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闻界暗流-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铁山刚开口,郝同就说 :“社长,你不在的时候,我们已经过了中层干部会了,金副总编已向我汇报了工作。”

  张铁山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问道:“是你们在家的领导集体研究的?”

  “不是,是我一个人决定召集的。”边说郝同还得意的看了金晓岗一眼。

  “你一个人决定的?”张铁山重复问道。

  金晓岗见两人有分歧,立即对张铁山说:“社长,你看,我办公室还有编辑在等我,我先下去处理一下。”

  张铁山说:“那你先去吧。”张铁山对金晓岗这种明事理的做法非常满意。

  金晓岗出来的时候,自动把房门关上了。

  金晓岗一走,张铁山就不客气的说“老郝,你开干部会,不能事先通知我一声?你让金晓岗汇报工作,我就不能在场听一听?”

  郝同知道张铁山真的发火了,压低了嗓门说:“社长,我没有别的意思,我不是刚回来,着急吗?”

  “着急,是报社着火啦,还是报社要垮塌了!你不在报社就有那么大的问题?你刚从外地回来,和我都滑 交换意见,你就去安排工作了。今天我们把话讲清楚,你还有没有一点组织原则?”张铁山的脾气一上来,他以前做市委书记的派头出来了。

  “这件事情,我做得是有些欠妥,可我也是籽 工作嘛。希望你能理解。”郝同辩解道。

  “你还有理了,好,现在就通知在家的编委,立即开会!”张铁山大声说。

  “算了吧,社长,那你看怎么办吧,我接受你的批评。”

  “这还差不多,几十年的老同志了。”张铁山的火气这才消了。

  “另外, 我看金晓岗分他太疲倦了,我想让他明天就休息。”郝同故作请示状。

  “很好,他是太累了,那谁来顶上呢,让龙霞?”

  “不,我自己来吧!”郝同说。

  “算了,你刚回来,情况还不熟悉,让别人来值一般说来吧,你先休息几天再说。”张铁山坚持说。

  “我都一个多月没有看稿子了,心里痒痒的,你就放心吧,一准出不了错。”

  “那就辛苦你了,刚回来就值夜班。”张铁山不再坚持。

  征得了张铁山的同意,郝同自然就心安理得了。


郝同来到办公室,叫来了办公室主任,给他交代说:“你们要留意一下,省委宣传部近几天要对‘两会’报道进行评比,只要有通知,你们要在第一时间通知我。”安排好了之后,他才开始阅读当天的报纸。

  也就是下午,宣传部的通知就到了。看宛通知,郝同没有和张铁山,更没有与龙金晓岗商量,独自想好了主意。这回他是铁了心要让金晓岗难堪。也和宣传部副部长通了电话。

  “部长啊,你好啊,我现在回来了,接到你们的‘两会’评比的通知。部长啊,我们好久没出息见面了吧,这次我出去呀,给你带了个小小的纪念品,我想,你要是今晚有空,我们见一面,你看怎么样?”

  副部长和郝同已是几十年的老相识,平时说话也相对比较随便,对郝同的要求,当即就答应了。晚上网球面的时候,郝同问副部长:“先进怎么个评法?”

  副部长说:“先进个人,意见在你们报社会性,先进集体,意见在宣传部。你们先报先进个人的材料就行了。”最后副部长问:“你们的意见定了吗?”

  郝同说:“方向是有了,可具体的人,还有点犯难?”

  “你倒说说看。”副部长倒也热心。

  “你看哈,我们定的原则,这次先进个人,不评下边的编辑记者和部门主任,觉得不好平衡,所以我们研究过了,这次就评领导,可是你看评谁好呢?”郝同一副为难的样子。

  “要评的话,不就是张铁山、你和金晓岗三个之中选吗?其他人又不是业务干部?”副部长说。

  “是呀,你看,评小金吧,张社长不同意;评我吧,我又觉得不妥当;评张社长吧,他也不是业务干部?你说,多为难呢?”郝同说。

  “我看哪,如果你们议过,我觉得只有评你比较合适啦。”副部长一锤定音。

  郝同要的就是这句话,可嘴上却说:“这恐怕不好吧?”

  “你们都商量过了,总要报一个人吧,就报你,我看很好。”

  第二天,郝同就让办公室,悄悄的把先进个人的名单报了上去。这期间,记者部王欣不问过金晓岗,先进个人到底怎么评,金晓岗让她去找郝总编。郝同给她的答复是,组织上有安排,让她就别操心了。组织上究竟怎么安排,她却不得而知。

  开表彰会的那天,王欣和郝同一起出度。当郝同代表报社接过特别奖的时候,王欣是热烈鼓掌,与其他记者一样,为报社得到的荣誉而自豪。颁发完集体奖项之后,首先颁发的就是先进个人贡献奖,当主持人宣传晚报时,王欣一样的鼓了掌,当念道获奖人是郝同时,晚报在场的所有人员都愣住了。

  郝同依然大步流星的走上台去,接过奖牌,同时接过八千元人民币的奖金。这一次,晚报没有人欢呼,副部长诧异的看了郝同一眼。

  郝同领了奖,还没有回到报社,这个消息就早已传遍了报社的每个角落。对此,大家非常失落和失望,不评一线的编辑记者也就算了,可是你评领导,再怎么评也只能评金晓岗,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评郝同。报社这样搞,简直进愚弄大众。王欣无论怎样也想不通。回来的路上,她没有和郝同说一句话。

  回到报社,王欣就来找金晓岗,见面就质问:“金副总编,你们编委会究竟要干什么?要让记者编辑部弹劾你们吗?”

  金晓岗说:“别激动,慢慢说。”一边给王欣倒了一杯水。

  “你说说,‘两会’的先进个人你们是怎么评的?”王欣一脸怒气。

  “‘两会’的先进,我不知道呀?你怎么想起这事来了?”

  王欣说:“你真不知道?”

  “我有必要骗你吗?”金晓岗诚恳的说。

  “那就奇怪了!”王欣喃喃自语。“我要找张社长去。”

  金晓岗拦住王欣:“王欣,我知道你的怀子,你给我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免得你又冲动,又要和社长吵架。”

  金晓岗也是好心,王欣就把前因后果讲了,双后一摊:“你说,我该不该去和张社长吵架?”

  金晓岗坐在椅子上,看着王欣,却一言不发/

  “你说话呀?”王欣催他。

  金晓岗平静的说:“我能说什么呢?”随后摇了摇头。

  王欣这时飞一般的向张铁山贩办公室跑去。张铁山的办公室早已挤满了编辑记者,都是为这事而去的。王欣见大家早就把意见讲完了,就对张铁山说:“社长,民心向背呀。”

  张铁山说:“民心无小事,这个我懂你们得给我时间,我一定会给大家满意的答复。”

  得到这句话,王欣和记者编辑们才离开了张铁山的办公室。

  此时的张铁山,像憋足了气的大公鸡,满脸红红的。他先后找了龙霞、金晓岗和其他编委、仔细的询问郝同是否找他们,商量过有关“两会”评比先进的事。张铁山原本希望郝同只是没和他商量,和其他编委都商量过,就像上次一样,这个场他还是能圆过去的。可是,太令他失望了,郝同居然没找任何人商量过,这让张铁山实在太为难了。

  如何向编辑记者们交代,总要有个明确的理由。可这个事由去那里找呢?张铁山也一时没了主意。这个时候,张铁山多么希望郝同能到他的办公室来,能真实的把情况讲出来,他们两人一起想个万全之策。张铁山还是失望了,郝同没有要和他商量的迹象。

  不知是谁,把员工对评奖颇有微词的事情告诉了郝同。在快要下班的时候,郝同才给张铁山打了一个不痛不痒的电话。他在电话里大致说了这样一些内容。报社获得特别贡献奖,省委宣传部的领导,非要给他谰一个先进个人奖,他也是在宣布之后才知道的芸芸。最后他还向张铁山建议,这次的“两会”报道取得了好成绩,报社是不是重奖有公之臣。张铁山听完电话这后,没有发表任何看法,随后就挂断了电话。

  郝同的这种态度,让张铁山的心晾透了。他叫来纪检负责人,立即展开秘密调查郝同获奖的全过程。纪栓负责人反映迅速,只用了三个小时就摸清了全部情况。尤其是宣传部部长的话,让张铁山心里塌实了许多。部长的原话是说:你们报上来的先进代表,郝总编是确了是报社研究决定的,有什么问题,那就得郝同负责,他代表的是晚报社的编委会。

  张铁山现在就等调查材料全部到部,然后对郝同作出处理。

  也许,郝同相信,这件事情张铁山并不能把他这样,况且,他还征求过宣传部副部长的意见。

十一
好久没有见到西西,金晓岗还真有些挂念。这天西西突然从天而降,这多少让金晓岗有些惊喜,从金晓岗办公室里传出西西开情的笑声。

  金晓岗注意道,前次出现在门口的那个曩子又出现了,随即离去,留下一个长长的、变形的影子。

  西西见到金晓岗,显得非常开心:“你知道吗,我看完了你的全部著作?”

  “你看完了,一本不落?”

  “我没有必要骗你的,也旗是对你的一点回馈吧。”

  金晓岗觉得这个阳光女孩很有意思,看别人的书,也乍是回馈:“谢谢你,现在能坚持看完我的这些古董的人恐怕不多了,当然,新闻从业者除外。你能看完,真的不简单。”

  “不,我觉得看你的书,没有你自己说的那么痛苦,有些章节还很有阅读*的。”西西抬头看着金晓岗说。

  “是吗?”

  “如果读者是外国人,尤其是那些,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的读者,能读到你的这几本书,将是一种莫大的荣幸。”西西说得很认真。“你的书,比较通俗,又夹带着厚重的东方文化色彩,阅读起来很有意思。”

  “得到你的赏识,我很高兴。你能把我的书读完,我更高兴。”

  “我可以为你的书,发表一点意见吗?”西西问。

  “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好的,那你是同意了,你可别反悔,你不怕我浅薄,发表的观点让你难堪?”

  “能让我难堪的观点,我想,那就一定不浅薄了。”金晓岗像在和大人对话,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异样,自从读了西西的那本《寻找徐志摩托车》,就是没有把西西当成孩子,至少在心灵深处,没有把她当孩子。与她的交流也别有韵味,交淡的话题,好象没有西西不明白的,用龙霞的话说,现在的孩子过于早熟。

  “真不好意思,我对你著作的诸多观点,事先没有征得你的同意,你会生气吗?”

  “你把我当什么人?小气鬼?”金晓岗想,你一个新闻的门外汉,有能有多少观点呢?况且,你口头上提出意见,又造不成任何影响。这孩子做事情怎么这样认真呢?

  “有你这些态度就够了。”西西说。

  在金晓岗眼里,今天的西西显得很矜持,仿佛比以前成熟了四五岁似的。着装今天也有了较大的改变,以前她总是一身吊带的露胸装,今天变得含蓄了,一身简单的海兰色格子连衣裙。看见她,让人想到大海,深邃、宽广和博大。

  “你说什么,我的态度,未必你真的要很很的批我吗?”

  “不会的,相对客观的。”西西一融绝对的大人状。“我走了,我会给你带来惊喜的。”说完是那样自信的离开了金晓岗的办公室。

  金晓岗奇怪了,这个西西,今天这么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大通要批评我的,这么连走的时候都不见一句批评。像西西这样头脑细腻清晰的人,总不至于词不达意吧?金晓岗断定,这是西西来控底,她准备对我的学术观点提不同意见,现在不没有准备好,一定是这样。

  金晓岗刚打开电脑,准备看看有关媒体变革的最新资料,龙霞来电话了。

  “你到了办公室?”龙霞问。

  “何止是到了,刚才已经接受了贵公主的教育了!”

  “真的吗,这孩子。不过,小金,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龙霞的语气里充满了兴奋。

  “好的,我马上到你那里去。”

  “不用了,还是我到你那里来。”

  “好吧,我等你。”金晓岗说。金晓岗揣测,这个龙霞有什么好消息呢?按龙霞的习惯,根本不可能是工作上的事,也不可能是有别的人事变动的事,这些年了,他们彼此是了解的,龙霞地位特殊,但是原则性是相当强的,从不越权,更不会随便传小道消息。金晓岗想,龙霞带来的好消息,一定与他个人相关,而且还是特别是私人的那种。

  龙霞气色很好,面色红润,又加上化了淡妆,看起业比平时年轻了不少,有风韵了不少。人逢喜事精神爽嘛,金晓岗想,女儿大老远的回来了,她心里能不愉快吗?

  “我实在是没想到啊,小金。”龙霞感叹。

  “什么事呀,你这么惊讶?”

  “西西。”

  “她又这么啦?”金晓岗问。

  “她呀,真的长大了,我现在才觉得,她不在是个孩子了。”

  “你有这种感觉,就对了。”

  “她太让我吃惊了?”

  “是吗?”

  “你猜,她这一周都干了什么吗?”

  “猜不出来。”

  “读你的书,那副神态呀,简单就是一个老学究,一边阅读,一边记录,书看完了,记录的文字足足有两万多字,你说,这不是奇迹?”龙霞夸张的问。

  “是不简单。”金晓岗说。

  “昨天晚上,我悄悄的打开了他的文档,我的天呀?读了你那几本书,她居然写了三篇论文,根据这些年在报社的经验,我看她的那几篇论文,完全达到了发表水平,这一点都不含糊。当时我还在想呀,这孩子要不要把这些文章拿出去发表呢?我要不要帮帮她?可是,我又错了,我打开她的别一个文档的时候发现,她写的那几篇稿件,已通过邮件,先后发给了《新闻战线》、《中国记者》和《新闻界》,更可喜的是,三家刊物都回了信,明确答复下一期就要刊登了。那一刻,我很自豪,我甚至认为,女儿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有点石金的力量。”龙霞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西西是个早熟的天才。”金晓岗也很激动。

  “我把这些告诉了老头子,老头子高兴的一夜没睡好,一起床就要见女儿,可是当他赶到女儿房间的时候,女儿早跑出去晨练了。”

  “这孩子,一定能成大家,不管她以后从事什么职业。”金晓岗断言。

  这时候副刊部的老路来找金晓岗。。 最好的txt下载网

十二
老路说:“龙副总编也在呀?金副总编,我来是向你请示一个问题。前欠我们刊发了西西的评论,同时也刊发了她的几首诗,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读者纷纷要求再刊登西西的诗歌,另外,作协那边派人来联系,他们希望西西能出席他们的诗歌研讨会,并说希望西西能带上诗集去出席。金副总编,你看我们副刊部,好不容易在你的指导下,发现了这个埋藏着的人才,你是不是再和她联系一下。”老路说话的时候,龙霞一直在听。

  金晓岗说:“刊不刊发西西的作口,你们副刊部自己研究决定,作协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