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小当家-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为他娶亲。是眼下家里头等大事了。

只有他也娶妻生子,才能算得是圆满。

谭德宝微微垂了眸子,十分认真想了片刻。

然后牙一咬,他点点头。“我愿意。”

徐氏与谭德金二人开心的笑了,只是谭德宝很快又补充了一句,“不过,大哥大嫂,她要是不愿意的话,你们无需告诉我结果,好不好?”

他是怕再次被伤了!

“四叔,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说在这周围十里八乡,在咱们谭家庄。眼下可找不出第二个胜过你的男子。别胡思乱想了,你就安心的等着好消息吧。”徐氏安慰。

谭德宝点点头。

七朵听徐氏说了这事,也很高兴,催着老娘赶紧去找赵氏商量去。

徐氏也巴不得早一些将这事促成。

晚饭后,徐氏夫妇一起去了谭家大院。找赵氏和谭老爷子说这事。

“不行,我不同意。”一听徐氏说完,赵氏立马反对。

“为什么?娘,唐姑娘您也见过的,人品相貌那可都是没得挑剔的,这样的姑娘可并不好找啊。”徐氏十分狐疑的问。

她不知赵氏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赵氏道,“老大媳妇。你知道你们是一番好心,想让老四早些娶上媳妇,过上安稳的日子,也让我们放心。只是,眼下的老四可今非昔比,相貌恢复了。也有了钱,不说娶个富家千金小姐,起码也要娶个有头有脸人家的女儿,这才能配得上他吧。

像那唐玲娥,长得是不丑。可家里父母双亡家境太差不说,光那对豺狼一样的兄嫂就足以让人避而远之,这样的人家躲都还来不及呢,我们还怎么能巴巴的往上凑呢。有那样的兄嫂,老四腰里那点银子迟早要被他们给吸光的。

所以,这门亲事无论如何也是不能结的。”

谭老爷子本来还想着赵氏又在无理取闹,可听她这样一分析,也认为有些道理。

唐玲娥是个好的,可人家说,结亲家得理三代啊!

有那般狠毒的兄嫂,往后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事情来呢。

“老大,大媳妇,你娘说得也有些道理,为了避免那些不必要的麻烦,这门亲事的确结不得。”谭老爷子道。

赵氏很高兴,难得老头子与自己的意见一致。

谭德金面现失望之色,看徐氏。

徐氏也有些失望,但也在意料之中,劝道,“爹娘,您们的担忧也有道理,只是四叔的性格你们都知道,一般的女子他可是入不了眼的。眼下好不容易对唐姑娘动了心,我们若强行去阻止,让四叔伤心自不必提,恐怕自此后,他又会重新将自己给封闭起来,闹不好真会终身不娶,那到时我们可真是后悔都来不及呢。

爹娘,我们谭家可也不是一般普通的人家,难道还怕两个无赖不成。唐姑娘的兄嫂不来也就罢了,他们要真的前来,我们反而还要找他们算账呢。”

“爹娘,你们可知唐姑娘兄嫂要她嫁给谁?而这门亲事又是谁促成的?”谭德金忽然问道。

“不知道,莫非其中另有什么隐情不成?”谭老爷子好奇的问。

他们只知唐玲娥是被兄嫂逼着寻死的,可并不知其听说内情,故有此一问。

赵氏也好奇看儿媳。

谭德金长叹一口气,“唐姑娘要嫁的也是胡林镇那林家。”

“什么?竟然有如此巧合的事?难道……”谭老爷子与赵氏同声问。

同是他们也不约而同想到了什么,心里万分惊讶的同时,又有一些尴尬。

想当初,他们可是差一点儿就将二霞给推进了林家的火坑。

谭德金点点头,“没错,正是老二造得孽,唉,我真不明白,老二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以前真不是这样的。”

他垂头,用手有些烦燥的抓了抓头发,心里并不好受。

“这个畜生,真是造孽,早知这样,当初一生下来就该就他打死才好。”谭老爷子拍着桌子怒。

“他迟早要后悔的,你们等着吧。”赵氏也道。

徐氏忙道,“爹娘,我们不说这些了,二叔也不是孩子了。他做的一切,将来自会有他自己去承担后果。我们还是先说说四叔的亲事吧,四叔年纪不小了,真的不能再耽搁下去。爹娘,唐姑娘这事,你们再考虑考虑吧。

虽然唐姑娘家境并不如意,但难得的是四叔喜欢,若四叔不喜欢,哪怕对方是千金小姐那也无用啊。”

“嗯,大媳妇,你们先回去,我和你娘再商量商量,明儿给你们准信。”谭老爷子点头。

徐氏与谭德金点头称是。然后起身告辞。

等他们离开之后,谭老爷子与赵氏商量起这件事情来。

赵氏依然不同意,认为唐玲娥配不上谭德宝。

但谭老爷子细致想了想,认为徐氏说得也有些道理,要是四儿子不喜欢。对方是千金小姐也无用,难道真的要看着儿子打一辈子光棍不成。

“老太婆,这件事还是应了吧,老二造了孽,差点儿害唐姑娘丢了性命,而老四却恰好救了唐姑娘。我认为这都是天意,一来是唐姑娘和老四的缘份。二来老四此举也让老二的罪孽减轻了,不然,老二身上可就背了人命债啊。

老二这畜生,真是死不悔改,我怎么养了这畜生哟!嗨!”一提及谭德银,谭老爷子就气得擂桌子。

“这畜生是越来越不像话。我们说得话他现在也听不进去,由着他自生自灭吧。”赵氏也气。

后来二人又争执了好一会儿,赵氏也终于应了唐玲娥这事。

第二日,徐氏又来了谭家大院,得到确切消息后。她并未立马去请媒婆,而是亲自去了芦花坡。

她要先探探唐玲娥的意思。

不然直接让媒婆上门去提亲,万一到时唐玲娥不愿意,而看在谭德宝的身份上不得不答应,那可就不美了。

徐氏先去了找了唐氏。

经过与唐氏一番交流,徐氏确认了唐玲娥对谭德宝也有意,这才开口提了二人亲事,想征求唐氏的意见。

“小娥要是能嫁给四爷,那可是她八辈子修来的好福份。只是小娥身份低微,只怕配不上四爷啊。”唐氏高兴之余,又不免担心。

谭德宝为人忠厚老实,又十分能干,是个靠得住的人,侄女能嫁给他,她最是放心不过。

但就目前情况来说,唐玲娥一无所有,就怕到时连嫁妆都陪不起,如何能配得上谭德宝呢?

“方大嫂,瞧您说得这话,谁说唐姑娘身份低微了,我们不都是一样的庄户人家吗?我还怕唐姑娘看不上四叔呢。”徐氏忙嗔。

“夫人,您和老爷都是好人,我们大家都知道,只是老夫人那里,我有些担心啊。”唐氏说出心里深处的担忧。

对赵氏的为人,她或多或少也听说了一些。

想着依赵氏的性格,肯定不会答应谭德宝娶唐玲娥的。

“方大嫂,你就将心放回肚子里吧,我爹娘都是同意的,他们对唐姑娘的印象也都十分好的。”徐氏忙笑着安慰。

唐氏听她这样一说,这才踏实了。

于是二人又商量了一下,决定三天后媒婆正式上门来提亲。

唐玲娥听唐氏说了这事,顿时羞红了脸,心里瞬间被幸福所填满。

谭家这边,谭德宝也乐得咧开了嘴。

接下来,就是走过场了,媒婆上门提亲,然后合生辰八字。

八字合了之后,就是下聘定亲,成亲定在三个月之后的春暖花天之时。

唐玲娥这边,全由唐氏当做家长来操持了,至于吴金莲夫妇那边完全不知情,他们还以为唐玲娥真的死了呢。

七朵一家人开始为谭德宝成亲之事忙碌起来。

 第387章:眼红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年味渐渐的淡了下来,

谭家庄的人们早就扛起了锄头去田地忙活起来,村民们所养的头茬鸡也到了收获的季节。

七朵按照契约约定的日期,在村子中间的大晒场上摆上台子和称,开始收鸡。

养鸡的村民们用鸡笼装了自己家的鸡,喜滋滋的挑着来到大晒场上,辛苦了几个月,今日终于可见成果了

而那些未养鸡的村民们家,都有人前来看热闹。

说是看热闹,还不如是来探听虚实,看这些养鸡户到底能赚多少银子,他们也好做些打算。

村民们发现鸡笼中的鸡鸭明显和自己家养的鸡鸭不同。

鸡笼中的鸡鸭毛色鲜艳亮丽,有着锦缎一样的温润光泽,只只个头不小,一点儿也不像是三月大的仔鸡仔鸭。

谭老爷子也带着谭德财和二郎一起挑了鸡送过来。

沈家的鸡是李嫂和何叔二人挑着过来的,郑婉如紧随其后。

谭德金与谭德宝二人收鸡过称,七朵负责记账和算账,六桔付银子,各司其职。

当先称的是谭老爷子家的五十只鸡和五十只鸭,共有三百三十斤,平均算下来,每只鸡平均三斤多,共得银三两九钱多,除去种苗四百文的成本,再加上谷物的成本,最少赚了三两。

短短三个月,赚了三两,抵上平日种庄稼一年的收入了。

那些未养鸡的人们眼睛亮了,但更多的是后悔。

接下来是沈家,一百只鸡五十只鸭,共有五百七十多斤,平均下来,一只鸡鸭有三斤八两多,明显比谭老爷子家的大,看来李嫂夫妇平日里要比赵氏她们更用心的去喂养。

算下来,沈家最少赚了六两多银子。

只比谭家多五十只鸡。结果多赚三两银子,这让谭老爷子有些不好意思的垂了头。

虽然六两银子对郑婉如来说不算多,可她还是十分开心,一来当初支持了七朵。二来多赚几两银子也总是好的,往后去京城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她在想着要不要扩大规模,再多养一些。

细致想了想,大约还能养三茬,能赚个几十两,还是十分不错的。

但她也知道,家里的鸡鸭能养得这样好,李嫂夫妇自是功不可没,但也多亏了七朵常去鸡场指导,不然。定养不了这样大。

其实七朵不但常去沈家和谭家指导如何养,同时还会趁他们不注意时,将鸡鸭们喝的水换成灵泉水,所以鸡鸭们长得明显要快些。

而其他八家的鸡鸭虽然没有灵泉水的滋养,但也都收入不错。最少的也赚了一两五钱。

领到钱的养鸡户们都乐得笑眯了眼睛。

而其他围观的人们同时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养鸡户们领养的鸡鸭成活率几乎是百分百,记得他们当时领的都是整数,除了有户人家是四十九只外,其他人都是整数。

这也太神奇了吧。

于是,有人就拉了一养鸡户悄悄问,“老六。你们家的鸡鸭全都养活了?”

“呸,这不是废话嘛,要是没有全部养活,我能交一百只吗?”被问的养鸡户啐了口道。

回答完这个问题后,他自己心里也嘀咕,是啊。我买了一百只,结果还卖了一百只,这鸡鸭果然和普通的鸡鸭不一样啊。

“七姑娘,下次种苗何时能买回去养啊。”谭大马憨厚的笑着问。

“明日就可以啦。”七朵笑眯眯的应。

“那好,七姑娘。麻烦帮我记一下,这回我要多养一些。两百只鸡两百只鸭,可以吗?”谭大马很豪气的问,但又很忐忑,担心七朵会不答应。

“当然可以,大马叔,您放心,我给您记下啦,明日中午去拿就成了。”七朵笑。

“好,好,这儿是种苗钱,先给您。”谭大马从刚赚的银子里拿了一两六钱银子,又放在了六桔的面前。

六桔看七朵。

七朵笑着点头,“好嘞,二姐将银子收好,我来记下。”

谭大马笑着离开了,这回他家赚了三两钱钱银子呢,正好妻子脚不太方便,田地里的活儿做不好,但在家养鸡养鸭还是行的,如此算下来,明年家里就可以盖新屋子了。

想到接下来的美好生活,他情不自禁笑咧了嘴。

除了谭大马外,其他养鸡户们也都纷纷上前来抢订,担心迟了会没种苗。

而那些上回未养的,也有人厚着脸皮来问,“七姑娘,上回手头紧,没钱买种苗,这回可以养吗?”

七朵抬头,问话的正是长舌妇葛氏。

“只要大家愿意养,都是可以的。只是,种苗的数量有限,我们得优先卖给上回的十家,等他们买过之后,还有剩下的,大家可以再根据所需来买。”七朵微笑着答。

听她这样一说,所有人都争先恐后的挤了过来,纷纷表示想养。

“请大家排好队,接顺序来!”谭德宝吼了一嗓子。

村民们虽然不愿意排队,可不得不排好了队。

排在队尾的人则急了,看样子自己这回是发不了这财了。

嗨,都怪自家那死鬼,前怕狼后怕虎,眼皮子浅,上回要是听老娘的,买几只回来养了,这次不就不用担心买不着了吗?

人群里有人在心里暗暗骂着自家男人。

这次的种苗虽然比上次多些,但是大家都尝到了甜头,这次都比上回多买了一些,所以到最后,只是新增了五户养鸡的人家。

没买到种苗的人不免失望。

“大家也不用失望,如果鸡鸭的销量好,下个月应该还会有一批种苗出来,如果大家愿意养的话,到时我会通知大家。”七朵安慰着大家。

这批鸡鸭一半留着去供应当初签的契约,另外一半是给徐老爷子,由徐老爷子安排送去外地销售。

如果外地的销路一旦打开,那么鸡鸭的规模会再次需要扩大。

听她这样一说,没买到种苗的人们重新燃起了希望来。纷纷要求登记一下,说到时有了种苗优先给他们。

七朵将他们的姓名和想养的数量一一记了下来。

“哼,这些人可真是势力眼,当初让他们养。他们一个个说三道四的,今天看人家赚了钱,他们又红了眼睛,看他们刚刚想抢种苗的样子,可真是让人又气又想笑。”回家的路上,六桔撇着嘴,还对当初那些人的不支持有些不悦。

“噗,二姐,别这样说嘛。其实大家当初不敢养,那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大家挣点儿钱不容易,哪儿敢随意的乱用呢。”七朵笑着为当初未养鸡的人袒护,并不怨他们。

谭德金与谭德宝二人跟在后面笑。

欣慰的笑。

做人不能太小家子气,否则注定难成大器。

徐氏听六桔说了方才热闹的场景,十分高兴。种苗不愁没人养了。

接下来,七朵他们将鸡鸭点了数,一半送去芦花坡继续养着,另一半由七朵和谭德金一起送去了望松县徐家。

徐老爷子看着笼中的鸡鸭,不但卖相好,只只精神十足,他高兴的笑了。

接下来。七朵与徐老爷子商量起下一步的合作事宜。

徐家的船只三天后要启程去京城,沿途经过的州府可不少,几乎每经过一个州府的码头时,船都会停下来,徐霖轩都会去市集找相熟的客商,向他们介绍自家船上的货品。

有时说是去京城。其实到了半道上就会返回,因为货物都已全部卖完了。

除非是京里的客商下了订单,那是必须要送去京里的。

不过,每回徐霖轩回来时,都不是空船而回。船上依然满满当当的。

那是从外地买回来的货物,要放在自家商行里卖的。

徐家就是这样,将本地产的好东西销往他处,将他处新奇的物件带回来卖给本地人,自然会赚个盆钵盂满。

这次就是京城的两位大客商之前付了定金,徐霖轩特意去送货的,当然沿途依然要上岸与客商们联络一下感情的。

徐老爷子建议七朵家有什么好东西都拿过来,让徐霖轩带去售卖。

七朵听说有这等好事,自然不敢怠慢,忙笑着称好,并谢过了徐老爷子。

“外公,您上回买的八百亩荒地如今开恳得如何了?”七朵笑着问。

徐老爷子做事还真是雷厉风行呢,上回说要买荒地,回来后还真的立马去官府买了八百亩。

只是这八百亩并不在一处,分在了三处。

“嗯,前些日子下雪上冻,那些地冻得板结,活做得慢,如今天气渐暖和了,进度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