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医缘-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些善于观察的人还发现,连赵九凌身边的侍卫统领朱棒槌也是积极到不行,不但事事亲力亲为不说,还跑去外外的驿站对驿千嘱咐万拜托,“若是接到金陵那边的拜贴,一定要派人通知我。知道吗?”

四旬左右的驿丞连连拱手,表示一定照办。

朱棒槌仍是不放心,又道:“此人可是咱们王爷异常重视的,千万别好生招待,啊,若是出了什么岔子,惹恼了王爷,你就把皮崩紧些吧。”

现在,但凡稍微有点眼力的人都知道,这位王大夫,在楚王心目中是何等的份量。

所以相当一部份人已开始回去与自家老婆商量,等这位王医官到来之后,就赶紧下拜贴,送礼物,好生讨好一番。必要时,还给开些方便之间之门。

军营里的将士们听了,倒也高兴,能让王爷如此重视的人,应该医术不会差到哪里去了,以后受了伤也有救命的保障了。

一些正在养伤的士兵们则到处托关系求人,等这位王医官到来之后再给仔细瞧瞧,看能否早早康复。

而宣府的军医们,听说这位王医官如此阵仗,好些心中不服的这时候也临阵倒戈。如今只有少部份军医仍是不放眼里,觉得一介女流之辈,有什么值得尊重的。

衙门里的杨军医仍是如平常那般,但李军医发现,这人每天晚上都在挑灯夜战,不知在忙碌着什么,后来试探了他身边一个丫头的口风,更是不屑至极。

“老爷正在搜集那位王医官的脾性爱好。”

外头的官员们都开始闻风而动,每天勤换衣裳勤洗澡,勤刮胡子……听说这位王医官有洁癖。

那群官太太们也开始准备头面首饰衣裳,人家可是神医呢,就算对自己男人仕途无益,但关系打好了,请上门来给自已诊诊脉也是好的。

总督衙门里也是冰火两重天,悠然阁的下人们早就被三令五申,耳提面命,要尽心尽力侍候这位王医官,若是怠慢了,可是有她们的好果子吃。而外头的下人们则叽叽咕咕的,觉得廖嬷嬷小题大作了。

赵九凌的出云阁也是事不关已,倒是与赵九凌有过一腿的女人们则开始暗暗打着主意,听说这王医官医术厉害,又住进了前边不远的悠然阁里,到时候抽空让她给把把脉,开些药让她们早早生孩子才是好的。

实在不济,让她制些美容养颜的丸子吧,这应该难不倒她吧?

……

宣府那边发生的事儿,锦绣是全然不知,只知道这一路上,各处驿站对自己那真是好得没话说,金陵守备金大人与禁卫军李统领对自己也是客气有加,这让锦绣顿生出一种“权势果然是个好东西”的感慨。这些天得到的待遇实在太好了,好到她差点都记乎所以,直至抵达山西地界,受一众大小官员巴结奉承,这才稍稍冷静了头脑。

“姑娘,这些当官的,怎么对您这么客气?”一路走来,冬暖冷眼瞧着那些三四品大员对自家姑娘的阿臾奉承,虽说已经麻木了,但仍是有些不小的震撼。看来,自家姑娘真是有本事呀。

锦绣也觉得这可思议,她再是受皇帝褒奖,到底只是个小小王品医官,虽说有皇帝亲赐的戒尺与官大一级的承诺,也不过是唬弄普通的低级官员罢了,那些有点实权的中高级官员才不会放眼里呢。

但这一路上,这山西地界的大小官员,包括守城门的士兵都对她礼遇有加,这不得不让她奇怪。

又驶了大半天,总算来到宣府,以及整座北方地区的最高军事行政指挥处。

宣府镇南屏京师,后挖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诚边陲重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本朝,宣府镇更是保卫京都,防御草原各族南下的咽喉之地。离京师不过四百里,锁钥所寄,要害可知。

宣府兼领山西大同府镇,军事地理极其重要,是边防九大军事重镇之一,果真气派万千,比不上金陵城墙的华美,却比金陵多了数倍的严威与雄壮。

那高大的城墙,以及迎风招展的旗织,鲜明呈亮,生机勃勃,城高池深,气象雄伟守城的将士个个精神抖擞,杀气冲天。宣府地势宽蔽,马路平整,可以并行八辆马车也绰绰有余,这儿的晋商也是全国闻名,商业与军事发展是整个边陲最为繁华。

迎接锦绣入城的是以杨军医与李军医为首的两名军医,以及总督衙门的高总管。

锦绣下了马车,与杨李二人见礼,相互寒碜,虽然两位太医一个看起来恭敬一个倨傲,不过她初来乍到,也只能以不变应万变,暗暗把杨李二位太医的表情收进心里后,然后在高总管的带领下,一路来到总督衙门。

总督衙门位于宣府中路,马车行驶了大半个时辰方才抵达,在总督衙门里办差事的大小官员也早已在门前等候,为首一人身穿雨过天青色刺绣蜀锦长袍,头戴玉冠,脚蹬玄色绣金丝纹路的羊皮靴,身披黑色灰鼠绒大氅,锦绣下得马车后,就看到此人,微微愣了下,但仍是依礼下了车来,正要跪拜。

赵九凌拦下她,一双狭长的眸子一瞬不瞬地盯着她,“地上凉,不必多礼。”

锦绣却执意跪了下来,磕了个头这才起身,“锦绣见过王爷,王爷万福金安。”

赵九凌道:“快起来。”他伸手双手想去扶,但锦绣赶紧起身,避开他伸过来的手,恭敬地说:“日后锦绣可要劳烦王爷关照,有不妥之处,还望王爷不吝赐教。”

赵九凌讪讪地放下双手,背到身后,忍下心头的失落与激荡,笑道:“那是自然。”一时间又不知该说什么,打量她略显苍白的面容,“路上辛苦了。”

锦绣福了身子:“王爷关怀。一路上多亏了金大人和李大人的照顾,还有各地驿丞的奚心款待,倒是没受什么罪。只是,这地方有些冷。”她从金陵出发时,金陵气温确实很冷了,这一路越往北行走,天气越冷,所幸她带得衣物够多,车子里又有炭火,还没有被冻到。但总归不大方便。

“外头冷,快进去吧。”

锦绣毕恭毕敬,“有劳王爷亲自迎接,锦绣受宠苦惊。”然后悄悄地往旁边挪了两步,与他隔了点安全距离。

她的动作生生击退了赵九凌即将出口的话,顿了一会,这才说:“你本来在金陵好好的,偏因本王才来这边受苦,应该是本王向你赔罪。”

“王爷哪儿话,锦绣虽为女子,可能为朝廷效力,亦是锦绣的荣幸。”锦绣可没望这男人当初是如何整她的,不敢忘形,毕恭毕敬地以用万金油应付。

赵九凌也不再坚持,一道进了总督衙门,又与诸位大小官员施礼,总督衙门里办差的大小官员原想趁此机会好生与锦绣套近乎,还准备去本地最大酒楼办上几桌席筵,准备给锦绣接风洗尘,却被赵九凌大后一挥给阻止了,“锦绣是女子,虽说如今是官身,可总归男女有别,你们可别误了她的名声。”

一群官员马上退了出去。

大厅里只剩下赵九凌和锦绣,以及锦绣带来的四名侍女,齐玄英等人也被安排去别的地方去了。

“……咳咳……锦绣,这一路上辛苦了。”

朱棒槌唇角抽搐,暗想,我的主子怎么这么反常?他这话已经说了不下三次了。

锦绣奇怪地望了他,“有劳王爷关怀。”在心里却想着,这人还战神呢?战神就这么点外交本领?

赵九凌再一次轻咳一声,“金陵离这儿路途遥远,你肯定也乏了吧?”

朱棒槌再也忍不住,轻咳两声。赵九凌也知道他今天的表现很失往日的水准,俊脸微红,他摸了摸鼻子,又说:“你肯定也累了……那本王带你下去歇着。”顿了下,又一脸邀功似地说着,“我把你安排在总督府,这儿安全,又方便,拔给你的那间院子也是不错的,呃……我先带你过去瞧瞧,若有不满意的只管与我说。”

锦绣起身,“多谢王爷费心,只是王爷日理万机,如何把宝贵时间浪费在小女子身上?就不劳烦王爷尊驾,王爷差个下人领路就成了。”

赵九凌连忙道:“不碍事,今儿个也没什么事,走吧,本王带你过去。”

锦绣连忙摆手,“王爷折煞锦绣了。锦绣身份低微,如何敢劳驾王爷,还请王爷收回成命。”

朱棒槌也觉得王爷今天表现太失水准了,并且也太赶了,太失王爷本色了,于是小声劝道:“王爷,王姑娘说得对,这儿有高总管和廖嬷嬷就成了。”

赵九凌心里一沉,不甘不愿地对房廖嬷嬷道:“好生服侍……王姑娘。”

“王爷请放心,奴婢省得。”廖嬷嬷冷眼旁观了许久,越发竖定了信心。这位从金陵远道而来的女大夫,一定得好生讨好。

锦绣朝赵九凌福了身子,缓缓退下。

大厅里有炉子,以及烧有地龙,倒也不冷,只是出了厅子,往后院走去,被冷空气一吹,全身打了寒颤,廖嬷嬷赶紧拿了一件大红色兔毛边的氅子披在她身上,嘴里说道:“姑娘,这边气候冷,可比不得南方,以后出门可要带上氅子。”

锦绣点头:“有劳妈妈提醒。”

北方的建筑与南方不大一样,因冬季寒冷,故两宅内院南北狭长,以取阳光。墙体较厚,可以保温御寒。当地雨量稀少,故次要房屋仅用仰瓦铺设,省去盖瓦,大门在东南的布局,大门一间设在东南角,正面五间上房,皆美仑美焕,东西厢房及倒座各为二间,正屋、两厢和倒座之间廊子联结。正屋梁上有单色勾绘的密锦纹团科纹饰,看起来大气质朴,比不上南方的精美以及雕梁画栋,但却有种朴素大方的美感。

------题外话------

大家都说锦绣去山西速度太慢,没有救人如救命的自觉。其实,古代交通不发达,锦绣就算插上翅膀都不能立马飞到战场上。再则,在赵九凌这种上位者眼里,普通士兵的性命自然没有那么贵重了。古代有品秩有医术的军医都是只给武将看病的。普通士兵的死活也只有普通军医们管。最后,边关也并非天天都有战争的。如果真天天发生战争,那还了得。锦绣去宣府的目的,就是提高军医的医术,改善军中的医疗条件。提高治活率。也并非一蹴而就的。

不知我这样的解释合理不。

 第178章 矜持

进入悠然阁的正堂,这是明间,其左右是次间、稍间。明间也是大客厅,次间、稍间则是主要的休息场所。堂屋当中独设一榻,上边引枕靠背脚踏俱全,两边各两张脚踏大椅,锦绣坐到棍榻上,廖嬷嬷已领了一众丫头婆子进来跪头行礼。

锦绣吓了一跳,底下乌压压的一群人,仔细数了数,妈呀,居然有整整十九个人,再加上她带来的侍女,光侍候她的就有二十三个人,这也太奢侈了吧?

“嬷嬷,这是不是太多了?”锦绣有些不安。她父亲在世时,她们家也有十来名下人服侍,后来她开了锦绣药铺后,渐渐打响了名气,虽然铺子里有近三十名“员工”,但私底下服侍的也只有四名婢女,比起现代明快的作风,再有钱都得负责自己的吃喝拉撒来说,她都觉得奢侈了。现下更为壮观,她一个人就住这么宽阔的宅院,还有如此多的人侍候,恐怕平原伯府的老夫人也没有这么大的排场吧?

廖嬷嬷陪笑着说:“不多,一点都不多。姑娘您又不是来游山玩水,而是来做大事,为朝廷效力的,理应受此待遇。奴婢还生怕委屈姑娘您呢。”

锦绣差点把嘴里的茶水喷了出来,这么多人侍候她,她又不是金尊玉贵的人物,居然安排如此之多的下人服侍,究竟她是来做大夫的还是来享受的呀?

廖嬷嬷又进一步解释,“这可是王爷的一番心,姑娘可别辜负了。王爷对姑娘可重视呢,早在半个月前就开始布置了,这儿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全都是王爷亲自过问的。王爷说了,姑娘您可是关系着众将士的倏关性命,可不能怠慢了。所以姑娘还是安心住下吧。奴婢姓廖,人称廖嬷嬷,是这院子里的管事,高管家是总督衙门的总管,姑娘有何吩咐只管说了,奴婢们莫敢不从。”

现在锦绣可以确定,这赵九凌对她用了糖衣炮弹。

也不知道那家伙究竟在搞些什么,平白无故的对她产生敌意,现在又平白无故的对她这么好,这里头该不会有什么阴谋危计吧?

锦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管过奴仆,也不知该如何管,廖嬷嬷对自己是很恭敬讨好,但毕竟还不熟悉,她也不敢贸然就重用她。还有这些下人,看起来一个个中规中矩的,可大家内心里想的什么谁也不知道,再来,她也不是一辈子呆在这儿,这些只是临时来服侍的下人,她也不求这些人对她忠心耿耿,只求把份内事做好就成了。

于是锦绣锦绣简短地说了两句话,“我初来乍到,什么都不熟悉,完全是抓瞎,诸位既然是被派来服侍我的,大道理我也不说了,你们只要谨守本份就成了。我不求你们对我如何忠心,但起码的为奴之道应该是明白的。现下,我不管你们现在想些什么,只告诉你们我的底线,我不喜欢底下人乱嚼舌根,更不喜欢受人监视。我也不可能永远呆在这,所以你们也别把我当真正的主子,就当……临时雇主吧,你们只需尽自己的本份就成了。但凡我吩咐下来的活儿不推三阻四就好,这点要求,不为过吧?”

众人齐齐磕头,说一定好生侍服姑娘,不负姑娘云云。

锦绣故意露出疲乏的神情,廖嬷嬷赶紧让大家下去,指了四个丫头笑道:“姑娘可是累了,那敢情好,姑娘的寝房在后头,奴婢带您过去。”

上房的西稍间中有套间暖阁儿,是主卧室。而东稍间则是用“碧纱橱”与西侧的房间隔断。碧纱橱内有床,应该是专门为值夜的丫环头提供的地儿。

上房还有后门,与后院相通,出后房门到后院,再从后院的东西穿堂穿过,就到了一条南北宽夹道,通过这条夹道就可到赵九凌居住的出云阁,及穆少清等人居住的123言情居。

在得知这儿离赵九凌的住处只有两个走廊及半个花园的距离,锦绣很是不安,说:“我一个小小的医官,如何能住进总督衙门?还与王爷离得这么近?”

这赵九凌行事不按牌理出牌,又是蛮不讲理的人物,这万一哪天心血来潮又跑来找她的麻烦,她是想躲都没地儿躲呀。

廖嬷嬷笑道:“姑娘何必妄自菲薄?王爷看重您还不好吗?外头想让王爷看重的撑削尖了脑袋都无法住进来呢?”但心里却在暗暗思量着,楚王赵九凌节制宣府至山西大同边防军务,临时成立的两省总督是由宣化都司衙门改建而成的。比以往扩大了一倍的地盘,前边是处理公务的地方,后边是赵九凌以及诸位幕僚和他的妾室们的居处。

除此之外,这总督府还真没住上外人过。这位王锦绣还是头一份。

赵九凌是楚王,贵为亲王级别的他,排场老大,他身边贴身侍卫就有四十余名,以及六位幕僚,都是住在总督府,而他的300多名亲兵校蔚则住在紧邻衙门的另一处宅子里。

就单他的院子里,配置有一名管家,两个通房大丫头,二十多个下人,粗役更是不计其数,六名别人赠送的非妾非通房的至今仍被下人尊称一声姑娘的貌美女子,则住在南边的一处栖霞院内,六名姑娘,统一安排在一个院落,服侍的下人总共加起来还没有悠然阁的多。可以想像,这王锦绣在楚王心目中,是何等的份量。

锦绣刚才这话说不无道理,平白无故的住进总督衙门,还与楚王的院落挨得如此近,用脚趾上头都知道,楚王打什么主意呀。

想到这里,廖嬷嬷对锦绣越发恭敬了,但她是人精一样的人物,并不直接说明“楚王对你格外上心,是因为看中你”而只是委婉地说楚王是求贤若渴,所以才会如此礼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