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冲囍-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乡人朴实,见他们临别又特来道谢就已经觉得很高兴了,何况还送了这么多礼物,倒弄得他们极不好意思,一定不肯收下。推搡多时,才勉强收了。却又立即让家人杀鸡沽酒,定要留他们吃个饭才许回去。

章清亭正好趁便提起要去看望那位道姑,乡民立即豪爽的便亲自把他们领了过去。这还是章清亭头一回来,就见一座小小的无名道观,坐落于半山腰上,从外墙上看,虽然略显陈旧,但并不算太过残破。

门前那副年前才贴的对联已经被雨雪侵袭得掉了不少色,但那墨迹仍是清楚的。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个大字,笔力圆浑,颇有些气势。但那笔划怎么看怎么似乎差了一点劲道,而且留心细看,都有些微往右倾,想来是不惯左手之人硬用左手书写所致。

是怕暴露笔迹么?章清亭暗自思忖着,到底会遇到怎样一位仙姑。

小道观一共就三间房,除了前殿,两边厢房分作接诊处和卧室。推开两扇朱漆斑驳的小门,便是小小的前殿,因为供奉着神灵,显出与一般民宅所不同的肃穆之意。

只是墙角那被磨得光滑的长凳,乡邻送来的瓜菜,给小孩子预备的点心,又带出一份世俗人情味,显得波澜不惊,隐逸安详。

“谁呀?请等一会儿啊”

推门发出的吱呀响声,早已惊动了厢房里的人,却仍是自顾自的在里头忙活着,有一会儿,才见道姑陪着一个中年妇人出来。

领路的乡亲熟门熟路的打着招呼,“李大婶,又来贴膏药啊?”

“可不是?昨儿下地不小心扭了一下,疼得我一宿都没睡好。刚刚仙姑给我敷了药,可好多了。你们这是有事吧?我先走啦仙姑,谢谢你啊,等我明儿攒一攒,再拿几个鸡蛋给你”

“都是乡亲,有什么好客气的”那道姑送走这农妇,方才洗了手过来招呼章清亭他们,“不好意思,快坐吧”

章清亭仔细瞧了瞧,这妇人大约四旬上下,若不是穿着一身半旧的道袍,真看不出与普通农妇有什么特别。无非是皮肤白些,五官周正些。只嘴角那粒美人痣,让人印象深刻。想来韶华正盛时,应该也是位俏丽佳人。

可当她端茶来时,章清亭看见她端茶的手势和露出来的那一双手,心里就明白了几分。

这双手十指纤纤,虽然多年不加保养,却仍不改其纤巧之意。奉茶的礼数又极周到,看得出她的主人以前一定是一位养尊处优,且教养极好之人。

道姑察觉到章清亭探究的目光,抬眼与她对视时,那一瞬间,她眼里的神采一现,竟让章清亭觉得有些触目惊心,有股天生的威仪淡淡的流露出来。

不过也只那一瞬,道姑立即眯眼笑着掩饰起来,“这位小婶子倒是面生的很”

杜聿寒忙做了个介绍,一时瞧见玉茗,那道姑明显的愣了一下。再见到玉茗挂在衣襟上的那枚小小玉如意,章清亭留意到,这道姑脸上的神情虽未改变,但整个身子却是狠狠的震了一震。

但就是在如此慌乱之中,她也极快的调整了自己的情绪乃至整个身体,那茶水只渗出少许,还全藏在自己袖里。

章清亭不由得暗暗佩服起来,这得有多好的定力,才能有如此的反应?她也不急,只屏心静气,等着看下文。

孰料这道姑竟然瞬间就恢复了常态,只字不提,只是坐下,拉家常般说些闲话。让章清亭暗自纳罕,难道今儿来了,就真的只为了见上这么一面?

直到那乡邻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要邀请一干人等全回家里去吃饭时,那道姑才笑着拒绝,“我是方外人,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你们自去吧,不过我这儿却有年下酿的一坛好米酒,送你们助助兴了”

她转身进去取酒,玉茗忽地道了一句,“这仙姑看着真面善,倒象是在哪里见过一般”

章清亭注意到,那道姑才消失的棉布门帘明显的无风自动了一下。

可当她取了酒出来时,面上仍是看不出一点痕迹。只是要送她们走的时候,那道袍却被门角勾了一下,就这么巧,哧啦一声,撕裂了个口子。

道姑皱眉嗔着,“真是讨厌人老了眼睛也不好使,这不又得麻烦人来帮忙?”

章清亭心中一动,赔笑着道,“仙姑若不嫌弃,我留下来给您补两针就完了,总是针线都有现成的。”

小玉忙道,“我也带了”她一面说着,一面从衣襟里取出暗藏的针线。

道姑顺水推舟,“那可就麻烦你们了不如你们先走,我一会儿送她们过来”

那乡民没有多心,领着人先回去了。

章清亭知她有话想问,等道姑脱了外袍,交给小玉,“院里亮堂,你就在这儿做活。”自却进了屋。

那道姑端坐床上,此时再见她进来,竟跟换了个人似的,周身散发着无形的威严,极具震慑,“是紫阳让你来的?”

章清亭摇了摇头,“一个朋友。”

道姑肃然问起,“那你知道多少?”

章清亭淡然一笑,“我什么也不知道。我不过是个村妇,即将返乡,有个姓晏的年轻人可能从前见过您,便让我带他来看看您,仅此而已。”

提起玉茗,道姑岿然不动的神色中终于出现了一丝波动,“他这些年都在天一观里?”

章清亭点了点头,“直到如今。现准备随我们远行出海。”

道姑静默良久,终于忍不住眼圈红了,忿忿自语,“十七年了他竟然足足骗了我十七年”

她的胸脯急剧的起伏着,那一份悲切与哀恸是装不出来的。

章清亭旁观不语,一字不问。每个人都有她自己的秘密,她的任务是把人带到,不是揭开谜底。

道姑冷静了一下,才问章清亭,“你有没有办法把我带出京城?”

她很坦白,“我没有路引,也不能在京城中抛头露面。”

章清亭想了想,“有不过这法子有些晦气,你愿意么?”

道姑嗤笑,“再晦气的事我也经历过了,还怕什么?你说”

章清亭悄悄在她耳边低语几句,道姑微微颔首,“这法子不错。不过,我却没什么能报答你的。你真愿意帮我?”

章清亭笑了,“我不过是在给自己积福,毋须报答。”

道姑瞧了她好一会儿,“可我会记得欠了你这一份人情。”

章清亭不置可否,只是一笑。经历了这许多的是是非非,甚至生生死死,她对许多事情的看法已经悄然转变了。她不是爱心泛滥的人,但举手之劳的施恩,她会去做,也不会在乎回报。如紫阳所说,替自己多积点福,又有何不可?

很快,小玉补好了衣裳,送进来还给了道姑。

道姑亲送她们又去了那户农家,并且提了一句,草药快用完了,得去采点。

又过了两日,那道姑一早就背着药筐进了山,却再也没有回来。

乡邻自发的上山找了一夜,最终在一处断崖上发现她的一只鞋,而观中一切如常,据此认定,她是遭了不测,倒是嗟叹不已。

(PS:谢谢投票留言的亲们,这么个大热天,码字的辛苦,追文的也不容易,o(∩_∩)o)

第二卷 (四七八)还乡

(四七八)还乡

坐在船舱里,听着船浆有节奏的拍开层层波涛的哗哗声响,心里分外静谧。

一时张金宝进来笑问,“大姐,你真的不去姐夫那船上啊?”

“说了不去就是不去”章清亭横了弟弟一眼,“你怎么有空跑这儿来传话了?还不快去外头张罗着整个一船人都交在你手上呢,出了一点纰漏,我唯你是问”

张金宝一缩脑袋,赶紧出去了。

这次回乡,他们本来是准备了两条船的,可谁料临行的时候,皇上格外恩赐了一队仪仗,欢送赵成材还乡。

既然敲锣打鼓,披红挂彩的闹将起来了,那沿途必定少不了官员接待。章清亭反倒不好与他同船,于是带着女儿躲到替方明珠准备的船上,图个清静。顺便就将回程的一应事宜全部交给张金宝来打点,自己什么都不管,逼着这个弟弟也要开始学着担责任管事情。

方明珠听她打发了张金宝,因自己戴着重孝,不敢说笑,却忍不住说了一句,“大姐,姐夫也是一番好意,你若是不去,他必定又得打发人送东西过来了。”

“理他做甚?”这些小小的讨好可不放在章清亭眼里。

临走的时候,又进京谒见了一次皇后娘娘。

国母颇为高兴的告诉她,“你们上回提的那事,哀家跟皇上提过了,觉得甚好。已经着礼部的官员审议,想来要不了多久就会昭告天下实行了”

估计皇后娘娘因为这事得了皇上不少青睐,总之最后赏给章清亭不少东西。理由全一样——添妆

章清亭也不脸红了,学起了某人的无赖心思,反正又不要钱,不收白不收

后来赵成材瞧了东西,故意说着风凉话,“怪道人家看不上我了,看看这排场,跟公主都不相上下了,我还真得算算得置办多少东西才接得起这媳妇”

章清亭懒得理他,心中却开始盘算回家之后的几件要紧事。一是小蝶的婚事,二是要抓紧时间盖新房了,三就是眼前之事。

“明珠,你们族里还有什么人么?这次回去,会不会有些族长什么的又跳出来指手画脚?”

方明珠也很茫然,“这个我可从来没听爷爷说起过,家里都多少年没亲戚往来了。”

章清亭想想也是,就是在扎兰堡这几年,也从没见方家有人找上门来的。可这平时不往来,可不能保证那节骨眼上没人出来闹事。

万一有人心怀不轨,觊觎方家财产,又欺她一个弱小女子,那可就有些麻烦。不过方德海既把方家的事全权委托给了她,怎么着她也得替方明珠保住这份家业才是。

“明珠,我这有个主意。咱们现回去了,就直接先将老爷子和你爹的棺椁停回老宅子里去。这在京城也耽搁了一些时日,现下天暖,可不能停放太长时间了,但太短也不象话。就放上三七之数,便择日破土入穴吧。若是你家有什么人要来生事的,有这些日子也够他找上门的,到时咱们再看怎么应付。总之大事上绝不能让步,破点小财也别在乎,就当让你爷爷和你爹走得安乐些了,行么?”

方明珠点头,“行大姐,我都听你的。”

章清亭轻抚着她最近消瘦了不少的脸庞,委实有些心疼,“真是可怜的丫头这些天也着实累坏了。”

方明珠迟疑了一下,有话想说却不太敢问。

“有事你就说都现在这样了,以后可千万别跟我客气”

方明珠这才嗫嚅着问,“大姐,那我……是一个人回去么?”

章清亭嗔了她一眼,“傻丫头,你不跟着我,还能跟着谁?反正我现在是单身,你家又没人。等回去了,我先带着妞儿陪你一道住在老宅子里去。等把你爷爷和你爹都安葬了,你再收拾收拾,随我回家住去。就是咱家起了新房子,也必然带着你一起的。”

方明珠俯身把头埋在她的膝上,声音里有些哭腔了,“大姐,我其实……有些害怕”

章清亭眼圈也红了,“别怕别怕只要有大姐一日,必不叫你一人落了单。就是你日后嫁人了,什么时候想回来,记得大姐家里,永远给你留着间房的。啊?”

方明珠使劲的点着头,不说话了。

静默了好一会儿,蓦地响起笃笃的敲门声。

听那声音是从内室传出来的,方明珠揉揉眼睛,悄然退下了。

章清亭亲自过去开了门,“仙姑,闷了么?”

道姑摇了摇头,却问,“咱们现在出外海了没?”

为了将她带出来,章清亭使计把她藏在明珠她爹的棺材里了。多年的枯骨本来就没什么份量,就是再加一个大活人,也引不起太大的注意。

这事章清亭谁都没告诉,就只知会了方明珠一声,却也没有解释原由,只吩咐她莫要声张。对外却说是要与赵成材避嫌才留在这边船上,其实更多的是想给这道姑打掩护。

待走了一天一夜,章清亭见没什么异动,便将她请了出来,藏于内室之中。幸好这一路之上,都有赵成材的仪仗在头前开路,走得还算顺畅。

章清亭点了点头,“我问过了,今晚就出外海了。”

那道姑这才松了口气,“那能不能麻烦你过几天找个空,把玉茗请到船中与我见上一面?”

“当然可以。”章清亭知道,这道姑原本就是追随着玉茗而来的,“你要是想见他,我现就打发人去请。”

道姑迟疑了一会儿,“再等几天吧,等着再走远些再说不迟。”

章清亭笑着赞了一句,“我真佩服您的好定力”

明明思念了多年的人就站在面前,她却硬是可以忍住不见。就是章清亭,都觉得自己有些做不到。

道姑听得此言,却自嘲的苦笑,“什么定力?全是忍字心上的一把刀啊如果可以,谁稀罕这样东西?”

章清亭有些自悔失言,勾起她的痛处了。

道姑却因她帮了忙,不愿让她难堪,又淡笑了起来,“其实我也挺佩服你的,居然敢跟那么好的相公和离”

她在船上虽是足不出户,却也听到些闲言碎语,本是极玲珑剔透之人,稍加琢磨,便知前因后果了。

章清亭没想到她也开起自己玩笑,不觉脸上微窘,“让仙姑见笑了。”

那道姑却幽幽的叹了口气,目光望向窗外的河水,似在追忆似水流年,“其实我也曾经想过,愿得一心人,白头永不离。可惜却是天意弄人,由不得人……”

她忽地转过头来,正色道,“不过有句话,我却是须要劝你。夫妻之情,不管现在有多要好,却始终是经不得长久的冷淡与疏离。且不说这世上的意外可多是很,女人也不止你一个,有时候就算是没有外人,有些情份,一旦淡了下来,想要再复合,就是极难极难了。月圆易亏,水满则溢。你若只是闹闹性子,也须得记着有个度,可别把弓拉得太过,否则若是一个不小心,让弦断掉了,那可是一辈子的悔不当初”

章清亭细细咀嚼着她的话,深深福了一福,“受教了。”

道姑微笑,“我知道你是个聪明人,才跟你说这些。我虽没见着你的相公,但见他这样三番五次的来请你,应该是个念旧情的实诚人。有花折时须直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好好珍惜吧”

她自进去了,章清亭好生想了许久。等到赵成材又打发人来给她们添菜的时候,亲手泡了香茶一壶交来人带了过去,“给他醒醒脾胃,劝他少喝酒,别成天大鱼大肉的乱吃一气”

这一小小的回应,却把赵翰林乐得心花怒放,晚上都恨不得搂茶壶一块儿睡觉了。

章清亭听说之后,心里也自欢喜。夫妻相处,是门天长地久的学问,还需不断学习,不断摸索。

快到永和镇,要分手的前一天晚上,道姑终于让章清亭请玉茗来相见了。

章清亭自到外头替他们把守着,也不知里面都说了些什么。只是二人出来的时候,眼睛都红红的,好象哭过。

玉茗还给章清亭规规矩矩磕了一个头,“大恩不言谢,日后必定报答。”

“快请起吧”这些天,章清亭已经帮他们想好一个计策,“往后仙姑总要出现在众人面前的,若是老这么藏头露尾的,总不是个事。”

次日抵达永和镇后,原本就是商船和他们分离之际。但章清亭却提议,要请大家吃顿饭,尽下地主之谊,再放他们离开。

而此时,永和镇上的官衙早听说了赵翰林大驾光临,准备了宴席为他们接风。赵成材和杜聿寒自是要去赴宴的,章清亭他们顺便沾光,就在楼下大厅吃白食。

酒酣耳热之际,酒楼门口出现了一个来讨饭的单身妇人,打扮得跟个花子似的,说是生了场大病,忘了前尘往事,也不知家乡亲人何处,故此四处飘零。玉茗当下觉得不忍,表示要认这妇人做干娘,带出海外,他情愿养活。

章清亭命人去楼上找赵成材说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