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玄松道-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敖烈便化身一凡人,前来问取袁天罡明日下雨几何。袁天罡也不含糊,大笔一挥,在纸上写了个“三钱两毫一厘”给敖烈。
    熬烈一看便乐了,当即便与袁天罡道:“你这道人,若是没算地准,我便将你赶出这钱塘江范围!”
    谁料到次日天庭雷部颁下降雨令,正是“三钱两毫一厘”,敖烈这下傻眼了,但敖烈的性子怎会心甘情愿的认输?于是想出了个办法,便是改降雨量为“三钱两毫一厘”。
    恰巧这时,东海龙王敖广前来钱塘江视察,敖广听得敖烈讲起这事经过,顿时想起了当日在玄木岛上之时,李松要自己转告钱塘江龙王敖烈说的“它日天庭若派人说降雨三钱两毫一厘,还请当心”。
    以李松学究天人之能,自不会心口开河,况且还真有此事!
    当下敖广将这敖烈一顿臭骂,勒令敖烈呆在家中不准外出,而敖广则亲自去降雨“三钱两毫一厘”。敖烈虽然号称龙族第一战将,可在水族之长敖广面前也是不敢不从,况还有李松的话语提醒在先。
    原来这钱塘江乃是天下第一凶江,如今正是钱塘江大潮将至时候,若得降雨“三钱两毫一厘”,这钱塘江大堤将被冲毁,老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
    这敖烈胜了袁天罡,定要去找那袁天罡算帐,袁天罡只消将这因果与敖烈一说,敖烈也是修道之人,如何不知其中厉害?
    袁天罡再要这敖烈去寻那唐太宗李世民救命,人间帝王号称真龙天子,哪有不救龙王之理?
    敖烈惹下如此大的因果,谁又能救得了?死后定会纠缠唐太宗李世民救援不力。李世民受得惊吓,自要去寻找解脱,这时,佛教再派下有准圣修为的观音前来布道。
    佛道两教一箭双雕之计便大功告成!
    谁料到玄木岛李松未卜先知,将好好的一个佛道两教的精心筹划给整没了!可佛教东进却是等不得人,无奈之下,如来便只得亲自出马了!
    如来亲自出马的另一个坏处,便是这唐太宗李世民觉得如来此举,乃是这佛教有求于自己,如今大唐国泰民安,李世民自也没有那么上心了!
    毕竟,同样地一件事情,有求于人和有人求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心态!
    而玄木岛,要的正是这种效果!这样,儒法两家才能西进!
    第六章 传道 一二五 六祖慧能
     更新时间:2008…12…30 11:36:04 本章字数:3331
    如来遂不再言语,只抬眼望向那达摩面壁的面壁洞。
    此石洞高约一丈有余,方方的洞门,正好向阳敞开,冬暖夏凉,空气清爽。洞前有一块紧凑的小草坪,周围浓荫蔽日,不见天空,真是好一个清修之所。
    如来近得前去,察看着这个曾经与自己并列为西方两大佛祖的药师佛转世悟道之所!只见那面壁洞墙壁上,印出那达摩祖师的影子,正是达摩平时面壁姿态的形象,方头阔目,虬髯满面,衣褶皱纹处,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
    在达摩面壁形象旁边,有一首达摩当初面壁修禅功成后亲自刻上的小诗,诗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如来沉思片刻,对着那达摩画像宣了一声佛号,出得洞来!
    如来见得五祖弘忍旁边的大弟子神秀,道:“南无阿弥陀佛,神秀,如今你已尽得弘忍真传,却不知你于佛法修习可有所悟?”
    神秀道是如来考究自己,当下沉吟一番,做曷一首,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如来佛祖与观音菩萨对望一眼,自是察觉到了对方眼中的那一丝苦笑。
    如来面无表情,正待言语,突然,有一声音传来道:“神秀长老此言却是流于表面,当不得佛法真谛!”却见上来面壁崖的路上,一个身着粗布衣衫的中年和尚手拿扫帚,缓缓的走上前来!
    此和尚上前行礼道:“南无阿弥陀佛,贫僧法号慧能,乃是少林寺一外院弟子,平时负责这打扫面壁崖。方才见得神秀长老讲曷,一时情不自禁,搅扰了各位兴致,还请万勿见怪!”
    所谓外院弟子。便是少林寺对一些打杂的弟子的称呼,慧能乃是南粤人,南粤在大唐之时尚是蛮荒之地,慧能自是被分到了打杂的弟子之列,负责这达摩祖师面壁崖的清扫之事。
    慧能也不强求,在面壁崖上一干就是十几年,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皆是在这面壁崖上度过。
    神秀性子高傲,被慧能如此指责,自是不喜。林雷当下喝道:“慧能,你来得少林十几年来。一直在这崖上打扫卫生,从未听讲过佛法,如何也来指责于我?”
    慧能面上无悲也无喜,淡淡道:“佛不在耳间。不在眼中。有佛心便有佛法。我虽从未进过佛堂,但十几年来我日日在这达摩祖师面壁崖上打扫,却是每扫过一遍,就感受了一遍佛法!”
    慧能之语正是暗合禅宗“见心明性”之悟!
    禅宗本就是如来传与门下大弟子迦叶,如来自是听得懂慧能之意!如来微微点头,又见得旁边神秀一脸不以为然之意。
    当下如来便道:“慧能,你既然说神秀未能见心明性,那你便也做曷一首可好?”
    慧能放下手中扫帚,双手和十。道:“敢不从佛祖之命?”说罢,张口便念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旁边五祖弘忍听得慧能此曷,在心中默念几遍后。只叹道:“使明珠蒙于尘埃。使日月流于萤火,此乃我弘忍之罪过也!”
    神秀见得弘忍如此作态。心中大为不服,道:“你此曷乃是反我所做之曷而行,当不得真本事!”神秀此话到也有几分道理。
    如来闻言淡淡一笑,也不言语。旁边观音菩萨见此情景道:“既如此,我且出一题,你两各自回答如何?”
    观音菩萨抬眼望去,只见整个嵩山之景几乎尽收眼底,端的是清幽深远,奇绝秀美。那夹在太室山与少室山之间的少林河如一条白色长练,在阳光下地直射下波光粼粼,蜿蜒着从群山壑岭间流过。少林河上有一艘小船,正在左右摇摆着行使。小船上挂着一面帆,迎风招展。
    观音灵机一动,道:“南无阿弥陀佛,两位可看到那艘小传上的风吹帆动,却不知是风动,还是帆动?”
    神秀能得五祖弘忍真传,自非泛泛之辈,当下抢先一步道:“无风帆不动,无帆风不动,风亦动,帆亦动!”
    此答案中规中矩,没有很出彩的地方,但也挑不出毛病!五祖弘忍心道怕是自己来回答,也未免能比神秀高明到哪里去,当下不自觉的点点头!
    却见慧能静静道:“非是风动,非是帆动,仁者心动尔!”
    此语如晴空一声霹雳,把那神秀惊得做不得声,五祖弘忍却是神色激动,转身朝那达摩祖师面壁洞深深一拜,道:“祖师爷在上,佛教禅宗终将大放光芒,照耀于天下尔!”
    如来佛祖与观音菩萨相视一笑,如来从怀中掏出一黄金禅杖与黄金袈裟,正是道祖鸿钧天道之下伴随佛教大兴的六大后天灵宝中的两件。
    如来将这黄金禅杖与黄金袈裟交与观音菩萨,道:“南无阿弥陀佛,明日还要劳烦菩萨前去洛阳白马寺一趟,可命陈玄奘和尚上长安面见唐王矣!”
    长安,大唐议事宫殿,众文武齐聚一堂,分排而立,唐太宗李世民正在召开朝会!
    待得众人三呼万岁,行礼后,唐太宗道:“今日有一件事情要与众位卿家明说!昨日朕午休时分,有西天极乐世界如来佛祖入梦,言佛经东来之事,众卿家意下如何?”
    国师袁天罡乃是道教之人,早与佛教有约,当下上前一步,奏道:“佛教教义多有慈悲为怀之意,导人向善,陛下此举自可行教化世人之意!”
    唐太宗还未回答,突然旁边一声冷“哼”传来。袁天罡心中一惊,敢如此在朝堂之上冷哼的自然只有那法家弟子魏征。
    魏征此人两秀清风、刚正不阿。以劝柬而闻名于世,很多次据理力争,将那唐太宗都弄得下不了台。偏生唐太宗对魏征信任无比,常与人道:“魏征于我,有如一镜子耳!”
    魏征自是对那佛教没什么好感,只上前一步,道:“佛教自传入东土以来,其教义诸多偏颇,教人忍受苦楚,脱离红尘,此举实在是泯灭世人之本性,谈何教化?”
    众大臣闻得魏征之语,只连连点头称是。魏征说的却也是有几分道理,佛教在东汉明帝时传入东土,后在南北朝时期实现了一个虚假繁荣,其原因便是这佛教教义被南北朝当朝者给断章取义了,被宣扬成逆来顺受之教派。
    也正是如此,佛教才迫不及待的想要佛经东进,佛经上自是有全面的佛教教义。
    袁天罡终究是道教之人,道教如今贵为大唐国教,自也不好为了佛教来与魏征打那口水战,当下退到一边,不再言语。
    唐太宗见得众大臣似都赞同魏征之意,心道自己答应了如来佛祖要偿还洛阳十三棍僧那番因果,君无戏言,总不好出尔反尔。
    当下唐太宗朝那李绩道:“李卿家,你向来足智多谋,你且说说看,此事朕该如何处置!”
    李绩原名徐绩,因广立战功被赐姓李!李绩是条老狐狸,如何不明白唐太宗之意?但又不愿得罪诸多大臣,当下拜道:“臣谨尊陛下之意!”
    这不说了等于没说,唐太宗一时气塞。
    却有那儒家弟子房玄龄出列道:“回秉陛下,我等大唐一统天下,民福国强,乃是天地三界之重,陛下被地界万国尊为天可汗,自当有包容万物之心!佛教虽有诸多偏颇,但终究是源远流长,我等大唐大可存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等万民所用尔!”
    此话自是深得唐太宗之意,唐太宗大喜。却是听得房玄龄又道:“然我等东土也曾有诸子百家争鸣,流传下来者尚有儒、道、法等几家,陛下文治武功,皆可称千古一帝,陛下当也使我盛唐气势,远播东土之外!”
    唐太宗马上取天下,自是被这等意气风发之语给说得热血昂扬,仿佛又回到那率领众将征战沙场地岁月!
    唐太宗霍然站起,道:“房爱卿说的正是,我大唐有包容万家之胸怀,有教化万国之气象!明日我便拟旨,佛经东进,百家西度,两者同时进行!”一众大臣皆是烈士末年,壮心不已!听得唐太宗此豪言壮语,只一齐向唐太宗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六章 传道 一二六节 六耳使命
     更新时间:2008…12…30 20:17:15 本章字数:3418
    玄木岛,玄木府内。
    李松正在闭目清修,突然心神一动。转念才想间,李松自是知道了何事,当下面带微笑,继续静坐!
    突见一到青光闪过,却见一人影来到李松面前,跪地便朝李松拜道:“弟子六耳拜见老师!多谢老师点化之恩!”正是那李松门下第十弟子,天地四大灵猴的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当初醉酒闹地狱,李松见六耳猕猴性子偏激,便罚六耳猕猴回花果山,每日早晚各念三三得九遍“心平气和”,直到自己有所悟了方才可以出山。
    六耳猕猴自是不敢怠慢,从此便老老实实的呆在花果山上,开始修心养性起来。刚开始那段时日,六耳猕猴认为念着这么一个话语实在无趣,不过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可后来,六耳猕猴却是觉得似乎自己真好象没有以前那般冲动了!
    山中无岁月,转眼间就是几百年时间已过。六耳猕猴冲动的性子是减了不少,可有所悟嘛,还离得很远呢?!
    这一日早晨,朝阳初升,和煦温暖,懒洋洋的照在花果山上。花果山上草木沐浴着阳光,生机勃勃,笑意盎然。一阵微风吹过,捎带着漫山遍野的混着泥土气息的花香。
    一群群猴子在吸啜着那些草木上的露珠,笑声欢快响亮,不时的朝着六耳猕猴打着招呼。
    六耳猕猴突觉心有所悟,当下便跑到那花果山顶自己化形之所,如以往未化形时一般吸收着这花果山间的天地灵气。只觉得心旷神怡,每一个毛孔都舒畅了起来。
    六耳猕猴脑袋中突然闪过老师李松平日里要求自己每天早晚各念九遍的那个“心平气和”,当下大是兴奋,于是便一个筋斗向玄木岛翻来,前来拜见李松。
    李松见得六耳猕猴神情,只笑着点点头。示意六耳猕猴站起来说话。
    六耳猕猴拜道:“弟子以前性子狭隘,无那容忍之量。却是错了!”
    李松道:“你如今已悟,为师也是深觉欣慰,然你既已知今是而昨非,又何必沉迷于过往之事中?”
    六耳猕猴躬身道:“老师教训地是!”顿了顿。林雷又道:“老师。弟子闻得张百忍师侄欲往西天宣扬玄木岛一脉儒法两家思想,然张百忍师侄乃一普通凡人,怕是西天路途遥远,是故弟子特前来请命,护送张百忍师侄此去西天一行!”
    六耳猕猴天生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如今既然得悟,自也明了自己之责。于是才向李松请命护法张百忍去西天宣扬儒法思想。
    李松看着眼前这恭敬的六耳猕猴,一下子突然感慨万千。后世李松在思考那《西游记》故事时,一直有一件事情没弄明白,便是在唐僧西行路上,真正的能与孙悟空有一战之力的妖怪。要么是各路神仙的坐骑下凡。如金角银角大王、独角兕大王是太上老君的门下;青狮(狮陀王)、白象(番绒王)等是佛教菩萨地坐骑;要么被佛教度走,如红孩儿、牛魔王、鹏魔王等尽皆被西方佛教度走。
    惟有一人例外。此人正是这和孙悟空同称混世四大灵猴的六耳猕猴,被孙悟空当着如来地面给一棒打死。
    更让李松弄不明白的是,六耳猕猴与那孙悟空一般武艺,都是七十二变。要知道,七十二变威力无穷,乃是佛道两教护教神功,寻常人等哪里学得着?很显然,六耳猕猴不可能是道教门下,否则,怎么可能就如此被打死了?
    有人说,天地四大灵猴占尽天地灵气,不能共存,此言根本就不成立,君不见当初花果山七大圣结拜时,老五赤尻马猴猕猴王与老七孙悟空不就在一起喝酒吃肉打架,欢快的很?
    直到后来李松在花果山上收取至尊宝为徒时,看见六耳猕猴趴在那花果山顶才明白:原来这孙悟空与六耳猕猴根本就是因果纠缠不清,乃是一对生死冤家。六耳猕猴的死,不过是佛教地一个算计,要坚定这孙悟空向佛之心而已。六耳猕猴乃是那号称“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花果山中地一丝阴阳交合之气孕育而生,本是天定花果山之主,因为花果山的特殊地位,佛教东进之事或由六耳猕猴来进行护法。
    不料女娲炼石补天出了岔子,六耳猕猴被孙悟空这个外来户给抢了山头地盘。孙悟空与六耳猕猴一般资质,不同的是,孙悟空身上有六耳猕猴没有的大功德遗泽,孙悟空背后站着一个女娲圣人。
    也正因为这两点,使得六耳猕猴受尽委屈,性子偏颇,深恨孙悟空,到后来孙悟空西游取经时,六耳猕猴道已小成,万物皆明,于是便出来找麻烦,索取因果了!
    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拜师须菩提学艺时,曾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谁知猴子一语成乩,当时这六耳猕猴正是随着猴子一起偷师学艺!
    须菩提(准提)圣人之能,怎会不知道六耳猕猴在旁?但准提更知两只猴子的因果纠缠,牵扯不清!准提此次前来收取孙悟空为徒本就掩盖天机,瞒过东土诸人,自然不能如李松一般两全其美!很明显,在两者只选其一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