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能源强国-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俄罗斯国家银行既然处于混乱当中,那还有什么资格审查我们的资质文件?我们的银行,很担心你们泄漏机密给银行以外的人。”
    “那不可能。”
    “最不可能的事都已经发生了,没什么不可能的。”苏城第二次借着苏联解体说话了。
    柯基列夫非常不高兴的道:“这么说,你们是拿不出资质文件了?”
    “资质文件就在这里,但我们需要先签署一份备忘录,保证资质文件的使用范围,你们才可以看到。同样的,你们应当在适当的时间,将俄罗斯国家银行的资质文件交给我们。”话转了一圈又回来了,苏城看似向后让了一步。
    柯基列夫马上回头,低声商量起来。
    司空冠也不解的问:“你要他们的资质文件有什么用?”
    “以确定卢布贬值的速度,从而衡量利率。”苏城轻声道:“俄罗斯国家银行是卢布的控制者,看了他们的资质文件,我们就能判断卢布的受控制性了。而且,等咱们谈到一定的程度,再给他们资质文件,也有一个解释的余地。否则,一开始就给资质文件,这家伙说咱们资质不合适,贷款不就黄了?”
    其实只用苏城说一半,司空冠就明白了过来。要论专业素养,他能甩出苏城十条街去,只是对一个国家崩溃这种事,现在人还没有什么概念罢了。哪里像是后世的金融学家,历经苏联崩溃,东欧崩溃,南美崩溃,东亚崩溃,然后是欧元区崩溃……对崩溃后的社会分析,更像是一种经验和直觉,因为一切都是超过普通人感觉的,像是货币贬值1万倍这种事情,又有什么道理可讲,教授们都是马后炮,预判也只不过是撞大运。
    “我配合你。”司空冠给出肯定的答案。
    “嗯,你拖延一会,我给他施加一点压力。”苏城点点头。
    司空冠讶然道:“你今天就想谈定?”
    “他们本来就是受压而来的,越早越容易谈。”
    “也好。”
    一会儿,俄罗斯人也开完了小会。柯基列夫转过头来,作势道:“我们可以签署备忘录,保证不会在其他场合引用你们的资质文件。但是,俄罗斯国家银行是俄罗斯的中央银行,我们的资质勿庸置疑……”
    “苏联银行也曾经是苏联的国家银行。”这一次,不客气的就变成了司空冠。他用一连串的名词袭击柯基列夫,一下子让谈判变成了专业水准的。
    俄方亦不示弱,噼里啪啦的说个不停。
    中国方面的参赞不时帮衬两下,同时瞪着苏城。苏董事长此刻换到了谈判桌的最右端,靠在了椅子上,休闲的打着电话。那动作模样,绝对是不符合外交礼仪的。只是俄国人尚在,他不好立刻纠正。
    柯基列夫虽然在谈,但非常强硬。一会儿就看向苏城,问:“你们如果不退让的话,我们也无可奈何了。今天只能先到这里。”
    “嗯,那也是没有办法的。”苏城起身与柯基列夫握手,好像不在意他的离开。
    司空冠不明白的看看苏城,配合的站了起来。
    “我们送一下柯基列夫先生。”苏城拉着司空冠等人,一起向外。
    参赞微微颔首。这才是合乎礼仪的外交嘛,不管谈判桌上闹的有多不愉快,离开了谈判桌,大家仍然应当是朋友。
    于是,他也破例陪在苏城身边,准备一起将柯基列夫送上车。
    几个人说着闲话走出了使馆的楼门,快要到使馆大门的时候,突听围墙外面传来阵阵俄语的呼声。
    “这是怎么回事?”几个人都驻足不前,仔细听了起来。
    参赞轻声翻译道:“是俄罗斯人在游行示威,向西方国家的使馆,谴责他们只索取,不付出。莫斯科的物资供应已经很成问题了。”
    后一句,大概是他本人的评论。
    柯基列夫的脸色很不好,扭头解释道:“我们本来是禁止他们到使馆区来游行的。不过,你们也看到了,总有一些人不守规矩。”
    他的心里话,如果是苏联的话,这些人都要倒霉。
    现在就不同了,几乎没有人因为不合适的游行而遭到实际上的惩戒。游行的规模和程度也就与日俱增了。
    对普通民众来说,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发泄渠道。
    另一名苏联官员解释道:“他们是在抗议一些国家没有履行他们的承诺。”
    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柯基列夫都有些愤愤然。
    苏联解体前,西方国家是有过许多种承诺的,或明或暗的表示,一旦苏联扭转了他们的意识形态,就会帮助他们改革国家经济,帮助人民富裕,同时给予大量的援助。
    如果苏联只是扭转了意识形态,而未曾解体的话,这些援助也许会有三五成履行。
    可苏联一旦解体,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加盟共和国,价值就大大衰减了。不仅是无偿援助未曾实现,就是有偿的援助,很多也消失了。大家都在观望,看俄罗斯能不能复活过来。
    而他们观望的时间,又是俄罗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在食品都紧张的时间里,愤怒的情绪很容易就积累起来了。
    苏城此时道:“中国和俄罗斯联邦一衣带水,只要铁路畅通,还是能够运输相当多的物资的。”
    “感谢中国的帮助,但俄罗斯需要的物资太多了。”柯基列夫部分是因为中国商品的压力而来的,但他并没有把中国商品看在眼里。解体前后的苏联确实没有那么封闭了,但眼光都放在欧美国家去了。就像是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眼瞅的都是日美英,想的是赶超英美,并没有人注意到,那个时候自己连泰国都比不上。
    苏城笑看了柯基列夫一眼,道:“我们本月可以提供1万吨的物资,不知道有没有帮助。”
    “本月?现在已经是10号了。”
    “嗯。从明天算起,20天提供1万吨的物资,每天仅仅是500吨而已。”这个数量,供应莫斯科都不足够,但却是少有的援助了。
    柯基列夫惊讶的道:“你们能做到?”
    苏城点头,道:“非常简单。”
    “一次500吨的物资好调配,一个月1万吨就难了……”柯基列夫倒是了解。
    苏城摊开手,笑道:“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和曾经的苏联一样,我们仍然保持着举国体制的力量,如果有必要的话,几万吨物资根本不算什么。”
    “举国体制”这个词在俄语中是专有词汇的。听到它,柯基列夫登时兴奋的鼻翼翕动,有种回到自己最美妙年华的感觉。
    这一代的俄罗斯人,他们的一生都是奉献给苏联的。从读书到工作,俄罗斯人享受了苏联最好的待遇,莫斯科人又享受了俄罗斯最好的待遇,理所当然的,他们的回忆中也多是美好的东西。
    不过,人总是想要更好的。背叛了俄罗斯的不是受歧视的中亚国家,正是俄罗斯人和莫斯科人。
    一晃眼,柯基列夫轻声问道:“中国政府愿意提供援助吗?”
    “我们只代表各自的银行。我只代表大华实业。”苏城避而不谈国家问题,在苏联人眼中,却好像是秘而不宣的国家援助了。
    一名苏联人激动问:“每个月10万吨的物资,是免费援助吗?”
    这一次,苏城和柯基列夫都用看傻瓜的眼神看了过来。
    “我们签订备忘录吧。”柯基列夫听着墙外的游行示威声,收起了先前的傲慢。
    他的傲慢和1万吨物资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
    司空冠落后了两步,低声问苏城道:“咱们能拿出1万吨的物资吗?”
    “10万吨都能拿出来。”苏城笑了,道:“你太小看中国的生产力了。”
    在中国工厂的生产能力爆发以前,连中国人自己,都很难相信它的产能。苏城本人却是一清二楚的。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二章 信用贷款
    莫斯科东侧的百货大楼下,一家中国深发展银行无声无息的开张了。
    早收到消息的莫斯科小贩,提前一天一夜就排好了队。
    他们和百货大楼的队伍,形成两个并行的长队,引的排队购物的莫斯科人不停的问:“你们这里是买什么?”
    大家都在排队,又都排的无聊,于是正在排队的俄罗斯大妈热尼娅解释道:“这家银行能贷款中国的钱,人民币。”
    “中国的钱有什么用?”排队购物的莫斯科人很不理解。
    热尼娅大妈轻轻一笑,问:“你们排队买什么东西?”
    “买牙膏。”
    “雪花牙膏是吧?”
    “对对,你也听说了?很难得啊,我印象里,百货公司有两个月不卖牙膏了……”
    “听说了,而且我还知道,雪花牙膏是中国产的。”
    “中国产的?怪不得都是奇怪的字。”莫斯科人的日用品一天比一天贫乏,早在80年代中期开始,他们就大量进口中国商品。当年的倒爷贩运进入苏联的小商品,大抵是给俄罗斯的商业部门拿走了,他们可没有个体户的说法。
    热尼娅大妈得意的一笑,道:“中国产的商品,如果用中国的钱来买的话,肯定比卢布便宜。而且,中国的钱值钱,今天什么价,明天还是什么价。”
    莫斯科人被他说的非常心动,顾不得队伍的整齐,又凑过来一点问:“中国钱怎么卖?”
    “你可想好了,中国钱只能买中国商品,美国人和欧洲人是不认的。”
    “中国商品多吗?”
    “比百货大楼的多。”热尼娅与有荣焉的道:“他们不光贷款,而且也汇兑,就是用卢布换人民币。怎么决定,就看你自己了。”
    “你呢?你是来贷款还是汇兑?”
    “贷款。”
    “贷款以后怎么还?”此时的俄罗斯人和中国人差不多,虽然不讲究无债一身轻,但也是倾向于储蓄而非借贷的。恰恰是苏联解体所造成的恶性通货膨胀,才将俄罗斯人的储蓄观念打的粉碎。
    热尼娅大妈笑而不语。他们这些火车工人的主业,早都变成小商贩了,贷款来的人民币,用来购买中国人的商品,再交给家人出售出去,自然形成一个循环,还贷压力小的可怜。
    对面的莫斯科人好奇的看着热尼娅大妈,但再怎么问,都问不出结果了。
    两条队伍缓慢的向前移动,快到百货大厦的时候,才明显的分开了。
    热尼娅大妈紧紧抱着前面人的腰,担心在最后时间被挤出了队伍。后面的人同样抓着热尼娅大妈的肩膀,这样自然没有抱住腰来的结实,但也没办法,热尼娅大妈的腰肢太粗壮了,不是想抱就能抱住的。
    一名又一名的俄罗斯人,用准备好的贷款文件,换走了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的人民币。司空冠又是高兴又是担心的道:“希望俄罗斯不要再发生大的变化了。否则,咱们血本无归的回去,受处分不要紧,给国家造成损失就不好了。”
    和他一起的银行团成员也是表情严峻的点头。他们都没有出国贷款的经历,对于是否能够收回贷款,本身充满了疑虑。
    苏城简单的道:“有俄罗斯国家银行背书,你们怕什么。”
    “怕俄罗斯国家银行倒闭了。”司空冠很实在的道。
    苏城摇摇头,对此无法解释。
    银行门前的人流,是越聚越多,拿到贷款的俄罗斯人,兴冲冲的直奔雅罗斯拉夫火车站而去,没有拿到贷款的,只能怅然离开。
    深发展的贷款标准是向俄罗斯国家银行看齐的,除了抵押物之外,良好的信用记录也有用。苏联虽然崩溃了,俄罗斯总算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曾经禁锢社会的关系网络,如今就变成了信用网络。另一方面,深发展以信用为单位放出的贷款数额很小,平均每人仅数百元,就单体而言,并没有什么危机。
    尽管如此,深发展也引起了俄罗斯方面的注意。
    在今天的俄罗斯,外国银行林立,但敢于向俄罗斯人释放信用贷款的绝无仅有。因为没有哪个外国银行家能够确定,这个新生的俄罗斯是能够活下来的。假如战乱频发,或者干脆天上一个核弹砸下来,这些贷款就收不回来了。
    这种系统风险是外国银行竭力避免的。因此,即使俄罗斯政府曾经邀请外国银行释放信用贷款,对方也说的天花乱坠,到头来,仍旧是一毛钱都没见到。
    在国外银行眼中,缺乏信用体系的国家,根本就缺乏释放信用贷款的条件。
    只有像是苏城这样的,既确定俄罗斯政府的未来,又相信非信用体系国家的人,才会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放出信用贷款。
    比起大额信贷,这种方式放出的资金总量一点都不小,对社会的帮助则更大。
    柯基列夫很快又来到了中国大使馆。这一次,他用一张充满了笑容的脸孔面对苏城,请求中国银行团多开辟几个窗口,因为百货大厦附近的人流,已经拥挤到影响交通了。
    苏城自不会拒绝。
    就连司空冠等人,也没有强烈的反对。
    银行团每天放出去的人民币是有数的,就最近三天来看,几乎是每放出1000万元,就有950万元回到了他们的手中。
    因为贷款的俄罗斯人,都会尽可能的将人民币花出去。在俄罗斯的环境下,人民币只有购买中国商品才有意义。
    对苏城来说,这笔钱只要花出去了,它一半的价值就已经产生了。由于中国商品的成本往往只有售价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笔钱经过一轮回收以后,剩下的只能说是利息。
    要是有什么生意还能称得上稳赚不赔的话,这种贷款生意就一定是了。
    和中国银行团的贷款相对应的,是俄罗斯国家银行给予中国银行团的贷款。苏城原本计划将他们贷给俄罗斯人,以赚取差价,但在银行团的名气还没有打响之前,他干脆用这笔钱购买俄罗斯商品,然后用空载的火车运回国。
    而他购买最多的,却是俄罗斯的废旧钢铁。
    这个善于制造傻大黑粗的装备的国家,占地面积巨大的工厂和大吨位的机械随处可见,成吨的废弃原料更是数不胜数。
    如今,工厂停工了,机器和原料也就没了用处。不用苏城四处寻找,自然会有人送上门来,要求用废旧钢铁换取日用轻工品。
    交换的单位,也从外汇美元单位,迅速的过度到了“吨”。
    1吨袜子换50吨钢铁的事儿,每天都在这个国家上演。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三章 资金与技术
    莫斯科雅罗斯拉夫火车站专门建了一个拆解中心。
    通过火车运抵的废旧钢材,许多都是设备部件,或者干脆就是完好的设备。来自大华实验室的研究员以及来自济南动力机厂的数百名工人,首先对设备进行的分析,然后再决定是将它继续作为废旧钢铁处理,还是作为旧设备来处理。
    如果是旧设备的话,它就会得到一套减震装备,并用木箱装运。如果是废旧钢铁的话,就只能和其他废旧钢铁堆到一起,然后运抵北京后,再行决定命运。
    对苏联装备有兴趣的人并不少,但能像大华实业这样深入苏联的公司少之又少,能够每天运回两三火车装备的中国公司堪称凤毛麟角。于是,对苏联装备有兴趣,又没有资源去苏联挑选装备的人,就会到大华的霍昌来“淘金”。
    确实也只能算淘金了。完好的设备肯定会被大华挑走,有昂贵部件的设备也会被单独罗列出来,只有极生僻的设备,才会用白菜价出售给其他工厂。要指望大华实验室的技术员和一线工人同时走眼,这种情况也是不多见的,尤其是在有出售装备的苏联工厂名单的情况下,装备的价格差不多都会得到一个差不多的评价。
    尽管如此,来自苏联的装备毕竟便宜。而且,大华也确实不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