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得的感冒比你打的喷嚏都多-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子买回一种饮料,上面显眼地标着“零脂肪”,这个标识足以成为很多人选购它的理由。对于始终想减肥,但又不清楚什么食物吃了会胖的普通人来说,这样的标识会使很多人误以为,终于找到一种可以不长肉的饮料了!因为这里的脂肪含量是零!

    这种商业宣传聪明而无德,有点像过去麦当劳刚开始有咖啡续杯的时候,只要购买者不知道这个规矩,在你花钱买第二杯的时候,服务员是绝对不会提醒你的。“揣着明白装糊涂”是商家的习惯做法,这个“零脂肪”的宣传也一样,他们把同样可以使人长肉的糖的含量,隐藏在这个标识后面了。

    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个饮料的说明,上面写着“每100毫升中含碳水化合物20克”。很显然,这又是一个骗局。“碳水化合物”指的是我们吃的粮食和糖类,一个喝起来稀里咣当的饮料能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肯定不是大米白面,只能是糖。很多人因为减肥而忌甜食,“碳水化合物”显然比“糖”对他们更有隐蔽性。但是,这种“零脂肪”的饮料喝起来味道可口,就是因为它含有100克的糖!你如果因为它的“零脂肪”而每天放心大胆地喝上三瓶,就意味着你每天要吃进去半斤多的糖!当这些糖不能被身体消耗而囤积在体内时,同样要转化为脂肪,如此这般,你怎么可能期待自己身上的脂肪“零”增长?;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很多时候,“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更能体现话语者的真实用意。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开班会,老师难得地批评了以“上课不搞小动作,能手背后坐好,认真听讲”而著称的班长,那是个漂亮的小姑娘,非常乖巧。老师批评她的理由是“最近骄傲了”。好像那是老师第一次把我,一个自由散漫的学生,作为证据援引进去,她指着我对班长说:“你看看,连××都在要求进步……”

    那应该是小学三年级吧,也算是我上了三年学后第一次被老师表扬,那天放学,我是跳着蹦着回家的,心情大好……当然了,那次表扬的“弦外之音”,我是在长大了之后才咂摸出来的,以至于我至今都把“连××都××了”的句子,视为歧视性语言的典型模式。

    九九归医:“非油炸”也可能不健康

    在食品标识中,像“零脂肪”这样用概念打“马虎眼”的很多,有一种同样让人吃起来放心的标志是“非油炸”,这种食物虽然不是油炸的,但仍旧口感酥脆喷香,自然使人多了选择的理由。

    事实上,油炸食物之所以不好,有两点原因,首先,高温煎炸或者用多次使用的油煎炸的食品,会含有致癌物质。另一个原因则是,油炸食物中,增加了油脂的热量,可以使一个原本健康的食材,变得不健康了,比如我们常吃的油条,按理说粮食的热量远低于肉类,但一根油条的热量甚至超过一条清蒸鸡腿。所以,油炸食品的不好,更多的在于煎炸时食物吸进去的油脂,使食物的热量增加,而这一点,在“非油炸”食物中并没有规避,因为即便是“非油炸”,只要是能获得酥脆喷香的效果,肯定离不开油,只不过从“油炸”改为“油和面”而已,就像我们家常烙饼,用油和面之后烙的饼,口感会好很多,但这张饼的热量也由此大增了。所以,“非油炸”食物里的油并不少,热量也不低,如果过量食用,会因为热量过高而导致很多慢性病,其中也包括癌症。
02 我为什么看不上大米白面
    我是最近一两年开始对大米白面评价很低的,越是精良的越不情愿吃,以至于每次蒸饭时不放点麦片之类的粗粮,就觉得枉费了一次进餐机会,原因起于与各位营养学家的频繁接触,他们对粮食的精良早就嗤之以鼻,因为现在的大米白面已经精致到了只剩下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程度,那些原本存在于表皮、外壳中的微量元素、矿物质、食物纤维,都已经被加工得荡然无存,这就使越来越洁白、细软的粮食,更像一位正襟危坐的领导念出来的工作报告,即使文章内容含义深刻,但因为没有独特东西而缺少吸引力。

    做记者的时候,为了使刻板的会议报道尽量有趣,摄影部的同事一般会抓拍领导念报告翻篇儿或者摘花镜之类的小动作,文字记者则要盯住领导正式开会前的自言自语,相对于正式内容来说,这些“边角小料”反倒更温热,更有味道。从某种意义上说,说正常人话的领导,写在会议报道旁边的“记者手记”,往往透露出生活的细节,人性的质感,就像没有去壳去皮的水稻小麦,更能尝出自然的气息。

    看《黄帝内经》时会发现,中医将“五谷为养”放在食物之首。古代很多医学典籍都对粮食有过高度评价,诸如“久食令人好颜色”“令人肥白不老”。但是,如果你把这当成你吃大米白面的营养依据,那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古时候的食品加工业很不发达,古人不可能吃到和现在一样精致的大米白面,他们所食之“五谷”,都带着粗糙的外衣,至少类似我们现在吃的糙米、全麦面,而带来“好颜色”“不老”效果的,就是被当做废物加工掉的微量元素、矿物质、食物纤维,失去了它们之后,大米白面的成分就变得非常单纯,无非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虽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并称三大营养物质,但是,蛋白质广泛存在于鱼肉蛋奶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蛋白质摄入量已经从过去的不足变成了现在的过量,这种过量甚至开始加重人们的肾脏负担,这就使我们早没有必要再从粮食中过多摄取。至于碳水化合物,则是大米白面中所含的最基础物质,它容易转化为热量的优点正在成为我们现今的禁忌……一旦作为主食的粮食,失去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之外的附加营养,它就类似一个无趣的领导,一篇裁剪得过分干净的文章,渐渐失去看点。

    很多电影的最后都会有点拍摄花絮,我甚至比看正片还更爱看这点花絮,它既能使观众了解电影制作的艰辛,还能帮一个个偶像走下神坛,接接地气。

    九九归医:白米粥是糖尿病病人的白糖水

    在糖尿病医生眼中,白米粥于糖尿病病人算得上是“洪水猛兽”了,因为白米粥吃进去,血糖马上升高,是“升糖指数”最快的一种食物,堪比白糖水,只会加快耗竭胰岛功能,是糖尿病病人的大忌。原因不是粥的问题,而出在白米上,因为过分精致的白米会让淀粉、糖类毫无阻拦地吸收,这无论是对糖尿病病人还是营养过剩的现代人,都不是好事情。

    在我认识的营养学家中,几乎没有一个人还在吃纯粹的大米饭、大米粥或者白面馒头,杂粮是必须添加进去的东西,一是为使胰岛不那么辛苦,也是为了让粗粮的纤维素来充充数。如果你把每天晚上的主食由大米饭或者馒头改成杂粮粥,里面有红豆、绿豆、燕麦、小米、玉米等各种花样,还保持过去的食量和运动量,一个月下来,体重会明显减少,这是一个学营养的新妈妈,在生完孩子减肥的过程中,亲自验证过的。
03 本花生油不含地沟油
    有一天去超市,无意中看到一则花生油的广告,明确标注着“本花生油不含胆固醇”。这真是滑稽透顶!因为任何植物性的东西,比如植物油、豆制品、蔬菜水果之类的,都是不含胆固醇的,胆固醇只在动物性食物中存在!但这样在广告中特意提出,就似乎暗示着其他植物油含有胆固醇似的,靠这样的创意来吸引购买者,实在不厚道。

    本能的、分内的事情向来不必刻意强调,比如做人就不能杀人放火,做官就不能贪污腐败,这是常规、常情,哪用特别提醒?!一旦用最初级的文明标准要求人,要么是对正常人性的羞辱,要么是暗示社会环境的极度恶劣,比如一个五星级饭店的大堂,如果设立着“不能随地大小便”的明确警示,还有谁会成为它的客人。__

    之所以会把本能的、分内的事情拿出来说事儿,一种就像这个广告的创意者,揣着明白装糊涂,利用人们的无知,无中生有地制造荒唐概念,毕竟懂医的、懂营养的人不多,人们会觉得是油就有短处,就容易把油脂和胆固醇画上等号,商家便抓住这点做文章,把事物的本性当做长处来张扬。另一种原因是,为人做事的标准在逐渐降低,很多分内之事不得不强调。

    毛泽东当年提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现在看来无非是社交过程中最基本规则和礼仪,之所以成为当初的军纪,是因为从农村初进城市的军人确实欠缺这一点。从这个角度看似乎也就可以宽容下面这样的滑稽要求了,日前有规定称“公务员不能贪污腐败”。按理说这应该是和“本花生油不含胆固醇”一样的笑话,但因为腐败贪污正在成为每天发生的正常“职务行为”,于是只好拿出来单说……当本能都需要特意扶植和提醒时,往往是一个生命或是一件事物生机的结束,不信可以看看大熊猫,它们的受孕过程都需要人为帮助,这样的种群怎么可能长存?

    有哲人说过,一个人出售的东西,离本能越远才越高级,越有价值。所以劳心者让人尊重,卖身者让人不齿。原因是同样的,本能的实施和体现无需成本,所以是低价的,不值一提的。只是这个铁律在现今被逐渐颠覆,因此才会有卖身出名后的“华丽转身”,和将植物油的本性当优点传扬的广告创意。

    就在这个“不含胆固醇”之后,又一个类似广告推出,还是花生油的,这次更狠,在“不含胆固醇”之后,还有一句“不含黄曲霉素”。我的天哪!黄曲霉素是目前证实的最肯定的致癌物质,一般只出现在发霉变质的粮食中。一个堂皇摆在柜台售卖的食用油,凭什么用含黄曲霉素的粮食榨油?又凭什么把不含这种有毒物质的最基本要求当成卖点?现在的“地沟油”已经有了产业链,我估计,很快就能看到“本品不含地沟油”的广告了。

    九九归医:一根油条的热量大于一条清蒸鸡腿

    虽然不含胆固醇,但植物油也是油,油脂之所以不能多吃,除了胆固醇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热量。在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中,脂肪的热量最高,同等重量下是后两者的一倍,最可以直接导致肥胖,不论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一个嗜食油条的人,可能比爱吃清蒸鸡腿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胖子,因为一根油条的热量是180千卡,而一只清蒸鸡腿才150千卡,就因为前者用了过多的油。
04 有操守的饱和脂肪酸
♂米♂花♂书♂库♂ ;__
    刘德华当初的隐婚,算是娱乐圈的“重磅炸弹”了,那之后不久,韩国一女星也爆出了惊人的隐婚史,而且更令人目。这位第一次登台就与“韩流天王”裴勇俊合作的女星,叫李智雅,从影前的经历和身世始终是个谜。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个看上去非常清纯灵秀的女孩子,原来早在14年前,就已经与韩国首席摇滚歌手徐太志结婚了,不仅如此,已经因离婚进入到了诉讼状态……新闻一出,韩国娱乐圈一片哗然,过去的神秘迅即被想象填满,李的身价也一落千丈,不仅因为隐婚,还因为人们猜测中的恶意……任何空白都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向善恶两端推演,所以是件喜忧参半的事,因为空白未必就是洁白。

    在食用油里,橄榄油是最贵的,也被认定是最好的,橄榄油的特殊就在于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这一成分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与之相对的是,那些吃起来很香的动物油,价格便宜的棕榈油,之所以不招人待见,都是因为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后者有加剧血管硬化的特点。

    “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区别在于,前者在化学结构中有一个或者多个“氢键”还没有饱和,这个不“饱和”就增加了它的可塑性,一旦加热时油温过高,或者反复煎炸,“不饱和”的氢键就会因为加氢而成为“饱和”,由此变成一直被医学家诟病的“反式脂肪酸”,也叫“人造黄油”,之前的优点迅即变成致命的缺陷,“变节”后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伤害,远远超过“饱和脂肪酸”。也就是说,“人造黄油”比天然黄油对人体的不利还要多,而我们热油炒菜的过程中,越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越有生成“反式脂肪酸”的空间,越有被“人造”的可能。

    从这个角度上说,那些“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反倒显得比“不饱和脂肪酸”要“坚贞不屈”了,它们已经饱和了的氢键没留给“反式脂肪酸”生成的机会,自然没留下被进一步“污染”的空白,这也是为什么油炸方便面和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煎炸品,会使用棕榈油,而不使用橄榄油的原因。因为棕榈油是植物油中含“饱和脂肪酸”最多的一种,因为“饱和”,所以没有变形的余地,经得起反复煎炸,不像“橄榄油”那样因为“不饱和”而容易“变节”。

    和人接触,如果你留意,你能很快感知到他的教育背景。一个没能在十七八岁上大学的人,即便之后自学成才,也总会在气质中表现出知性、理性的欠缺,这和他们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的教育缺失有很大关系。人的十八九岁之前,是一片空白,这个时候能接受系统教育、思维训练,就是在抢占这片空白,最大程度地使他们的思维、观念被优质资源、正确引导充斥到“饱和”状态,不留下变形、被扭曲的机会,这在药理学上称为“竞争性抑制”。

    为了消炎吃“磺胺”类药物时,有个“首剂加倍”的规矩,就是第一次服用的磺胺药物的剂量,应该是正常的两倍,为的就是使药物在第一时间,最大程度地和细菌抢占“靶点”,让细菌因为抢不到“靶点”而无法在体内“肇事”。高等教育的价值也在于此,要在与非理性、非科学的竞争中,使年轻人处于理性、科学的“饱和”状态,不给社会残渣、文化糟粕可以染指的余地。

    九九归医:“首剂加倍”和“首剂减量”

    “首剂加倍”指第一次吃药时的药量要加倍,多是一些消炎药,目的是在病菌繁殖初期,使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迅速达到有效值,起到杀菌、抑菌作用。如果首剂不加倍,不能迅速达到有效浓度,会给病菌的快速繁殖留下时间,从而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延误疾病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能“首剂加倍”的药物,安全范围一定要大,也就是说,不能是加倍之后的剂量,临近危险剂量。

    相对的,有些药物是需要“首剂减量”的,主要是治疗高血压药和心力衰竭的药物,比如a…受体阻滞剂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倍他乐克等,钙拮抗剂型抗高血压药如硝苯吡啶等,治疗心力衰竭药如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培垛普利、雷米普利等。

    这些药物的用量,应该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和耐受情况,再逐渐加大到一般治疗剂量,特别是老年人,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等功能减退,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青年人的2~3倍。因此,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为成年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