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笙-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发动农民种植棉花,只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之一,而且不是最重要的工作,也无须投入太多的资金。棉花的适应能力强,种植成本不高,任何一户群众都能种植。基本的生产工具、土地是无须我们操心的。政府要做的工作,是选好种子,调集农药、肥料等必要的物资,统一提供给农民。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做好服务,做好后勤支援工作,钱不用花多少。这一百万,我们要派上更大的用途。“愈彦说着,身子挺得笔直,眼神再一次在与会成员脸上一一扫过。

大伙的腰身,也都跟着挺了起来,目不转睛地望着愈书记。

虽然说;愈书记前不久做出来的那个五年发展规划,大家都不怎么相信,但起码对愈彦的新思维算是有了个认识。这个人,脑袋里是装了些他们不明白的事情。

且看愈书记有什么高招。

“目前,我国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有句话叫无农不稳。就是说我们必须要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但我们要富裕起来,尤其是要快速富裕起来,单单依靠农业一条腿走路,是远远不够的。还有一句话,叫无工不富。我们北栾区,不但要加大农业方面的发展,在工业上也不能无所作为。我们必须办企业,走出去,才有活钱。这是最基本的前提。我想这一点,大家都应该明白吧?”

愈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慢慢说道,神情很是严肃。在他年轻俊朗的脸上,流露出深谋远虑的神色。

大伙又相互对视起来,神情略略有些迷惘。

愈书记说的是这个道理,但在北栾区搞工业企业,却是从来都没人这么想过的。北栾区底子这么差,地方这么偏僻,有什么搞工业的条件?

单是通往县城的那条路,都已经足以令英雄气短了。

“我知道,大伙都有点担心,咱们北栾区的基础太差了,要交通没交通,要资金没资金,要技术没技术,完全没有一点搞工业的基础。如果大伙去过江口市,可能想法就会变了。八十年代初期,江口不过是个小渔村,成立特区不到十年,现在已经具备国际性大都市的雏形了。再过几年,这个国际性大都市就会彻底成形。所以,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这个决心去做!”

愈彦很坚定地说道。

“书记,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们北栾,能跟江口比吗?江口有地理优势有政策优势,也有资金优势这些,都不是我们能比得上的。”

满宝元点起一支烟,抽了两口,沉声说道。

对于愈彦刚才断然打断他的发言,满宝元心里还是有点生气。不过听了愈彦的话,他也觉得是那么回事。种药材确实不如种棉花那么令人放心。

“所以说,我们要想办法改变。”愈彦说道:“这一百万,就是我们的启动资金,是我们用来下金蛋的第一只母鸡,这笔钱,不能随便花掉了。每一分钱,都必须用在刀刃上。等资金到账之后,由我亲自管理,任何一笔支出,都必须有我的亲笔签字。这一点,财政所那边要切实注意。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定,那是要追究责任的。”

说着愈彦的眼神,落在了财政所长的脸上。

财政所长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满宝元脸色又是微微一变。

根据党政分工的原则,财政上的事情,是直接向他这个区长负责的。愈彦这个规定,要算是有点“蛮横”了。但这笔钱却是愈彦搞到的,别人谁也没有半分功劳,他又是区委书记,一把手,要做出这样的硬性规定,满宝元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

张尚军说道:“记,你打算搞个什么工厂呢?”

“第一,我们要办个饲料厂。除了种植棉花农民增收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养殖。生猪养殖、肉羊、肉牛、肉鸡的养殖,都很重要。这个东西,不一定要集中起来可以分散搞。每家每户,甚至具体到每一个成年男女劳力,都能养。三头五头不嫌少,十头八头不嫌多。全区这么多人家家家户户都养几头猪,几头牛羊或者是二三十只鸡鸭加起来,数量就多了,规模很可观。单纯依靠传统的养猪方法肯定不行了。传统的养猪方法,长膘慢,出栏时间太长。一只小猪仔,从年头喂到年尾,全部吃青饲料,不吃一点复合饲料,一年下来,也就百十来斤,不划算。花费的人工也是不少,一个农村妇女,可能最多也就是养两三头猪,就累得不行,基本上干不了地里的多少活了。这个不行。这样下去,养殖业肯定发展不起来。所以,方法要改进,猪种也要改良。要引进肉猪和肉牛,这个,要请农技站那边牵头,把这事办好。常吉同志,这个事情,就请你去落实!”

愈彦随口吩咐分管农口的副区长马常吉。

愈书记本就是农村出身,这些东西说起来头头是道。

马常吉四十几岁,也是本土干部,暂时还不是区委委员。

实话说,愈彦到任未长,前段时间不是下乡就走出差,和两套班子的成员交道打得并不多。所谓威望,压根就未曾建立起来。但在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气氛之下,马常吉是断然不敢顶撞的。

愈彦很清楚,在会议上,最好是就事论事,只谈工作,不涉及到其他方面。下面干部再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不敢拿到台面上来。

谁敢在干部大会上公然忤逆区委书记,就等于是自动将自己的乌纱帽交到了愈彦手里。愈彦只要一个报告上去,县委必定要处理的。不然,区委书记的威信还怎么维护?

这是官场通例,任谁也不能轻易在明面上去破坏。

“是,愈书记,我一定抓好这件工作。”

马常吉连忙答应道,还朝愈彦欠了欠身子,脸上带着明显夸张的笑容。

愈彦也便报之以微笑。

不过,马常吉下一刻便忍不住瞥了满宝元一眼,满宝元就好像没看见,什么表情都没有。马常吉心里不免咯噔了一下。

看来满区长不高兴了。

不过这也没办法,愈书记在会上安排工作,总不能一声不吭吧?

这一切,愈彦自然尽收眼底,却是不动声色。

威望,是需要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

“当然,我们也不是因为要鼓励农民养猪养牛,就要建个饲料厂。总不能我们要建房子,就搞个水泥厂,钢铁厂是吧?这个饲料厂,满足本区农民的需要,只是一个方面,而且是很小的一个方面,我们的眼光要朝前看。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养殖业将越来越多地被全国各地的农村所重视,饲料行业将是一个朝阳行业,也是一个黄金行业。现在我们进入这个行业,时机上还不算太晚。如果再等几年,恐怕就晚了。到时候,别人的品牌都搞出来了,我们的竞争压力就会很大。没有资金优势也没有技术优势,更没有品牌优势,搞什么都困难了。所以我们现在就要想办法抓住这个时间优势。这一点,至关重要。我们不是有句俗话,叫做百般宜早不宜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

“愈书记的意见我完全赞同。”

愈彦的话音一落,满宝元马上就说道。

“大力发展养殖业,确实是一条好门路。如果我们能顺利将饲料厂建起来,那就更好了,一举两得。不过,我这里也有两点担心啊……”

说到这里,满宝元刻意停顿了一下。大家的眼神又都落到了他的脸上。满宝元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眼见得愈彦已经开始掌控会议的主导权,满宝元意识到自己再不说话,就要被“边缘化”了。一贯以来,北栾区的事情都是他做主的,如今逐渐变成了真正的“二把手”,心里头自然不踏实。或许满宝元并没有刻意想着要与愈彦唱对手戏,只是没办法掌控自己的潜意识而已。

愈彦微笑道:“区长,有什么担心请讲,我们一起商量解决!”

薛关元的脸上又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目光飞快地在愈彦和满宝元脸上扫过,觉得这个会开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乍然得到一百万的喜悦,渐渐淡了,一丝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的“火药味”却在会议室里弥漫开来。

薛关元完全理解愈彦与满宝元的心思。

新人和老人之间的摩擦,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愈彦和满宝元都没有错。身在官场,有些东西不得不争。不争,除非心甘情愿坐冷板凳。就像他薛关元一样,一门心思只想着调走。对北栾区这口破锅里的那几片烂菜叶,压根就不感兴趣。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薛关元不懂官场之道。他只是觉得自己时运不济,没有得到上级领导的垂青而已。现在年龄大了,级别还是副科级,薛关元也就熄了这争强好胜之心。

但照眼下的情形来看,满宝元已经明显处于劣势。且不说愈彦有夏利的关照,还有这么厉害的“高层关系”,单纯就双方的手段而言,满宝元也并不占优。

别看愈彦脸上始终带着和气的微笑,却是牢牢把持着会议的主导权,一把手的地位很突出。对满宝元客客气气,但领导的气度表露无遗。在愈彦这种一把手气度的威压之下,其他人都有点心里打鼓了,满宝元只能赤膊上阵。

不怪夏利会将这个年轻人放到北栾区来,果然是有几分道理的。

满宝元抽着烟,一脸严肃,说道:第一个担心,就是刚才愈书记自己说的,销路问题。北栾区有近八万人,一万六七千户人家,如果像愈书记布置的,家家户户都养猪养牛养鸡,而且还不是养一两头,而是放开来养,还要喂饲料,出栏就快了。北栾区一年出栏几万头甚至是十万头生猪、肉牛,销售就成了大问题。自产自销肯定不可能,就算是城关镇,只怕也销不了这么多。到时候一旦压栏了,损失就大了。这个问题,必须先考虑清楚!”

北栾镇党委书记张尚军就轻轻笑了一下。

满区长果然是满区长,这就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愈彦微微一笑,不吭声,示意满宝元继续。

“第二个担心,则是瘟疫的问题。解放之后,过去几十年里,北栾区发生过好几回猪瘟、鸡瘟。不过大家养的猪和鸡鸭都不多,没有造成多大损失。现在我们这么大规模地搞养殖业,一旦发生瘟疫,损失那就太大了,很可能会伤了农民的元气。要慎重啊……”

满宝元语重心长地说道。

第0375章 天马行空

“是啊是啊,这个瘟疫的问题,确实要考虑进去!”

张尚军马上随口附和。

愈彦微微点头,说道:“这个确实是应该慎重。区长,你继续!”

满宝元说道:“第三个担心,是关于饲料厂的。这个东西,我们从来没有搞过。需要多少资金、多少设备心里没底,怎么弄这个饲料的配方,也没人懂。再有一个,还是销路问题。这些都是两眼一抹黑,懵懵懂懂就搞饲料厂,会不会太性急了?”

愈彦脸上平静如昔,眼望满宝元,等待他继续发言。

满宝元却轻轻往后一靠,说道:“暂时我就想到这些,请同志们都好好考虑一下,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啊……”

愈彦笑了笑,说道:“说得好啊。几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满区长这个提醒非常有道理。确实,我们做出的任何一项决定,都事关数万群众的家庭幸福,所以,必须要慎重、慎重、再慎重!我希望同志们都能向满区长学习,在做出重大决定之前,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才是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好,说得好!”

愈彦甚至轻轻拍起了巴掌。

随即,热烈的掌声在会议室响了起来。

薛关元鼓着掌,脸上带着微笑,心里暗暗叹气。

满宝元这回算是遇到对手了,而且,这个对手是如此之强,在薛关元看来,满宝元几乎没有任何取胜的可能。如果他不转变思路,继续和愈彦对着干,结局将会是很糟糕的。

满宝元显然没料到愈彦会这么干,一下子涨红了脸,随着大伙一起鼓掌,眼里却闪过一抹尴尬之意。

愈彦这一手,果真是很漂亮,表面上是夸奖他满宝元,实际上依旧牢牢把握着主动权,而且一把手的架子端得更足了。

居高临下啊!

等掌声响了一阵,愈彦举起双手,轻轻往下一压,掌声戛然而止。

“满区长提出来的这三项担忧,确实值得重视。第一个,生猪的销路问题。这是个很重要的方面。不过眼下不必担心。我们桃城县乃至整个安泰地区,生猪存栏量都严重不足,就算我们每年出栏十万头生猪,也还是不足以供应整个桃城县的需求,至于满足整个安泰地区的需求,更是差得远。三两年之内,这个销路问题不必担心。就算以后,生猪养殖业在全县推广开来,也不必担心,我们完全可以走出县里,走出地区甚至走出山鲁省去,面向全国,建立我们的生猪销售网络。单是与我们相邻的几个省,都需要大量的生猪供应。到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销售公司来负责这个事情。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生猪出栏,还能带动一系列的其他产业,比如屠宰业、运输业乃至肉制品深加工行业,到时都能发展起来。整个北栾区的经济,那就真的活跃起来了。”

愈彦举起手,由上往下轻轻一挥,气势如虹地说道。

随着这个手势,多数干部脸上露出了兴奋的表情。要是真如愈书记所言,经济活跃了,民间富裕了,乡镇干部的日子也就好过多了。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发个工资都要愁上大半年的。

“第二个瘟疫问题,我看也不用担心。大家可能也知道,只要我们建立完善的防疫机制,就可以杜绝。所以,农技站和防疫站的建设要加强。常吉同志,这又是你的事情啊。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

愈彦望向马常吉,笑着说道。

马常吉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说道:书记,不是我撂挑子,实在我也有难处啊。农技站就那么两个人,防疫站都还不知道在哪里,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愈彦笑道:“常吉同志变成小媳妇了,呵呵……”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笑声,气氛略微一松。

马常吉便搔了搔头,四十大几的副区长,也感到有点不好意思。

笑了几声之后,愈彦轻轻一点头,正色说道:“常吉同志,人员和资金的事情,你不要担心。我和区委都是完全支持你的。你做个计划上来,农技站要增加几个人员,此外防疫站也必须要马上建立。只要是合理的,我一定支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但有一点,请你记住。人多了,钱有了,得把工作干好。咱们不养闲人。”

这话说得气壮如牛,党委书记的威风展露无遗。

满宝元和区委另外两名主要领导脸色微微一变,相互一望,眼神都有点无奈。

有什么办法呢?

一把手到底就是一把手啊!

涉及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马常吉不能不考虑得全面一点,沉吟稍顷,说道:“愈书记,就算区里给了资金,但这个人员编制,区里可不管啊?”

正式的干部职工编制,由县编委负责的,区里没有这个权限。

“没关系,我去县里要。如果县里暂时没有多余的人员编制,我们也可以先请临时工,参照正式职工的待遇就是了。”

愈彦毫不犹豫地答道。

这是他第一次召开主要负责干部会议,绝对不能软,不能迟疑。这个会议开好了,愈书记的威信也就初步竖立起来了。

马常吉无话可说,连忙点头:“好好,只要你书记大人有这句话,我就好办了。”

“常吉同志,咱们还是那句话,这件事必须办好,不能办砸了。不然,就会影响到全区的经济建设工作,这个责任可不小啊。”

愈彦又紧紧盯了一句。

你要好处,我给了。你要是敢敷衍我,那就要小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