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能源强国-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20岁的女孩子,就要面对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巨大鸿沟,知道自己是中国的二等公民,苏城很难理解这是何等的痛苦感受。
    “四妹,你想招工,就是因为户口?”
    徐凤点头承认,又问:“你有办法?”
    “我有办法给你办户口,不用招工。”苏城说着提起了桌上的电话。
    五郎也迅速紧张起来,他没有通过招工的程序,因此也就不是城市户口。现在的收入虽然不错,但总是挂在心上的一件事。
    不用他开口,苏城也就想到了,他打通了张雄的电话,简单解释了两句,就放了下来,笑道:“你们改天拍个照片,我帮你们办户口转移。”
    无论是油田、大华实业还是公安局,都有城市户口的指标。这是他们巨大的行政权力之一。
    五郎和徐凤却有些不能置信。
    在他们眼中,改户口是天大的事。
    如果家乡有谁的户口改成了城市户口,那简直是要翻天的喜事。所谓“吃商品”粮的,意味着除了粮食之外,所有的待遇都与农民不同。
    70年代兴许还有农村招工的好事,到了80年代末,招工就几乎绝迹了。
    如果不是因为苏城是“厂长”,徐芬也不会开这个口。
    但是,见苏城言之凿凿的说好,他们也不能不相信。
    中午,急不可耐的两人,就去照相馆拍了照片。
    向来舍不得花钱的五郎,在这上面,是一点都不犹豫。
    等他们将照片拿回来,苏城也就不说改天的话了,直接让人来办理户口。
    不用多长时间,就有派出所的民警来到研究院。
    徐凤给她泡了茶,就坐下细看民警贴照片,非常认真。
    民警被她看的很不习惯,动作都快了三分。
    等看到他写“非农业户口”几个字的时候,徐凤摇摇晃晃的都站不稳了。
    晚间。
    苏城依旧在研究室吃饭,由食堂送过来。
    仍在工作的研究员都可以免费点餐,苏城与大家坐在一起,边吃边聊。
    不仅是年轻的毕业生们,就是中老年研究员,也喜欢和他聊天。
    总有一些改进的技术,是从这种聊天中出现的。
    苏城则注意观察孙立宪等几个人。
    80多个人里,将近四五十人,是他记得名字的。但是,是否有重名,是否有人记错了,还不得而知。
    另一方面,苏城也愿意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天才并不是天生就有才华的,将他们留给母狼喂养,充其量是一只聪明的泰山,只有现代教育下的人,才能完成现代改造。
    就目前看来,他们的进展不错,孙立宪等少数几人已经能够独立进行工作,让苏城也心声羡慕,心想:未来的大牛,果然是有牛起来的潜质的。
    正想着,舒兰和徐凤从外面走了进来。下午时间,舒兰就带着徐凤去打扮了,此时,两人换上了黄色和绿色的衣裳,梳上了“招手停”的发型,一下子吸引了男人们的目光。
    这可是极时髦的发型。那些港台女明星,几乎每个人都梳过这个发型。她们将额前的刘海高高吹起,趁其蓬松的时候,用发胶固定,像是招手的浪花一样。
    徐家的基因相当不错,徐凤又正是青春洋溢的年纪,健康的身体和不错的装束,令她步履轻盈。
    苏城轻轻叹了一口气,只希望飘扬的青春,不至于被官老爷的权力所禁锢。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参观团
    临6月,80多名毕业生陆续与大华实验室签约,他们差不多全都选了私企编制,300元的工资与70元的工资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
    八十年末到90年代初,也是白领最逍遥的时候,拿着最少四五倍于普通公务员的工资,又多身在沿海的大城市中,着实不将区区编制考虑在内。其实,到了后世亦如此,只是被小白领们搅浑了市场。
    同时签约的还有三次采油委托研发合同,将大华实验室与三次采油所的职责与利益注明在书面文件中。说明大华实验室拥有全部的专利,而三次采油所能够免费使用这些专利。
    做完了这些,林永贵等人又在苏城的带领下,从头到尾的参观三次采油所。
    随同的除了研究院的领导,还有分管技术的朱副书记。
    他们都迫切的感觉到三次采油的重要性,自然想看看苏城掌管三次采油所之后的成绩如何。
    走进三次采油所大院内,就见里面又起了一幢二层小楼,外墙漆成了蓝白色,自下而上渐变,异常漂亮。
    苏城介绍道:“这是我们大华实验室捐助三次采油所的大华楼,等到明年,还会有更大的楼建成。”
    三次采油所后面是一片旧果园,有不长苹果的苹果树和不长橘子的梨树……如今只留下道旁的一排,剩余的全部挖出来,正在平地起楼。
    林永贵饶有兴趣的看了苏城一眼,还是先走进采油所的二层小楼。
    每一间物资,都是两两成组的研究员在工作,从墙壁上,就能看到进度表。
    朱副书记好奇的翻看,就见里面写着“1988年2月3日,完成轴向测试……并申请专利。”
    整整一页,全是轴向测试的参与人与器械的详尽记录,但没有具体的测试内容。
    朱副书记好奇的问道:“这个申请专利,是怎么回事?”
    “三次采油是一系列的专利,不是说最后完成了才去申请专利,那样的话,别的国家早就领先一步了。所以我们是一边完成工作,一边申请专利。”
    “申请给大华了?”朱副书记状似不在意的问。
    “大华实验室。”大华实验室是又一个独立实体,只有苏城一个法人,300万的注册资金。作为一家纯研究公司,投资和产出都将独立结算,例如大华实业和济南动力机厂要使用专利,也将进行议价和付款的流程,毕竟,大华实业中还有49%的油田股份,现在可以做做样子,以后有了职业经理人,自然是各走各的路子。
    朱副书记轻轻的“哦”了一声,问:“那么,三次采油所的职工创造,是怎么体现的?”
    苏城看看林永贵,见他笑眯眯的,就知道朱副书记是油田反对者的代表了。
    于是,苏城抬抬眼皮,道:“为了做这个轴向测试,我们一共购买使用了价值160万元的设备,支付了7000元的加班费,还有10万元左右的材料费。申请一个专利,要1000美金,为了把这个轴向测试的附属专利全部申请出来,我们用了7万美元。如果油田愿意掏钱,并且支付这段时间的利息,我可以转让给油田。朱副书记,你怎么看。”
    “怎么会有这么多!”
    “孙立宪,把实验记录拿出来。”
    苏城喊了一句,孙立宪立即从桌子下面,抱出一个方便面箱子,里面全是装订成册的实验记录。
    几名毕业生将实验记录在桌面上摊开,自有人挤在那里观看。
    只见一项项仪器购买的记录,以及使用方式和记录,还有加班时间和加班费的支付,都罗列其上。
    苏城耸耸肩,道:“如果正常8小时上班,自然省去了加班费,不过,这项技术估计要明年才出来,到时候,咱也不用申请什么专利了,人家小日本早就申请了。”
    他面向林永贵,拱拱手笑道:“林书记魄力非凡,我们这次领先小日本完成了实验,已经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且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朱副书记脸色红了,随便看了一项,道:“你们新购入的工具显微镜在哪里?”
    “哦,这里。”苏城带着大家到相邻的房间,道:“这里一排放着四种显微镜,全都是国际上的尖端产品,这个就是我们新购进的工具显微镜。”
    工具显微镜除了显微镜的外观之外,还有一个箱子大的外操作面板在旁边列着,以80年代的眼光来看,还是相当高科技的外型。除了苏城这种以前用过的人之外,其他人是有钱也想不起来买的。
    苏城站在显微镜边上,介绍道:“工具显微镜主要是用来计量的,与一般显微镜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在工作台上的运行精度非常高,配有几种特殊的目镜,可以进行平面,或者三维数据的测量,后一种尤其厉害。”
    林永贵兴致勃勃的使用了一下这个显微镜,笑道:“这个器械,和我在上*海的医院里见到的仪器很像,要多少钱?”
    “20万。”苏城微微笑着。
    “20万元人民币?”
    “是。它的镜头比较贵,有几种是从国外买回来的,但是用途非常广泛,除了普通的长度角度测量以外,还能做轮廓测量和极坐标测量,能够检查各种孔径、螺纹和齿轮的形状,我们正在试制三次采油设备,这方面的需求很高。”
    林永贵转过头来,似笑非笑的问朱副书记道:“这笔钱,我们油田能不能出?”
    朱副书记是管技术的,手上能批1000块就了不得了,林永贵自己不说批钱,转而问他,自然是挤兑的意思。
    迟疑了片刻,朱副书记无奈道:“我们的预算年前已经批了,没有这笔经费。”
    “这样看来,将专利让出来,对我们并没有损害吧。”
    “自然是没有的。”朱副书记的话也流畅了起来。
    林永贵含笑,转身问苏城道:“你们这次三次采油技术的投资额,总计有多少?”
    “1200万元,现在样机快出来了。”
    “1200万?”连有所预料的林永贵都小吃一惊,问:“我们给三次采油所拨了多少钱?”
    下面很快有人回答:“一年17万。”
    “好几十倍的投入呀。老朱,我们油田和民间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既加快了油田的技术革新的速度,又减少了油田投资,在成本方面,也几乎没有增加,这样的方式,我们应该推广才对……你怎么看?”
    “林书记说的对,这种新模式,对于提高油田的竞争力很重要。”朱副书记的回答非常官方。
    两人的话,马上被随行工作人员给记录了下来,等回去之后,这些话经过一定的修饰和删改,就会变成文件下发出去。
    朱副书记是管技术的,自然是希望技术留在自己手里,不过他也清楚,油田没有这么大一笔钱。他暗叹一声,道:“苏厂长还真是下得了成本,1200万,连油田都拿不出来!”
    “这次实验用后,仪器终究是要用到的,当然,一些实验材料是无法收回了,这个,只能在卖给其他油田聚合物驱设备的时候,想办法回本了。”苏城笑笑,道:“我们和胜利油田定了协议,这次三次采油技术的成果,向胜利油田免费提供。这样的话,1200万的投资,就得从别的地方找回来。”
    “大华的设备,准备怎么卖?”
    “我们的设备成本估计在6万到8万之间,卖50万吧。”苏城早就做了计划。
    6到7倍的利润,让两位书记都瞪大了牛眼,朱副书记突然觉得舒服了一些。
    想到自己能用不到10万元的价格,就买到其他油田要花50万才能买到的设备,他笑笑道:“大庆那边的矮驼子可不好糊弄,50万,他们肯买吗?”
    “他们买100台设备回去,也就是5000万,我估计一年能多产出100万吨的原油,这最少是1亿的利润吧,以后每年还能有这么多……怎么算都合适。”苏城停了一下,用开玩笑的语气道:“他们要是想自己开发,我估计着3年能成功吧,到时候,咱们第二代的设备都研究出来了。”
    “被你这么一说,还真有造不如买的感觉……”
    “肉烂在锅里。”苏城保持笑容,道:“我猜,如果不买咱的设备,他们最终也会买外国人的。”
    如果不是苏城的话,胜利油田最终也会买外国人的。这个计划,其实已经做了出来。
    国内八九十年代的科研能力是非常弱的,尤其是自主研究的能力,几乎没有——因为缺乏资金和投入。一毛钱都不拨的情况下,科研所可种不出研究成果来。
    事实上,如果计算某种科学研究的成本的话,国内的成本比国外还高,这就像是六七十年代的国内工厂生产成本一样。虽然科研人员的工资很低,但材料和设备的投入是相同的。如果因为水平和经验的关系,国内的项目组多做了两组实验,多浪费了两份材料,那成本一下子就蹿上去了。
    朱书记对此心知肚明,适才的一丝不爽,立刻烟消云散,反而建议道:“你们的试验机什么时候能做出来,我们可以邀请别的油田的领导和技术骨干,来咱们油田参观嘛,顺便帮你们做一下推销。”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科技
    聚合物驱分散设备被安装在了17号试验井,总长八米的机械体被涂成了银灰色,在阳光下闪亮。
    薛洁喜欢这个颜色,感觉它像是美国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的场景。
    因此,当有人说“银灰色容易脏”的时候,薛洁立即反驳道:“脏怕什么!这么漂亮先进的设备,难道一定要涂成绿色才好?”
    对方不知是哪个油田的干部,见她是个女孩子,也不争执,笑笑就算了。
    薛洁气鼓鼓的看着那聚合物分散设备,不知自己究竟为了哪里在生气。
    是因为对方污蔑了《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的科学仪器的颜色?还是因为污蔑了这台机器,或者只是因为这台设备的制作者?
    “觉得怎么样?”有点熟悉的语音入耳,让薛洁吓了一跳,不禁向后一歪。
    苏城轻轻的扶住她,又松开了手。
    薛洁不好意思的站直了身子,脸上的红晕一闪即逝。她仍然穿着工作服,仍然野性十足的问:“你怎么不上去操作仪器?”
    许久未见,她似乎也没有问候一下的意思。
    苏城一笑,道:“有人操作呢。”
    前方,老谷、商遨等人都已经到了仪器前面,准备进行操作演示。
    薛洁奇怪的道:“国产第一台聚合物驱分散设备,这么大的荣誉,你就让给人了?”
    “咱们国内目前的环境,名利只能得其中之一,我选了利。”苏城一脸正色,有点老僧或英雄的觉悟感。
    薛洁不信,道:“你要是只选利的话,怎么有那么多的报纸报道?”
    “有哪些报纸报道?”
    “中国青年报就有两篇报道,还有咱们石油部下属的报纸,还有你们山*东的《大众日报》,我们东北的《辽河日报》都有……”
    “你挺留心的吗?”
    薛洁不知苏城是无心还是有意的,突然不好意思再说话。
    好在,此时聚合物驱分散装置已经开启,电机发出“乌鲁鲁”的声音,那是抽的太快的皮鞭声摩擦铁屁股的声音。
    老谷将他的“3087聚丙烯酰胺”干粉珍之重之的举起,人工加入漏斗……随后,自有提举机将更多的干粉倒入其中。
    旁边的孙立宪立刻用话筒开始讲解步骤道:“现在,干粉通过高压橡皮管送入计量器下料漏斗,计量下料器将聚合物干粉均匀连续的加入风力输入管线,进行水粉混合,形成旋流水幔;使聚合物粉剂迅速溶解;配制成确定的浓度;然后落入溶解熟化罐内搅拌……”
    在场的观众,有一半人听的极认真,他们都是各油田的技术干部,另外还有一部分拿主意的人,在观察其他人。
    詹森作为哈利伯顿在中国地区的代表,也来到了现场,和帕克公司的约翰帕克站在一起。他们两人都是胜利油田的生意伙伴,来此纯粹是捧场的性质。
    不过,当詹森听到高压橡皮管的时候,就悄然的坐直了身子。
    约翰帕克是帕克公司的继承人,刚从大学毕业没太久,只懂得石油勘探,不懂采油技术。不过,他非常敏锐的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