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幻剑灵旗-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天游人很少,那两个人走了之后,就只剩下他们了。楚天舒道“正殿这副对联虽然写得不好,但里面有些对联还是写得不错的。咱们进去看看。”
    齐漱玉道:“这副对联,岂只写得不好,什么兴亡关气数云云,简直是骗人的鬼话。”
    楚天舒忽然笑了起来,说道,“你说起鬼话,我倒想起来了,这副对联就是和一段鬼话有关的。”
    齐漱玉诧道:“是什么鬼话?”
    楚天舒道,“这副对联,据说就是最初奉命修建史阁部祠幕的那个扬州知府谢启昆写的。他捏造一段鬼话,说是梦见史可法,他问史可法公祠中少一联,应作何语,史可法就教他写这副联语。当然这是骗人的鬼话,别有用心。但话说回来,他不这样写又如何落笔?”
    齐漱玉想了一想,说道:“是啊,他做清朝的官,却要为抗清的明朝忠臣立祠,这副对联确实难写。”
    楚天舒道:“”所以他就只能把兴亡归之气数了。这样,即可以迎合皇帝的意思,叫老百姓不要仇恨异族的皇帝,又不至贬低史可法。倘若他不是这样写,不但乌纱帽保不住,这座史公词也不能建立了。”
    齐漱玉叹道,“原来这里面还有这许多学问,倒是我错怪他了。”
    楚天舒道:“古话说得好:知人论世。议论一个人,要设身处地为他着想,不能太过求全责备的。”
    齐漱玉笑道:“多谢老师指教。但刚才那两个家伙的议论,无论如何,我不能赞同。”
    楚天舒道:“那两个家伙又怎能和谢启昆相提并论?不过,咱们也不要发太多议论了,还是进去看看对联吧。有些对联,依我看还是写得不错的。大概因为时间过得久了,满清皇帝为了故示宽大,也不理会那么多了。”
    齐漱玉在他的指点下,读了两副对联。
    读生前浩气之歌,废书而叹;
    结再生孤忠之局,过墓兴悲。
    生有自来文信国
    死而后己武乡侯
    齐漱玉道:“前一副对联把他比作文天祥,后一副时联更进一步,将文天祥与诸葛亮都拿出与他并论,更难得了。”
    楚天舒道:“生有自来文信国这句上联也有个传说的,相传史可法的母亲是梦见了文天祥来投胎。”
    齐漱玉道:“这两副对联比正殿当中那副对联是好了好多,但好像总还欠缺一些什么。”
    楚天舒道:“你说得是,前一副对联只是伤感,未免令人有灰溜溜的感觉。后一副比拟得当,但文字平庸,而且只加论述。
    也缺之感情。”
    齐漱玉笑道:“感情太多,你又说它伤感过分,要好可就难了。”
    楚天舒道:“感情也不只限于伤感的,咱们看下去。”此时他们已来到史可法的衣冠冢了。墓柱刻的那副对联是:
    心痛鼎湖龙,一寸江山双血泪:
    魂归华表鹤,二分明月万梅花。
    楚天舒道:“上联用的是黄帝在鼎湖仙去,乘龙上天,群臣攀龙须欲追随而不可得的典故。写史可法对皇帝的忠心。下联二分明月万梅花,则是扬州眼前的景物。写的是史可法在扬州殉难的史实。”
    齐漱玉道:“史可法当然是个大忠臣,但他在扬州为国捐躯,只是表彰他的一个忠字,似乎还嫌不够。还有更好的吗?”
    楚天舒道:“你看这副如何?”
    齐漱玉跟着他念道。
    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
    葬衣冠,有淮南坯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齐漱玉赞道:“这副对联好!”
    楚天舒道:“好在哪里?”
    齐漱玉道:“老师,你莫考我。好在哪里,我可说不上来。
    还是你给我讲解吧。”
    楚天舒道,“这副对联夹叙夹议,有史实,又有感情。江北孤城,淮南坯上,切合史可法死守扬州的故事:风中劲草,岭上梅花,则是赞扬他的品格。大大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劲草和梅花的风格!”
    齐漱玉道:“说得好!做人是该做风中劲草,岭上梅花。这佯写是要比只歌颂‘忠臣’镜界更高了。”
    楚天舒道:“你的见解也很高啊!”
    齐漱玉笑道:“好在这里没有外人,否则给人听见,恐怕要笑咱们兄妹互相吹捧了。”
    刚说到这里,忽听得有人笑道:“我听见了!大哥,你好偏心。”
    走进来的是楚天虹。
    楚天舒笑道:“你不服气我赞玉妹么?”
    楚天虹道:“玉姐武功比我好,读书比我多,见识比我高。
    我怎会不眼她呢?我不服气的是你的偏心,姐姐来了,你就好像压根几忘了我这个妹妹了。”
    楚天舒笑道:“你是怪我不和你一起来玩,是吗?谁叫你起身晏,我们来的时候,你还未起床呢。而且我知道你会自己找来的。”
    楚天虹道:“你以为我是贪玩寸来找你的么?是爹爹叫我找你们回去。”
    楚天舒道:“有什么事?”
    楚天虹道:“家里来了一个客人。”
    楚天舒道:“客人是谁?”
    楚天虹道:“是一个你们意想不到的客人。不过这个客人,我相信玉姐一定是很高兴见到他的。”
    齐漱玉心一头跳:“难道是元哥?”说道:“别叫我猜哑谜了,打开闷葫芦吧。”
    楚天虹笑道:“这闷葫芦的盖子,反正一到家里,就可以打开。你急什么?先猜一猜吧。”
    齐漱玉只道是卫天元,却不愿把她的猜想说出来。
    她和楚天舒兄妹匆匆赶回家去,回到家中,才知她猜错了。
    客人不是卫天元,是丁勃。
    丁勃是她家的老仆,但她的爷爷是从来不把他当作仆人看待的。齐漱玉还没出生,他已经是在齐家的了。齐漱玉一直是把他当作家庭的一份子的。丁勃又是江湖上早已成名的人物,和扬州大侠楚劲松也是老朋友的。
    齐漱玉又惊又喜,说道:“丁大叔,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是爷爷叫你来接我回去的吗?”
    丁勃说道:“你的爷爷叫我出来找你,不过你在这里,却是你的爹爹告诉我的。他想知道你的近况,叫我替他来看一看你。”
    齐漱玉道:“啊,原来你已经见过爹爹了,他怎么样?”
    丁勃道:“他和穆娟娟一起,很、很好。”齐勒铭武功已废,丁勃不愿齐漱玉为父亲担心,是以没说出来。不过,他说齐勒铭过得“很好”,也不算是假话。有穆娟娟伴陪齐勒铭在山中隐居,齐勒铭的日子的确是比在江湖上闯荡的日子逍遥自在得多。
    “你的爷爷是盼望你回去,不过也不必急在一时,我知道你来到扬州也不过半个月光景,你过了年回去也可以的。”丁勃说道。
    “丁大叔,你几时走?”齐漱玉问道。
    “说不定,大概会有几天逗留。”丁勃道。
    楚天舒忙道:“丁大叔已经说过,你过了年回去也可以的。
    你不必急着跟他走。”
    齐漱玉道,“哦,你过几天才走,是不是还有别的事?”她不理会楚天舒,继续向丁勃发问。
    丁勃道:“是有一点事情,和你也有间接关系的。”
    齐漱玉连忙问道:“是什么事情?”
    丁勃道:“你知道卫少爷的下落么?”
    齐漱玉道:“我正想向你打听呢。我虽然去了一趟京师,却没见到他。只知道他在秘魔崖曾经闹出一桩震动京师的大事。后来就不知道他的行踪了。”
    丁勃道:“我倒知道他一点消息。听说他现在是和上官云龙的女儿在一起。”
    齐漱玉道:“上官云龙的女儿,那、那不就是……”
    楚天舒道:“不错,就是咱们曾经到过她在北京的家里,但却没有见到她的那个上官飞凤。”
    齐漱玉心里一酸,暗自思量:“如此说来,莫非那些谣言竟是真的了?”
    丁勃继续说道:“听说卫少爷和那位上官姑娘一起,已经来到江南。很可能就在这一两天,来到扬州。”
    齐漱玉道:“丁大叔,你说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想必就是指元哥这件事吧?”
    丁勃道:“不错,我这次来扬州,另外一半原因就是为了卫少爷而来。”
    齐漱玉道:“许多人说上官云龙是天下第一大魔头,他的女儿是心狠手辣的妖女。上官飞凤为人如何,我捉摸不透。但爷爷却好像没有说过她爹爹的坏话,我也不知他究竟是否魔头。丁大叔,你既是为了元哥而来,你打算怎样?”
    刚说到这里,忽见有人抬了一口棺材进来。
    齐漱玉吃了一惊,问道:“爹爹,你要这口棺材作甚?”
    楚劲松打发脚大走后,说道:“这是你丁大叔的主意。”
    丁勃说道:“我打算做一出戏。”
    齐漱玉莫名其妙,说道:“做一出戏?”
    楚劲松笑道:“这出戏还得你帮忙来唱才成。丁大叔已和我说好了,只不知玉儿你肯不肯做这出戏的配角?”
    齐漱玉道:“主角是谁?”
    丁勃道:“就是你的元哥,也可能还有那位上官姑娘。”
    齐漱玉道:“丁大叔,你们究竟、究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她本来想说“你们究竟捣的是什么鬼”的,碍着继父的面子,话到口边才改。
    楚劲松道:“玉儿,你随我来。”
    齐漱玉跟随继父踏人一间屋子,一进门就呆住了。
    这本来是一间书房,如今却布成了灵堂模样。刚刚抬来的那口棺材,就放在屋子当中。
    楚劲松道,“老丁,你看布置得如何?”
    丁勃说道:“差不多了,依保定的俗例,棺材头还要点两盏长明灯。”
    楚劲松道:“牌位上还没写字,你看怎样写好?”
    丁勃道:“她是小辈,不能由你供奉的。待会儿再斟酌吧。
    嗯,还有,最好多一张画像,供吊客瞻仰遗容。”
    楚劲松道:“舒儿的画还过得去,就由他来画这张遗像吧。”
    齐漱玉定了定神,说道:“爹爹,了大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楚劲松叹口气道:“叫我怎么说才好呢?嗯,老丁,还是你告诉她吧。”
    丁勃缓缓说道:“人生如戏,小姐,你何妨把灵堂当作戏台。”
    楚劲松这才接下去说道,“这台戏很有可能今晚就会上演,不过你是不用念辞的,只看人家做戏就成。”
    丁勃接着笑道,“看也不用看,只需耳朵来听。”
    齐漱玉听了丁勃的解说,方知自己要扮的是什么角色,她感到委屈,但还是答应了。
    卫天元来到了楚家,正是三更时分。
    他不想惊动别人,最好是先和楚劲松见面。然后由楚劲松帮他安排,单独约见师妹。他是恐防师妹或许是和徐中岳的女儿同一间房间的。
    但怎样才能恰好先见着楚劲松呢?楚劲松也可能是夫妻同宿的,他不能摸进每一间房里偷窥。
    只有一个办法,稍微露出一声息,楚家以楚劲松武功最高,他会首先觉察的,这就能把他引出来的了。
    但,“稍微露出声息”,这“稍微”可得恰到好处才行。否则难保不惊动了楚家另外的人。
    正在他踌躇之际,忽地看到园中一角有间屋子,屋内隐隐有灯光。是谁在屋子里面,这么晚了,还没睡呢?
    一阵风从那边吹来,风中有檀香气味。
    卫天元怔了一怔,暗自想道:“难道这间屋子是佛堂?但楚大侠可并不是信佛的居士吁。”
    此时他已经发现挂在这间屋子门外的一对蓝灯笼了。
    他更觉得奇怪:“门口挂蓝灯笼,那是表示家有丧事的。但一般都是在大门之外,不会只挂在家中某一问屋子外面的。不会是楚家死了什么人了吧?”
    忽地隐隐听见屋子内似乎有人轻轻抽泣。
    卫天元打了一个寒噤,心里却是又惊又喜。
    他想起了那次在保定老家的瓦砾场中,曾听过似乎是姜雪君声音的一声叹息。
    这次的抽泣声比那一次的叹息声音更清楚了,但抽泣声只能听出是个女子,这个女子是不是姜雪君呢?
    他并不相信姜雪君还在人间,但他却禁不住胡思乱想:“莫非是雪君冤魂不息,她知道我来,要显灵么?”
    那次他是一追上去,就不见“鬼影”的,这次他不敢莽撞了,把身形藏在假山石后,心里想道:人鬼殊途,也许她还是不愿意我见到她,我不要把她吓跑了。
    他刚刚藏好身形,果然就有一个披头散发的“女鬼”从那间屋子里走出来。
    不是“女鬼”,是徐中岳的女儿徐锦瑶!
    卫天元最不愿意见到她,想道:“她的父亲死有余辜,她却是无罪的。我不要惊吓她,待她走了我再进去看。”
    徐锦瑶正在向着他藏身处走近,忽地停了脚步,喝道:“是谁?”
    卫天元方自一惊,便听得有人说道:“师妹,是我!”
    徐锦瑶道:“元哥,你把我吓了一跳!”
    卫天元心中苦笑:“元哥的称号倒是一样,可惜她的‘元哥’不是雪妹生前喜欢叫的那个元哥。”
    原来来的这个人乃是徐锦瑶的师兄郭元宰。他是从京师护送徐锦瑶和楚天虹回扬州的,此时仍然住在楚家。在徐中岳的弟子之中,以他的品行最为端正,这也是卫天元早就知道的。
    郭完宰道:“师妹,你又跑去骂姜雪君了?”
    卫天元一听大奇,这句话好像是责备徐锦瑶经常去骂姜雪君似的,怎么可能呢?
    徐锦瑶道:“她害死我的爹爹,我不该骂她吗?”
    郭远宰道:“不错,师父是因她而死。不过,这件事情恐怕师父也有、也有……”
    徐锦瑶道:“我知道爹爹也有不是之处,但不管如何,姜雪君既然另有情人,当初她就不该嫁给我的爹爹。”
    卫天元心里想道:“当初她是以为我早已死了,她为势所逼,这才上了徐中岳的圈套,不过郭元宰莫说不知内里情由,纵然他知道内里情由,也是不便在徐锦瑶面前说她父亲的坏话。”
    郭元宰道:“师父和姜雪君已是同归于尽,俗语说一死百了。
    咱们做后辈的又何必去计较那些是是非非。再说,姜雪君是楚大哥的师妹,她的灵脾也是楚家立的,你对她的灵牌骂她泄愤,对主人也不大好吧。”
    卫天元这才懂得所谓“又跑去骂姜雪君”是怎么一回事情。
    心中颇为不满,想道:“你骂我不打紧,骂雪君可是不该!”
    只听得徐锦瑶道:“你猜错了,我不是骂姜雪君。”
    郭元宰道:“是骂卫天元吗?”
    徐锦瑶没有回答,却道:“说老实话,我也知道我说姜雪君害死爹爹,这句话是重了一些,但按照你的说法,你也承认,爹爹是因她面死的。为了这个原故,我的确恨过她。不过,现在我不恨她了,我反而觉得她可怜呢!”
    郭元宰黯然道:“姜姑娘的确是红颜薄命,值得可怜。”
    徐锦瑶哼了一声,道:“你以为我是可怜她的薄命吗?她的薄命是自作自受的。不过报应来得这么快,我却是想不到的。她恐怕也是死的那天才知道呢。知道已是迟了。所以我觉得她又是可怜,又是可笑!”
    郭元宰似是一怔,说道:“什么报应?恕我愚钝,我还是不懂你的意思。”
    徐锦瑶道:“这件事情,我也是今天才知道的。卫天元听说已经来到江南了,说不定这一两天内,就会来到这几。不过,他并不是一人来的!”
    郭元宰道:“他和谁一起?”
    徐锦瑶道:“大魔头上官云龙的女儿!”
    郭元宰默然不语,半晌说道:“如此说来,那些谣言竟是真的了。”
    徐锦瑶道:“他们一路同行同宿,是有人亲眼见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