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奇的学习:10岁大学生张炘炀培养纪实(选载)-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低台阶”和高目标(1)
一旦学习速度快起来,不可能面面俱到,孩子免不了有个马虎劲儿,有的字忘了,有的知识没怎么掌握好。大人可不能马上就沉下个脸上纲上线,什么“学习态度不端正”,什么“一个小数点毁了一个宇宙飞船”。孩子的精气神儿是浑的散的,马虎病在这个阶段是治不好的,你讲这一套作用不大。
  在小学阶段,孩子出现“学不会”或者有遗漏的现象,多半就是因为心思散漫。提醒一下是可以的,别在小问题上耗时间。至于那种动不动把一个字抄多少页多少行的做法更是蠢办法。
  快的目的是多学,你得有一个量化的概念,量化就是讲实惠。在小学阶段,实惠就是多识字多记单词,今天记五个明天记六个别磨叽,有点折耗没关系,咱往前走。街坊的家长来问我:你家这个孩子英语成绩不错,能给我们传授一点路子吗?我说简单得很,现在不是假期吗?每天让他记几个单词,别太多也别太少,假如每天记十个,一个月拿20天计,就是两百个,扣除可能忘掉的五六十个,一个月下来,咱们还净赚150个,一个假期下来,咱们多学了两三百个。单词量上去了,英语成绩保证能上去。
  我的实惠观念听上去有点“机会主义”,但确实是提高成绩的灵丹妙药,不但在自己家里屡试不爽,别人照着学,也对我说挺灵。
  家长的水平肯定高不过英语老师,但在一对一的学单词辅导方面,家长教又比上大课的英语老师有优势。所以在辅导孩子学英语方面,家长千万不要有畏惧心理:“哎呀,不灵啊,咱又不懂语法,会话咱也不行,音标对咱来说更是天书……咱光学单词,未免太不规范了吧?”不能这么想,如果这么想那你什么都辅导不了。因为你没有体会到到量化积累受益无穷的好处,所以眼睁睁看着孩子跟不上,找不到一个门进来。更没有想到:“低台阶”的辅导是把孩子往高处推的最现实的路子。
  所以我不来那种诗情画意式的循循诱导:学会一个字:手,写一遍,认识了,会读了,好。手的英语是“hand”;hand在汉语里怎么写:手。过程就这么简单,听上去是不是觉得有点索然无味?那好,我们来一种“有味”的对照一下。
  在学前班里,教书的方法那可是十分丰富多彩:又念又唱又嚷:“手手手,我们都有一双手,我们都有一双爱劳动的手……”然后分组,“小芳的手是小手,老师的手是大手。写作业,用右手,抱玩具,用双手……”——我不是说这样做不对,我只是做一个客观上的比较:学前班老师有她的道理,我有我的道理。她老在原地磨,符合了大众教育的目的。老师不容易呀,她要德智美体劳兼顾,还要把班里最调皮的孩子管住。她只能那么教。我没有必要这么办,字的形意音教会了就完了,不耗时间去“巩固”,也不像有些性急的家长那样,马上去搞学以致用,不去贪图提升,什么唐诗宋词,什么趣味写作,什么作文大赛,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讲都是扯淡。小小年纪,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多识字。我不否认确实存在作文天才,但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除非家长本人也有文艺细胞,最好不要去冒这个险。我碰到过这样的例子,孩子的作文获得省级大奖,但紧接着拉开战线,全面出击,弄得孩子和家长都很痛苦,后面细说。
  我说“念嚷式教书,满堂闷葫芦”——这也是我这么多年坚定我的实惠观念的理由。我发现很多人(可能也包括少数教育工作者)都没有认识到这么一个误区:孩子的识字基础还没有打好,就急于让他们“学以致用”——今天唐诗,明天宋词,咿拉哇啦,又热闹又高兴。句子背得挺顺溜,出口成章。乍一看,效果还不错,一个个都像小秀才啊,但是有的孩子,你要是把他背过的唐诗里面的几个字拎出来让他认,他就傻了眼。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走过头了,本末倒置了。读书不是读个热闹劲儿,不是说不该去学唐诗宋词,也不是说完全孤立地识字记字,必要的练习我们也要经常做。但因为我有这么一个“快”的习惯,我肯定选择的是最朴素的方法。民间有一句话“斗大的字不识一筐”,说明它就是个量化概念。简简单单,中规中矩。多数的时候就是老办法:死记硬背。没有太多的捷径。说来说去,我们家的所谓“宝贵经验”就是一些笨法子。
  这个“笨”的意思不是吃大苦耐大劳,也不是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折腾孩子。“笨”是说我们家的教育方式巧办法少——什么巩固记忆的妙诀,什么快乐学习法,我基本上不采用,我也不会。
  “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从不给孩子“规定任务”
  在我家里,平时的自学复习一般都是这样一个场面:早上起来了,遛了弯吃了饭我就叫他——
  “炘炀,炘炀。”
  

“低台阶”和高目标(2)
孩子有时候还不耐烦,哗啦哗啦摆弄他的积木,“干什么?我还没玩够呢。”
  “没玩够?好吧玩吧——你还要玩多久?”我一般都顺着他,即使敦促他也尽量用商量的口气。
  “哎哟……我可能心脏病又犯了,这回病重得不行……”他开始做怪相。
  “胡说!小孩子家得的什么心脏病?”
  “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小孩子就不能得心脏病呢?”他开始装出很好奇的样子来问我……反正,平常的在家学习这种插曲是很多的,好在这些插曲都不会影响大局。等他玩闹够了,自然就会走上正题。
  正题是什么?自学,自学的方法和别人家什么不一样?张炘炀的自学,我觉得稍微特殊的地方就是:不一定硬要坐在小课桌旁边端出个架势来学,不一定要讲究那个形式。记汉语生词、英语单词的时候,连笔和纸都很少用。用我的话就是“随时到随时学”,这个“到”的意思是到点了。在我们家,只要是学习上的事,那一定是以张炘炀为中心的。他的“到点”意识就是从小养成的好习惯,玩了一阵自己就知道学了,玩和学并不矛盾。我也没有刻意地去追求快乐学习法,我历来就是这么一个态度,在孩子遇到难题,或者有点疲累的情况下,别用“兴趣诱导”哄着孩子上路,这样做,等于把学知识当成了包在糖衣里的苦药,家长要是有了这样一种心理,结果只能是:自己累,孩子也累。
  张炘炀的到点,说穿了就是什么时候都在学。早上背了英语单词,骑自行车出去遛远的时候我会随时抽查,在河边散步,随便拿个小棍子在沙地上画……这就是我所谓的“随时随地学”。
  我的家庭教育是奉陪式的。孩子上学校我不管,但回家的学习,我这个当爹的要把时间拿出来陪着他。我的这个方式,对那些事业有成或者工作太忙的家长来说不合适,跟那些没有心思陪孩子的人说更是白搭。对于这样的家长来说,还是把财力精力放在孩子的择校和与老师沟通方面为好。
  第二,随时随地学不是把孩子当成学习机器,炘炀能够做到把学习当成个乐子,这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关于这个习惯是怎样养成的,我要专门谈到。另外一点,在我们家里,没有“今天的作业今天必须做完,不能留到明天”这一类的话,我也没有做过这样的要求。更没有什么“突击”“争分夺秒”的概念。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撇嘴了:“张会祥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学习任务这么重,考试那么紧,不突击不加班加点怎么行?”
  ——我为什么敢于轻飘飘地说我没有“紧”的概念,也根本不来“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那一套,因为有一个大前提,我们打了个时间差呀,小学前识字,有了先发优势,赢了一步,步步皆赢。这就涉及到量化学习任务目标的问题了,正因为张炘炀前面学得快,所以后面的时间都是白挣的。前面的环节咱们加快一些后面所有的学习都不被动。张炘炀确实从“快”的原理上获得了好处。
  张炘炀2005年考上大学本科,现在已经顺利进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数学系一年级下学期了。上学期期末考试,两门专业主科高等代数和数学分析都得了90分,这个成绩在全系都是数一数二的,虽然没能拿到奖学金(计算机课得61分拖了后腿,还得加强)。但这个成绩证明他本人能够跟得上大学课程,对这一点,我和孩子都是比较有信心的的。
  10岁的小孩经过连续跳级——小学一二年级各1个月,三年级4个月,四年级没上直接上五年级,两个月读完五年级,六年级完了以后上初中,初一初二用一年时间学完,初三基本上在家里自学,把高一高二主要知识全部“吐撸”完了,然后直接上的高三。高三由几门主课老师辅导了两周左右,基本上我带着自学并做习题,然后参加高考。以超出录取线47分的成绩被大学录取,这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对这件事儿,有的热心人想帮助申请吉尼斯,也有的好心人耽心:是不是太苦孩子了?也有观念上的争论:不理解的、叹气的、表示“悲哀”的,什么话都有。这也是免不了的。
  我们目标是把本科定为高中起点,没有本科毕业就去就业的打算,我还要让他继续学习、深造。将来如果有能力他,考硕士、博士的话,我们可以再考北大、清华等名校。孩子本来才10岁,有很大的伸缩空间。我们现在按照孩子的正常路子来走,没有给他定更高的目标。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我的家教辞典里没有“省劲”一说(1)
我在36岁的那年得了这个孩子,他的成长过程我是一直陪着的,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操持他的教育。因此,为什么这孩子学得快,为什么这孩子这么小的年纪能考上大学,为什么我让他这么小就会考大学,对于这件事,我是有发言权的。
  大家都在说:张炘炀课程学得这么快,考试考得这么顺,肯定里面有能够有启发作用的东西。有很多单位希望我去做报告,把里面的“科学奥妙”都讲一讲,我没有去讲,一直比较犹豫,为什么呢?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我是1978年恢复高考第二年考上河北科技大学的,大小也算个知识分子。但我长期做基层工作,比如像车间副主任,街道办事处干部之类的具体工作,按人家的话说,我这个人“不会来事”,仕途上也没有什么进步,人还挺固执。没有什么口才,理论水平也一般,以前从来没有专读研读过教育方面的专门著作,很多名词都不懂,像什么“赏识性教育”,“递减效应”都不甚了了。最近张成了“新闻人物”后,我才接触了有关的书,读了这些书我直挠脑门子,人家什么事都能总结出个甲乙丙丁、子午寅卯,那都是专业水平啊。我不行啊,都是些土方子老调调。最主要的,现在这个时代,大家最欢迎的是能够讲一讲怎么聪明地学,怎么样事半功倍地学。对于这一点,我只能比较遗憾地告诉大家:我张会祥的“家教辞典”上,可没有“聪明学”和“省劲学”这两个词。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我的土方子对大家有什么帮助,人家会不会感兴趣,我也把握性不大。我没有出去做报告也有这么一个原因,主办方把提纲和稿子拿给我一看,我说不行,你们这个写的太高级,太像论文,不是我的风格,也不是实际情况。现在的家教指导书上那些流行的词藻,流行的概念,我讲不了。
  第二,张炘炀的学业是我奉陪出来的,如果你作为家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奉陪,那我这个方法对你来说有一个局限。要是你觉得“咱没有时间天天陪孩子学,起码能从老张教他孩子的过程中讨点启发性的东西吧?”那么我愿意跟大伙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要是你觉得我这个人实在,值得信任。第一表示感谢,再一个我要老老实实告诉你,我所介绍到的许多方法过程与正规理论相比,是有距离的。
  所以我要把我所归纳总结的一切称为“家教偏方”——明摆着的,没有照着正规的教学大纲走;重新课轻复习,重节奏轻分析,重步骤轻技巧——这个思路甚至跟流行的“神童”教育案例都有明显的不同。
  我在这本书里不但要讲出经验,也要谈到教训。至今为止,张炘炀也有一些问题,比如:不善于面对变化,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比较执拗。
  我本人在教育方法上也不是太讲究,有时忍不住也要跟孩子斗气——我不会因为教出了一个10岁的大学生而把我的教育过程全部往好处上去总结,去拔高。
  我陪张炘炀一起学习的这些年头,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不时也有一些困扰。但我始终有一个把孩子的学习管理好的恒心,动力在哪里,也许可以用有些教育学家说过的“宗教感”来解释。
  现在的大多数家长和我们家的情况一样,只有一根苗苗,疼着爱着,寄予很大的希望。多多少少对自己孩子的期望有那么一点类似“宗教感”的东西。
  坦率地说,我有这个热情,但我没有因此把我的意志强加给张炘炀,没有拘着他往前走。因此我希望不管是家长还是同学,首先还是要树立一个平常心。
  孩子最终能不能成材,先不忙下结论,孩子以小学生的年龄顺利通过了高考,这也是全社会都知道的事实,所以媒体、学者专家和很多的家长考生都来关切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和绝招,希望我们两口子不要保留,能够贡献出来,对此我非常理解——我有这样一个体会:现在咱们国家倡导的教育是全民教育,各个学校也实行的是大众化教育,大家都在讲“素质教育”,都在说考分不是惟一的——但作为家长来讲,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冒尖?素质教育口号喊得震天响,你能不能改变凭考试分数选拔优秀学生的现实?如果改变不了,咱们是不是就得尊重这个现实?
  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考分选拔” ,生活中的“得分”都不是贬义词。我用了我的手段,让张炘炀多得分,我也觉得挺自豪。
  我一直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为什么选择这种比较独特的跳级式飞跃,我是有充分的把握的。在他很小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记忆力很好。现在的义务教育学制太长了,我认为那不适合他,没必要完全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教学方式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孔子不是说过“因材施教”吗?我认为这种教育观十分科学。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父母最明白自己的孩子是块什么“材”,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施教能够取得比学校教育更好的效果。孩子对自己的父母也是相当了解的,父母与孩子之间可谓知己知彼。我并不觉得我的孩子是个神童,他只是智商比较高而已,教学方式的合适才是最重要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我的家教辞典里没有“省劲”一说(2)
我的家教方法可能会引起争议,我不否认我的目标一大半是朝着考试闯关来的。张炘炀目前为止,只能说是高考的“赢家”。这本书主要内容都是围绕着课文学习、知识积累、考技分析进行的家教回忆,有点过于务实的倾向。比起那种比较全面的集装箱式的家教理论,我这个经验是很不全面的,不是包治百病的。一句话,不够高级。有一些推理可能比较草率,有一些看法比较粗糙。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我运用了我的方法,让张炘炀小小年纪通过了大学的选拔,我的所谓家教方法,也只能从学习习惯、日常功课、检测手段、考分战略这个范畴讲一讲。用一句老生常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