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能源强国-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不是把钱给别的厂子赚嘛。”技术宅里,也有人关心利润的。
    这个问题,是苏城听说订单后就在考虑的。他淡淡的笑笑,道:“那你们可以回去想想,哪些零件的利润大,留给我们自己,哪些零件的利润小,可以分拆或者采购的。再者,如果你们有办法提高车间效率,那我们就少拆分出去一些零件。”
    在双驴头光环的映照下,众人连连点头。
    有了事做,技术宅们谈性大起,苏城瞅了个机会,偷溜出门。
    杨明眼尖的跟在后面,出了办公室,讨好的笑道:“苏厂长,那我带您去各车间看一下?”
    “也好。”
    他话音刚落,黎涣祥又顶着自然卷跑了过来,憨笑说:“苏厂长,我跟着你转转。”
    苏城当然不会阻止。于是,三人一道,顺着最近的模具车间和铸造车间看下去。
    因为时间尚早,各车间内的负责人都在。小杨一路口不停,介绍各车间的负责人,以及师傅级的工人。他的记性甚好,基本不用人家提醒,就能叫出姓名来,有时候还记得大致的工作履历。
    苏城则客气的点头,只说些场面话就过去了。不过,各车间主任对他却是相当的热情。
    这不仅是2万台抽油机订单的缘故,还因为指挥部任命的身份贵重。不像是地方国企,胜利油田机械厂虽然是一个副厅级的厂子,自主权却比不上县级工厂,不仅人事权和财权受到控制,就连经营自主权也无法保证。毕竟,机械厂生产出来的机械,最大买主就是胜利油田,至于大庆、长庆、玉门等油田,人家也都有自己的机械厂,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下订单的。
    所谓的万不得已,就胜利油田机械厂而言,最近三年只发生过一次,那就是苏城带来的双驴头抽油机。
    因此,像这种又得名又得利的好事,所有工人都是干劲十足的。
    苏城一路走马观花,出了最后一个包装车间,才微微皱眉思考。
    黎涣祥敏感的像是流感,第一时间反应:“苏厂长,哪里不满意?”
    小杨的耳朵也竖了起来。
    苏城先摇头,又点头,道:“咱们的设备挺好,就是品种太多了,这样一来,工艺设计有点难吧。”
    秉承这个时代的特性,胜利油田机械厂的装备,都是多年来攒出来的。换句话说,就是切割机便宜的时候买切割机,磨床便宜的时候买磨床,电焊机便宜的时候换电焊机。只要东西能用,他们对装备的生产厂家是没有任何要求的。国外的最好,国产的也行。
    苏城随便看看,就在车间内见到了日本、德国、苏联和美国的机器,再算上不同品牌的国产机器,光是铭牌就能开个展览柜了。
    从勤俭持家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很自然,啥东西便宜买啥。但从生产的角度来说,太花哨的装备,配套起来就很容易出麻烦。另一方面,年代差的太远,磨损差的就更多了,这些都需要有经验的工人进行调节,浪费人力不说,产品的稳定性也很受影响。
    双驴头采油机的设计,以90年代末的标准来说是简单,以80年代末的工艺来说就相对复杂了。
    苏城没在工厂里工作过,但对工厂流程却很了解,暗自一算,对黎涣祥笑道:“你说再加一条生产线,能完成5000台的任务?依我看,要是全部自己生产的话,4000台都难。”
    “大家加个班什么的,总是有机会的。”黎涣祥这个时候,也要为厂里说话的。
    苏城仍旧是摇头,颇大声的道:“有5000台的订单,还要赚那点辛苦钱,没意思。看这样子,多找几家配套厂是不可避免了。”
    旁边就是大泵机车间的主任,整个人都像泵管子似的弯了过来,眼都不眨一下,听苏城说话。
    杨明则若有所思,暗想:这是新来的苏厂长一天之内,第二次说类似的话了,5000台采油机,津石总厂做1500台的配套,剩下三四千台的配套业务,都在苏城手上捏着呢,他要留给机械厂,那谁都没话说,他要是愿意放出去一些,那不等于把一块香肉丢在鱼塘里?
    ……
    ;


第四十六章 苏哥哥
    周末。
    舒兰哼着歌儿,将自己收拾的漂漂亮亮,又给自行车轮胎充满气,才见舒浩带着早餐回来。
    “我们不是到机械厂再吃吗?”舒兰嘟起嘴来。
    舒浩不明所以的道:“正好路过老王家的早餐摊。咱们到机械厂要好一阵,饿着肚子怎么骑车。”
    “那快点吃吧。”舒兰狠狠的咬了一口油条。
    早餐后,舒浩反而紧张起来,骑上自行车,道:“这次看中机械厂配套业务的人可不少,也不知道咱们能不能抢到。”
    “你那两个配方不是苏哥哥教你的吗?就算电镀不行,找他再想两个主意总可以吧。”舒兰蹬着车子,甩着马尾辫儿,让发梢随风飘扬。
    舒浩有点奇怪的扭过头来,问:“你什么时候叫他哥哥的?”
    舒兰一怔,羞的脸颊都红了,连忙蹬几下自行车,超过了舒浩,才道:“他比我大。自然是了。”
    舒浩大大咧咧的,也没在意。
    舒兰轻轻摸摸脸,暗道:下次可不能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了。
    两个人一前一后到了机械厂,就见门口停了许多辆车。
    舒浩顿时显的面色苍白,自言自语的说:“这么多企业了……”
    “怕什么,采油机的部件多的很。“自从双驴头抽油机出现后,舒兰在学校也研究了一下,正好用来鼓励老哥。
    舒浩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重新挺起胸来,道:“不管怎么说,来了就要有点收获。”
    “呲啦”。
    门口又一辆车停了下来,且是辆不错的菲亚特。
    “又是油耗子。”舒浩哼了一声,对那粗放的金链子很看不惯。这个时节,能开几万块私家车的,除了来钱容易的油耗子,很少有其他人了。
    一个光头的企业主正好路过,笑了两声,道:“小兄弟是本地人吧,怎么来这么晚?”
    舒浩眨眨眼,问:“9点来还算晚?”
    “连续4年,每年5000台采油机的配套?得多大的公司才舍得放掉?你看看前面几个浙*江人,两三天前就派人来打探消息了。”光头企业主颇健谈,握手笑道:“我看好些个国企都来了,刚就见到个军工厂的党委书记,这年月,谁都不好过。小兄弟怎么称呼。”
    “舒浩。”
    “哦。小舒是做哪行的?我是嘉宝螺杆厂的,专门生产螺杆钻具。我们几个人,计划组织一个供货团,舒兄弟有没有兴趣加入?”
    “供货团是怎么回事?哦,我是做电镀的。”
    “集中向胜利油田机械厂供货。我刚才说了,来竞争的国企很多,人家一个车间都比我们的厂房大。咱们要是不联合起来的话,根本玩不过。”
    “说的也是。”舒浩顿时被说服了,在光头老板的供货团里,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与厂名。
    同一时间,类似的供货团在弥散。
    不止是力量小的私企,就是一些中小型的国企,也在暗中联络。愿意做配套厂的国企最多就是油田机械厂的规模,自然没有力量撼动胜利油田这种庞然大物,既然打不通林永贵或薄荣的关节,那就只好规规矩矩的到机械厂来了。
    要在数百家企业中脱颖而出,谁都没有绝对的自信,不知是谁发明了供货团的方式,顿时风靡机械厂。
    厂办大楼。
    厂长李宗喜捂着广口大茶杯,赞叹道:“苏厂长不愧是大地方来的人,报纸广告什么的都不用,就有这么多企业来,风光,风光!”
    “风光的还在后面呢。”苏城笑的一副真诚模样。这些天,他也摸到了厂长的脉搏。这位老革命,有点像是清政府的工作人员,好面子,争实惠。
    胜利油田机械厂这样的企业,由于附属于胜利油田的关系,平日里很少有机会闪亮登场。各家机械厂来寻求配套,颇有些万国来朝的味道,自然令李宗喜开心异常。
    在机械厂里,厂长支持,生产副厂长主持的工作,再没有通行不了的,工作也因此流畅起来。
    看着表,苏城邀请道:“厂长,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出去吧。”
    李宗喜连连点头:“好好,出去见见也好。”
    罢了,厂长兴奋的离开会议室。
    出了楼门,一群企业代表就围了上来。
    苏城第一眼的就看到舒浩身后的舒兰。仍旧是粉嫩粉嫩的小模样,头发梳的很整齐。
    他笑了笑,干脆将风光的位置让给厂长,自己走下台去。
    舒兰立即跳着挥起手来,小跑两步,才想起什么似的,像骄傲的鸟儿似的,昂头等在那里。
    苏城暗自笑笑,走过去,道:“这里人多,咱们找个安静点的地方。”
    “啊?”
    舒兰没反应过来,就被苏城给拉住了小手。
    少女的手,柔若无骨,滑嫩细腻。
    舒兰的心砰砰的跳着,被苏城借故牵到了厂办大楼的侧面。抬头看看,身后是围墙,身前是没有窗户的楼墙,不禁羞的满面通红,呢喃道:“苏哥哥。”
    ;


第四十七章 配件厂
    听着耳边的呼唤,嗅着芬芳的气味,苏城的小心脏也在扑腾腾的跳。
    他其实只是觉得厂办门前人多,所以才拉舒兰到另一边来说话,期间虽然有点拉小手的意思,但绝对没有更禽兽的想法。
    孰料,近在咫尺的地方,竟然如此偏僻。
    苏城顿时陷入了禽兽或禽兽不如的境地。
    小姑娘水灵灵的大眼神扑棱棱的,让苏城好一阵纠结,才是16岁的花季少女啊——
    转瞬,苏城又给自己打气:既然已经开花了,那就应该是可以采摘了吧,再怎么说,咱也是22岁的青年,才相差6岁而已。
    他越靠越近,也让舒兰紧张万分。
    她像是一只小鹿似的,盯着苏城的表情和眼神。
    呼吸,几乎要触动到脖子上细细的绒毛。
    “好痒”。
    在苏城贴到她之前,舒兰突然“咯咯”的跳开了。
    苏城一脸愕然。
    “才不要在这里呢。万一被人看到怎么办。”舒兰煞有介事的说了一句,牵着苏城的手,又跑到外面一些。
    隐约能见到人影的地方,既不能做禽兽也不能做禽兽不如。苏城有点遗憾,没话找话道:“今天不用上课吗?”
    “今天是周末。”舒兰仿佛茫然不知道的小白兔,只偶尔露出一丝狡黠的微笑:“我是陪大哥来参加你们的配套厂投标的。”
    “舒浩也来了?他的电镀厂怎么样?”
    “挺好的。爸妈都不再说他了,最近还在谈对象呢。”
    “舒浩谈对象了?不错不错。”苏城尴尬消除,眼睛又眯了起来。白白嫩嫩的小姑娘摆在面前,很容易让人忍不住。
    舒兰娇嗔的“哼”了一声,却是骄傲的挺起了胸脯,任苏城的贼眼瞄个够。
    厂办大楼前,越来越热闹。
    李宗喜享受够了万厂来朝的风光,又开始觉得众人问题刁钻,于是道:“你们稍等一下,这个配套厂的具体工作,是由苏厂长负责的,小杨,你去找一下苏厂长。”
    他不是不知道掌握配套厂所带来的权力。不过,苏城上面有人,手上有订单,头上有设计者的天然光环,加上对厂长大人尚算尊敬,李宗喜就懒得争了。
    一会儿,苏城就被推上了前台。
    说是前台,依旧是被围在人中间,光头老板膀大腰圆,抢在最前面的位置,不顾仪表的喊了起来:“苏厂长,我参加过您搞的基础五小招投标,这回是不是一样的流程。”
    “咱们这次是配套厂,还是有些不同的。”苏城呵呵的一笑,在空中挥舞了一下手。
    过惯了集体生活的人就是不一样,看着手型,不用解释,立即鸦雀无声。
    苏城不由感慨一声:50年的练习,国人皆有纪律。
    在无干扰的环境里,苏城扬声道:“各位,咱们这次邀请的配件厂,主要是三点要求。第一是质量,凡是不合格的配件,是一律不予接受的。什么叫做不合格的配件?只要超出了公差范围,哪怕是1毫米,甚至0。1毫米,我也不要,几千块的构件,你就必须给我当废品处理掉。”
    一句话,就像是把水滴进了油里。
    马上有人嚷嚷起来:“必须当作废品处理?太蛮横了吧。”
    “你们看看配件册子,齿轮的公差统共才2毫米,这良品率得降到多少。”
    每个人心里都又一本账。机械生产不同于手工制造,一刀车下去,车坏了就是车坏了。机械不是人手,误差不仅有,而且会持续积累下去,10个99%就只剩下90%。若是大件的话,毛利不一定能有20%,90%的成品率,那就亏定了。
    苏城未做回答,继续道:“第二点,是速度。我们这次的任务很重,一年生产5000台采油机,只有极少数的工厂做到过。所以,我们要求配件厂,要能跟得上速度。”
    “要是速度慢了呢?”还是光头佬问话。
    苏城微微笑了一下,道:“那我们回款也就慢了。速度低于60%的,直接解除配件关系。”
    阵阵吸气声传来,
    苏城视而不见,继续道:“第三就是纪律性,对于一些零件,我们会派驻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各家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来进行生产,如果做不到,那我们就没法合作了。”
    有几家工厂的代表,直接转身就走了。
    看那样子,既有小私企老板,也有比较大的国企代表。对于前者来说,苏城的要求实在太高,对于后者来说,大约是他的要求太多。
    做惯了太爷的国企,哪怕是景况不好,其领导也是不为工人的五斗米折腰的。做胜利油田机械厂的配套厂,对某些人来说,已经是相当屈辱的事情了,何况苏城制定的纪律又如此严格。
    不过,大多数工厂还是跟着订单走的。纯利润是一回事,毛利润又是另一回事。无论国企还是私企,日常经营中,压力最大的部分就是工人薪酬。一个人一个月100块,100个人就是1万块,500个人就是5万块。这笔开支,无论是否有活,那都是要付的。
    稳定的订单,就意味着工厂能以目前的规模维持下去,这对于工厂主的诱惑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多大规模的公司,领导者首先思考的就是活下去。
    活下去的公司,自然就能赚钱,这是铁律。
    苏城静静的环视一周,见没有人再动,才道:“愿意遵守这三点要求的,我们到会议室具体商谈吧。”
    众人默默点头,像蚂蚁似的,涌入厂办大楼。
    舒兰目光涟涟的看着苏城,心想:苏哥哥也成了大人物了。
    ……
    ;


第四十八章 外汇呐
    遴选配套厂的过程中,要说最开心的当属黎涣祥等技术宅。
    他们首先将制作简单和利润率低的配件给挑选了出来,然后又分别前往各家申请配套的工厂,进行巡视检查,并出具报告,从而评定究竟哪些工厂具有做这些配件的资格。
    一时间,技术宅们俨然成了明星人物,即使是外厂经理老总们碰见他们,也要称兄道弟一番。
    各家工厂组成的供货团更是常驻胜利油田机械厂,不仅为了从第一线获取资料,而且非常关心评审团的家属。帮他们搬米面,抬液化气,延医问药……
    如是几周,常驻工作是否发挥了作用并不知道,但的确有不少供货团得到了供货资格。
    毕竟,管理供应商是一个大难题,这个时代的国企没有经验,苏城也没有经验,所有人都在摸索的时候,供应团就比单独的供应商更方便了。
    没几天,从大连重型装备厂订购的生产设备也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