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忘川(听雪楼系列-出书版)-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说过,只要你做到了,就还给你光明。”那个神秘的声音在耳边道,虚无得如同一吹即散的烟,“这是给你的奖励。”
有什么东西被塞进了手里,是一个细细的长颈玉瓶。
“这里有一颗药丸,在满月的子夜,用露水服下去,你就能获得正常人一半的视力了。”那个人低声道,“之后还要服三次药,才能彻底解毒。只要听我的吩咐,等听雪楼灭亡之后,你就能重获新生——连你身体里的那种毒,也能解除。”
赵冰洁身子一震,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来。
怎么可能?她身上那种叫作“吸髓”的毒,已经种下了十几年,如缠身的恶鬼,片刻不曾离开。这么多年来,她背负着巨大的折磨,不敢告诉任何人,也不敢向楼里的墨大夫问诊,只能自己一个人在古卷典籍里穷尽心力寻找解毒的方子。然而,以她的聪明和能力,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解毒方法。
十几年来,那种毒一步步侵蚀她的身体,每个月发作都生不如死——世上能解这种毒的人都已经死了,而她,却每个月都要死一次!
“你究竟是谁?”她愕然,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震惊,“为什么会给我解药?你……你为什么会有解药?你到底想做什么!”
“问这么多干什么?”那个声音却轻声冷笑,“我要杀你,易如反掌。但,我却希望你能活着重见光明——这一份礼物,难道你不想伸出手去接吗?”
一句话未毕,那声音已经如同烟雾一样袅袅消散在空气中。
她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接住了那个玉瓶,握紧,指尖微微战栗。
苏微的离去是如此突然。等萧停云策马赶到洛水时,已经是深夜,四野一片漆黑。酒馆早就打烊,隔着门板,只看到里面有一灯昏黄,并无一个客人。
“阿微!阿微!”他纵身下马,冲到渡口上狂呼。
洛水静流,江面寒风呼啸,黑沉沉一片,依稀只见水天交界处有一叶孤舟远去,竟是再不能追及。隐约间,不知是不是幻觉,他竟然仿佛看到那个离去的人在船头回首一笑,眼神明亮如剑,一如他十年前初见她之时。
萧停云紧握着那把血薇站在空无一人的渡头,望着黑暗中随波而去的小船,忽然间爆发出一声低喊,愤怒地将剑重重拍在了一旁的树上。
是的,终究是晚了!这一切,都已经脱出了他原来的预计和安排!
树木重重一颤,轰然碎裂。
枯叶漫天而落,如同纷扬的雪。
店里睡觉的小二被惊醒了,小心翼翼地将窗子推开了一条缝,不由打了个寒战——外面这个人,不是前几天和那个姑娘来这里喝过酒的公子吗?当日那个姑娘在这里中了毒,他就疯了一样差点杀了自己,此刻看他如此怒气勃发,店小二更加不敢多看,连忙将窗子放下。
然而,刚刚关上窗,眼前一晃,居然又有一个人影站在了眼前。
他失声惊呼,然而声音刚到咽喉便停住了——刀锋悄无声息地掠过,轻巧地割断了他的咽喉,鲜血噗地如箭一般射出,却被全数眼疾手快地接住,竟是一滴也没喷溅到墙壁上。
一刀毙命,那个杀人者站在暗影里,对着里面点了点头,里间有另一个人悄无声息地走出来,手里提着酒馆老板的首级。
“血薇的主人离开了吗?”
“是的。一切都如尊主拟订好的计划。”
“太好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滇南那边的人了……我们得在日出之前把活儿干完,不留任何痕迹。听雪楼的人天亮了说不定还会来这里。”
“是。”其中一个人将老板的首级放在桌子上,从怀里拿出一个盒子,小心翼翼地将里面像软膏一样的东西涂抹在了死人的脸上,等待着它的风干。旁边那个杀手也如法炮制,将一层软膏抹上了店小二的脸。
过不了多久,死者脸上的泥土凝固,两个人抬起手,小心地将软膏剥离了下来——那一张人皮悄无声息地和血肉分离,成为成型的面具,有着和死去的人一模一样的容貌。
“好了。”那个人将两张面具收起,放入了怀里。那个杀手将两具尸体拖到酒窖深处,放在一起,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瓶子,用指甲挑了一些弹在伤口处。
尸体迅速地萎缩、溶解,最后消失无痕。
两个杀手将面具覆盖在了脸上,瞬间化身为另外一人,相视一笑。
“好戏就要上演了。耐心等着吧。”
听雪楼的苏姑娘留下了血薇剑,在深冬的一个夜里离开了听雪楼,不知去向。
为了江湖的稳定,萧停云没有将此事宣扬出去,而是将血薇封在了神兵阁,继续令墨大夫每日前往绯衣楼看诊送药,毫不间歇,就像是苏微依然还卧病在楼里一样——然而,表面虽然不动声色,暗地里却调动了楼里的所有力量,甚至让石玉带领吹花小筑的精锐全数出发,急切地秘访着她的踪迹。
——血薇不能离开夕影,听雪楼也不能失去苏微。当此正是大敌未除、敌人虎视眈眈的时候,她的出走不但对听雪楼,甚至对天下武林大局都事关重大!
不久,石玉派宋川回来禀告,说有人见到苏姑娘孤身南下,一路经过川蜀贵州,沿路不曾停留,直奔滇南而去——她的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大理境内。但自从到了大理以后,就完全失去了她的踪影。
赵冰洁在一边听着,脸色淡淡的,没有说一句话。
“她有遇到伏击吗?”萧停云忧心忡忡,“沿路是否有其他人跟踪暗算?”
“似乎没有,”宋川回禀,似也有些意外,“根据报回来的消息,这一路都很顺利,并未见到有打斗迹象。”
“是吗?”萧停云吐出了一口气,神色却复杂,不知道是松了一口气还是更加不安——是的,那个神秘的敌人给阿微下了毒,重创了听雪楼的大将,然而,却并没有一次性下足致命的分量。当她独自离开后,敌人也没有趁机对她下杀手,而任其一路南下。
这是为了什么?如此安排,用心何在?
“她的情况看起来还好吗?”他又问,皱着眉头,“身体如何?”
“还不错,至少和离开洛阳时候相差不多。”宋川回答,却微微皱着眉头,“在大理时,还有人见到苏姑娘在松鹤楼里喝酒,谈吐气色和常人无异,只是脾气异常暴躁,曾在大醉后用一根筷子便将前来调戏的当地痞子三人当场击毙,引起全城轰动。”
萧停云松了一口气,却不由得苦笑:“看来她是没事,跑那么远了还想着要找酒喝——只是那么高调地杀人,不怕引来那些投毒暗算者吗?”
一直听到这里,沉默的赵冰洁才开口问了一句:“我记得苏姑娘走的时候,身上只带了两张一百两的银票,不知道还够用不?”
宋川道:“总管真是细心体恤。不过那天苏姑娘大闹松鹤楼之后,楼里后来点数损失,据说柜台上少了数十两银子。说不定是……”
说到这里,他噤口不言。
“……”萧停云和赵冰洁一时双双沉默,脸上表情有些微妙。
顿了顿,萧停云问:“那接着呢?她又去了哪里?”
宋川似有惭愧之意,道:“大理最近商贸繁荣,在苏姑娘离开的同一时间,有六支马队从大理出发,准备路经永平、保山、腾冲到缅印贩货——我们的人跟着跟着,就跟丢了。从此再也没找到苏姑娘的踪迹。”
“真是没用!”萧停云一时压不住气,怒叱。
赵冰洁却止住了他,柔声道:“那么,就再派人沿着六支马队的足迹搜索一遍吧!苏姑娘既然中了毒,那她最后目的地一定是出产解药的雾露河流域——你带一队人马去,好好查看所有通往此处的线路,不要再错过了!”
“是。”宋川退了下去。
白楼里只留下他们两人。赵冰洁沉默了下来,不知道想着什么,原本就无神朦胧的双瞳显得更加深不见底,许久才叹了口气:“公子已经很久没有动怒了。”
“惭愧。”萧停云叹了口气,低下头,看到手里玉制的扇骨已经折断了一根。他回过头,对着身边的女子默然苦笑:“杀人抢钱?真想不出,阿微还能做出这种事情……”
“苏姑娘闯荡江湖那么多年,能力高超,”赵冰洁说话却依旧平静有分寸,“公子不必太担心,她并不是那种离开听雪楼就活不了的女子。”
听得这句话,萧停云眉梢却是一跳,忽地低声:“那么,你是吗?”
“……”赵冰洁没想到会忽然有此一问,双手微微一颤,沉默了片刻,只道,“冰洁自幼失怙,双目失明,全靠听雪楼的庇荫长大——若一旦离开,估计很快就活不下去了吧。”
她的语声平静,却隐含悲凉,萧停云静默地听着,修长的手指中无声地把玩着玉制的折扇。许久,才抬起眼睛看了她一眼,道:“不会的。”
他没说这是指她不会离开听雪楼,还是不会活不下去,而她亦然没有问。
那一刻,不知道为什么,斜阳轻照,脉脉如语,可白楼之上的气氛却静谧如凝固——在苏微骤然离开后的这半个月里,他们两人之间经常便是如此默然无语,似乎有一种奇怪的气氛笼罩了下来,令他们疏离。
“公子,我觉得最大的危险可能并不在于此处。”许久,赵冰洁叹了口气打破了沉默,幽然道,“如今离苏姑娘离开已经快半个月了,对方既没有向她出手,亦没有对听雪楼发动攻击——蛰伏于暗中,引而不发,这才是最可怕的。”
萧停云一震,点了点头:“我也正忧心这一点。”
“当务之急是要弄清对手的身份,派人去拜月教总坛、灵鹫山月宫询问清楚碧蚕毒的来历。”赵冰洁走过来,坐在他的身边,开口道,“同时,可以命令南方分坛派出精锐人手,搜寻苏姑娘的下落——两方都不可以拖延。”
“我已经派石玉带领吹花小筑的精锐过澜沧,去向拜月教方面询问了,应该不日会有飞鸽到达。”萧停云点头,心情沉重,“但至于阿微……呵,我觉得以她的脾气,即便我们找到了她,她也未必肯回来。”
赵冰洁叹了口气:“有些音讯,也总比让她孤零零漂泊在外好。”
“是。”他长长叹了口气,“已经快一个月了,阿微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听雪楼上,赵冰洁转过头,用无神的目光凝视着白衣公子。而萧停云却低下头,看着桌子上静静躺着的血薇剑——这把离开了主人的稀世名剑,无声地待在剑鞘里,暗淡无光,如同没有了灵魂的躯壳。
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那一刻,另外一句话也在她的心里响起。

第七章 天上之河
一路上,不时见到镇魂石,静默地伫立在道路的两侧。滇南潮湿炎热,大多数石碑都已经被密密麻麻的藤萝缠绕包围,脱落斑驳,不见面目——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在所有布满苍苔的石碑上,唯独有一处是醒目耀眼的:那就是迦若祭司的那个朱砂印记。
苍苔不侵,风雨不蚀,永远如新。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飒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仰头看着深谷两边高耸入天的高山,听着耳边的猿啼鸟鸣,苏微坐在马上,情不自禁地想到师父曾经吟过的这一首诗——面对着滔滔黄河水长大的她,从未见过十万大山苍茫青翠,只能幻想诗中的意境。
而如今,一切都到眼前来。
这一路行来,中原的风土人情渐渐淡去,所见所闻皆是前所未有之事,令人耳目一新,虽然是危在旦夕,但心中一直紧绷的弦却不知不觉松了一松。
离开洛阳已经三千多里,这里已经是滇南,也是拜月教的地方了吧?
师父曾经和她说起过三十多年前,听雪楼和拜月教的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诡异莫测的巫蛊、可以呼风唤雨的术法、至高无上的拜月教主、宛若神灵的白衣祭司,以及侍奉月神的子民们……当师父对她说起这些时,她心驰神往,只恨自己没有早生几十年,可以亲眼目睹这一切。
不想如今,她竟然真的踏上了这一片传说中的土地。
即便是会死在这里,也可以无憾了吧?
她一路出神。面前是无尽的风景扑入眼帘,耳边传来向导连绵不绝的话,絮絮叨叨:“嘿,姑娘,你知道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驿道,是什么时候开出来的吗?”
“三十多年前?”她回过了神,随口回答——是的,在当初人中龙凤并辔南下渡过澜沧的时候,这条路应该就已经存在。
“嘿嘿,足足有五十年了!我三岁记事的时候开始就有了!”这个五十多岁的向导叫作莽灼,是一个傈僳族人。年轻时也是马帮的人,在这条茶马古道上来回走了上百遍,颇有些资历。如今年纪大了,跑不动远路,便只能待在城里养老,生活拮据。
前几日她来到大理,本来想和当地的马帮一起结伴去往腾冲,却不料那些在外讨生活的汉子最是迷信忌讳,怎么也不肯带女人随行。最后在酒馆里遇到了这个空着无事的老向导,谈定了十两银子的价格,单独带她走了这一趟。
莽灼吸了口水烟,道:“那之前,从中原到这里的人必须穿越深山老林,十无一活。直到五十年前,帝都派抚远将军率领滇军十万,和镇南王一起修了这八百里驿道,才算打通了中原和滇南的道路。”
“为了这条路,当时一共死了七万多人,其中两万是滇军,五万是民夫,可以说是每一里路都堆积满了尸骨啊……后来镇南王竖起了九十九面碑,分别列在驿道的各处,碑上刻了亡者的名字,我们都叫它‘镇魂石’。喏,你看,我们前面就有一块。”
苏微漫不经心地听着,到这里不由得提起了精神。转头看去,不远处的路边果然有一块石碑,宽三尺,高一丈——说是石碑,不如说是一个翁仲。碑的顶端有人首,低眉垂目,隐藏在滇南苍翠之中,如同一个个沉默的守护神祇。
石碑的正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名字。石上青苔蔓延,风雨侵蚀,年深日久已经看不清字迹,唯有最底下一枚朱砂印殷红刺目,竟然清晰如新。
她失声惊呼:“迦若?!”
是的,那碑文的最下方,朱砂印盖着的名字,赫然便是迦若!
——这样熟悉的一个名字,在她而言原本只存在于遥远的江湖传说之中,然而到了滇南,竟然成为清晰确凿的存在。
“嘿,姑娘居然也知道迦若大祭司?”莽灼有些吃惊,看着一路延绵不绝的古碑,笑道,“在这云贵两广,拜月教可比皇帝老子还厉害呢……这碑皇帝落不得款,将军镇南王更落不得款,唯有祭司大人可以!”
“为什么?”苏微有些愕然。
莽灼磕了磕烟袋,指了指眼前无穷无尽的苍翠:“这大山莽林里有多少瘴气厉鬼?开通这条路又死了多少人?——没有拜月教大祭司来作法镇住,这条路还能走吗?”
苏微皱了皱眉,看着眼前的坦途:“朗朗乾坤,大路朝天,怎么不能走了?”
“姑娘你是第一次来滇南吧?没亲眼见过,自然是不信。”莽灼看了他一眼,咳嗽了几声,“我爷爷还是当时的百夫长,说起过开山辟路时遇到的奇景——比如车轮大的蛤蟆、会说人话的蛇,石头里封着的红衣美女……”
顿了顿,他又道:“不扯这么多了。话说当年路没有开出来之时,这山里千百年来不曾有人迹,所以开路所到之处,到处都是参天古木,很多都粗得需要数人合围——更有一种树,根系庞大,直径差不多有一里。”
“一里?”苏微愣了一下,不可思议,“那是树林了吧?”
“不,独木成林。你们中原人没见过吧?”莽灼比画了一下,道,“当时调了数百人砍了十天,那树犹自岿然不动,随砍随长,反而是砍树的人纷纷病倒——大家都说那是千年的树妖,后来镇南王不得不亲自去了灵鹫山,请来了当时的拜月教大祭司迦若大人。”
听到那个名字,苏微心中又是一跳,问:“是他过来,斩断了那些巨木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