来,推开了窗户:“何况,我和德龄公主并不是一路人,我总有一种奇怪的预感,我和她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明逸,让我和她的事情,顺其自然吧。”
窗外,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1905年的风雨,显得特别的寒冷……
第一百零五章 … 誓师北伐
1905年11月1日,随着此前报纸舆论地广泛宣传造势,急不可耐的各省民众,终于在报纸上看到了三省联合军政府政务院总理杨度的公告。
公告宣布即日起废除三省联合军政府的称号,建立中华帝国,开国大典定于11月11日,首都南京。同日颁布《帝国宪法》,宪法规定,帝国最高领导人称为“元首”,推举大元帅李国勇为帝国首任元首,并且终身担任。但是自李国勇后,元首每四年选举一次,连任不得超过三届。
宪法让李国勇登上了中华帝国终身元首,帝国武装力量总司令,党卫军全国领袖,中华进步党精神领袖的帝国最高权利宝座。
帝国设责任内阁,首任内阁总理杨度,也是每四年选举一次,没有规定具体任期。
帝国军队设置大本营,下设陆军部、海军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总政战部、训练总监部、预备武装力量部、军事情报总暑、军法总暑、军事科技发展总暑。
其它各主要部门负责人为帝国财务部部长为王清源,警察部部长顾大山,航空部部长冯如,海军部长赵灿薛,外交部部长杨度兼任,情报总局局长陈其美,帝国银行行长张宁杰等等。
中华进步党党卫军设置党卫军野战部队、党卫军警备部队和党卫军机动部队,以及党卫军党务总暑、党卫军内部调查总暑、党卫军统计总暑、党卫军财政总暑、党卫军行政总暑、党卫军内务总暑、党卫军发展计划总暑、党卫军宣传总暑、党卫军组织总暑等。
帝国的国歌和军歌来得比较有趣,正当政务院为国歌头疼的时候,李国勇及时送来了一首他那个时代的歌曲“精忠报国”: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甚至连曲调李国勇也一并哼了出来,虽然嗓子有点公鸭的味道,但总算大致没有跑调。而正好听到这首歌的赵声,干脆拿去当了军歌。
11月11日,让世人瞩目的中华帝国开国大典阅兵式并誓师北伐大会召开。数万帝国民众和美英法德俄等国领事都观礼了这次阅兵。
走在最前面的,是民族独立军号称“精锐中的精锐,王牌里的王牌”帝国陆军第一师中的一个团,在师长蔡锷的带领下,此刻拿着新式步枪,穿着武威的藏青色军服的他们豪情万丈、激情飞扬,象挺拔的青松,象奔腾的骏马。当走到观礼台前时,他们发出响彻云霄的呼声:
“民族不独立,士兵毋宁死!”
“中华民族万岁!中华帝国万岁!”
紧跟着他们的,分别是各天字师、地字师和预备役师的部队,再往后是威武雄壮的骑兵,英姿勃发的炮兵。而在远方,响起了海军官兵庆祝的汽笛声音。
最让观礼人群注目的是,最为神秘的党卫军两个师团:帝国师和荣誉师。这两个师穿着黑色的军服,刺刀闪亮,胸前和左臂佩带着党卫军的雄师标记。他们走过观礼台时的口号也与其它部队不同,他们发出的声音是:
“领袖万岁!帝国万岁!”
曾参加过帝国阅兵式的英国领事霍必澜回国后在回忆录里写道:
“对于中华帝国和它的军队,在那一时,我忽然升起了一种莫名的恐惧。这支在1904年打败了近邻,大英帝国的军事盟友日本的军队,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一种为了国家进步而不惜付出一切的勇气,这和我们所熟知的中国军队是完全不同的。
那一时刻我在想,对于李国勇和他领导的政权,我们究竟是扶植了一个在亚洲的忠实盟友,还是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未来在亚洲强大的对手?
拿破仑曾经说过:‘中国是一只睡着的狮子,一旦它被惊醒,世界都会为之震动。’他还说过:‘要同这个幅员广大,物产丰富的帝国作战是世上最大的蠢事。’。上帝,但愿我们得到的是盟友,而不是敌人!”
————《我的中国岁月》,P·霍必澜。
看着威武雄壮的士兵,李国勇意气风发地大声说道:“国名中华帝国,军名民族独立。中华帝国今日正式诞生!数百年前,满清入关,占我中华大好河山。兽军铁蹄到处,南有扬州之屠、嘉定之屠、江阴之屠;浙江有嘉兴之屠、金华之屠;广东有广州之屠,凡此种种屠杀,举不胜举!满清屠四川全省甚至说‘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试问各个朝代,有哪个王朝残忍至此?
中华帝国的目标,就是务要惊醒黄魂,光复汉族!今中华帝国元首李国勇发布檄文:民族独立军今日誓师北伐,必当推翻满清,凡我军民当一体同心,不怕牺牲,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一体同心,不怕牺牲,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如山呼海啸般激昂地回答,显示着中国军民的决心!
“民族独立军整编陆军第一师师长,蔡锷听令!”李国勇大声道。
“蔡锷到!”蔡锷大步向前,高声回答道。
李国勇拿过了军旗递给了蔡锷:“命你第一师为北伐先锋,即日出发!”
接过了绣有“北伐先锋”四个金色大字的军旗,蔡锷将它迎风展开,对着一师的将士吼道:“北伐先锋,有进无退!”
“北伐先锋,有进无退!”这是1师全体将士的回答。
接着吴佩孚的4师和谷学宾的3师分别接过了各自印有不同字样的军旗。
看着斗志昂扬的官兵,李国勇的右手指向了远方,用尽平生的力气大吼道:
“北伐!”
………………
公元1905年11月11日,在中华帝国成立的同一天,民族独立军誓师北伐,数十万大军踏上了武力统一全国的道路。
得到北伐消息的满清和慈禧,震怒惊恐不已,他们对曾经打败过民族独立军的北洋军抱以了极大的希望,甚至将所有的命运都压在了袁世凯身上。
而袁世凯也明白自己此刻与大清已捆绑在了一条船上,双手沾满了独立军鲜血的他,曾经的“盟弟”李国勇是绝对不会放过的。只有再次将民族独立军打败,才能维护住他和北洋军的地位。
在山东战场,袁世凯布置了三个镇,王英楷的1镇,段祺瑞的3镇和冯国璋的6镇,同样经过扩军的北洋军,三个镇人马多达近5万人,而进攻山东的帝国陆军天字号第一师,蔡锷手上的人马为步兵4万,并配有火力强大的炮兵一个师。
蔡锷明白,他的1师强攻山东,目的是为了掩护2师地穿插,所以只有打得越狠,才越能将北洋军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
但是打响北伐第一枪的,却不是蔡锷的1师,也不是柳波成的2师。
第一百零六章 … 海军首战
在北伐决议形成,10月底的时候,海军已在帝国海军部长赵灿薛地率领下率先起程。这支由两艘李牧级战列舰,一艘白起级战列舰,两艘穹甲巡洋舰,数艘辅助巡洋舰、驱逐舰和鱼雷艇组成的舰队,目的只有一个,寻找战机,消灭满清海军。
帝国舰队旗舰“李牧”号,站着笔直挺立的海军部长赵灿薛。对于海军首战,赵灿薛一点也不敢怠慢。虽然对手是实力弱小的满清海军,但肩负着扫清海上障碍,掩护陆军登陆重任的赵灿薛,却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每天仔细观察着海面上的一切动静。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上天的刻意安排,就在11月11日中华帝国成立的那一天,帝国舰队竟然在海上和奉命围剿叛军水师的大清舰队遇了个正着。
11月11日上午8时30分。正在船舱里看着海域地图的赵灿薛,忽然被急匆匆进来的“李牧号”舰长欧阳空所惊动。欧阳空喘了气,说道:“报告,前方发现满清舰队!”
赵灿薛“哦”了声,拿起了望远镜,马上往外走去。
望远镜里,赵灿薛看到了飘扬着满清龙旗的舰队,看这架势,满清是把全部的海军家当都搬出来了。观察了一阵,赵灿薛回头道:“命令全舰队准备迎战!”
处于亢奋状态的欧阳空没有半点犹豫地跑了开去。
此时帝国舰队对面的满清舰队,同样也发现了敌人,在旗舰“海圻”上,清末一代海军名将萨镇冰暗自惊心于敌人的舰船数量虽然不多,但在无论是舰船的吨位,还是大炮的威猛都远远超过自己的舰队。
只能一战的萨镇冰也下达了战斗命令。
双方的舰队越来越近,当接近6海里距离的时候,赵灿薛下令道:“T字阵型,纵列排开,左舷炮齐射!“
刹那间,以三艘战列舰为主力战舰的帝国舰队,用大炮的怒吼迎接着他们的敌人。
“轰“地一声,一发炮弹落在了“海圻”号的旁边,“海圻”号一阵剧烈地晃动,“海圻”号一阵摇晃,站在上面的大清水师提督萨镇冰查点没有站稳。
“天那,叛军的炮怎么能打这么远?”惊魂未定的萨镇冰抹去了一头冷汗。
“大人,叛军大炮射程远,火力猛,我们怎么办?”“海圻”号管带脸色都变了。
萨镇冰努力镇定了下自己的情绪:“全舰队V字阵型,迎上去!”
帝国舰队“李牧”号上一舷侧的8门305MM主炮尽情宣泄着,一发接着一发的炮弹在满清水师面前掀起一道又一道的巨浪,没多久,在“李牧”号地轰击下,相继中弹的满清驱逐舰“豫章”号和炮舰“永丰”号都退出了战斗。
6海里的距离,成了满清舰队的噩梦,继“豫章”号和“永丰”号退出战斗后,炮舰“江贞”号,鱼雷艇“海华”“湖鄂”号相继被击中沉没。
千辛万苦的,满清的巡洋舰“海容”号终于第一个进入到了自己的射程范围之内,对着敌人的旗舰“李牧”号连续数炮,但150MM40倍径克虏伯速射炮射出的炮弹,大部分没有命中,偶然打中的一发炮弹,对拥有强大装甲的“李牧”号,除了让它的船体微微摇晃,根本造成不了任何地伤害。
看到胆敢有舰船挑战自己,欧阳空下令“李牧”号将火力全部对准了“海容”号。两舰船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地较量,15分钟后,在优势过于明显的“李牧”号打击下,“海容”号上燃起了大火。
排水量2950吨,标准航速仅为10节的“海容”号,在对于它们而言如同庞然大物的“李牧”号面前,根本连逃生的机会都没有。
但让帝国海军没有想到的是,“海容”号的管带居然是个血性汉子,在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的情况先,竟然命令“海容”号向“李牧”号撞击而来,企图撞沉帝国海军旗舰。
一直关注战斗的赵灿薛微微叹息声,自言自语地道:“都是中国人,何苦呢?”
欧阳空可没这份心思去想这些问题,要是让“海容”号撞到了自己船,那“李牧”号的人可就丢脸丢大了。”
在他的指挥下,“李牧”号对着艰难冲向自己的“海容”号不断发射,很快,海水涌入了伤痕累累的“海容”号,“海容”号再也无法前进一步,船体开始不断倾斜。“海容”号上从管带到船员,居然没有一个人逃生,他们反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