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旺妇-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你们可有见过外面的神女大瓶?”皇上的眼睛在莲儿和铃儿身上来回瞟几下,她俩可真是神机妙算,这时跑来,定是早已商量好要好好赏赐寻家。又瞟一眼寻香,三个绝美的女子站在一起,两朵金光灿烂的云彩将一身淡紫的寻香映得更加仙丽脱俗。又瞅一下沛林,这小子真是福气不浅,竟能得到寻香这样的妻子,若是寻香嫁进皇宫,她的地位一定会比铃儿和莲儿都还要高。
可惜。这寻香是杨沛林的女人,而且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皇上不得不这么劝告自己,放弃对寻香那不死的幻想。
“我们见过了。薜大人带着人手正在收捡那大瓶。表哥的陶技实在太高超了。”铃儿激动得胸脯不停起伏,这一次可得好好帮表哥表嫂达成心愿。
“太奇妙了。这样的器品简直就是神人之作。”莲儿笑着向皇上轻轻递上一个眼波。
皇上立即心波荡漾,笑呵呵道:“二位爱妃有何高见?”
“金碗到!”一个太监捧着个金碗从侧门进来,轻轻放到龙案上。
皇上一只手执金碗,一只手负后,从上首走下来,表情略带几分歉意,一双浓眉轻拧一下,十分诚恳地走到寻香面前,“寻当家。朕现在当群臣之面将金碗还给你了。往后可别再赖朕记心不好,把它给忘在内务府的库房里了。”
寻香双手高高举过头,连忙接过金碗,也不多说什么,只是高呼谢恩。
“哈哈哈。”皇上双手负后,眼神柔柔地看着莲儿,“快说说你们的高见吧。”
“皇上。寻家此次打造这样稀奇的器物,定是花了不少人力物力,还有寻家为了帮着皇上歼灭叛党,毁了窑坊……”莲儿还没说完,皇上便笑着摆手,“这事刚才说过了。那些损失全由朝庭赔偿。至于打造器物的一切费用,自然也由朝庭承担。现在朕想要另外赐点特别的东西给寻家。”
莲儿和铃儿对个眼神,两人眉头微蹙,似作沉重思。
“看到你们,朕到想起一件特别的事了。原来二位爱妃可是都想把女儿许给浩然,因浩然一直生病,寻爱卿怕浩然的病不好,会误了公主的幸福,所以这事一直拖着……”
皇上笑眯眯地看着寻香夫妇,这应是给寻家最好的赏赐了。
群臣再次赞同。高公公和李大人,尤其谷柏新笑得五官都堆成一团。
寻香夫妇脸色微变,最怕的就是这事,沛林的母亲和皇上的父亲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浩然体内流着一半皇室的血液,这是不能通婚的。
铃儿和莲儿却出乎人意外地叫道:“可是只有一个浩然呢!”
皇上挑挑眉,觉得奇怪,一直以来她们同声同气地想把两个公主都许给浩然,现在终于不肯二女共一夫,争夺起来了?

65 金碗街 

“是呀。民妇的确只有一个儿子。”寻香微微松一口气,看情况程妈妈已经把她做的锦帕送给莲儿了,而且莲儿也看懂了,所以现在莲儿和铃儿才要阻止这个错误。
“你们想怎么样?”皇上半笑地看着她们。
若是两个爱妃执意要把两个女儿配给浩然,他不会反对。但她二人有异议,他暗暗高兴,本来把两个公主许给一个浩然就不合适。
“皇上。乐慧和乐善两姐妹从小关系亲密,都知道有个浩然,若是只一个配了夫君,另一个没有,显得不公平,这会破害姐妹俩的情谊。乐慧和浩然同时出生,又曾用过安馨的名字,二人同吃过寻香姐姐的奶,跟一个母亲生的一样亲。不如这样吧……臣妾想把浩然收为义子。”莲儿的确看懂了寻香让她母亲先送进宫的东西,这两天已经和铃儿商量好对策。
“圣德妹妹有了义子。那么安馨理所当然由臣妾收为义女。”圣德不甘落后。
原来众臣有听闻过两个娘都想把女儿嫁给浩然的事,现在见两个娘改变初衷,虽不明究竟,但不敢坚持先前联姻的话题,本来浩然现在的身份只是庶民,就这么与公主联姻不合宫规。都猜测两个娘娘也是想到这一层,怕将来令女儿没有面子,便打算先为浩然挣些资本。这么做倒很谨慎,而且又给足了寻家脸面。
娘娘收义子义女的事,群臣再不敢轻易附合,这种事还是由皇上自己裁决最好。
皇上看着二位贵妃,心中大喜,她们脑子里那股死倔的筋总算转过来了,她俩终于明白公主可不能配庶民,而且浩然年纪小。将来发展怎么样,都是没有定数的事。把他收为义子的确极好,这样也便于对他将来的培养。
大殿沉静片刻,所有的目光都看着皇上。
“准奏。朕不仅要将浩然和安馨心为义子义女,还要给他们封号,赐浩然为乐然君,赐安馨为乐安主,按三等皇族子弟发放俸禄。”皇上笑道。
大殿里再次安静。
一等皇族子弟是太子,二等是皇贵妃生的孩子,三等是三等妃子生的孩子。皇上这个封赐实在不差。往后浩然和安馨的待遇便跟三等皇子无别呀。
寻香夫妇彻底松一口气。只要不给孩子们联姻,别的怎么都好办的。这皇上还真聪明,赐浩然为乐然君。安馨为乐安主,虽为贵妃义子义女,这样称呼自然与皇族的皇子与公主有所区分,而又不失大家的身份。
半晌,高公公笑着称颂:“皇上英明。”
别的大臣齐声呼贺。“皇上圣明。”
高公公笑眯眯地向寻香夫妇拱手,“恭喜寻当家和杨老爷。”
“谢皇上圣恩。”寻香夫妇只有再次谢恩。
圣德和嘉仪都满意地点点头。
“哈哈哈。”皇上高兴极了,没想到可以这样解决这个问题,又了了二位受妃要报答寻家的心事。“因此,朕要赏乐然君和乐安主二人两处宅子,往后他们来到皇城。便不用再住朝庭的驿馆。将来也方便他们长久居住在皇城,以免二位贵妃太过思念,离得较远难以机见。”
“谢皇上圣恩。”
李大人毕竟是臣相。想的更是周到,此次寻家造出如此稀奇的器品,还有寻家名满天下的茶业,就连医会在寻家的统管下,都逐渐走出一个良好的局面。为贫穷家庭解决了没钱看病的困难,今年的医会上。寻家提出了各地医会将对部份草药实行平价机制,如此利国利民之举,可是开创历史先河。
寻家帮着官府歼灭反党余业,这些功绩,堪比当初老寻将军跟着高宗皇上打江山。
皇上把寻家的孩子收为义子义女,其父母却济济无名,这实在有些尴尬。现在皇上把金碗还给寻家了,这表示皇上对杨沛林的忌惮之心消除了。因此是时候为寻家争取点名头,这样才配儿乐然君、乐安主父母的身份。
“皇上封了乐然群和乐安主,倒是让臣想到一件事。原来皇上封了寻香为圣业国手,从行业角度来说是顶级封号,又赐了寻家天华林和官溪云庄,但却没俸禄。而且寻家还主管着茶会和医会。朝庭有官办的茶御史和买办等,算是官差。可是圣业国手,和医会会长,算什么呢?”
李臣相提的问题也是皇上心里的矛盾,眉头一皱,“爱卿说得极是。此事朕一直在掂量,若只是生意上的事倒好办,不是皇商便是民商,可是朕封了寻香圣业国手,寻家每年都有贡品进宫,应该赐予俸禄,可是以什么品级处理,却是找不到合适的律制。”
“皇上。国家律条再完善都有疏漏的地方,没有的就设一个吧。”高公公小声道。
寻香夫妇最怕皇上要把沛林留在皇城当差,李臣相要为寻家争取利益的心意虽好,却着实有些害人。绝不能再重蹈覆策。李大人说的那些不过是些利益和名头而已。对于寻家来说,可以不要那些。寻香连忙道:“皇上。李大人。其实没有这么麻烦。”
“此话怎么讲?”皇上诧异地看着她,不知她想说什么。
“民妇被封为圣业国手,又得到皇上的赏的地和庄子。地里长出的东西,可是能变钱的,扣除赋税,那些可就是俸禄吗?至于兴办和管理两会,皇上也有赐过金子,茶业不说了,那纯粹是商道,就是医会吧,有利民的一面,虽然现在康生医会将实施普药平价的机制,对穷人也有实行以劳动补偿义诊费用,这些可都是有把自己的利益算进去,虽然赚得不多,但是医务们和药工们都有月银养家,除去这些会里的盈余不论多少,都是民妇的俸禄呀。正如朝庭的官员为朝庭分忧,为百姓解难,然后每月按时拿俸禄一样。要是办得不好,便有扣罚。我呢打理好那些事务,理所当然拿赚的钱,打理不好,亏本就是挨罚。官员们是朝庭统收统支,民妇呢是自收自支,实质都是一样呀!而且圣业国手这个封号虽非官职,却是行业的最高荣誉,这份骄傲呢,可是行业中的一等爵位了。”
寻香机智的解答令人赞叹。
莲儿和铃儿现在也怕生性多反复的皇上把沛林留在皇城当官。经过多次的反复和起落,若非她们已是皇上的人,其实更向往寻香那样的生活。
二位娘娘暗暗舒一口气。寻香这番解答太妙了。
沛林也是暗暗松气,寻香这么解答,就免了去了专门为寻家设一条什么律制,明里大封大赏寻家,暗里却把寻家与皇室捆绑得太多。至于孩子们被娘娘收为义子义女的事。那是下一辈的事,尚早。
李臣相听得双眉跳了几跳,好个厉害的寻香,听她这么说便是明白了她的心思,怕一不小心又与皇上拉扯上什么,将来又生出恐怖的事来。觉得寻香放过这样的机会可惜。可是人家已经表明意思,若他做得太过,一来招人议论。二来惹皇上疑惑他拉拢寻家。点点头,便不再说话。
皇上坐回龙椅,轻拍一下龙案,也豁然开朗,按道理应该给寻家封侯爵。可是寻家的影响力实在太大,封上侯爵的话。那在百姓中的影响会盖过皇室,所以他不敢封。可是不封点什么,又说不过去。经寻香这么一解释,他立即有了新主张,朗声笑道:“圣业国手说得极好!道出了大家都是凭能力拿俸禄养家的根本。就说朕吧,虽为天子,但若是当得不好,国家贫穷,那么后宫的妃嫔和皇子、公主们,便会吃不好穿不漂亮。只是咱们走的线路不同,寻当家走的民间线路,朕和百官们走的官家线路。经圣业国手这么一说,朕觉得倒是应该沛林封过‘陶王’的称号,虽无国家俸禄,却是对精于技艺的肯定和认可。以后每有贡品进宫,除了补偿,朝庭自有重奖。”
他心里想通了,对陶王这样的称号就不忌讳了,这只是民间陶业中的技艺之王,再怎么称王,都只是贱业名头,说白了只是个草根贱业之王而已。
沛林紧张得背都僵直。寻香却是皇上同样的想法,一个陶王而已,不关痛痒,拉着沛林再次谢恩。
莲儿和铃儿面面相觑,这朝堂之上的事还真是她们应付不来的。幸好有智慧的寻香在,全都被她一一化解,不然一波接一波的麻烦会急出人命来。
“好了。此次寻家送宝瓶和神龙化雨,以及子母仙云进宫,劳苦功高,的确少不了以俗物赏赐。除了那六万两银子的赔偿,还有烧瓷做茶叶的费且,朕赏你们黄金一万两,宫帛五百匹,大金珠六对,小金珠二十对,大珠子十颗,小珠子一百颗,金玉小饰一百件。另外谷柏新主持巡州公务表现极好,赏白银五千两,大金珠三对,小金珠五对。至于乐然君和乐安主按三等皇室子弟配备衣饰和用品。”
封赏终于结束了。寻香夫妇再不敢想要收回浑水县寻家老宅的事。
可是寻家老宅也是莲儿和铃儿的心事,她二人早就商量好了,趁着此次要帮寻家达成心愿。见皇上说得差不多了,莲儿上前大胆道:“皇上这样封赏极好。只是漏了一事。”
“爱妃还有什么提议?”
“寻家的老宅在天王台,寻家的祖坟也在那里。难道每次寻家去祭典祖上,都要进天王台?象寻家现在出了这么神奇的彩陶,还有寻家那些茶业盛事,依照族制,这些都要撰文立碑,刻在宗庙里。每当寻家祭祖,去宗庙向老祖宗报告大事,都要进天王台,若是这样会显得不伦不类吧?天王台毕竟是皇室之地。”
刹时,众臣纷议,这的确有失常规。
皇上微笑一下,明白莲儿的意思,她和铃儿两个早就和他软磨硬磨要让他把天王台那里还给寻家。虽然他从父皇手上得到了天王令,可是寻家毕竟是引出天王令的地方,而且已经建成天王台,那里绝不可能还给寻家的,所以去年才把天华林和云溪官庄赐给寻家以作补偿,并避免民间诽议。
不过莲儿此时这么提出,他也觉得让寻家的宗祠留在天王台里不合适。不能留。就让它搬,这很简单。
“嗯。爱妃提醒得甚好。那就让寻家将宗祠搬出去,在天华林新建一处吧。这件事,谷大人,朕限你在两个月内替寻家完成。”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结果最好,众臣纷纷点头。
“谢皇上圣恩。”
原来莲儿和铃儿也提出过让皇上允许寻家把宗祠移出,可是皇上因心多顾虑,一直不表态。此时他终于松了金口。这是寻香夫妇最想要的结果。
受罢封赏,寻香夫妇告退,跟着两个娘娘去后宫慢慢聚叙。这不必一一细说。
且说皇上为波斯国大使饯行后,下午波斯国大使便带着两个神女宝瓶踏上归国的路途。
十日后,皇城发生一件大事。这时寻香还在宫中作客。尚未离开皇城。
这天早上天还未亮,四更末时,北面守城的士兵打开城门,却见城墙上挂着一个人头,起先士兵以为看错了。后来取下它放在明亮的灯光下一看,的确是个血淋的人头,立即向总管提督禀报了怪事。
那提督派人清洗净人头的面孔,发现和通缉令上的样子一模一样,连忙带着人头向朝堂赶去求见。
听说一大早北面城门上高挂通缉犯的人头,皇上和群臣又惊又喜。皇上连忙传提督觐见。
因是通缉犯的人头,薜洪志和李大人反复拿着画像将人头对了几次,为确保无误。皇上让别的官员也核对了一次,最后所有的人都确定这个人头正是被通缉的叛党余犯头目。
皇上深深地吐出一口气,这个头目被杀,意味着最后的余党将会士气涣散,连忙下令:“将它高挂在南门上。让天下百姓尽知叛党的结果将是如此!挂上去之前,插一根箭在他头上!若不残忍。便无法杀一儆百!”
可是是谁做了这么大一件事,却没来领赏赐呢?
皇上和群臣迷惑。
众臣绘议:“莫非是叛党内讧?否则怎么会发生这么稀奇的事?”“也可能是从前的仇人?杀人者不愿暴路自己的身份?”
“皇上。听说有的地方,因为盘查严密,对稍有疑惑者举家监禁,现在通缉犯已经被杀,是否……”有个官员提及一事。
“莫不是因为有人怕大搜查会伤及无辜,所以便作了侠士之举?”
“管它是内讧,还是寻仇。奴才觉得这总之是一件好事!树倒猢狲散,何况这次举国逐户盘查?吓都吓死那些兔崽子的!”高公公小声对皇上道。
皇上瞅一眼他,觉得好笑,但他说得不无道理。既然该死的死了,就别再伤及无辜,于是道:“传旨下去,让罗将军即日回朝。并让各地放掉无辜之人。”
此事传至后宫,寻香夫妇得闻,同样震惊,但却不似皇上他们那样找不着头绪,猜到定是修嬷嬷和仓俊所为。那晚修嬷嬷追仓俊出去后,姐弟俩一直没回来。现在仓老爷的人头高挂城门之上,那么修嬷嬷姐弟俩应是已经相认,杀了仓老爷,然后应该回寻园了吧?
仓老爷的人头出现了,寻香夫妇更是没有半点忧心。在皇宫再陪了两个娘娘两日,便以要和谷柏新安排重修寻家宗庙的事为由,匆匆告辞回去。
几日后,回到寻家,和家人一一见过后,却是没有见到修嬷嬷的身影,为何她没回来?寻香暗暗纳闷。
晚上,邹氏来到寻香屋里,拿出一封修嬷嬷的信,交给她:“修嬷嬷悄悄回来过了,为了避人耳目,交给我一封信就走了,走时我给了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