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医缘-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觉得,王锦绣配得上九爷?还有,凭她的身份,有资格坐上楚王妃的宝座?”

……

御书房内,一身绣团龙饰纹常服的皇帝正欣然地望着自已的儿子,威严的眸子里射出洞察一切的锐光。

“……如此兴师动众,就为了一个小小大夫,儿子呀,朕也是年轻过的,你那些小把戏就休要在朕跟前得瑟了。”

赵九凌有被看穿心思后的尴尬,不过很快就坦然了,迎向高座在御案龙座上的当今天子,伏下身来,“父皇英明,儿臣恳请父皇成全。”

……

今年过年锦绣姐弟过得一点都不开心。

腊月二十七这天,顾府送来了好些名贵礼物,据说是顾夫人亲自准备的。

虽然顾夫人没有亲自前来,但前来送礼的王嬷嬷却是顾夫人的心腹陪嫁,对锦绣客气中带着的恭敬,即诠释了顾夫人对她的态度,也表示顾夫人对她的赔礼以及认可。

锦绣便知道,顾府对于自己,那是势在必得了。

在拒绝与同意之间徘徊了大半天,锦绣仍然没有理出头绪。

半斤八两等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曝露了身份,时不时在锦绣跟前说起顾府的种种好处。

“这些珍贵毛皮,普通人见都没见过的,瞧,顾府就像大白菜一样就送了来。”

“顾家三代经营下来,早就累积了泼天的富贵,这些毛皮也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侯爷又有了新差事,据说过了十五就要起程了,预计要呆上十年八年的,顾夫人也要跟过去照顾呢。”

“唉呀,公婆都不在身边,那未来的世子夫人岂不快活?”

……

农历二十八,按宫中的规矩,京中三品以上命妇都要进宫向皇皇磕头拜祝,坤定宫好一番热闹景象。

皇后高座于凤榻上,旁边太子妃贴身服侍着,每进来一批戴冠霞帔的命妇进来磕拜,皇后便和蔼地说上两句,尽管只是例行的场面问候,但被问到的命妇却个个激动不已,尤其是问到自家闺女的话题,更是忐忑惊喜,小心翼翼地在肚子里组织语言后,自觉稳妥后,方才紧张作答。

“……小女粗陋,还让娘娘垫记,实是臣妾莫大恩典。承蒙娘娘惦怀,小女略读些诗书,不过女子无才便是德,臣妾平时候只拘着她熟读《女则》,做做女红,随臣妾一道学着管家理事罢了。”

皇后面色越发和气,对旁边的太妃道:“闻得余夫人在圈中素有贤慧美名,想必教出的闺女亦是出挑的。”

一身正式蹙金华服的太子妃端庄笑道:“母后说得极是。余夫人素来有贤妻良母的名声,余小姐自是不会差的。”

余夫人心跳得越发厉害,嘴里却口称“太子妃廖赞”。

“令千金可有婚配?”虽然厅下还跪着数名诰命夫人,两边还侍立着数十名宫人,然整个宫殿里,却是鸦雀无声。

而其他诰命夫人却是又羡又妒,皇后嫡次子,楚王因长年驻战边防,二十有四仍未娶妻,这回好不容易回到京城,自然是为了给楚王挑选一位名门闺秀。估计皇后手上少说也有上百位各世族大家的待嫁千金名册了。如今,在这种场合,皇后却当众问及余家闺女,就算余家闺女未曾雀屏中选,但有皇后与太子妃的当众夸赞,相信余家闺女在婚事上,自是要被高看一筹。

“有劳娘娘记挂,小女还未曾婚配。”余夫他知道这里头的名堂,回答得越发谨慎恭敬。

当所有朝廷命妇,王公贵族,公主郡主县主们都离去后,皇后这才从凤座上起身,一脸倦色地由太子妃抚着下了榻,坐到一边的贵妃榻上,腰上塞了两个又厚又柔软的织金抱枕。

“……你觉得这余家千金,还有朱家闺女,宫家的小姐,哪个更适合九儿?”皇后问太子妃。

太子妃笑道:“余夫人贤慧,又出身大家,相信余小姐亦不会差到哪儿去。朱小姐是母后您的外甥女,自是千里挑一的。宫家小姐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在京中素来有才女的名声。三位小姐各有不凡,臣妾也难以取舍,就要看母后您的决择了。”

 第159章 尘埃落定否?

皇后看她一眼,“三个姑娘我都瞧着满意,余夫人大气端庄,有正室风范。云儿虽是我外甥女,到底被宠坏了些,可我答应过你二舅母,要给云儿指一门好的婚事,再来云儿又一心喜欢着九儿,我可不能辜负她的一片心意。”

太子妃凝目,“那,宫小姐……”

皇后声音冷淡,“既是才女,自然喜爱风花雪月,吟诗作对,九儿能征善战,但在诗书上的造诣却是不成的,恐怕难得她十之分毫,让她嫁给九儿,恐怕还委屈了她。”

太子妃垂眸,笑道:“母后说的极是有理。”她仔细觑着皇后的神色,试探性地道:“那,母后的意思是,这楚王妃,就在余小姐和云表妹之间作选择了?”

皇后反问:“依你之见呢,九儿正妻之位,由余小姐做好,还是云儿好?”

太子妃面有难色,“这个,母后您才是楚王的生母,这个应该由您作主才是。”

“无妨,就听听你的意思罢。”

太子妃忍下心头的紧张之感,仔细斟酌了言语,说:“若论亲疏,自然是云表妹为正妻。”

皇后眉毛一挑,太子妃连忙道:“母后请听臣妾把话说完。这若是论亲疏,自然是云表妹更得母后欢欣一些。可,说句不该说的话,瑛表妹今年才十四岁,到底年纪轻了些。可九弟为人稳重,又身兼边防重任,娶的王妃,自然要以大局为重才好。听说余小姐自小随余夫人主持中馈,想必作正妃,是极适合不过了。”她又怕皇后听了不高兴,又连忙加了句:“当然,这只是臣妾自己的意思。云表妹若再年长些就好了。”

皇后淡道:“你说的很有道理。云儿,到底年纪轻了,又自小被宠坏了,做正妃恐怕不适合。得了,就余小姐吧,反正这个妯娌也算是你亲自挑选的,想必日后你们自能和睦相处。”

太子妃却面露迟疑之色,皇后目光微微一冷,慢声道:“怎么,你不满意这个妯娌?”

太子妃连忙道:“臣妾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听说,楚王心中似乎已有意中人。”

皇后不以为然,“就那个小小的金陵女大夫?呵,这事儿本宫早已知晓。无妨,九儿若对她真有心思,自会亲自来与我说。”

太子妃不敢再多话,恭敬退去。

……

徐夕之夜,祭拜了灶神,做完一系烈的祭拜活动后,晚上吃团圆饭时,锦玉忽然对锦绣说:“姐,顾东临人还不错,你就答应吧。”

锦绣怔住,停下筷子,抬头看他。

锦玉一向秀气的双眸微微眯了起来,冷冷地道:“侯府明媒正娶的正室夫人,自然比起王府那捞什子的医女尊贵得多了。”

锦绣眨眨眼,“你在说什么呀?我怎么听不懂?”

锦玉咬牙,恨声道:“姐你有所不知,那该死的赵九凌,他居然打着想把你纳入王府的主意。哼,瞎了他的狗眼。”

锦绣再度眨眨眼,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不会吧,赵九凌都离开金陵了。”上回剿匪后也不待巡抚大人设宴款待就离开了。至今都有一个多月了,若不是锦玉今日里提及,她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一号尊贵人物。

锦玉冷笑一声:“他人是离开了金陵,却还留了两个爪牙下来,专门监视于你。今儿个,我去笔墨店里买砚台,路经一处茶肆,无意间发现此人。他们只顾着说话,并未发现我,还合着商议要飞鸽传书与赵九凌,让他赶紧请了圣旨过来,早早把你调至楚王府,做赵九凌的专属医女。”

锦绣好一阵无言,问:“王府医女是几品官来着?”

锦玉拉长了脸,“九品。”

锦绣低头,继续扒饭。

锦玉很是生气,“听说太医院最高的品秩也不过正四品,而王府医女,则是最末了。不但要归王府管制,据说还要侍奉宫里的贵人。”

锦绣在现代也是看过宫廷剧的,据说后宫中的争半,最容易成为炮灰的,首当其冲的便是太医,于是苦笑道:“这些天家人物呀……”

成王府也是有专属的大夫,成王妃与郡主小姐们都有专属的医女,那些医女虽然有品秩,但在主人跟前,也不过与奴仆一样被呼来唤去罢了。

锦玉说出了自己思虑了数日的最终想法:“我听说,王府可不是人呆的地方,稍不注意就会被牵扯进后宅纷争里。与其让赵九凌算计,还不如早早应了顾府的婚事。”就算圣旨大过天,但堂堂楚王,也不可能强行把一个已定了婚约的女子弄去楚王府做一个捞什子医女吧?

锦绣一时无言,她一个普通小老百姓,若是有幸接到京里来的圣旨,也算是天大的脸面了。但这份体面若要建立在她后半生痛苦与如覆薄冰的基础上,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于是乎,与顾府的婚事,就这样成了。

钟二夫人见锦绣总算答应成顾东临的婚事,喜出望外,顾不得大年三十的夜晚,连忙使人套了马车直奔顾府。

然后大年初一那日清晨,锦绣清楚地记得,钟二夫人风赴尘尘地赶了过来,多余的话也没说,只是递了块羊脂玉的玉佩给她,说是顾府的定情礼。等她孝期一过,就立马走婚嫁程序。然后,又向锦绣索取了一枚碧玉打造的珠杈带走了。

双方交换了定情信物,算是小定。

钟二夫人喜笑颜开地说了好些颂吉之话,这才喜兹兹地离去。

锦绣巴着指头算了下,还有八个月,她就要披上嫁衣嫁入顾家了。

而顾东临,这个男人,有些纨绔,有些任性,还有些骄纵,不过没事,在古代生活了这么多年,她对爱情早已心死。

回到屋子里,望着手上洁白温润的玉佩,她忽然有种尘埃落定的错觉。

甩甩头,锦绣又失笑起来,因为她陡然想起,她现在这样的心态,在前一世,三十一高龄还没嫁人,被父母逼婚的那种恨不得立马找个男人嫁了,就算离婚也不怕,似乎离婚女也比剩女好听的想法完全一模一样。

……

在皇后宫中隔着坐地落梅屏风,瞧了那余家姑娘,果然如传言般,端庄,识礼,落落大方,眉开疏朗,一看便知是做大家主母风范的。娶了这样的妻子,后宅一定是平顺的。

母后眼光不错,这余家小姐,连赵九凌这种一向挑剔惯了的人也挑不出错处。

等余小姐跪安退下后,赵九凌这才从屏风后头出来,撩了袍子坐到皇后下首。

皇后慈爱地望着自己的小儿子,献宝一样地道:“如何,这余家姑娘可还满意?”

“母后眼光一向好。”

见儿子并无反对,皇后很是高兴,又道:“你今年都二十有四了,因边防的事耽搁了婚事,可一直让我心下难安。如今总算把你这淘气混账给揪了回来,这回可不能再让母后失望了。”

赵九凌说,“母后说哪儿话,儿臣这不乖乖的回京任您安排吗?”

“总算你还有两分良心。”皇后见儿子这般顺从,心下高兴,又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就这余小姐了。”

“嗯。全凭母后作主。”

皇后又说了余小姐的好话,又顺带把朱妙云爱慕他准备给他做侧妃的事儿说了出来,赵九凌不可置否,“二舅家的三表妹?小毛孩子一个,唔,略有些印象。不过,让她做儿子的侧妃,岂不委屈她?”他还依稀记得,外祖家的表妹,一个个都眼生头顶的。

“不委屈,王府的侧妃也只是仅此于王妃罢了。只要你同意,就让她们二人同时进府,你看可好?”

赵九凌神色依然淡淡,“全凭母后做主。”

皇后见儿子这回很是听话,落了口气的同时,又试探地问道:“听说,你让你父皇下了道口谕,要把金陵一个女大夫召进楚王府做医女,可有此事?”

赵九凌笑道:“母后倒是耳目灵通。”

没有反驳,那便是真的了。皇后又问:“那是个什么样的女子呢?”

……

农历年刚过,从初二开始,与所有富贵人家一般,钟二夫人也开始走亲访友。按往年的规矩,要先回一躺娘家,在娘家吃顿午饭然后又回夫家,过年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团聚年,也是舒服的休息年,但对于大家族的夫人尤其是当家主母来说,却是一点都不轻松的,不说成堆的庶务,单说那成长串的应酬就要让人头痛。

跟随钟二夫人身边的一众婆子丫头也是累得脚板翻翻,才从钟二夫人娘家回来,这一回却没有直接回钟府,而是另去了锦绣药铺。

当钟二夫人鸡血红织金绣线遍绣宝相团花袄儿及暗红色裙裾消失在前边二门里时,在外头候着的一个红衣丫头撇了撇唇,对另一名被留下来作伴的同伙道:“咱们夫人就是爱记情。那王锦绣不过是救过二爷的命罢,她又不是没有得诊金,亏得夫人还把她当作救命恩人般看待,逢年过节随些礼便成了,哪还能亲自登门拜年呢?没的降了自己的身份。”

另一名青衣丫头横她一眼,“也多亏了咱们夫人记情,否则,你我什么身份,又岂能幸运的侍候在夫人身边?”

那丫头忽然没有了言语,但仍是不甚服气地道:“这一笃归一笃,与你说正经事呢。难道你也觉得,那王锦绣区区一个大夫,也配夫人这般礼遇?”

“这你就不懂了。我曾听夫人身边的鲁妈妈提起过,夫人之所以对王锦绣好,那是因为咱们老爷瞧中王锦绣的弟弟锦玉,将来会有大成就,所以事先拉拢住。再来,聪明人都知道,这得罪任何人都不能得罪大夫的道理,所以,夫人这么做,也是常理了。”

红衣丫头呆了呆,说:“原来还有这么些名堂呀。可,老爷也忒小心了,老爷什么身份,还屑讨好一个未出仕甚至连半份功名都没有的小毛头?”

青衣丫头白了她一眼,“说你不长脑子你还不肯相信,宁欺白头翁,不欺少年穷。这话你肯定没听说过呢。不说这对姐弟将来成就如何,单说这王锦绣即将嫁入谨阳侯府做少夫人,那可是一跃枝头做凤凰的人物,日后不但与夫人平起平座,还隐隐高咱们钟家一头,咱们夫人早早与之结交,岂不是正理?”

红衣丫头再一次呆住,又羡又妒,还有更多的甘心,“那王锦绣究竟有什么好嘛?”

除了会一身医术外,还能有什么?

 第160章 各有各的算计

皇后问儿子,“此人究竟有什么好?”

赵九凌想了想,“她医术很好。”

“除此之外呢?”

“除此之外……”脑海里闪过一张恬静又目中无人的脸来,又想到那张明明对自己无比痛恨,却又要顾忌他的权势不得不对他虚以尾蛇的模样,赵九凌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也没什么的,就是觉得她医术好,为人又有几分有趣,身上还带着几根刺,就想把她带进王府,拨掉她的刺。”然后天天看着她,让她敢怒不敢言,又忍气吞生,若是真把她惹急了,便会露出一小颗尖利的獠牙来,可爱得紧,也有趣得很,相信在他枯燥的边防生涯里,应该是件好玩的事。

儿子脸上由衷的笑以及毫不掩饰的光亮,皇后心中已有了计较,笑道:“人家小姑娘千里迢迢的来到京城,又入你王府当差,人生地不熟的,恐怕心中也惶恐,还不如直接纳到身边,她既然有几分医术,一来可以就近服侍你,二来你有个三病两痛,也方便医治,岂不更好?”

赵九凌面色不变,但隐在蹙金银钱绣飞龙团花宽袖下的拳头却渐渐握得紧了。

他从来没有想要锦绣做他的女人的意思,可自从那天太子向他提及此事时,这些日子心里头就似乎有个爪子在抓,这些天脑海里总要浮现出一副戴凤冠穿霞帔的画面,然后落了地,发了芽,再生了根,要锦绣的念头渐渐茁壮起来,并且无法抑止。

皇后见儿子面色平淡,只一双酷似丈夫的深沉双眸越发深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