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C形包围-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穿过马六甲海峡抵达印度洋灾区。由6艘运输舰组成的第三舰队,满载包括可支持万名海军陆战队员行动30天所需物资,从韩国和关岛开往灾区,直观地揭示出这个美国太平洋上战略基地的“战略”性。“林肯”号航母的兵力装备平均每天出动6到7次,把30多吨食品和净水运往印尼的偏远灾区。其出动强度,几乎相当于一场局部战争。“仁慈”号大型医疗舰拥有上千张病床并且可供救援直升机起降,显示了美国海军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
  这样的战略“三大步”与近年来美国或以美国为主进行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惊人的类似。在此步骤上,体现出了美国海外空军基地和航空母舰的战略重要性。在美国同时进行着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两场战争的情况下,美国尚能抽出如此强大的兵力,做出如此快速的反应,这是一切关注美军在亚太如何干涉的人们,应该注意的。
  分析家认为,美国正利用救灾的机会,向亚洲展开新一轮的军事部署和战略渗透。诚如斯言。2004年7月,美国进行了“2004夏季脉动”演习,在全球同时调动7艘航母,同时在五大洋演习,最后齐集太平洋。美国在这里展现的不仅是它的太空和信息优势保障下全球海空遮断能力,同时也展现了它对太平洋地区的格外关注。拉姆斯菲尔德不久前对五角大楼下达了向“10-30-30”模式军事构想过渡的任务。这一构想的实质是:一旦美国政府决定动武,美军要在10天内准备和进发,此后30天内击败敌人,而后的30天内,美军应为到达全球任何一个地区完成新的战斗任务做好准备。就是说一年之内,美国要能够连续打赢五场战争。 “2004夏季脉动”演习让我们看到美国海军在围绕这个战略转变这次救灾,给海军提供了一个近似实战的检验机会。
  二、日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外派兵救灾
  日本此次在军事方面的表现也非常抢眼。2004年12月28日,日本防卫厅长官大野功统下令正在印度洋上的“高波”、“雾岛”和“榛名”等3艘海上自卫队舰艇,前往泰国南部的普吉岛。一艘高速双体船从冲绳出发驰夏管灾区。同时,日本还宣布派出1000人的自卫队赴海啸灾区。一名防卫厅官员说,参与海外救灾行动的日本海陆空自卫队人员,历史上以这次的规模最大。表明了去年12月10日日本内阁会议上,通过的《新防卫大纲》中所表明的扩大自卫队海外活动的强烈愿望。《产经新闻》用图表方式标明自卫队以及各大日本战舰、战机即将活动于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分布图,指出:“这一派遣将对日本的军事防卫发生巨大影响。因为海陆空三自卫队将借这次救灾首次合而为一,进行统合作战。”
  日本没有超越本土防卫的独立军事战略,它的一切都是以日美安保条约为出发点,以协助美军,扮演支援者角色为己任。故面对这样一场发生在海外周边的“战争”,日本出动的军舰和人员数量,都体现着日本当前的战略处境。但日本并不满足于此。即使是这样一次对于日本是空前规模相对于其他国家是小型的军事支援性行动中,日本也进行了联合作战,为以后日本军队跨出国门,独立担当海外现代作战的重任未雨绸缪。

第六节、海啸赈灾的准军事观察(3)
“统合作战”即世界军事学术界统称的联合作战。但是,必须指出,日军此次“统合作战”,绝不仅仅是一次普通意义上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演练,而是一次准备跃出日本本土的“热身”。
  2004年版的日本《防卫白皮书》鼓吹 “中国军事威胁论”。2004年11月,日本防卫厅透露了“中国攻击日本的三种可能性”。前不久,日本日本共同社称,防卫厅内部已经制订了明确行动计划:当西南诸岛--包括中国的钓鱼岛--有事时,防卫厅除派遣战斗机和驱逐舰外,还将派遣多达万人的陆上自卫队和特种部队前往防守。这是很露骨的挑衅。其深层次动机是为未来策应美国的台海介入做准备,不排除其趁火打劫一举占领钓鱼岛的打算。此次日本不惜动用军舰和C-130运输机参加救援,其实也是在展示其强大的远距投送能力。
  美国和日本在此次救灾中的军事表现,实际上是未来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联合军事行动的缩影。
  三、台湾军队的“隐形”起飞
  从这次军事赈灾还能看出亚太地区正在形成的美日台联盟互动的战略模式。台“国防部”草拟的“军事赈灾”计划中,空军准备了7架C130军用运输机及6组机组人员,台湾海军则安排了8400吨级的“中和”级运输舰,准备用于搭载陆军的支持装备及人员。直到半个月之后,台空军3架被涂掉标志的C-130H才在机密状态下,分批自新竹基地出发,经新加坡飞抵印尼棉兰。
  台湾空军终于成行,新加坡“功不可没”。这个处处以以色列为榜样,立志当亚洲飞蝎的国家,在此次救灾当中,分外忙碌。连续增派了福克50型运输机和包括支努克等大型运输直升机在内的十余架直升机和登陆舰,运送武装部队和民防部队人员将超过600名。 
  在美日台之外,新加坡的角色分外引人注目。
  四、印度:印度洋最强大的海军小试锋芒
  此次海啸救灾的另一个引人注目的角色是印度海军。印度海军的表现,让世界看到一个迅速成长中的幼鲸。
  海啸发生后,印度陆海空三军立即展开了“和平时期前所未有的救援行动”,陆续出动万兵力、数十艘军舰、几十架直升机和运输机奔赴远离印度大陆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位于马六甲海峡西北端,据此可扼守从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航道并控制孟加拉湾,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美国、日本等国一直都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垂涎三尺,印度空海军以救灾为名,直插马六甲,其战略眼光可谓远大。
  印度对外国军事力量进入其“后院”十分警惕,一度还非常“生气”。这也是它的海军分外积极的一个战略动因。印度驻美大使说:“我们有印度洋最强大的海军;印度洋为何以印度为名呢?它一直就处于我们的势力范围之内。西方人常把欧洲地图放在印度地图上,来估量印度的国土。即使是印度人也会因德里到杜尚别的距离比到其他印度城市近,而感到国家太小。但这次海啸让大家真正了解了印度疆域。当年绘制印度地图的英国也没有料到这一点:印度疆域可以扩展至印度洋。”其控制印度洋的决心和成为全面意义上大国的世界雄心一览无遗。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大旗下,美国和印度舰队犁起的浪花,已不可避免地搅在了一起。 。。

第六节、海啸赈灾的准军事观察(4)
印度是亚洲唯一拥有大型航空母舰的国家。印度海军舰队副司令指出,“我们已经证明海军作为一个外交工具完全能够支援印度的政治和地缘战略目标……”
  从印度外交官和印度高级军官的话里,隐隐可以看出印度近年来军事革新的步伐和雄心。印度在“立足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的引导下,正在对传统军事战略进行大幅调整,强调主动出击,打“有限战争”。特别是海军正向具有远洋进攻作战能力的“蓝水海军”转型,此次海啸人道救援的表象背后,深藏着其不可小觑的军事动机。一个全球海洋大国和一个地区大国的冲突,也隐含在海啸过后的狂风暴雨中。
  五、欧盟:政治幼儿的军事启蒙
  在今天的世界上,正在一体化的欧洲,一直在努力与美国争夺政治影响力,显示政治存在,从大战略的高度服务其政治多极化的总目标。这使得欧盟国家的海军力量,成为此次海啸救灾的另一个微弱的亮点。
  法国是欧盟国家中为数不多的向灾区调派大型军舰的欧洲国家之一。它的一艘直升机航母和一艘护卫舰及1000多名军人,1月4日从吉布提出发,10天后抵达苏门答腊。
  英国派出了3艘普通军用舰只核架大型军用运输机、2架直升机,德国派出了一艘载有2架直升机和45个床位的医疗船,挪威、西班牙、希腊和奥地利则只派出了少量的C-130运输机。
  希拉克力主建立人道主义快速反应部队,以能够在全球多个地区执行任务。其潜台词是以欧洲的部队,表达欧洲的政治声音。欧洲此次救灾的军事表现表明,欧盟真要成为能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政治一极,还是遥不可及的事--因为政治的声音在今天是通过军舰和战机的轰鸣声来表达的。欧盟如果没有一支随时可以全球部署的独立军队,它就怎么也不能称之为全球性政治力量。海啸事件证明,和美国的膀大腰圆比起来,它目前还是一个缓慢成长中的政治幼儿,年幼的欧盟想在军事上与美国或亚洲军事大国平分秋色还为时过早。
  俄罗斯在这次赈灾的政治大角逐中几乎被忽落,其在军事救灾方面的“出镜”更少。它派出了3架伊-76运输机,甚至不及一直想在地区中发挥重大影响力的澳大利亚:它出动了6架C-130运输机和一艘两栖战舰。这次事件反映了俄罗斯无力南顾的战略窘境和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衰退。
  海啸军事赈灾行动表明,此后很多年,美国仍然是没有战略意义上的军事对手的。美国将继续快速推进其建立世界帝国的步伐。
  不管各国采取什么手段出于什么动机,其动用的军队基本都是海空力量。一支军队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保卫国家海外利益的大区域行动能力,是一个国家性命悠关的大事,这是此次海啸事件给我们最重大的启示。海啸事件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面对不可预知的灾害(或战争)突然威胁我们不断扩大着的利益边界,应当建设或拥有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一些强国军队的救援行动显示了海空力量的机动性和信息时代军队的快速反应能力,也再次证明,一个国家的利益不只是局限于本土,一支军队的使命也因此不应该仅仅是陆地防御,军队的远程投送能力,应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

第一节、丧钟为谁而鸣?……冷观美国反恐战争(1)
导读:
  2005年的时候,作者就预言美国反恐战争必然失败。和那些被美国话语洗脑的人不一样,作者始终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冷静地观察,比如他认为〃恐怖主义是霸权主义的影子〃,这就找到了病因,也由此成为本文的逻辑:只要霸权主义存在,恐怖主义就不会消失。
  特别是作者提到,美国根本就是打着反恐的幌子,抢占世界战略要地和资源,这只会激起更大范围的恐怖主义。
  其实,仔细地分析一下,美国所遭遇的恐怖主义,只是*世界对它的不对称抵抗而已。而其他国家的恐怖主义,其实是这股针对美国发起的袭击狂潮卷起的逆流。
  如果美国能够实现和*世界的和解,恐怖主义将会减弱,顺便地,其他地方的恐怖主义也将式微。
  但是,美国人似乎不这么看,于是,本文断言,这也许会是一场愚公移山式的战争。2009年来自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巨大爆炸声,依旧折磨着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作者已经在另外的文章中预言,美国在阿富汗快顶不住了。
  当今世界,谁是惟恐天下不乱的人?是美国。谁是惟恐美国不乱的人?是本·拉登。〃9·11〃事件四年后,人们普遍的感受是:恐怖主义是霸权主义的影子。自从这两大黑色的〃主义〃形影不离地走进21世纪,美国和世界就开始乱成一团,让好不容易走出20世纪50年核阴云的人们,又笼罩在新的阴霾之下。
  2005年9月11日,纽约教堂钟声齐鸣。面对当年的废墟,纽约市长布隆博格说,4年来纽约市的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反恐任务更加艰巨。同一天,大多数美国报纸都含蓄地认为美国未能实现预期的反恐目标。国外的评论则或奚落嘲笑,或尖酸抨击,让美国人又一次感到说不出的〃痛〃。西班牙《起义报》以数字罗列的的方式,历数四年来美国的反恐〃成就〃:2000年美国本土以外的恐怖组织有43个,2004年有80个;2004年〃基地〃组织训练了18000名恐怖分子;2004年全世界共发生651起恐怖事件……
  还是2005年9月11日这一天,美国广播公司播放了一盘录像带,一名美国籍〃基地〃恐怖组织成员威胁将在洛杉矶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发动袭击一名自称亚当·加达恩说:〃昨天,伦敦和马德里。明天,洛杉矶和墨尔本。
  半个月前的8月27日,专门审查美军基地重组工作的委员会通过投票,同意五角大楼周围的大部分军事和情报机构搬到远离市区的地方。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正在规划将包括联邦调查局在内的一些敏感的政府部门,分散搬迁到华盛顿郊区。以确保下一次恐怖袭击发生时政府能够继续运作。
  所有事情联系起来看,给人的印象甚至是:美国在退守。
  〃911〃刚一发生,美国高层和社会各界就本能地将其与60年前的珍珠港事件相提并论。但是,当年的美国只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就将珍珠港事件的元凶山本五十六击毙,并彻底摧毁了实施这一阴谋的日本联合舰队,征服了制造此一阴谋的国家……日本;而现在四年过去了,美国既没有抓住〃911〃的罪魁祸首本·拉登,也没有摧毁他领导的基地组织,甚至没有改善美国的安全状况。
  曾几何时,美国高举着反恐战旗,从阿富汗打到伊拉克,打散了塔利班和本·拉登,活捉了萨达姆,并制订10…30…30战略,踌躇满志,准备一年打赢五场战争。至今依然对伊朗和朝鲜剑拔弩张,并在亚太、台海和中亚地区咄咄逼人。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节、丧钟为谁而鸣?……冷观美国反恐战争(2)
一边是连续实施世界性的战略攻势,一边却又在大张旗鼓地构筑最后的防线。怎么解释这种矛盾的现象?为什么先发制人的攻击性战略和举世无双的军事力量,没有取得应有的反恐成就,给美国和世界带来期望中的安全感?
  而种种迹象显示,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比四年前显得更强大。那么,在过去的四年里,美国所谓的反恐到底是怎么回事?下一步美国将何去何从?这场世界性的较量将如何演变?
  一、道高一尺魔高一仗的较量:四年五个回合
  如果我们按时间顺序,把4年来发生的针对美国及其随从的主要恐怖事件与美国的应对行动罗列出来,可以清晰地看出双方的攻防态势:
  第一个回合: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对纽约发动袭击;
  第二个回合:2001年10月20日,美国进攻阿富汗;
  第三个回合:2003年3月20日,美国进攻伊拉克;
  第四个回合:2005年3月11日,恐怖分子袭击西班牙马德里;
  第五个回合:2005年7月7日和25日,恐怖分子两次袭击伦敦。
  五个回合中,除了美国发动的两场战争以外,基本上都是基地组织在进攻(或反攻)。即使不算伊拉克不分昼夜的袭击,发生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恐怖活动,也几乎数不胜数。美国及其盟国枕戈待旦提心吊胆自不必说,余波所及,一些亲西方的*国家如印尼、土耳其等也未能幸免。
  其实,只要将双方五个回合的较量做一个整体观察,就不难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表面上看起来,美国与基地组织的〃拳击赛〃似乎很热闹,双方高声喊杀,你来我往;但细一琢磨,双方除了在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