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生必读的榜样传奇-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手上,即使这样做还是不全面的。海伦此时也把书本用盲文抄录了一遍,然后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和朗读。学习是单调而艰难的,但为了能够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以及回馈身边这些人的爱护,海伦一如既往地勤奋和努力着。
  学习进步的效果是明显的。尤其是在文史方面,在经过了老师的指导之后,海伦系统地接受了各种学术思想和认识,而且,老师们个性的鲜明、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以及对海伦的关爱都使海伦这段时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在质的方面,她有了一个很长足的进步。
  美妙的校园生活带给海伦的不仅只有学习的一个氛围,更使她得到了同龄女孩、视听正常的女孩一起学习生活的情趣。她和几个同学居住在临近校舍的一间房子里,好像住在家里一样,她们一起做游戏、捉迷藏、打雪仗,常常携手漫步,讨论功课,高声朗读美妙的作品。海伦脱离了原先的孤单角色。
  海伦就要毕业。1896 年 6 月 29 日,16 岁的盲姑娘参加了哈佛大学雷德克利夫学院的初试。
  她考的是:初级德语、高级德语、法语、拉丁语、英语以及希腊史和罗马史,一共考了 9 个小时。从 6 月 29 日考到 7 月 2 日。她顺利地通 过了全部的考试,英语和德语获得优秀。
  考试那天上午 9 时,专门派了一个人把考卷送到雷德克利夫学院。每个考生都有一个编号,不写名字, 她的号码是 233。因为她考试时要靠打字机答卷,所以她的身份是无法保密的。为了避免她使用打字机的声音打扰其他考生,监考人员让她一个人单独在一间房子里考试。吉尔曼先生用手语字母给她念试卷,屋子门 口有一个人在守着,以防外来干扰。
  考试的科目有初级和高级德语、法语、拉丁语、英语、希腊文,以及罗马史,考试时间共9个小时。她不但每科都及格了,而且德语和英语得了“优”。之前的付出终于有了一个回报。最让人欣喜的是海伦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个可以进入哈佛学习的机会,可以和所有正常人一样的进入大学。
  进入大学的第一天是让人欣喜的,欢呼雀跃的。这样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进入大学本身,这更重要的是对海伦一直对知识的渴求的一个肯定。海伦很喜欢一句罗马格言,似乎这个就是对她的一个隐喻:被驱逐出罗马,只不过是生活于罗马之外而已。
  海伦不得已走不了寻求知识的康庄大道,而被迫去走那条荒无人迹的崎岖小路。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相同的——依然愉快而富有意义地生活在这个知识的海洋中!

第三章  学习之旅(2)
知识点:哈佛大学
  在世界各大报刊以及研究机构提供的排行榜上,哈佛大学的排名经常是世界第一。历史上,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有六位曾当选为美国总统。哈佛大学的教授团中总共产生了34名诺贝尔奖得主。
  四年的大学生活
  热切的大学生活开始了。
  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海伦所期待的那样浪漫和美好。
  教室里,海伦发现自己是一个人的,教授离得那么遥远,安妮老师虽然尽可能把教授讲课的内容写在她手上,但是匆忙之中,讲课人的个性特点却是那样的模糊。而安妮写在海伦手上的字迹是那样的快,还没有完全给予理解就已经开始下一个征程了,这让海伦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授所要阐述的问题。由于先天的不足,使海伦学习的进度无形中慢了很多,通常是在回家后,才把脑子里记得的,赶紧写下来。当别的同学开始嬉戏玩闹的时候,海伦只有在不停的学习当中才能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
  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盲文书籍,海伦的学习变得更加的困难。但是这些都没有阻止海伦前往探求知识的热情,她全心地投入在学习的乐趣当中。
  有时候,海伦也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她觉得她应该像那些正常人一样在外面嬉戏玩乐、欢笑歌唱。生活是不是对她太残酷了点呢? 但这种想法很快就消失了。海伦很快又恢复了愉快的心情。她把胸中的不满全部排弃,一笑了之。她觉得自己应当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她必须坚忍不拔地去攀登一个又一个科学知识的高峰。海伦在学习的崎岖小路上艰难地跋涉,一步一个脚印,每前进一步, 对于她都是一份惊喜。 “再努力吧!”她在内心狂喊着。“再加把劲,只要坚持到最后, 我就能达到灿烂的云端。”
  各种思想的交集和冲撞,给予海伦带来的思想震撼也是相当巨大的。
  书籍,一直是海伦的最爱,书籍是她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而在大学生活中的几年,同样也是。从历史到古希腊的文明,从最简单的动物寓言到深刻的思想评判性质的文章,海伦在书籍的带引下走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有形的东西是短暂的,无形的才能永垂不朽,或者正是这些书籍的熏陶才使海伦的认知能力在最开始就比别人高出一截。
  除了书籍和阅读,海伦还有很多让自己快乐的方式。
  划船,是海伦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她独自划船时,居然不要航行舵手。她依靠两岸飘溢着的水草、睡莲和岸边的灌木树的气味来掌握方向;她把桨用皮带固定在浆环上,根据水的阻力来判断双桨用力是否平衡,船是否逆水而行。她也喜欢迎风斗浪,驾着她那坚固的小船,使它服从她的意志和臂力。
  与她倔强的个性相像的是,她喜欢远航,遥远的大海带给她的是宽广的呼吸和自由,以及在搏击风浪后的成就感。
  西北海湾,进行着一场划船比赛,各艘军舰都派了小艇参赛,海伦的小船也被夹杂在其中。突然天气骤变,风大浪急的,一会小船被打得在波涛中打转,一会被推上浪尖又被跌落谷底。此时的海伦是紧张的,生命受到威胁,但是,与此产生的一种冒险精神促使下她反而使小船的处境化险为夷,安然地度过了这样的一个不测风雨。其实,这种无畏的情结在海伦的成长历程中一直扮演着主要角色。
  散步,这是海伦最初接触自然的方式,这是在安妮的带领下开始认识的,之后她一直对这个是满怀喜爱的。

第三章  学习之旅(3)
除了在田野间散步外,海伦还喜欢骑上双座自行车到处转悠。一天上午,她骑双座自行车,跑了 12 英里路。路面坎坷不平,她摔倒过三四次,摔得走路都是一跛一跛的。但在晴朗的天气里,海伦感觉到,郊外的景色一定是那样的迷人!她骑着车子在坦荡的大道上迎风飞驰时,她感到这是多么的惬意呀!她才不在乎途中出点什么小事故呢。
  海伦还喜欢下跳棋或者象棋。她有一个很特别的棋盘,棋盘上的格子是刻出来的,因此棋子可以稳稳当当地立在其中。跳子棋的黑子是平的,而白子却成圆拱形,每个棋子中央有一个孔, 其中装上一个小铜钮扣,以便区别王棋与普通棋子。每走一步棋,她只需轻轻摸一下棋盘,对方是如何调兵遣将的,她就了如指掌。根据走棋所形成的空格,她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她走棋子了。
  在这段快活的日子里,海伦还学会了游泳和跳水。
  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海伦还是可以有如此多的方式触摸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世界是美好的,甚至黑暗和沉寂也是如此。无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海伦就是这样用她的、积极的心态和努力的方式探求着,努力着使自己完美完善起来。
  连载《我的一生》
  文学对于海伦同样有着很深刻的意义的。当《妇女时代》的主编向她来约稿的时候,她的人生的另一个转机开始了。
  当杂志社开出3000美元的价格时,海伦激动万分。并不是因为钱本身的问题,而是她以自己的方式赢得了一个证明自己的方式,一个谋生的方式
  此后一段时间里,海伦一直沉浸在美好的梦幻中。她想象着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被人传阅,引起轰动。沙利文小姐比她更高兴。她扶持的“树”,终于要成材了。海伦写过不少小品文、论文、书信,甚至有短篇小说。 她安下心来整理,写出了《妇女之家》前几期的连载文。她顺利地用打字机打出了第一部分。 文章写得不错,流畅上口。 杂志社的编辑阅后非常高兴,立即刊登出去。
  连载在继续。海伦紧张地忙碌起来了,一方面要应付学习;另一方面就是补充材料,写成连载文章。 然而,那边的催稿电报,纷至沓来, 弄得她们手忙脚乱。
  1903 年 3 月 21 日,海伦的故事逐渐扩大为了一本书,该书的第一版,终于放到了海伦的手中。 这时候,海伦即将是一位享誉全球的作家了。
  海伦还在沉醉在美好的大学生活,然而时间已经把她推向了毕业。她的毕业成绩是优异的,此时的她已经是一个公众瞩目的人物。海伦还是用她的一贯的诚恳和倔强,数落着自己不足的地方,只是强调着她的一切应归属于安妮老师。
  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海伦学会了更多的关于谦和、诚恳,以及真实。
  知识点:海伦的作品
  海伦·凯勒一生一共写了14部著作,如《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师》,等等。《我的生活》是她的处女作。作品一发表,立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出版的版本超过百余种,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
  海伦·凯勒名言:
  人生要不是大胆地冒险,便是一无所获。行动的意志;依行动次数的频繁和坚定的程度而增强;而脑力则依意志的使用而增长。这样便真能产生信仰。
  

第四章  海伦的幸福时光(1)
人生之路的选择
  满揣着对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的荣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海伦又产生很多的想法。
  单就个体而言,海伦突破了常人的极限,突破了自身的局限并学会了读书、写字,甚至是写作。她是理所应当备受瞩目的,但是,有时候报道的不真实又让她很不安:其实她远没有报道中的那样的优秀。她不停地纠错,只是想告诉人们她是如此的真切和诚恳:她没有报纸上所陈述的那样隆重和光彩夺目,她更没有拿到所谓的政府机构的奖励,她渴望过着平凡人的生活,安静地思考,以及得到自我的不断地提升。可就整体而言,海伦的每一步的成长都是在很多善良人的帮助下完成的,身边的亲人、陌生人温暖的握手,都使海伦有了一个崭新的飞跃。
  或者可以做点回馈社会的事情吧,海伦的这个想法早在大学的时候、或者说是在安妮老师的耳濡目染之下,早已经产生了。是的,她要把所学的东西报答给更多的人。
  她懂得要感恩这个世界的,她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回馈社会。海伦的成长经历本身就是一件让人振奋的事情啊,或者她可以帮助那些身处困顿的人的!她的想法单纯而又坦白。
  在这期间,安妮老师终于在祝福声中完成了婚礼,海伦的独立生活也随之开始。
  海伦开始为盲人事业忙碌,开始频繁地接触了这个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
  马克·吐温,一个幽默但是又极富正义感的人,他崇尚自由、平等,个性豪迈爽朗,不拘小节,海伦被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冒险精深和乐观以及他的桀骜不逊都给海伦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在海伦心里,除了贝尔博士与沙利文老师以外,她最敬爱的就是马克·吐温先生。
  尤其是在他家里居住的那段日子,马克·吐温先生总是会带给海伦无限的欢乐和动力,在林间冒险散步、餐桌前的幽默……海伦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欢乐和愉悦。
  这段时间在马克·吐温家的小住也扫去了因为安妮老师的结婚而带来的一种精神上的空虚。
  海伦开始真正地关注盲人问题是从一个提案的申请开始的。
  有一天,一位自称是查尔斯·康培尔的青年来看海伦,告诉她他的父亲毕业于柏金斯盲校之后,在伦敦设立了一所高等音乐师范学院,致力于英国的盲人教育,而他本人此行的目的是劝海伦加入以促进盲人福利为宗旨的“波士顿妇女工商联盟”。她很快就加入了这一组织,他们曾一起到议会去请愿,要求为保护盲人而成立特别委员会。
  这个请愿顺利获得了通过,因此特别委员会也很快成立了。而海伦的工作也以特别委员会为起点,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从此,她开始一个系统的帮助盲童的计划,几乎把它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
  知识点: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10年),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
  其代表作有:《竞选州长》、《汤姆·索亚历险记》、《百万英镑》、《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等。
  人生的演讲台
  事实上,海伦真正开始的关于扶住盲童的工作,是调查盲人所能从事的一切工作。为此,还成了一个专门的实验室,教导盲人们从事一些手工艺一类的副业。海伦一直很反对为了给予盲人帮助,而进行所谓的拉赞助,尤其是在经历了自己的事情之后,她特别强调教会他们用自食其力的方式在这个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随着调研工作的不断深入,海伦对盲人问题有了更加细致的思考:迫切的提高盲人的教育水准,使他们在这个社会中赢得一项生存的方式,拥有自食其力的力量,这是最为关键的。

第四章  海伦的幸福时光(2)
这样的工作海伦进行了两年,但是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时,与海伦一起交谈的一位眼科医生告诉她,寻求媒体的帮助可能赢得更大的帮助,这无疑是给工作困顿的海伦指点了一条路径。
  为此,海伦拜会了明星报总编辑尼尔逊先生,但是,一开始他并没有应允下来。或者是海伦失望的深情打动了这个总编辑,在海伦沮丧离开的时候,他忽然又改变了口气,决定给海伦他们一个机会。终于,在明星报的第一版上面刊登了海伦写的关于盲童问题的文章。同年,她又马不停蹄地在《仕女杂志》、《教育百科全书》上刊载了同一问题的文章。从此,海伦的工作进入了一个写作的过程,用手中的笔来呼唤着,寻求着帮助。
  忙不应暇地在各种会议和约稿中穿梭,生活的步调也变得匆忙起来了。此时,海伦的生活也陷入了窘困中,并丝毫没有起色,但是,这对于她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为了自己心爱的事业,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虽然海伦并不喜欢这样的应酬工作,但是为盲人谋福利的工作又非得通过团体力量不可,唯有这样的方式才能引起公众的注意,发动更大的社会力量。为此,海伦开始了演说,准备为盲人事业再上一个台阶。
  她是害怕演讲得,因为不善长,更是怕。
  不知道自己开始演讲的干涩声音会不会惊吓在座的听众,担心时不时的中断会不会让演讲的效果大打折扣。对她来说,说话本身就是个困难,加之自己身体上的缺陷更会让演说变得不堪。但是终究是要上讲台的。
  在不能改变现状的时候,海伦还是努力地训练自己的演说能力,希望可以改变些什么。所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