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心灵太极-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心灵太极的第一式,“金龙断玉锁”是我们减免生存压力、走向自由人生的第一步。金龙如果不先去掉缠绕自己的锁链,而大谈什么与风云搏击的高技术,肯定离题万里。不能把明显多余的重负卸掉,却想其他所谓自我解困的高招,就会失去基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一式:金龙断玉锁(2)
“金龙断玉锁”还有一个名称,叫初查忙累账。
   。 想看书来

第二式:锦雀舍尾(1)
受困“精英”如何突围
  心灵太极第二式,“锦雀舍尾”。
  据古书记载,中国南方曾有一种现已灭绝的飞禽叫锦雀,它比野鸡个儿大,有更长更美丽的尾巴,接近孔雀。美丽的尾巴是锦雀的骄傲,求偶时需要炫耀它,胜利时需要张扬它。然而,每当季节变化需要长途迁徒时,锦雀都会自行啄掉最长的几支尾羽。
  这样,我们就讲到“预备式”中那位年轻副教授了。
  他曾经认为,天下最难的事就是现代人难以摆脱的纯粹疲劳,千百万人被围困在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中不得解脱。对于这位副教授,你用心灵太极第一式,对他无效。初查一下他的忙累账,他从不打游戏,也不泡吧,更不玩麻将,各种人情世故的应酬都精减到不能再精减的地步。可以说,他没有任何奢侈的时间消费,全在忙他的事业,奔他的成功。但就是因为纯粹的疲劳,不堪忍受,而且正如他所说,他也颇采取了一些自我调整的所谓高招,却仍然每况愈下,身体各方面都开始报警。
  我还是先查他的“忙累账”。
  只不过要深入到他的事业中。
  我问他第一忙什么?
  他说上课。作为大学副教授,这自然天经地义。
  第二忙什么?带研究生,这也无可非议。
  第三忙什么?写学术著作,这似乎还是必要又必要的劳作。
  第四忙什么?跑科研项目。这对于一个大学执教的人来讲,又攸关重要。有了项目,无论从学术研究,从带研究生,从人生的状态、自我的感觉、经济的收入,都大不一样。
  再往下,发现他忙的事多了:还要跑学术交流中心的施工,还在一些公司当顾问,还不时出去讲讲学,还在一些学术期刊当编委,还为一家报纸写专栏,甚至还在双休日“走穴”,为一些大公司做培训,纯粹是为了挣点钱——他稍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
  这一切都不是玩物丧志,都在忙正经事。对一个想在人生舞台上活得更壮观的年轻人来讲,无论是发明创造学术地位,还是挣钱买房买车等实际考虑,都在情理之中。
  我对这位副教授讲,把你正在做的所有事情排排队,最重要的排第一位,顺序下来,二三四五六一直往下排。
  他想了想,拿起笔。开头很顺利,几乎和刚才讲述的顺序一致。一是上课,二带研究生,如此等等。排到中间,他开始对某些项目谁先谁后有些踌躇。
  我说,大概其下来就可以,主要是把最后两位顺序排确定。
  最后一位,是双休日“走穴”。
  我说,把最后一项删掉。
  副教授盯着我问,这就行了?
  我说,先删掉这一项,如果还力不从心,就再删掉倒数第二项。
  副教授说,你这是末位淘汰制。
  我说,对。
  他皱了皱眉:就这么简单?
  我说:就这么简单。
  副教授神情犹豫,半信半疑。
  我说,把你的犹豫直截了当说出来。
  他想了想,直截了当说了。第一,他确实不太相信他的问题能被这样简单的方案解决。第二,他现在做的这些项目,无论是当顾问、开专栏、走穴,都在进行中。如果中断不做,就可能失去机会后悔不及。你辞去一个头衔,再想恢复就不大可能了。
  我对他讲了锦雀舍尾的故事。我说,锦雀的尾巴也并非一两天能够长成的,舍掉它确实很可惜。但如果不舍掉它,无法长途飞行完成季节迁徒,就可能饿死。
  做事情必须从全局考虑,要有成本收益核算概念。
  副教授说这些道理他当然明白。不过,他依然半信半疑,依然不情愿舍掉某些项目。
  作者这时只能一剑封喉:北京多少大学包括你们学校都有中青年教授英年早逝,你现在心脏血压已经开始出现问题了,肝脏也不太好,莫非真要步那些悲剧的后尘吗?
  这位高智商的年轻人研究过许多有关人生的高论,确实一时难以相信如此简单的方法能扭转乾坤。然而,舍此别无他法,也只好这样试了。
  结果,删去了一项,他感觉自己状态略有好转。
  我建议他再删掉一项,他犹豫再三,咬咬牙又推掉了报刊专栏。
  结果,情况明朗了,用他的话说,有点拨云见日的意思,整个身心状态都抖擞起来。次要的事少做了一两项,主要的事反而比过去做得好了。因为有富裕精力,脑袋瓜儿灵活,跑科研项目原本希望不大,现在居然很快跑成了。论著不但提前一个月完稿,还因为重写了精彩的绪论,把全书拔高了一截儿,一出版就得好评,年底得奖有望。再有,因为他精神好情绪好,妻子孩子都比过去快乐了。
  

第二式:锦雀舍尾(2)
用他的话总结,他这真成了锦雀舍尾远走高飞了。
  这个例子注释了心灵太极的第二式“锦雀舍尾”。
  许多朋友没有料到,自己的高智商在最要命的部位残缺了一块,他们被急功近利的贪心蒙蔽了。
  高智商的人常常犯初级错误。
  为什么有的人浏览了不少书籍,听了不少高论,还找不到走出困境的途径?我们说,人常常最不会给自己算清账目。很多企业因为贪大求多而破产,很多人因为项目过于铺排而欲速则不达,在人生上做了大大的赔本买卖。
  “锦雀舍尾”对于那些想三头六臂做事的人来讲,常常是最要紧的救命之招。
  这一式的操作要领是:
  一、一定不要认为自己所干的全部正经事都是必要的。
  二、一定要把所有项目罗列清楚,按其重要程度排好顺序,然后舍弃最末位一项。
  三、当半信半疑或者因为不愿有所舍弃而犹豫不绝时,必须对自己给予十分警醒的棒喝。
  四、舍弃一项如果不够,再舍去一项。
  支持你继续舍去的依据是,你的首次舍去已初见成效。
  “锦雀舍尾”这一式差不多对现代三分之一以上的忙人都有用。
  如果说“金龙断玉锁”是“初查忙累账”,那么,“锦雀舍尾”就是“二查忙累账”。
  “锦雀舍尾”有一个更好的别名,那位副教授已经一言点破天机,就是末位淘汰。
  

第三式:水落石出(1)
发现“额外支出”
  生活中更难解决的问题在我们面前出现了。
  很多人面对的人生困境,是第一式“金龙断玉锁”解决不了的,因为那些朋友基本上不打游戏机之类消耗自己,也把无关的应酬压缩至最低。而第二式“锦雀舍尾”似乎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他们很难用“末位淘汰”来删掉什么工作,比如一些职业经理人,他们不在社会上兼职当顾问之类,仅仅业内工作就忙得疲惫不堪了。
  这时候,心灵太极就要亮出第三式,“水落石出”。
  这一式极其关键,是其后几式的基础。
  这一式实际上是“三查忙累账”。
  这次对忙累账的清查,是要发现我们一般根本没有注意到的支出。
  我们将会发现,很多支出隐蔽在视野之外,当我们的智慧未被擦亮时,它们像河底的石头,占据了河床的巨大空间而不被觉察。只有“水落石出”我们才看到,原以为宽阔的河床居然已有很多空间被占据。
  一位做保险的女性对我讲,她每天忙得快累死了。她就属于那种没时间打游戏,也不做没必要应酬的人,除了本行,别的什么都顾不上。我却断然地对她说,你说的是假话。她吃了一惊,说,真的,我每天忙累得一点富裕精力都没有。
  我说:你现在好好想想,你最累的几天是什么样子?
  她疑惑地看了我一眼,想了又想,说:有一次等单子,干等了一天也没等到结果,下班回家累得楼梯都爬不动了。还有一次女儿生病,丈夫送女儿去了医院,自己一直十分牵挂,上班时差点晕倒。还有一次是遭到总监训责,整整一天就像霜打的秧子一点精神都没有。
  我说:你看你最累的几天,都不是因为真正忙活儿,而是有别的精神支出。那天等单子你根本就没忙活儿,干等了一天,却把自己累得连楼梯都爬不动了。你累在哪儿了,是忙的吗?不是。你现在明白很多情况下我们辛苦在哪儿了吗?
  她愣愣地看着我,似乎有一些醒悟。
  我说:你要是领悟这一点,从此就可能立地成佛,成个自在洒脱之人。
  她说:您的意思是……
  我说出了重要的结论:我们每天都有很多“额外的支出”。认清自己每日有大量的额外支出,并且善于削减它们,我们就立刻获得了发展的空间。
  她问:什么是“额外的支出”?
  我说:就是多余的、不必要的、没有任何意义的支出。
  她有些迟疑地问:这个理论成立吗,莫非我们的许多努力真是额外支出吗?
  我说:当然成立。譬如你做保险自然要各种努力,但是你那天等单子,努力了什么呢?无非是挂着一个悬念从早到晚折磨自己,这就是没必要的“额外支出”。
  她又迟疑了一下:可这种情况总免不了呀。
  我说,衡量一个支出是不是属于额外,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减掉。
  譬如,那天如果我在你旁边,我就会告诉你,没必要这么提心吊胆地挂念,做事情成也好,不成也好,努力做了,就要等待其结果。古人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用今天的话讲,很多事情除了努力,还要看各方面条件的凑合。我想,仅仅在旁边多一个开导的声音,你的心理支出就要减去一多半。
  她点头了:那是。
  我说:如果你自己就有这种声音开导自己,不一样吗?
  她一边思索一边微微点了点头。
  我又说:如果那天你开导完自己,又去做别的有意思的事情,你的情绪就更转移了,支出会更少了。这不正说明你那天的很多支出是没必要的,是额外的吗?
  这位既精明又颇显辛劳的女性神色开朗起来。
  她说:这真有点让我看到出路了,我知道自己累在哪儿了。
  我接着对她讲了一番比较系统的话。
  认清额外支出这一点,对于人生有着重大意义。
  千万不要认为,我们每天的努力与劳苦都是必要的支出。
  额外的、不必要的支出不仅存在,而且量很大。
  我们每天的必要支出是哪些呢?上下班要跑交通,上了班要工作,这些肯定都要消耗脑力和体力。回到家,还有家务。这些无疑都是必要的支出,它们对一个人构成必要的压力。
  但是,我们却在这过程中存在大量不必要的支出。
  譬如上班堵车是常事,为它花费时间不可避免,坐车有点累也不用说。但是,如果你堵车时心态不好,就会平添不必要的焦急。
  这种“干着急”就会增加你的疲劳,纯属额外支出。
  越急越添累,真不管它,坐车也就顶休息了。
  又譬如你在工作中会面对许多抉择,抉择就可能有所犹豫,因为权衡,犹豫是难免的。但是如果犹豫过分,到了斤斤计较要死要活的程度,肯定就成了不必要的额外支出。本来差不多就可以拿定的事情,如果在心中反复折磨自己,心理消耗常常很大。
  

第三式:水落石出(2)
做事情不能不想,但“想得太多”就是白添累。
  又比如,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有某种不安全感,譬如怕生病,怕丢工作,怕这样那样的不保险。适度的不安全感是难免的,就像女儿生病,你先生送她去医院,你有点担心是正常的。但是,夸大了不安全感,就可能比常人付出多得多的不必要的焦虑和精力。
  又比如,某件事情远不该提上日程,你却提前支出并为此焦虑,所谓俗话讲的,傻子涉水“离河二十里脱裤子”。
  总之,这些精神支出有相当大程度都是“额外”的。
  说白了,我们许多支出纯属徒劳无益的白用力。
  做保险的女性听明白了,说:人很多支出其实都是做事以外的瞎操心。
  我觉得她的领悟很恰当。
  我最后告诉她,发现每日工作与生活的大量额外支出,就叫“水落石出”。
  这也正是心灵太极的第三式。
  发现了额外支出,就能一下子打开思路,知道自己有很大的减压空间,心理就敞亮了——还没减压,已然减压。
  做保险的女性谈完话,精神开朗判若两人,笑着说:就是以后别太事儿。
  应该说,老北京话“别太事儿”,其实很禅【1】。
  “水落石出”的操作要领是:
  一、开出我们的忙累账;
  二、发现忙累账后面的“潜账目”,即发现表面行为后面“心的劳累”;
  三、发现这些劳累相当部分与工作无直接关系,不属于工作所需的必要支出。
  如何真正有效地减少额外支出,是往下一式式要深入解决的问题。
  第三式“水落石出”是其开端,它的另一个名字已非常显然:发现额外支出。
  作者博客://blog。sina。/m/keyunlu
  注【1】    著名禅师沩山灵祜就曾讲过,所谓得道人,就是“无事人”。
  禅的道理说通俗了就是减少心头之累,少而又少以至于无就是禅的彻悟。
  如果附庸禅雅而未减心头一分累,那就是没用的口头禅了。
  

第四式:分门别类(1)
辛苦其实是“心”苦
  我们发现了过去没发现的“额外支出”,为了更好地消减它们,首先应该将它们的分布情况搞清楚。
  这样,我们就进入了心灵太极第四式,“分门别类”。
  我们又要提起那位做保险的女性。
  第一次交谈后,她有那么点顿悟的意思。
  “发现额外支出”给了她走出人生困境的出路。
  在随后的一些天,她常发来一些手机短信,表明她获得解放的欣喜。譬如她说,我又消灭了一项额外,我又清理了一项老额外,等等。她把额外支出简称为“额外”,很有趣。
  她问,如何更好地减免额外支出?
  我告诉她,将自己的额外支出“分门别类”彻底清理一遍。
  她照我的建议做了。
  又过了两个月,她来见我。那天她穿着一件紫色风衣,原来三十一二岁看着像三十五六岁,现在高高兴兴神采飞扬像二十五六岁。在上一式中我将她写成“做保险的女性”,现在她更像“做保险的女孩”了,又觉得这样称呼不够亲切,想到她叫晓林,就改为“做保险的晓林”了。她高兴地说,自从那次谈话以来,她做保险的业绩比过去上升了三分之一多,而且班上事家里事都比过去好得没法儿比。
  她说,过去全是额外惹的祸,额外害死人。
  又说,还有更高兴的事情最后告诉我。
  我们在公园长凳上坐下,她拿出几页打印纸说,这是她对自己额外支出分门别类的清理。
  她将自己的额外支出分成最简单的三门:
  第一门,是工作;
  第二门,是人际关系;
  第三门,是家庭与感情【1】。
  她指着第一页说:这是第一门,工作中的额外支出,我都列在这里了。
  有关工作的额外支出有二十多条。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