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满江红之崛起-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拾了个芝麻,丢了个西瓜这正是帝国当前工商实业展之误区”
    史司的话声不大,但听在管明棠的耳中却极为刺耳,因为那是他制定的兴业方针。
    而对于刘能贤来说,虽说是位“不管部长”,可在过去的一年中,在上海、江苏、安徽、广东、武汉投资十大纱厂、十大纺织厂的业绩,却一直都是刘能贤最得意的事情。
    “为了尽快让替代工业出效益,政fǔ在去年直接从美国、印度购买纺纱厂、织布厂,最后由外国技术人员整合成大厂,在购买机器的同时,施工建设厂房,没错,这些纱厂、布厂的确已经投入生产,而且已经见到效益,如果我没记住的话,刘大人曾说过,半年见效,两年回收,三年扩产”
    不顾的管、刘两人的脸色变化,史司依然自顾自的说道。
    “从替代工业上看,无论是纱厂或是纺织厂、印染厂都无法厚非,毕竟每年中国需要耗尽近两亿两白银进口棉纱、棉布,但是如果站在国家的角度呢?”
    史司反问一声,不待两人回答,就自己做出了回答。
    “如果站在国家的角度上来看,无论是这些纱厂、布厂两年内回收投资也好,三年扩大产能一倍也罢,表面上的收益,却无法弥补事实上的损失”
    事实上的损失?别说是管明棠、刘能贤,就是陈默然也nong不明白,这个损失究竟在什么地方,工厂都见效益了啊?
    “还有请史大人明示,就管某所知,这些工厂无一例外的都实现最初的设计利润,而且他们的产品是供不应求的”
    强压着心头的不快,管明棠开口追问道。
    “管大人,我说的事实上的损失,不是眼前金钱上的损失,而是长远的损失”
    史司微抬一下下巴,似乎对管明棠没有注意到这些并未感觉到有什么可意外的。
    “我记得管大人曾说过,对于中国而言,最需要的机器、是钢铁,可我想请问一句,管大人,我们从去年到今年,国家在纺织工厂之类的项目上投资了多少?这一类工业是否能有助中国实现快工业化?”
    接连两个反问,让管明棠沉思想的同时,陈默然也明白史司的意思,史司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展重工业。
    “事实上,我还要谢谢管大人,正是三天前的会议,管大人“中国需要什么”的问题让我受益良多,中国需要机器,需要钢铁……”
    “那就不需要与国计民生有关棉布、棉纱,印书印报普及文化的纸张了吗?”
    管明棠显然些不太能接受史司的指责,在反驳的同时,又转向陛下解释道。
    “陛下,无论是纺织厂或是纱厂、造纸厂,这些工厂都有一个特点,投资少、见效快。当初展替代型工业时,臣曾有一句话,依靠这一类项目投产替代进口,节省金银币的同时,可以令政fǔ收回大量利润,从而将利润投资到钢铁、铁路、机器制造等投资大、见效慢的产业,如此国家工业方能进入良xìng循环,而国家工业基础初成之后,国家则应从工商实业chou身,从而避免国家干预工商业,影响到市场机制的良xìng展”
    “好好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管大人,若是国家都把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都占完了,那么那些个意yù投资实业的百姓怎么办?”
    史司冷声反驳一句,三天前的会议结束之后,他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很早就浮现在他的脑海中,技术分析局引进的专利3o转让给了军工企业,55卖给了产业公司,只有15卖给了sī有企业。
    “政fǔ对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投资,将导致民众对投资实业的兴趣,现在我们一年进口的机器比过去十年进口的还要多,可扣掉军工厂、政fǔ企业和产业公司之外,有多少是民营企业进口的?”
    一声反问的同时,史司的眼睛盯视着刘能贤,这个“刘不管”就不知道自己的言,有时候会影响到民众的投资热情吗?
    “刘大人,您的半年见效,两年回收,三年扩产,在南京说过,在上海说过,在广州也说过,报纸上也报道过,没错,这是农商部的成就,惊人啊可在史某看来,这一惊人成就的最大好处就是……士绅投资实业的兴趣大减,试问,那些好不容易凑起百把几十万款子的土老财,就是天大的胆子,也知道自己碰不过官营企业,不论其它,官营企业的规模大啊,net申江纱厂,乖乖,一上马就是五十万锭,这三年后扩产还会扩大多少?稍有些脑子都知道,照这个度,这个魄力,不出五年,中国的纺织市场,这些官营厂就能吃下七八成,谁还敢投资纱厂?您这一显摆,显摆掉的是民众投资产业之心”
    在嘲讽刘能贤的“显摆”同时,史司又转向管明棠。
    “管大人,若是没有民众投资纱厂这样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等过个十年八年的,到时咱们就算是想把钢铁厂、机器厂卖给民间,又有谁能吃下这么大的企业?凡是能挣钱的生意,都让政fǔ揽走了,结果最后是什么?国家是富了,老百姓却穷了”
    在管明棠意yù反驳的档口,史司再次出言打断他。
    “别说什么国富则民富,这不是一个理字,国家再富,和老百姓都没关系,你、我都明白这个道理,工厂是sī人的,工人能罢工加工资,或工厂若是国家的,罢工就没用,工人强不过警棍,儿子还是亲生的亲”
    最后又冷哼一声。
    “没准这亲生儿子富极了,连老子的话的都爱理不理的,指不定动不动就这啊,那啊的占老子的便宜,至于工人?管他那。反正,当儿子捅下天大的娄子,当老子的都会给他兜着,没法子,儿子不要脸,当老子的得顾着脸面啊。”
    史司的这声冷哼,换来的却是陈默然在心下的赞叹,这史司还没见过几家“官企”,可就把那坐大坐强后的官企的嘴脸给了说了尽。
    “那也不尽然,如果……”
    “管大人,咱们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寄希望于不尽然之上,而且……”
    打断管明棠的反驳,史司看着他,虽说心里为自己的毫不客气感觉有些不忍,可现在容不得他犹豫。
    “您曾说过,咱们落后西方一百年甚至一百五十年,要用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追赶他们,谈何容易?那有时间去1ang费”
    “史大人”
    原本一直情愿当个“不管部长”的刘能贤这会却忍不住了,几乎是在史司的声音一落,他便开口说道。
    “那你认为该怎么办?咱们总不能不办那些工厂了吧”
    “不是不办”
    转身刘能贤,史司直接开口说道。
    “而是要分轻重缓急,把该办的,比如说新建的机netg厂,进一步扩大,现在咱们一年只能生产6ooo台机netg,即便是按照规划,四年后,也就是一万五千台,数量太少,咱们今年上半年和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企业达成的合同,就采构了2。3万台机netg,今年进口、签下五万台机netg厂应该进一步扩大,争取四年后实现年产2。8万台至三万台的规模这远比生产几百万绽棉纱更节省外汇”
    “这不现实,咱们没有那么多工人”
    管明棠立即开口反驳着,最初他拟定的工业规划,是建立在“循序渐进”式展上,所有的一切都立足于现实,尽可能做到同步展。
    “当年产业公司成立时有多少工人?现在有多少工人?工人可以培训,可以大建专门学校,技师不足,从外国聘请,技术不足,hua钱引进,总之,只要愿意、只要投入足够的力量,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有些jī动的史司再次面向陛下。
    “陛下,管大人所言的对退役军人进行培训,那现在就办专业学校,让这些军人一退役就到学校里去学习,一边建工厂,一边培训工人,等工厂建好了,工人也就培训好了,宁可人等机器,也不能让机器等人,中国展工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而不是机器”
    在三人jī辩时始终保持着沉默了陈默然看着手中的那份报告,厚厚的报告凝聚着史司和技术分析局工作人员的心血,而相比于管明棠最初制定的那套“以展替代型工业”为根本的工业规划,这份表面上是规划实际上是指出当前中国工业展不足的方案,更符合自己的梦想和国家的需要。
    但是这份规划还缺少一些东西,看着这份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苏俄式“五年计划”的纲要,学机械出身的陈默然明白,若想把把纲要变成可实施方案,还需要一些专家帮助制定详细的展计划以及区域规划。
    但就像史司说的一样,中国展工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而不是机器只要有钱,在这个时代可以买来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可以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在这个贸易至上的时代,根本就不存在任何技术输出界限,可问题在于人
    中国不仅仅是缺少熟练的工人,更缺少技术人员,就像即便是想把这个纲要变成可实施方案,也需要一大批专家,帮助制定展计划和实施方案,中国没有这样的人
    要不……听听他们的意见吧
    “管卿、刘卿,这里有一份纲要,你们看一下”
第109章 影响未来的决定(求月票!求定阅!)
    第1o9章影响未来的决定(求月票!求定阅!)
    极具西方式奢华、装饰近乎美轮美奂的书房内,管明棠、史司、刘能贤的声音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下来,三人一片沉默,在过去的近五个xiao时之中,他们一直在翻看着那份技术分析局拟定的展规划纲要。
    此时时针已经指向了下午六点,尽管在午餐时有近shì意图提醒陛下要用餐了,可最终还是没有人敢去提醒,无论任何人都能感觉到此时这间书房内的凝重氛围。
    终于当管明棠和刘能贤两人的视线从纲要上收回,转向了陛下。尽管腹中的饥感提醒着他们需要用餐,但谁都知道,今天肯定是要做出决定。
    “臣……臣没意见”
    管明棠的声音有些涩,他能够理解这份纲要对国家的重要xìng,如果得已实现的话,那么四年最多五年之后,作为一个农业国的中国便会完成初步的工业化,初步工业化的目标是什么?
    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生足覆盖绝大多数行业的工业机器,有一定的机器设计能力,并不一定需要足够的数量,但一但要达到一定的技术覆盖率,也就是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待这一切完成之后,才会有中国未来的自我良xìng展。
    会做人的刘能贤见陛下把视线投向自己,他立即说出了一句滑头至极,却又显出他做人之道的话来。
    “臣……臣请圣裁”
    刘能贤的话让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著那个坐在宽敞书桌后陛下,在等着他的话,无论最终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这个决定只有这个身着军装的人能够做出。
    至于他们……做臣子的更多的时候是提供建议,而不是做出决定。
    缓缓低下了头,注视著桌面上的那份纲要,内心深处陈默然却依然无法平静,看着那白色的封面上的几个字。
    这不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吗?
    学机械出身的缘故让陈默然明白,一但接受史司的建议,无疑就是提前几十年把苏俄的那套“集中力量办大事”也就是重工业,带到这个世界上,在这个钢铁就是根本的时代,机器制造业就是核心的工业时代,集中国家的力量带的国家工业实力的飞增长优势,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
    实际上在自己创办产业公司时以及后来国内官办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就借鉴了苏俄工业展模式的某些要素,效果是显著的,像那些轻工业工厂直接成套购买现厂,在机器拆运的同时,国内已经按原图纸建造厂房,先打地基,再建围墙,简单培训工人,在机器安装时,房屋尚未封顶,而房层封顶的时候,机器安装调戏完毕,工人培训基本结束,开始试生产。
    在欧美,他们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让一家大型纱厂投产,而在中国只需要8个月,尽管那些工厂有着机器落后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至少解决了有的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就是有与无的问题。
    几十家、上百家规模不大的工厂建设好办,可一但涉及到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构成,这就难办了,这需要的怕不仅仅只是“全国一盘棋”高度一致xìng,至少,至少在实施之前,需要一份详细的计划和实施方案,甚至于进度明细表。
    “随bo”
    抬起头双眼直视着史随bo,
    “如果要实施这份纲要,需要一份详细的计划和实施方案,甚至于进度明细表,甚至需要一个全国xìng的领导机构,去统一安排涉及企业项目的运做”
    “陛下所言甚是”
    从陛下的言语中,史司明白陛下心里已经做也了决定,连忙表示了赞同。
    “还需要去核算成本,而且如此庞大的工程,绝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完成,需要分批分期进行,这需要进一步细化,在计算直接投资的同时,同时还要计算附加财政效益,这可以考虑到各期投资之中”
    而管明棠的则从财政的角度考虑到这个可以称之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工业展规划的财政上的问题。
    “钱,钱不是问题可以借、可以贷、可以生股票、甚至可以实施白银国产,从而筹集足够的硬币外汇用于购买机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
    “在于人”
    陈默然用三个字做了总结。
    “工人可以培训,技师可以招聘,但是制定这个工业规划,却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做好的,他需要各行各业的技术专家,经济、税收、工业规划、钢铁、机netg、有色金属、jiao通、制造,总之,只有我们想不到的可能涉及的方面,而我们没有这些人”
    话至此处,陈默然无奈的叹口气道。
    “现在没有,十年以后,我们也没有”
    “甚至于就全世界来说,还从来没有任何国家进行过类似的计划,这几乎等于完全移植一个初等工业国的全套工业,而其它国家完成这一切是用几十年的循序渐进,而我们却是要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他们几十年才完成的工作”
    虽说佩服史司的“大胆”,但想到面临的问题管明棠还是忍不住摇摇头,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在是太多。
    “可以说,如果这个纲要拿出去,很多人都会认为我们疯了”
    不现实管明棠相信一百个经济专家中,会有一百个人这么说,对于任何一名经济专家来说,他们都明白展国家工业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要循序渐进式的展。
    就像上海依靠着陛下的汽车制造业,建立起了一系列为汽车工业服务的下游企业,而过去,很多配件都需要从外国进口,而现在上海的工业展正是根据需要进行的循序渐进式的展,可这份规划,根本就是一片白纸上去画一幅世界名画。
    尽管知道完全有实现的可能,但陈默然并没有否认有实现的可能,甚至于自己心里早就寻思再过几年,推出中国的“一五计划”,之所以要等,就是为了等到合适的时机,毕竟面临着的问题太多,现在的中国可没有几千名“苏俄专家”帮助制定计划,然后再手把手的帮助计划的实施。
    所以才会在这个问题上显得犹豫不决,一方面是国家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现实问题的困扰,如果貌然实施类似“一五计划”的工业计划,而没有根本xìng的计划制定、指导,这个计划甚至可能有“祸国殃民”的可能,而这又不是没有可能
    在历史上,有多少未得到指导的国家试图仿效苏俄模式制定工业展规划,结果最后落得劳民伤财、祸国殃民的境地,真正成功的并没有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