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童养媳-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问道:“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
  沈寄一直都在等待这个面见皇帝亲口陈述的机会,“我觉得我家魏楹是替人背了黑锅,至于是谁,我不知道。”
  皇帝瞥她一眼,“你没觉得这事儿从头到尾是朕设计的?朕可是有前科的。”
  沈寄失笑,“我还没有那么没自知之明。皇上是绝不会拿边关将士的生命和朝廷的边防线来玩笑的道理。”沈寄站起来,墩身一福,“要多谢皇上免了我与孩子们游街示众锒铛入狱。既然证据都指向魏楹,如此也是应该的。”
  “不就是要逼问朕的看法的,弄得这么拐弯抹角的。”
  “不,我是真心道谢的。”
  “那好吧,朕收下了。朕和你的看法是一致的。可是,边关军士还有朝中上下忿然,不得不给出一个交代。但怎么可能让你受那等委屈。”
  “我们一家受点委屈不要紧,要紧的是把真正的内贼抓出来。”抓出来了,魏楹自然就清白了。
  皇帝颔首,冷下面孔,“这个人,朕自然是要抓出来的。可是,如果传来的魏楹和东昌公主出双入对的消息属实,你待如何?”
  沈寄窒了一下,然后问道:“皇上为何要派魏楹去出使东昌?”
  “他是礼部侍郎,东昌话听和说都很不错。而且他的形象出使很能壮我国威,这你不能否认。再说了,他出发的时候,东昌公主的夫婿可还活得好好儿的。”
  东昌话和西陵话,是魏楹做京兆尹查案子接触到东昌使节的时候学的,后来在鸿胪寺坐冷板凳的时候时间空闲加以娴熟。也是因为这些原因,再加上与皇帝如今的关系一如多年老友,所以沈寄并没有怀疑皇帝别有用心。
  “嗯,还有个想法就是东昌公主不是觊觎过他么,他去出使,想着多少能占点便宜,看能不能打探出东昌近期的动向。”皇帝冷笑一下,“倒是打听出来了,结果折损了朕那么多兵马。这些天一直在排查这个内贼。能知道朕的部署的,就只有那些人。魏楹的确是其中之一。”
  沈寄知道有一些不是她能问的,便没有问。皇帝相信魏楹不是叛国贼就好。
  皇帝道:“朕从来不觉得你会是逆来顺受,听凭命运安排的人,今天其实是想问问,你私下做了什么?”
  沈寄看皇帝一眼,左想右想,皇帝没有诈她的理由,“我找了个高人,去东昌一探究竟。要是能找到魏楹,一切就好办了。至少能带回一纸书信。”
  “高人,有多高?比朕派去的钦使还厉害?”
  “术业有专攻,这个人……”沈寄陡然想起汪先生还是钦命要犯呢,人家不顾安危出来帮他们的的大忙,她把人卖了可不行。
  “总之很厉害就是了。”
  “朕的人在下旨前数日就派出去了,今日得到消息,已尽数折损。东昌这次虽然见好就收,掳掠了一场便撤走,可是这口气,朕咽不下去。边关重镇被迁去的民众,如今只剩下半数。要再迁移,谁还肯去。所以这个场子,真势必要找回来。”
  “要打仗了?”
  “早晚有此一战。”
  “说也不是不能说,只是这个高人可是钦命要犯,皇上如果要用他刺探军情,能不能前事尽皆抹去?”
  皇帝瞪着她,“你上哪找来的这么个人?”
  “有可靠的人介绍的。”
  “好,他若真能帮着朕刺探到东昌军情,只要不是造反的大罪,朕都可以赦免。”
  “谢皇上,这人是十年前进皇宫盗宝险些被擒的飞天大盗。”
  “汪淇瀚?”
  “嗯。”
  “他把先皇气得够呛,当日为他发落了多少人。也罢!非常之人当然要非常对待。”
  “臣妇替汪先生谢过皇上。不过,皇上你是不是给个什么凭证?回头我好劝服汪先生与您的人马合作。”
  皇上似乎有些赧然,他是接到自己派出的数名好手都折损的消息才想到沈寄这里来的。倒没想到,她还真的找到能人了。让父皇震怒成那样,下头的人不知使出了多少劲儿捉拿都不得归案的飞天大盗居然也能被她找出来为她所用。
  “他什么时候能回来?”
  “走了八天了,说是如果顺利一个月内必返。”打探消息,只要不被人发现就是顺利。这位汪先生为人持重,应该预算了些计划外的事务。
  “那好,等人回来,你就告诉林子钦。”
  沈寄纳闷,既然如此,你就让林子钦和我沟通不就得了。难道这么好,就为了给我吃定心丸?
  皇帝亲自见沈寄,自然是给她吃定心丸的意思,但也还有另一层意思。
  “如果魏楹知道他背负了这样的恶名,派去的人又没能和他联系上,他真的叛国,在东昌做起王夫来,你又待如何?”
  “不会的,他不会丢下我们母子不管的。”
  “东昌公主肯定会告诉他,你为了孩子们不受罪,已经私下从了朕了。要不然,怎么还能住在原来的府邸里。”
  “我既爱他,便会信他。同样的,他既爱我,就该信我。皇上放心,魏楹是大大的忠臣,即便回不来,他也会学苏武,而不是李陵。”这番话沈寄说得掷地有声。她太了解魏楹了,这个男人想青史留名,可不是要留李陵那样的名声。不管东昌人如何阻止,他一定会想尽千方百计归国的。


275 引荐

  皇帝看沈寄一眼,“希望真能如你所言,回去吧。”
  “是。”
  终于知道了皇帝的态度,沈寄心头稍微轻松了几分。回到家里,她想了想叫来小芝麻小包子把皇帝信得过他们父亲的话说了。
  两人都高兴极了,“娘,这真是太好了。”
  沈寄点点头,“嗯,现在急等汪先生的消息了。”
  “还是不告诉小弟么?”
  “先不告诉他了。”朝廷有内贼,这个家里也未必就人人都绝对靠得住。小馒头毕竟太小,开始吓着了,后来见母亲很平稳,也就不怎么担心害怕了。相反他还有点喜欢这个不用进宫读书,不用遇到贵人就撒娇卖萌讨人喜欢的日子。就是小亲王不在,有点寂寞。不过母亲和兄姐成天一处,渐渐也就放下了。
  所以,沈寄只说抱着小馒头告诉他,爹爹就快回家了。等爹爹回家,他就可以出门去玩儿了。小馒头果然嚷嚷得府里都知道了。不过众人也只当是沈寄哄他的,并不往心里去。
  有了皇帝给的定心丸,沈寄带着儿女们等待的日子稍好过些。虽然时时还是惊惶担忧,但是一半的心是定下了的。皇帝知道魏楹是替人背黑锅了,那么自己和儿女就不会太错待到不能忍受的地步。可是,魏楹的安危还是时时萦怀。东昌那边拉拢不了他,会不会干脆杀了他?
  终于,在封府二十八天的晚上,汪先生回来了。
  当时,接过汪先生递上的魏楹的亲笔信,沈寄险些就喜极而泣了。
  眼见沈寄接过去就要拆,汪先生忙道:“魏夫人,不是给您的。”
  沈寄下意识道:“那是给谁的?”然后马上明白过来,肯定是给皇帝的。
  “那什么是给我的?”
  “当时时间太紧,魏大人抓紧时间用我带去的笔和纸写了份血书。他说让我把玉佩和福气结给您带回来就是。”
  “为什么要写血书?”
  “我带了墨,可是太冷了,全冻上了,根本没法用。”
  东昌这么冷么?
  “那他现在怎么样?”
  “是这样的,东昌公主的确有意要改嫁给魏大人,魏大人不肯,说宁可学苏武去牧羊。东昌王就把他发配到最冷的地方牧羊了。”
  “啊——”
  后头传来两声低低的惊呼声,是小包子和小芝麻爬起来了。他们两个数着日子,这些晚上都睡得很警醒。
  “你们两个,快过来一起给汪先生行礼。”这一趟往返何止数千里,而且是到如今已经各自准备大战,时不时就有摩擦的的东昌区。还一路找到了魏楹被发配的地方去。这前后两次见面,汪先生的憔悴疲惫一望而知。怕是为了让她们早些得到消息,根本是一刻都没有停息。
  小包子过来,二话不说直接跪了下去,动作很快的磕了个响头,小芝麻随后。
  汪先生赶紧将他们拉扯起来,小芝麻虚岁十岁已经不是小孩儿了,他的手就缩了回去。
  “魏夫人,我早说过,是因为敬重你们夫妻为人才跑这趟。尤其这一次去,看到魏大人在那样的极寒之地牧羊。”他是见过魏府繁华景象的,而且对方还是以王太女的身份要嫁。这一切让他对魏楹的人品更加的敬服。
  两个儿女起来以后,沈寄也跪下了,这下汪先生更是吓了一大跳,赶紧道:“大小姐,赶紧扶你母亲起来。魏夫人,你这是做什么?”
  “汪先生你是我们魏家的大恩人,可是我做了对不住您的事。我没经您允许,把你的消息透露给了皇上。皇上是真心想用您为国出力,朝廷和东昌就要打大仗了。皇上答应了我,如果您真能出力,从前的事可以一笔勾销。”这件事她是很对不住汪先生,不是轻飘飘的的说一声就能过去的。如果人家不肯原谅,甚至撩开手不管了,从此失踪她也没有办法。
  小芝麻和小包子一听,赶紧跟着跪在了沈寄后头。
  “魏夫人快请起来说话吧!”
  沈寄便站了起来,还是满脸愧色,“汪先生尽管放心,如果皇上事后不守信用,我豁出这条命也会送先生安全离开。”
  汪先生确实是有几分不高兴的,他信不过皇家人。闻言挑眉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魏夫人能送我去哪?”
  “以我魏家的豪富,足以为先生买船出海。我夫婿在扬州做知府,相关的人脉也是可以找到的。海外异域宽广,先生正可以好好看看。”
  “那你们怎么办?”
  沈寄凛然道:“魏楹这次要是能回来,必成一代名臣,皇帝也不好为这么件事就发落于我。他要是回不来,我也必会让他的冤屈昭雪,人都死了,声望更是会无以复加。我们母子成了孤儿寡母,他更不好对付。先生放心就是!”
  汪先生点头,“也罢,我帮魏大人是希望你们夫妻日后能帮更多的人。两国大战在即,皇上要我做的便是活万千生灵的事。老汪也是天朝人,义不容辞。何况还有魏夫人替我打点后路。”他看着沈寄,眼底露出一丝欣赏。从前只觉得这个女人宅心仁厚,做生意十分厉害,而且管得住男人。现在再看,她居然还不畏皇权,既有大局观,也能考虑到卷进局中人的后路,而且这后路考虑得还很周全。
  沈寄看向儿女,知道他们担心父亲,于是又问了汪先生几句魏楹的情况,听说除了酷寒缺吃少穿,其他还好。没得上什么病,毕竟魏楹的身子这二十年是经过了好好打磨,平日里沈寄又非常的注重养生之道。这就好!可是,不尽早把人弄回来,还是容易落下些毛病啊。
  “先生,你见到随我夫婿往东昌的人了么?”
  “见到了,魏大人手下还真有人叛国的。倒是魏府去的下人,都跟着魏大人在一处牧羊呢。”
  这就好,明日终于有消息可以告诉阿玲和凝碧了。
  “皇上想见先生,明日我设法找人给皇上带话,明晚二更请先生再来一趟。”给皇帝带话不但是说汪先生的事,这封血书沈寄也想亲手交给皇帝。托人转交,她不放心。因为魏楹只是一个人,皇帝可以恢复他的名誉,却不一定要费大力气救他回来。到了这一步,能利用的,沈寄都不会放过。
  小包子头一回目睹汪先生离开,咋舌道:“好厉害!”
  “能进皇宫盗宝最后还全身而退,把先皇气了个够呛,发动人力搜查,却在京城一隐就是十年的高人,能不厉害么?”
  沈寄决定把魏楹的血书送到皇帝手上,就着手准备银两,然后再设法找能往外海去的人。朝廷没有开海运,但是利润太高,未尝没有人偷偷走这一路。甚至,海盗的路子沈寄也不忌讳去走走。汪先生是魏家的大恩人,又是她把他的行踪透露出去的。这件事她责无旁贷。其实当时也想过不说的,可是有这么一个能人,皇帝要办的事就容易得多。于公心来说,这是利国利民的事;于私心来说,有皇帝的人帮衬,营救魏楹回来的希望也大得多。
  府里看管的人在沈寄上次去见过皇帝后就变成了五城兵马司的人,第二天沈寄找到人给林子钦带话,她明日想面见皇帝。
  下午就得到了回话,让她在家等着,会有人来接她。
  晚上沈寄便告诉了汪先生,索性留他在家住一晚。既然外头都是林子钦派来的人,也知道她要带人去见皇帝,便不怕人知晓。值夜的薄荷把汪先生安置在附近的院落。
  第二日巳正(早上十点),林子钦来接了沈寄和汪先生。
  两人坐进马车里,沈寄介绍道:“林侯爷,这位便是去了东昌又还京的汪先生。”
  汪先生拱拱手,“草民见过侯爷!”
  林子钦客气的还礼,“久仰汪先生大名!”
  沈寄低头笑笑,这名声都拜先皇当年的雷霆之怒所赐。
  一路林子钦问了些路上的情形,汪先生只笑道:“汪某是经年跑惯了逃惯了的人,不过行事比旁人小心些而已。”
  去了之后,皇帝来得倒挺快,沈寄和汪先生一同上前见礼,皇帝倒没问一路的情形,只是问了汪先生在东昌和边关的见闻,东昌那边自然是陈兵边关,但汪先生此去的目的不是打探那些,反而是远远儿的避开了。皇帝便又问了是如何进的王宫,怎样打听到的魏楹的下落,魏楹的现状,去的使节里哪些真的叛了……
  说到魏楹牧羊的情形的时候,沈寄适时递上魏楹的血书,她已经看过了,非常简短,不过寥寥数语却是言简意赅。皇帝接了过去,听说天冷得墨都冻上了,魏楹等一群大老爷们和羊窝在一起取暖,也不由得动容。
  “倒亏了他还能写得出字来。”
  汪先生知道都说了,皇帝让他和林子钦下去,林子钦会给他安排下一趟的差使。
  汪先生心头有些奇怪,这样的事情魏夫人怎么会搀和进来?这会儿留下又有什么话要单独和皇帝说?
  出去后,林子钦笑着点了一句,“魏夫人当年救过皇上的命。”
  汪先生恍悟,怪不得魏夫人会坚持一起来,现在又要单独和皇帝面谈,看来是要用救命之恩请求皇帝一定要救魏大人回来了。他倒也懂一些,只要把事情公开,给魏大人应有的名分,皇帝也就不欠他什么了。而且人死了,反而更能激励人心。可是,对魏夫人和她三个没成年的儿女来说,魏大人却是不可或缺的。
  沈寄的确是打的这个主意,而且她脸女人的招数都使出来了,她什么也不说,就站在皇帝跟前默默流泪。
  今天她穿得一身素净,却显得格外俏丽。皇帝看到她这副美人垂泪的样子,着实有些无奈。沈寄抽了手绢出来擦眼泪,却是越擦越多越擦越多。最后实在忍不住还是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这哭也是一门学问,要哭得别致,哭得动人,不能满脸涕泪让人看了生厌。沈寄从没想过自己还有需要用到这种天赋本事的时候。
  眼见皇帝是真为难,毕竟如今是要开战,又不是朝廷打赢了,说一声拿出魏楹活着的证据来对方就要放人。反正魏楹能不能活着回来,这已经是一个可以用来宣传的很好的典范了。这边大肆宣扬,魏楹要是不能活着回来,就只剩下一个自己了断的结果了。他总不能让沈寄母子,让整个魏氏因为他永远无法抬起头做人。相反,他死了,留下的名声却可以一直庇护他们。也许皇帝要的,便是魏楹以死全节。可是沈寄还算想做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