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之秦川传奇-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们一边抱怨着嚷嚷着,“这跌倒竿又起来了!”一边转个身,用被子埋住自己的脑袋以期能够阻止锣声传进耳朵里。

说来也怪,没等一个月,跌倒竿梅穷还真靠着在山里采摘各种花卉发财了。原来扬州官员得到通知说是杨广即将驾临扬州城,所以各个官员到处张罗奇花异草来装扮杨广在扬州的行宫。

扬州城即将要迎来了一位轰动的人物——隋炀帝杨广。

前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 觐见杨广

隋炀帝杨广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半月前突然发生的天狗吞日事件就像是一种不祥的预兆:

《后汉书-丁鸿传》:日者阳精,守实不亏,君之象也。《晋书-天文志》:帝曰:……故日月薄蚀,明治道有不当者。《晋书-天文志》:日蚀,阴侵阳,臣掩君之象,有亡国。

按照史籍记载的说法,这就是亡国之兆。

果然各地造反的义军不仅缴之不尽,反而越来越多。连李渊也于不久前在太原起兵作反,在加上李密又连场大胜,杜伏威、辅公佑两人则逞威江淮,窦建德亦称雄燕赵,隋室现在能保得住的只有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和江都扬州三座大城。可谓朝不保夕,恰好杨广于此时收到扬州通判干彦上奏的奏折,想了想,便起了摆驾扬州城的念头。

对杨广圣驾扬州城,扬州城的老百姓并不是很关心。除了当兵的多了些,其他似乎与往常也没什么区别。

秦川这段日子可谓春光得意。尤其是这天扬州通判到家里拜访,透漏了一个好消息:杨广将于近日召见他。秦川似乎看到他的头顶上一顶顶官帽在漂浮游动着,任他取夺。

***********************

秦川登上马车,由由干彦陪伴,在百多名禁卫簇拥下一路直奔杨广所在的临江宫。

自杨广登基后,下旨修筑他曾任总管的扬州城,改官名为江都。不但扩城廓,广兴宫殿,修植园林,又在城北依山傍水处,建有归雁、回流、松林等“蜀冈十宫”。

不过最宏伟的是另行在长江岸边建设的临江宫,只要杨广心血来潮,不管早晚,都会到那里观赏长江的美景。

秦川在广场下车,有人在搜查过他没带兵器后,一个小公公领他进宫,通判干彦却留在了宫门处。

让一个公共领着穿廊过道,长江水流澎湃的声音,隐隐夹着乐曲悠扬之声从前方宫阙连绵处传来。

回到古代的秦川还是第一次到这么雕梁画栋、花团锦簇、富丽堂皇的地方,一时目不暇接,看着处处随意摆放的家什,简直让他发狂,这要是搁到现代要值多少钱啊。

宫内守卫处处,哨楼均有人站岗,若非有人带路,确是寸步难行。

望江台在望时,前面迎来一名官员,截着秦川。

此人长得斯文俊秀,年在三十五、六间,经公公介绍,原来是现时最得杨广宠信的侍臣之一的内侍郎虞世基。

秦川很惊讶的发现这个太监头子,居然没有真正太监的阴阳怪气,很是古怪。

虞世基打量了秦川一眼后,向带路的太监问道:“就是他了?”

小太监点头。

虞世基再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后,然后指着他说道:“听说你早在天狗吞日的一个月前就预言了此事?”

“正是。”

虞世基道:“嗯,我现在就带你去晋见圣上。现在圣上正与群臣观赏歌舞,你千万不要乱说话,就算圣上问起,回答也要深思熟虑。”

秦川点头,说道:“多谢大人提醒。”

见秦川如此恭谨,虞世基满意的点了点头,在前领路而行。

不久已步上望江台的台阶。

“草民秦川带到!”

门官唱喏声中,秦川跟虞世基来到杨广龙座所在的石阶下,三跪九叩,礼毕时门官又唱:“平身!”

秦川随虞世基站起来,定神看去,立时呆了眼睛。

只见宽达二十丈的龙台上,坐满了美丽的妃缤姬娥,少说也有五六十人,众星拱月般围在高踞龙座,正忙于吃妃子手上水果的大隋皇帝杨广。

杨广的四周是团团围守高台的禁卫军,顿时把杨广与秦川分隔开来。

杨广摸了身旁妃子的胸脯一把后,往阶下瞧来,对秦川似视若无睹的,瞪着虞世基笑道:“虞卿家来了,快些给朕作诗。”

一旁虞世基恭身谄笑道:“圣上,这位秦川……”

杨广不耐烦地打断他道:“朕知道了,其它事待会再说。”

在宫灯照耀下,杨广的脸色很难看,苍白得像个死人。年纪看来只有五十上下,膊头高耸,虽穿起鲜艳的九龙袍,头顶高冠,却给人似穿了寿衣的颓废感觉。

任谁都可看出他气数已尽,时日无多。

虞世基被杨广斥责一声,脸色一变,不敢再介绍秦川的身份,忙道:“请圣上赐示!”

杨广说道:“临江宫南临大江,远处岗峦起伏,风光怡人。虞卿家就以此为题吧。”

“微臣今日头脑有些疼痛,怕做出的诗有污听。”虞世基咳了一声,见杨广邹起了眉头赶紧接着说道,“不过,今日在场的有一位在扬州城很出名的书生,圣上,不如请他赋诗一首?”

“哦,是哪一位了?”杨广很感兴趣的四处搜寻。

秦川呆住了,他还没有见过像虞世基这么能推卸责任的家伙,自己做不出也就罢了,竟祸水东引拉到自己的身上。只是眼前情况不容他多想,当下整衣跪下,高声道:“草民秦川见过圣上!”

“你在扬州很有名气?”

“呃……是。”秦川硬着头皮应承道。

“好,站起身来。你就以现在的景象为题做一首诗,若能写出一首好诗,朕重重有赏!”杨广高声道。

见杨广不再找自己的麻烦,虞世基心情一松,几步走到杨广的身侧,一边欣赏歌舞,一边以一种你自求多福吧的眼神看向秦川。

秦川心思,幸好爷爷是穿越人士,不然非因此而掉脑袋不可。就在他苦苦思索前世那首诗符合眼前的情景时,江潮涌动的长江尽头一轮明月缓缓升起,而即将落山的太阳用最后一点光从西面撒在江面上,天地间一片宁和。秦川的眼睛一亮,低声缓缓的朗诵道: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沾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等秦川诵完诗,后怕的用袖子擦了擦头上冒出的冷汗时,才赫然发现所有人都长着嘴巴,一句话也没有。

虞世基此时忘了自己刚刚才陷害过秦川,他似乎恢复了昔日才华横溢的能臣干吏面目,感叹道:“好诗,好诗,不知道这首诗的诗名是……”

“《春江花月夜》。”

杨广叹道:“《春江花月夜》,可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

“正是。”

“想当初朕曾经以此为题做过两首诗。可是今日听到张卿的诗才知道朕的浅薄。也只有张卿的这首诗才真正配得上江都这一江淮第一胜地啊!”杨广突然间充满了昔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英武之气。

众人闻言均都躬身祝贺道:“恭喜圣上,贺喜圣上,能的如此传世名诗。”

杨广听的众人的夸奖,拈须微笑,细细端详着秦川,见他身姿英挺,相貌堂堂,气宇轩昂,心中更填几分欢喜,对他温言道:“既然秦卿做得如此好诗,理当该赏。不知你想要何等赏赐?”

听的杨广这样说,一个大臣脸色一变,当下越众而出,凑到杨广的耳边低声嘀咕了几句,显然这人是杨广的宠臣,其他大臣都默然无声。

秦川原本就要狮子大开口,好好敲诈杨广一笔,不然岂不是对不起自己刚才差点被砍头的危险。可是见那大臣说话间,杨广脸色数变,想起杨广此人喜怒无常,还是小心为妙,见那大臣退下,杨广等待自己说话时,便躬身说道:“圣上,草民在诗词歌赋方面有一点才华,只愿为陛下效劳!不求什么赏赐。”

秦川这话一出口就有些后悔,但正是多亏了他这番话才真正躲过了杀头之危。

刚刚在杨广耳边嘀咕的正是他的另一个宠臣斐蕴,此人身为御史大夫,原本是有些才能的,不过为了博得杨广的宠爱,现在只会讲些杨广爱听的话。他刚才对杨广说的话,正是关于秦川作法的事情,婓蕴认为太阳是天子的象征,秦川能作法控制太阳,让此人活下去,显然会降低天子的声威。

杨广听过秦川的诗,知道此人是个人才,本想收揽此人,这样宣扬出去对自己的声誉大有好处,这也是千金买一诺。但听的婓蕴的话,开始犹豫不决,是啊,能控制太阳,岂不是将我的威严一扫而光了吗,最后终于决定先听听秦川怎么回话,若是不满意在砍他的脑袋不迟。

待听的秦川的答复,众大臣对他的如此表现都纷纷赞扬,而刚才那大臣却阴沉着脸,显然秦川的话让他很不满意。但是秦川的话显然让杨广很满意,心中心情大块,当下道:“秦卿听封!”

秦川立时跪于台下,杨广道:“秦卿对大隋忠心耿耿,又才华横溢,特封为翰林院第一学士,在朕行宫行走,并赐豪宅一座,侍女若干。为示恩宠,以后见百官不跪!”

秦川闻言大喜,当下连忙谢恩。

就在一旁众大臣拍案叫好,大赞圣智高明的时候,一个小太监走到虞世基身侧,附耳说了一席话。

虞世基脸色一变,见杨广并没有注意到他,回头朝婓蕴使了一个眼色,后者便跟着小太监离开。

秦川在石阶下看到那个大臣急匆匆的离去,没当回事,他仍分出精力关注着虞世基。正是此人刚才差点将他给卖了,想到此人先前伪善的笑容秦川就一阵恼怒,自从回到古代还没被人这样耍过呢。

前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1 弑君

接下来,杨广赐座,和众大臣一同对着江边美景饮酒赋诗,顺便欣赏着宫女们的歌舞,豪华的景象让秦川感慨,怪不得所有人都想当皇帝呢。

不久,杨广兴致已过,手一挥,身边一个老太监就张着不阴不阳的嗓门大声喊道:“圣上有旨,摆驾回宫!”

立刻数百禁卫军整装待发、数十名太监宫娥张开依仗,紧随杨广左右。众大臣则全部跪下,“恭送圣上回宫。”

混在人群中的秦川正想着一会儿得赶紧找人追问杨广赏赐给自己的豪宅美女,一个老太监的吆喝声打断了他的好心情:“圣上有旨,召秦川偏殿伺候。”

于是摸不清头脑的秦川在众大臣眼红的嫉妒中,跟在老太监身后,朝皇宫行去。

一路上守卫处处、戒备生严,秦川的小心肝通通直跳,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害怕,于是和走在前面的老太监搭讪:“公公,在下可否问公公个问题?”

那公公面无表情,瞥了一眼秦川,说道:“秦学士客气了,有话就吩咐好了。”

见老太监称呼自己学士,秦川才想起自己现在也算身处金字塔尖的一小戳人士了,当下心情大好:“不知皇上召见小人所谓何事?”

“不知。”

呃,自讨没趣的秦川看出那老太监没有心情和自己闲扯,便识趣的闭嘴。

不久皇宫在望,秦川见杨广和几个妃子都坐在软轿上,由力士扛着,进了大殿。大殿的各处出入口早有大批的禁卫把守。

“翰林院第一学士秦川带到!”

门官唱喏声中,秦川先是三跪九叩,然后起身随着老太监步进宫殿的大堂。

这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厅堂,地上铺了厚软的地毡,家私讲究就不说了,光墙上挂的字画和装饰摆设,就全是价值连城的珍品,看得秦川眼花撩乱咂舌不已。

这时候天色已暗,但大殿的四周有数十盏宫灯在燃烧,一片光明。

厅子南端有张雕龙嵌金银的卧椅,其上一个人侧身半躺,自然是杨广。身边坐着一些美丽的妃缤姬娥,身后则是数十名太监宫娥。

厅中数十名大臣左右分班排列,中间站着两个年轻的男子,一个肩宽腰窄,身形瘦削,双目长而精灵,鼻正梁高,额角宽阔,嘴角挂着一丝阳光般的笑意。另一个比前者矮了半寸,肩宽膊厚,颇为粗壮,方面大耳,轮廓有种充满男儿气概的强悍味道,神态漫不在乎的,非常引人。

这二人很明显不是官员,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秦川疑惑间就听得杨广叹了一口气道:“朕知外面有很多人想争夺朕的皇位,唉!大不了就像陈后主,破了国仍可做长乐公,继续饮酒作乐。”

秦川愕然,杨广居然说出这样颓废的话来,看来真是气数已尽了。摇了摇头,杨广身上早已再无一点当年征战天下的气概。

杨广右边的虞世基站出来道:“圣上真爱说话,有些人总爱把那些乌合之众夸大,圣上勿要相信。”

杨广摇摇头,不相信的道:“那唐国公李渊在太原作反,岂是乌合之众?”

这时,广场上对着杨广嘀咕的那个大臣此刻跪倒地上,慷慨激昂道:“圣上,若不是有妖人在外面造谣生事,唐国公又岂会造反?”说着用手指着秦川。

期限大惊失色,怎么就将造反牵扯到自己身上,赶忙跪下,大声分辨道:“圣上,绝无此事。小人可是对圣上一片赤诚啊。”

“哼,若不是你在半月前施展妖术,那李渊怎么会反,这天下怎么会如此之乱?”那大臣站起身义愤填膺的指着秦川的鼻子。

难道没有我作法李渊就不会造反了,真是荒唐。秦川见这人满嘴胡言,气的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周围的大臣都怕殃及池鱼,都闭嘴不言。那两个年轻男子彼此互看了一眼,摇了摇头。

就在那个大臣一个劲的数落秦川才是李渊造反的罪魁祸首时,一声冷哼,殿门处,接着有人喝道:“闭嘴!”

终于有人为俺出头了,秦川怀着感激心情往声音来处望去,一个男子身穿一身武服大步走了进来,旁边还有另一位高昂英俊的中年男子。这两人看都不看在场的众大臣,径自来到殿心,行完叩见之礼后,长身而起,站到秦川一侧。

杨广刚才脸色一直阴晴不定,见的进来的人才张口说道:“宇文将军可有事禀奏?”

一旁那个大臣跪地哭道:“圣上请为斐蕴作主,微臣对圣上忠心耿耿,若有一字不实,教微臣横尸荒野。”

奶奶的,这家伙就是婓蕴?果然是个弄臣!秦川狠狠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转过头来注视着这个杨广口中的宇文将军。就见这人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不理倒地惺惺作态的婓蕴,而是将目光落在那两个年轻男子身上,眼中闪过森寒的杀机,淡淡道:“从前杜伏威在山东长白,现在他已到了历阳;李密以前仅有瓦岗一地,现在先取荥阳,继取洛口。李子通从前算得什么,现在却聚众江都之北,随时南下。半月前连唐国公李渊都作反。这皆因圣上被奸臣环绕,才导致四方告变……”

这时虞世基亦扑倒地上,哭道:“圣上勿听信馋言,想造反的人就是他。”

杨广不知该相信谁,忙道:“两位卿家先起来,朕绝不会让尔等含冤受屈的。”

那宇文将军及旁边那人露出不屑的冷笑。

见似乎没有自己的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