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安纪事-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子路嘟哝着:“我还不是觉得对不起你才那样的吗?”

月心笑道:“现在还翻那些事情出来干什么?要是父亲没有把郡王带出来,我们怎么能遇到郡王呢?”

平安也笑了起来:“这算是我出来最大的收获了,其实别的我都不在意,不过上次母皇也说我是要打破门阀的推举制度,我真不知道什么是推举制度,不是科举吗?怎么会是推举呢?”

李蕴秀笑道:“郡王就是这样,无意为之已经能击中要害了。”夸得平安高兴地直挠头,七七则趴在桌子上死劲地笑。李蕴秀说道:“大梁秉承的是先周的推举制度,原是为官的人举贤荐能的,后来渐渐演变成门阀,人才渐渐被门阀垄断,即使有才能的人出来也很快就依附于门阀,否则就会销声匿迹。郡王,德操先生就是不愿意依附门阀,才不愿出仕。这很多原因也是因为民间的百姓很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知识就掌握在各大门阀手中,当然门阀中也是人才辈出,否则大梁也不可能这么多年仍然能够和东杞南邗北苏并称四国。郡王现在的军事院校就是让军中普通的军士也可以接受教育,那不就是普通出身的军士只要能考试通过也可以成为军官吗?这不就是打破了多年来,只有将门的子弟才会接受军事上的教育的格局。”

平安吃惊地看着李蕴秀:“我知道了,我那个办学也是这个道理,真没有想到啊,我还真没往那个方面想。”

李蕴秀笑道:“不知道郡王所谓的科举制度是什么制度呢?倒是说出来让蕴秀听听吧”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平安说道:“简单点说就是通过一定的规矩的考试,选拔人才啊”

燕赤霞一拍手说道:“现在的东杞用的就是这种办法在选拔人才,所以她们也逐渐强大起来了,有对南邗用兵的迹象。”

李蕴秀点头说道:“看来要想国家强大就必须打破这些陈规烂矩,郡王您把您的这个想法说给陛下听吧?”

平安忙举起一个手:“蕴秀,你就饶了我吧还建议啊,你看看,就我建议的这些事情都是在给自己找麻烦,我原来只想当米虫,结果现在变成了陀螺,天天就在忙,都是被自己害的。就我的估计,肯定会有人想到这些的,不用咱们操心,我们还是操心咱们家的幸福生活吧”。。。。。。

大梁景凤十六年的四月二十二日,雍京东郊新建成的军事院校,全身穿着新军装的平安迎来了惠帝的銮驾。惠帝的銮驾停在了军事院校的门口,平安抢先上前,右手握拳靠在左胸行了个军礼:“请母皇在此下车吧”惠帝扶着平安的手,下了马车,果然如平安的心意惠帝今天穿的也是新军服,为了这事,礼部的不少官员都上书说这是有伤国体,很多御史也上奏章说此事不妥,可是惠帝这次是铁了心要依着平安的意思做事,不但今天惠帝穿了军服,就是同行的武官也都穿了新军服,看着整齐而威风。

惠帝看着军事院校门口金底黑字,龙飞凤舞正是太女姬明婧亲手题书: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横批是:精忠报国。惠帝笑道:“平安怎么样?你太女姐姐虽然不能亲来,还是对你很支持的。”平安口里答着是,心里却是不以为然,不就是写了几个字嘛,其实就一个太女的身份值钱,那字还未必有秦子路写的好看。

等惠帝在门口站定,平安大声说道:“今天是大梁历史上伟大的一刻,也将是全天下的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刻,我们陛下的英明的领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远远不够,为此在陛下的倡议下建立了此军事院校培养大梁未来的军士人才。下面皇帝陛下说话。”说着平安对着惠帝又行了一个军礼,带头鼓起掌来,下面基地的诸人早就是排演过的,立刻跟着鼓掌,文武百官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也是跟着鼓起掌来,一时掌声雷动。

惠帝虽然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欢迎场面,不过倒是处变不惊,对下面的文武百官说道:“朕对此院校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军事院校能为大梁培养成杰出的军事人才。通过考试的学生要在这里认真的学习,因为以后你们就是大梁的未来和希望,为建立强大的大梁勤奋学习。大梁强盛了,百姓才能够幸福安宁的生活。希望各位军事院校的学生继承和发扬大梁光辉伟大的传统,努力学习,争取毕业之后为列祖列宗争光,为女孙后代造福。”说着惠帝挥动一下右臂,平安忙带头喊道:“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一时山呼之声直冲云霄。

随后大梁的国歌奏响,惠帝在平安的引领下,走到军事院校门口一块巨大的蒙着红绫的石头前,惠帝亲手扯下红绫,只见石头上镌刻的正是惠帝亲手所书:黄埔军校四个大字。随着揭幕仪式开始,一系列的庆祝活动随即展开,像是升国旗,唱国歌什么的。

在黄埔军校的阅军台上,满头大汗的平安向兴致勃勃的惠帝请示:“母皇,下面阅兵仪式,要开始吗?”

惠帝对身边的风飞扬笑道:“看看这丫头,还跑来问我,我今个还不都得听她的?”

一身新军装的风飞扬笑道:“郡王为这次开幕忙了这么长时间,如今就是陛下都听郡王的,那也是高兴的。”

惠帝抚掌大笑:“这是自然。”说着转头对撅着个嘴的平安说道:“快去,让我看看你有什么花样?要是不好,回头我在来打你的屁股。”说的陪同惠帝的文武百官都是哈哈大笑。

平安一边腹诽着惠帝,一边向身边的侍卫做了个手势,立刻平安的命令被传达了下去。场上响起了阵阵战鼓的声音。一个百人的方阵缓缓出现在阅军台的东边,一色都是军绿色的新军服,脚蹬马靴,腰垮军刀的军士分外精神,正步整齐地向阅军台走来,在走过阅军台时,队伍中有人喊了一声,立刻方阵中所有的人都拔出了军刀,侧面目视惠帝,大声喊道:“万岁,万岁,万万岁。”开始时风飞扬等侍卫唬了一跳,保护在惠帝身边,但是很快就明白过来,这是向惠帝致意。平安忙凑到惠帝身边说道:“母皇,这是基地训练的军士,这是向您致最崇高的敬意呢”

惠帝站起身,向那些军士挥了一下手。只见在那军服方阵后面,又是一个百人的方阵,全身黑甲的弓弩兵,全副武装正步经过阅军台,平安在惠帝耳边飞快地介绍道:“这是精选出来的弓弩兵,现在我们大梁的弓弩兵的装备,可以再一个弩槽中装十六枝箭了。”

弓弩兵的后面是一个全身银甲的方阵,平安说道:“这以后将是我们大梁普通士兵的铠甲,基本都能达到我以前那副铠甲的强度,对付一般国家的兵器是绰绰有余的。”

在银甲方阵的后面,有二十五辆马车组成的车弩方阵,平安说道:“这就是车弩了,母皇还没有见过吧?很厉害哦,不过这个是经过改良的,强度没有以前的大,但是可以连发,基地还在研制连发弩车,不过目前还没有太大的进展。”惠帝只能一个劲地点头:“不错,不错,慢慢研制,这些都已经很不错了,真是没有想到啊”

车弩方阵的后面是骑兵方阵,平安说道:“我要的马还都没有着落,要不然,母皇这些骑兵的战斗力会提高很多。”惠帝说道:“你那个小姑叫什么来着?不是说让她去找好马了吗?”

平安笑道:“哪有那么好找?说起来都是我把她拉下水了,这么长时间在外面不知道怎么样?上次写信回来说是还没有找到好的马种,就是找到,也不是一两年就能解决的。”惠帝点头说道:“回去提醒我给她赏赐吧”平安连忙答应。

每一个方阵在经过阅军台前的时候,必然对惠帝大声致意,而惠帝也一直对着阅军台前经过的士兵挥舞着手臂,堪堪到了最后一个方阵,这也是一个百人的步兵方阵,惠帝看着这方阵都是身穿古铜色的铠甲,只是这铠甲从头部开始就与其它的甲胄不同,带有面罩,只不过现在面罩都是推上去的,铠甲由无数的甲叶组成,走起来哗哗作响。平安看着惠帝满脸的疑惑,便笑道:“母皇,这是步兵最终极的铠甲,步人甲,比我那副铠甲的强度大了五倍都不止。只是甲胄很重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军士,穿着是不能作战的。您看那边领头的那个,那是燕赤霞哦。”说着平安朝着燕赤霞的方向挥舞了一下手臂,燕赤霞喊了一声,全体步人甲方阵的军士也喊道:“万岁,万岁,万万岁。”惠帝对着这个方阵的人行了军礼。平安说道:“这次阅兵仪式所有军士的训练都是燕赤霞做的,不错吧”

惠帝看着燕赤霞那张雌雄莫辨的脸说道:“这真是不错了,只是这个长相还真是像她们说的那样。平安你什么眼光啊?”

平安哧了一声:“什么眼光?最好的眼光,武功高,本事大,长得又帅,唉,我真是有眼光啊”

惠帝知道平安历来是和别人不同的,也就不在这件事上和平安多做纠缠,阅兵仪式之后,惠帝和文武百官一起参观了军事院校的各项设施,这里的一切对惠帝和文武百官来说,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最让惠帝吃惊的便是院校里的图书馆,这里满满的书架上都是书,惠帝吃惊地问道:“平安,你不会把我的藏书库里的书都搬来了吧?”

平安笑道:“就算不是全部也差不多了。母皇您看。”说着平安拿下一本书,惠帝见那铅字的书籍,一时反应不过来。平安笑道:“基地这些日子都在忙着印刷这些书籍了,不错吧。可忙死她们了,不容易,先是赶出了课本,后来又每套书印出十本放在图书馆供学生阅览。”

惠帝说道:“你是说那些孤本也被你印出来了吗?”

平安说道:“那是自然,当然这些印出来之后,原本都已经归还了,母皇不用担心。”

惠帝点头说道:“真没有想到,平时难得一见的书都被你弄到这了。”

平安说道:“说到图书馆,母皇,我觉得还应该办一个国家性的图书馆,在各个主要的城市都设立一个,这样有助于民众学习,毕竟还是有一些爱学习的人,能有免费的书看,对她们是有好处的。”平安这时不由想起,前世的自己在图书馆度过的无数的日子,真是怀念啊

惠帝皱着眉头想了一下:“朝廷一时大概不能有这个闲钱,等以后吧这件事你记得就好。”平安一听就知道,这件事又落在自己的肩上了,不过这件事倒是平安爱做的事情。忙跟风浩熙说了一声,风浩熙急忙将这件事记下来。

在参观了图书馆之后,惠帝又参观了校舍之后那个四百米的跑道和一些军事训练用的设施。终于在晌午的时候平安护持着意犹未尽的惠帝回到了凤鸣宫,结束了这次别开生面的军事院校落成仪式。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这日晚间与往年一样便是惠帝在宫中设宴,只是这次惠帝凤德殿上大宴群臣。后宫的卢君后也带着后宫诸君在凤德殿的偏殿设下宴席,虽然惠帝和平安有言在先,只要平安能在惠帝寿诞之日将军事院校落成便算是孝敬惠帝的礼物,但平安到底还是在李蕴秀的劝告下,拿出了一个小玩意孝敬给了惠帝。

当平安让人抬进一个一人多高的物事时,惠帝看着蒙着福寿红绫的物事现就笑了起来,对身边的君后说道:“这孩子这回拿出这么大的东西出来,不知道又要拐走我多少好东西了?你可要看牢一点哦”

卢君后陪着笑说道:“郡王哪一回都是出人意料的,要是这东西入了陛下的眼,就是被郡王拐走点东西,那也是应该的。”

平安笑道:“母皇就会说笑话,这东西保证母皇满意就是了,要是母皇满意,可得多赏我那几个侍君哦。”说的文武百官都笑了起来。

在群臣中有大臣站了出来,正是平安以前在宜城就认识的方明德,只见她笑着说道:“郡王别卖关子了,快让我们大家让看看郡王这一片孝心,孝敬陛下什么稀罕物事了。”说的惠帝都笑了起来。平安说道:“母皇,您下来站在这前面,好不好?”

惠帝边笑边站起身来到那东西的跟前说道:“这还没拿你的东西,就开始指派我了,要是等会这东西不好了,看我怎么打你的屁股”群臣又是一阵大笑,所幸都知道宜宁郡王不在乎这点颜面,大家也就陪着惠帝痛快一乐。

平安等惠帝站定,一下子拿掉了蒙着的红绫,惠帝吃了一惊往后退了一步,惠帝身后的诸人都是一片惊呼,连卢君后都站了起来,平安笑道:“母皇,这东西叫镜子,比铜镜照的更加清楚,您看怎么样?”

惠帝又往前走了一步,左右晃动了一下,看着这个平安按照前世的穿衣镜做的镜子,只不过因为是献给惠帝的礼物,在镜子的支架上全部是金光灿灿的金色的凤凰的雕花,本来按照月心的建议要用纯金,可是以平安小气的性格,怎么也不会用纯金,最后大家只好依着小气的平安,只在外表镀了一层金子,就这样还把平安心疼的不行。

惠帝用手摸了摸镜子,半天才似乎喃喃自语地说道:“平安啊,平安,你到底还能给朕多少惊喜呢?”卢君后在惠帝的身后看着这镜子也是说不出话来,这么多年一直照着不是很清楚的铜镜,现如今看到自己的身影在平安送的镜子中的样子,也是惊奇的很,不由的说道:“果然神奇。”因为有了平安孝敬的镜子,别的礼物都成了陪衬,惠帝让人将那镜子就摆在桌子的旁边,让文武百官观瞻。平安说道:“可仔细些,容易碎的,费了我多大的心神,耗了多少材料,才弄出来个这么大的。”顿时让搬运的侍人手足无措,生怕一个失手打了惠帝这心爱之物。

卢君后看着那镜子笑道:“这么金贵,那平时也要磨的吗?”

平安忙躬身答道:“那到没有那么麻烦,只要用软布擦拭就好,比铜镜还要好保养,只是不能被钝器伤了,会出现痕迹就不好看了。重点是比较容易碎。”

卢君后笑道:“郡王,总是弄出些出人意料的东西,让人爱不释手啊。听陛下说,你的那几位侍君今日也要进宫,怎么到现在本君都没有看到人呢?”

平安说道:“启禀君后,他们没有份位,这宴席上哪有他们的位置,要等宴席之后才能给母皇和君后请安的。”

卢君后想了想说道:“不是说都有了官位了吗?”

惠帝笑道:“不过是个六品的小官,主要是让他们方便帮着平安,哪能到这里来?”

卢君后便笑了起来说道:“这要我说都是陛下的不是了。”

惠帝笑道:“哦,那我倒要听听怎么是我的不是了?”

卢君后笑道:“既然是服侍郡王的人,自然是自家的孩子,就是在这殿上没有席位,那偏殿怎么就不能安置,陛下倒是不心疼这些孩子?”

惠帝大笑道:“那是我的不是了,平安啊,快让你的那几个侍君去偏殿入席,等会朕就亲自去瞧瞧,平安嘴里见天夸奖的男人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平安躬身答应着下去领李蕴秀等三人进宫,心里想的却是蕴秀果然料事如神,这天下的男人没有能逃得过镜子的诱惑的,连对自己一直有所忌惮的卢君后也拜倒在镜子的魔力之下,想通过自己的侍君对自己示好,不过就是为了得到这魔镜罢了,幸好自己早有准备,嘿嘿,这下子要发财了哦?????

惠帝的寿诞之后,平安的三个侍君从宫中拐回了一大堆珍宝,当然礼尚往来的,李蕴秀等人也是把平安做的大大小小的镜子送了出去。只不过这些镜子最大的也就是一尺见方,毕竟平安刚刚试验出来的东西成功率不是很高,就是这样还是让平安高兴的不行,本来平安嫌麻烦,不想多做,可是经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