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靠近一点看西方-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人也烦自己
  中国人之多,满世界都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国人还喜欢扎堆,相互竞争。纽约最好的公立高中叫史岱文森,有3000名学生,位于曼哈顿西南角的哈德逊河畔,和金融中心毗邻,考入这个学校是许多中国移民家庭为自己成绩优秀的孩子制订的目标。可是,一旦他们的孩子如愿以偿进入这所名校后,发现的问题却是中国人的孩子太多了。
  因为它几乎成了一所中国人的学校,3000名学生中一半是中国血统。这些华裔学生是从四面八方考到这里来的,在各个学校都成绩优秀,经过千锤百炼的考试杀进这个纽约州最好的中等学府后,却好像进了人大附中,因为竞争对手全是中国人。
  这个学校的华人孩子如此之多,以致学生会主席参选的是华人,家长会主席参选的也是华人,因为他们至少代表了一半的群体,而美国当地的白人和其他有色人种加在一起还没中国人多。一些在美国生活的华人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因为他们到了国外追求的就是一个西方人的世界,坦白地说,是一个白人的世界。
  为此有的家长将孩子送到远离华人的地区,甚至上私立学校。我一个朋友跟我介绍,他女儿去的是曼哈顿北部的私立学校。原因不仅是学校好、有名气,还因为孩子都是白人,只有两个华人学生,其中一个是他女儿,另一个虽然是华人面孔却是被美国白人家庭领养的。
  所以严格意义上讲,只有他女儿是受中国传统熏陶的。在这样的学校中,中国的孩子反而容易出类拔萃,也容易在高中升大学的时候,被好的学校录取。毕竟占半数华人的名校,好学生太多了,华人学生之间“自相残杀”就会损失很多机会。而那些名校,比如哈佛、耶鲁,一般不会从同一所学校里大量招生。尽管择优录取,分散招生也一直是他们的传统。
  不让老外烦我们,目的不是取悦老外,而是自己修身养性、洁身自好、让他们从心里上佩服我们。实际上,提起中国人5000年的文明,没有老外不由衷赞叹,但是一两百年近代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尊重的是中国文化却不尊重中国人,这说明了什么?
  1890年时,美国传教士史密斯在上海英文报纸连载《中国人的德行》系列文章,把中国人不守纪律、没有公德、说话不算数的种种特点###无遗,轰动一时,让世人以为中国人就是这样没有教养。100年后的今天,重新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之一的我们,在精神文明上究竟有多少改进?
  

1。为什么风险投资都来自美国(1)
值钱的点子
  “如果你有一个能让双方都赚到钱的好点子,我们会支持你。”你要是听到这样的话,那很有可能是风险投资人说的。
  这句话的中心意思是,好点子是可以卖钱的,一个好点子可能是一项新的技术,一种新的组织方式,甚至仅仅是一个新的营销手段,而并不一定有房产和设备这些实物来支持。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双方都得获利。这意味着只对受资方,甚至只对投资方有利的事,风险投资人是不会做的。因为他们知道,只对一方有利的项目是不会赚钱的。
  风险投资不是捐助,其目的就是赚钱。风险资本从广义上来说,“泛指用来为新企业、收购企业或处于高增长中的已有企业的发展进行融资的、所有形式的高风险资本(这三种形式也分别被称为风险资本、收购资本和夹层资本)”。最近几十年,风险资本是指那些个人电脑、软件系统、互联网、新的通信手段和生物工程的投资者。
  早期风险资本的来源主要是富人,他们有富余的钱,又不愿意放在银行吃微薄的利息,所以就投给他们认识的人,或他们熟悉的项目。而这些项目要么会带来巨大的回报,要么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风险投资不是普通百姓玩的游戏。从这个意义上讲,风险投资人既是对未来有判断力的智者,也是地道的赌徒。
  物以类聚,风险投资人同样喜欢这样的投资者:当别人没发现商机的时候,他发现了;当别人发现商机但没有投入的时候,他投入了;当别人不敢承担风险的时候,他承担了。
  为什么是美国
  北京大学何志毅教授寄来的《北大商业评论》我每期都认真看。2006年外国投资者在中国进行的风险投资,无论在金额还是案例数量上都远高于本土投资者,其中仅来自美国的就比国内的风险投资多好多倍。有一期《北大商业评论》的风险投资案例共有11个,除去一家是本土的创业投资以外,其他10个的风险投资都来自美国,一家欧洲或日本的企业都没有。
  人们自然而然地要问,为什么成功的风险投资都来自美国?
  无独有偶,我在看另一本叫《中国留学生创业》的杂志时,也提到了在中国的风险投资。但是他们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谈风险投资的,讲的是海归创业团队在中国。他们划分了几类创业团队:有资金主导型的,因为创业的最大问题往往是资金匮乏;有技术指导型的,因为即便有了资金而没有好的技术,一样难以为继;有技术和资本联合型的,因为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创造成倍的产出。那本杂志里谈到的项目,比如资金主导型的亚信,技术指导型的百度。只是这些创业者都是20世纪90年代出去的留学生,而且都来自美国。
  人们会自然地发问,为什么创业者都来自美国?
  《北大商业评论》刊载11个案例中,除了盛大、百度、搜狐、新浪这些新经济式的互联网公司,和携程网这样的结合传统理念的网络公司以外,还有小灵通、大族激光和中芯国际等新兴的制造业,甚至还有像如家这样的连锁酒店,新东方这样的教育培训机构。这些风险资本可以使百度的技术人员集体一夜暴富,还能使以培训为主的新东方的俞敏洪——这个十多年前还在中关村粘贴广告的北大失意讲师,一夜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实际上风险投资或创业投资,特点都是都要冒很大的风险,虽然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冒风险的事,但是风险投资毕竟是在商业融资中最有挑战的投资方式,需要投资者具有很大的勇气、冒很大的险,这也是这种投资的名头来源。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为什么风险投资都来自美国(2)
那么人们又要问了:为什么来自美国的资金和来自美国的海归肯冒这样的风险?
  因为美国富裕
  因为美国是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其3亿人口的平均富裕程度超过了欧盟,在美元###的情况下它的富裕程度甚至超过了日本。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那么大的基数。
  美国是一个有钱人的国家。世界最富裕的人也在美国。如果批量计算,世界上500个最富裕的人中,应该有一半以上是美国人。世界上最富有的股神在美国,就连美国总统布什也是富翁,他可以在面积很大的自家农场接见外国元首,而且这种接待方式成了对外国元首的最高礼遇。许多人都以能去他的农场为荣,而不是那个普通人都可以参观的白宫。
  我们没听说欧洲大陆国家的国家元首自己有很大的农场。退休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已经74岁了,奋斗了一生,其财产也不过150万欧元,退休后他还得搬到朋友为其提供的房子居住,那是黎巴嫩前总理的私人住宅,如果他住自己的房子肯定不够气派。
  法国社会党败选的罗亚尔女士披露的个人资产不过50万欧元,她可是名牌大学毕业,又是年过半百的成功女士。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风险投资没有一家来自法国。因为法国人并不富裕,整个西欧大陆加在一起也没有美国人有钱。
  再追究原因的话还有一个,那就是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市场。不仅美国人将自己的钱划分出很大一部分投入股票市场,世界上其他国家也趋之若鹜地投资。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资国,它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受资国。直到今天,每天都有差不多20亿美元流入美国。就是说,美国人每天都得向全世界借20亿美元,才维持了它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和美国人奢侈的消费水平。
  但是除了这些人人皆知的理由外,为什么在中国的风险投资大都来自美国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以我个人的观点看,首先,美国人敢花钱;其次,美国人敢用人;再次,美国人敢冒风险。
  美国人敢花钱
  美国人敢花钱也是人人皆知的事。他们可以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贷款买房,中年的时候还敢于把贷款买的房子抵押,借钱消费。并且,在美国,一个人可能就有十几张信用卡,这是很平常的事。所以,不仅他们的长期投资是借钱来完成的,就连日常消费也是借钱完成。在这点上,美国人长期保持了令人瞠目、低于1%的居民储蓄率。在几年前,它的储蓄率甚至低于零。这意味着一部分美国人花的钱全是借来的。
  但是美国人的好处之一在于,不仅自己敢花钱,还敢把钱委托给别人,甚至把钱尽数捐出。风险投资就是把自己多余的钱拿出来给创业者使用,虽然它本意并不是济贫,不是作慈善事业的捐款,它的目的是获得更大的回报,但这毕竟是其个人积蓄,而接受委托人投资的经常是他们不认识的人,又是在一个他们不熟悉的市场。美国人这种敢于把钱交给别人花的勇气是独一无二的,这和他们的移民传统有关。
  几个世纪前,最早的一批移民搭乘的五月花号船,从英国跨过大西洋来到北美洲东海岸。那一船来自英国的清教徒中,不少人的船票都是贷款买的。对贷款者来说,那也是一笔风险很大的投资,因为这批贫困潦倒的英国人到达新大陆后,能否活过严寒的冬季都很难说,更别说生产出有价值的东西归还贷款。甚至还可能的是,这些人根本就到不了北美洲,在抵达美洲大陆之前就被汹涌的大西洋吞没了,贷款者完全可能血本无归!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为什么风险投资都来自美国(3)
美国人敢用人
  虽然种族歧视在美国并不罕见,但整体来说美国社会还是一个比欧洲更加包容的社会。那里的黑人多,那里说西班牙语的人多,那里接受的中国留学生最多。那里的外国少数族裔加起来可能在十几年后——以其现有的增长速度——会超过白人,使白人沦为比例相对少数的族裔。
  美国人敢在陌生的市场投入相对陌生的人力,只要他们自己坚信这个人的能力和这个市场的发展潜力。在中国开发市场,他们肯用中国人。摩根士丹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敢任命华人当中国首席代表。现任信中利公司董事长汪潮涌在担任此职务的时候才二十多岁,在美国读的也并非常春藤大学,但是美国人看中他的能力就委以重任。那个时期几乎没有一家欧洲大陆的大企业聘用大陆人担任驻华机构的第一把手。
  直到21世纪以后,我才在法国驻华企业名录中陆续发现一些大陆华人首席代表的名字。而在此前的大部分时间内,在法国工作的相当优秀的大陆学生,都被压抑地宁可去法国的外国公司,找一个大家都是外国人的环境,也不愿意呆在纯法国的公司,看那些比自己后来的、又比自己能力差的法国人一步步升迁,最后骑到自己头上。
  美国人敢冒风险
  风险投资,一半是机会,一半是风险。在实际情况中,甚至风险大过机会。《北大商业评论》十几个案例都是成功的,每个案例的风险投资者都获得了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回报,这些案例听起来都相当有###力,让人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如果有钱的话。
  实际上,风险投资的环境远没有这么美好。在一个成功案例的背后,风险投资人可能有好几个失败的教训。他们失败的案例按数量算应该高过成功的案例。风险投资人收入颇丰的原因是:他们在单个项目中赚到多达十几倍的钱,从而弥补了其他投资失败的亏损。就像中国人讲的,“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
  美国人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们有眼光、有创新精神。那个土壤会产生很多有主见的创业者,他们不仅会把很好的技术付诸实施,而且能把很好的主意市场化,靠卖点子赚钱。而大量的海归创业者来自美国,就是因为受了这个土壤的滋润和培养。
  新东方的例子也很有代表性。帮俞敏洪引入风险投资的那个学生在新东方学习之前,还不知道出国是怎么回事,到了美国后加入了一家著名的基金,几年后带着这个基金回来,帮助新东方引入了风险投资,并协助他们上市。
  正常来说,投资人都需要分析受资者商业计划和它的几年财务报表。但是由于有这个学生的引见,以及对新东方影响力和对于俞敏洪个人的信任,这家基金没做太多调查就把钱投进来了。可以看出,这样的美国基金胆子还是很大的。如果看到了好的投资机会,它甚至可以放弃自己正常的程序和行规。从另一方面讲,这也说明他们对风险的承受力是很高的。因为如果投资失败,那么包括这名前新东方的学生在内,实行投资的负责人都会丢掉饭碗。
  更离谱的是,新东方去美国做路演的时候,碰到了一些以前在新东方学习过的学生任职于美国投资公司,他们自然了解新东方的故事。于是对俞敏洪说:“俞老师,您就不用介绍新东方了,告诉我们能分配多少股权给我们,我们购买就好了。”
  那意思是说程序和规则均不重要了,就像物资匮乏的年代,消费者手持现金抢购不到东西,商家给多少消费者要多少,商家说多少钱消费者出多少钱。那真是上市公司梦寐以求的境界,而这种天方夜谭般的故事也只有在美国才能烘托出气氛。
  美国人有句自豪的口头禅:Only in America!(只是在美国!)
  只是在美国才会发生这样的事!
  

2。跟风投资(1)
“跟风”本来是指那些意志不坚定、墙头草般、风向哪边刮他就向哪边倒的人。日常用语中“跟风”这个词有点贬义,而在投资行业,却不是如此。“跟风投资”英语叫“coinvest”,可以翻译成“合作投资”、“共同投资”、“联合投资”或者简称“合投”。
  这种投资者将自己处于一种从属地位,他不确定投资的方式,不承担起草合同条文的主要任务,甚至连价格是多少他也不能确定,而把这些关键性责任推给“领头的投资人”或者简称“领投”(lead investor)。
  搭顺风车而非自己驾驶
  和跟风投资者的区别在于,“领投”是主要投资人,投入资金量大,有时要大过跟投者很多,比如说跟投者投500万的话,领投者可能要投1000万以上,所以从单笔投资上讲,实力上领头者具有优势;其次领头者往往是投资经验丰富的企业,他们在价格谈判和合同制订上有别人不具备的经验,有的甚至就是那个行业的专家,所以他能从实际的经验中旁征博引,说服被投资的企业,接受他们开出的条件;再次,领头者还可能具有再融资的能力,他有一定程度的号召力,能够把被投资的项目烘托起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来,甚至进行一轮再一轮的融资,一直到把企业送上市。
  同时,领投者有自己固定的协议文本,以及与企业和地方政府打交道的经验,因而能节约时间,而这正是跟投者自己所缺乏的,也是跟投者心甘情愿拱手把领先地位让给别人的原因。
  跟投者在相比之下劣势明显,所以他情愿一路搭顺风车,坐在副座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