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我是良妃-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妃有胤禛和胤祉两个儿子可以倚靠,原本也兴致勃勃的准备出宫居住,可是自从胤祉带军离开,德妃竟然改变主意,宁愿跟一帮无子女、无人邀请的太妃们居住在慈宁宫里也不愿意出宫跟胤禛居住。胤禛两口子和十四福晋苦苦请了德妃几次,三人就差自裁谢罪了,都没有请动德太妃,连胤禩也被胤禛感动,替他劝说过德妃,可德妃执意要留在皇宫,不愿意跟胤禛或者十四福晋一起生活。
  胤禩和胤禛都知道,德妃这是怕胤禩对胤祉下黑手,要住在宫里,时刻的提醒胤禩,她还是康熙的妃子,胤禩的长辈,就算是看在康熙面上,也要给胤祉留条后路。虽然当初胤祯并不顾忌德妃的感受,不管不顾的出海而去,可是德妃还是心心念念的想着他,替胤祯办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
  胤禩既然当初答应了胤祉,敢放他出去,自然不会出尔反尔,做德太妃心里以为的事情,对于德妃的固执,胤禩劝了一回就罢手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她为了儿子考虑,宁愿住在皇宫,谁也奈何不了她,不过她又把自己的另一个儿子胤禛放在了那里,也不怕胤祯万一回不来,自己就无人奉养了吗?毕竟领兵统帅,并不可能保证流枪暗箭的。
  人家是子欲养而亲不在,胤禛是子欲养德妃不愿让他养,这在以孝治国的大清,无疑是狠狠的打了胤禛一个嘴巴,胤禛再清冷的一个人,也架不住德妃一而再再而三的践踏他的尊严。胤禛从来都是隐忍不发,如今有了机会,怎么会放弃,胤祯那么一个莽撞的人都可以抢了倭国,他怎么会落在自己弟弟的后面,让德妃一辈子瞧不起?
  何况胤禩这是摆明了要排除异己,他的野心和私下里的动作,难免不会被胤禩察觉,还是识趣的借此机会另寻发展的好,胤禛就不信,凭着自己手中的人脉钱财,他还不如胤祯?胤禛虽然没有拉拢到佟佳氏一族为他效力,却也受惠于康熙的改革制度,满人被允许经商,胤禛当时没有别的心思,并没有参与到皇子争斗中去,一心一意的培养手下替他挣钱。胤禛手中有权,好歹照顾一下,他的铺子就财源滚滚,十多年过去,胤禛手中的铺子越来越多,银子自然也不少挣。所以胤禛有些自信,要是胤禩真的肯借给他兵马,三五年里的军饷不用发愁,如今只是选个目标来做自己发展的目标了,胤禛在脑子里细细的帅选了一下周围的小国家,他并不贪心,只求稳扎稳打,只要先站稳脚跟,将来就算是想要再图发展,手中有兵有粮也来得及。
  宴会举行的很顺利,除了一帮子小兄弟、侄儿们吵闹的让胤禩有些头疼外,其他的都很顺利,不过也好在这一帮子兄弟们插科打诨,纠结的了半天的胤禛终于说出了自己的选择。
  “高丽?”胤禩看了一眼弘旺,将来大清是要交给他的,高丽本来就是大清的藩属国,胤禛选择了高丽,是否会影响到将来大清的长治久安?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何况是野心勃勃的胤禛,难道他还没有对自己pigu底下的这把椅子死心,还想着将来反扑回来不成?
  原本胤祜、胤祁、胤袐他们正带着一帮子侄儿们轮番给胤禩敬酒,看到现在这个气氛,也各自对视了一眼,悄然离去,偌大的正厅里只剩下了胤禩,胤眩返i和胤禛几人,连弘旺和弘哲,弘方,弘时,弘历都互相看看,也默默的跟随人流要出去。一时刚刚还喧闹无比的宴会场变的鸦雀无声,胤禛也尴尬的红了脸,不安的低下了头,胤眩拓返i互视了一眼,昔日的老对头都明白了各自的意思,没有想到看似沉稳的胤禛会如此选择,他们可是打算从胤禩的新国家那里借兵,远远的在西方大干一场。毕竟,大清周围的国家就算是没有纳入大清的版图,也都是大清的藩属国,将来发展起来,也会有些局限,总不能够过头来跟胤禩或者弘旺抢地盘吧?
  “弘旺,弘哲,弘方,弘时,弘历留下。”胤禩出声唤住了欲跟着离去的几个侄儿们,胤眩拓返i带来了弘哲和弘方,摆明了家业将来是要传给他们的,胤禛却带来了两个儿子,他难道还嫌自己兄弟阅墙不够,还要让自己的儿子们也闹上一回?不过这是人家的家事,胤禩也不想管,只是高丽的事情,事关将来的国事,朝廷布局,胤禩还想听听几个未来的继承人的意见。
  弘旺迟疑了一下,退回到胤禩的旁边,坐下,弘哲和弘方几个也各自做到自己阿玛身边,弘时局促不安的盯着桌上的酒杯,暗恼刚才喝了这么多酒,怎么就不见醉死过去。他一听说胤禛的打算心里就泛起了嘀咕,阿玛看上去那么野心勃勃的一个人,为何眼光如此狭隘,高丽才多大点的一个地方,值得用这唯一的一次机会去交换吗?只是胤禛和弘历意见相同,他也不好反驳什么。
  自从弘恽是否,乌拉那拉氏就淡薄如水,除了照常替胤禛打理府务,其他的交际应酬都不大参与,连娘家的联系都差点断了,令胤禛失去了一个强大的助力,胤禛这才知道乌拉那拉氏的重要性,等弘历出生以后,立即就把弘历抱到了乌拉那拉氏身边教养。乌拉那拉氏也不推辞,只把弘历养在身边,也从来不要求胤禛给弘历更改玉牒,也不干涉钮祜禄氏频繁看望弘历的举动,更是对弘时,弘历和弘昼几个一视同仁,让人挑不出半点错来。
  所以胤禛一直犹豫不决,到底是要把家业交给弘时,还是弘历,毕竟这时候的大清,并不是那么排斥汉女生的皇子皇孙,弘时作为长子,理应继承他的家业,可是,弘历又教养在乌拉那拉氏身边,虽然没有更改玉牒,可毕竟也算是半个嫡子。钮祜禄家族势力也不可小瞧,所以胤禛一直下不了决心,给弘历更改玉牒身份,弄得他现在举棋不定,只好两个孩子都带了来,打算那个孩子继承家业,将来再做考虑,这也造成了本就不大的高丽将来分成了两个国家,原本有万丈雄心的胤禛也把精力分散到了家务事上,弄得心力憔悴,无力在往北扩张自己的领土,在后悔和遗憾中过早离世。
  胤禩见几个孩子们都坐好,笑了笑,对弘旺道:“大清将来都是你的,你四伯的事情,你做主。”说完端了一杯酒,哑了一口慢慢的品尝其中的滋味。胤眩拓返i已经提出要到西方发展,胤禩也答应借兵给他。康熙和卫琳琅都在那边,康熙和卫琳琅年纪愈发大了,都没有几年好活的了,胤禩可不想等到人没了在去感叹子欲养而亲不在,正打算把这一帮子兄弟们安置好了就跟随胤眩拓返i他们一起回去,。
  弘旺见胤禩把难题交给他,倒是很腼腆的笑了笑道:“其实儿子早就看高丽不顺眼了,他们明着对大清顺从,暗地里还在尊崇前面,要不是皇玛法和阿玛不想妄动刀兵,儿子自己都想去打的他们明白自己的主子是谁。”弘旺这话里既是同意了胤禛的提议,又教训了胤禛,暗示让他知道自己的身份。
  胤禩哈哈一笑,就知道自己的儿子不是一个孬的,看着一种云淡风轻的样子,实际上比自己还狠,今天竟然敢教训起胤禛来了,“好,既然事情已经谈妥了,咱们哥几个就移驾后院,看看戏吧。”胤禩率先起身,亲自去搀扶胤眩拓返i,哥几个有说有笑的去了后院。胤禛尴尬的跟在后面,听着弘旺和弘时的话,“弘时,你可要替哥哥我多多的教训那把子高丽棒子,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谁?别以为他们做的那些个肮脏时无人知道,只是爷不屑跟他计较罢了。”
  胤礽心中的纠结比胤眩拓范G更甚,他当太子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康熙明面上是遵守祖制,令太子无故不得出宫,实际上也是牢牢的把胤礽圈在了身边。多年的太子生涯,早已经养成了胤礽唯我独尊的心态,怎么会容得下胤眩牟讲浇舯疲返i也不会坐视,两兄弟斗的如火似荼,最后康熙渔人得利。
  康熙早年标榜的父子情深,早就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殆尽了,胤礽不仅失去了太子之尊,还失去了自由。
  多年的圈禁生活下来,胤礽心如止水,听到胤禩承继皇位的消息,胤礽心中一片空白,康熙多年没有立太子,胤礽还以为他舍不得皇位,要老死在宝座上呢,原来是给胤禩留着的。
  尘埃以定,胤礽心中一片清苦,原来自己还是不甘心的,胤礽抬头看墙上自己书写的横幅,“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这句话他如今才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含义。当初自己身为皇太子,只要安分守己的做好自己的本份,那里用管胤眩绾伪嫩Q,如何会落得如今的天地?还有自己当初离不得的索额图,仗着自己的势力,又做了多少天怒人怨的事情?胤礽闭目,回忆起康熙训斥他时候的话语,要不是自己不知道珍惜,那大位恐怕不用康熙推来让去,逼迫胤禩来做吧?
  胤禩恳切的求胤礽接替皇位的时候,胤礽当即拒绝,不是真的死心,只是对于胤禩或者康熙的一个报复和不信任而已,没有人会相信胤禩会把到手的皇位拱手相让,也没有人会认为康熙会容许他选定的继承人换人做,所以但是不仅是胤眩⒇返i,就连胤祉和胤禛也都很识时务的对胤禩表示了顺服,毕竟,康熙没有死,他的龙威仍在,就算是胤禩好欺负,也没有人敢违抗康熙的心意。
  如今看来,胤禩不比康熙差分毫,相反,他的魄力,康熙拍马也赶不上,此次竟然还弄了个借兵的事情,胤礽心里那一点不服也全部消失了。就算是自己,也不可能如此大方豪气,竟然敢借给自己昔日的对手,如今的潜在威胁兵马,建立自己的势力。
  胤礽被康熙圈禁了半辈子,先是在豪华是紫禁城里,后来是一方小院,空有雄才伟略,却无机会施展抱负,如今有机会自己开创事业,怎么不会心动加行动。胤礽当即命人招来弘哲,两父子商量起来,胤礽自认为自己年纪已老,就算是将来打下了江山,也无力治理了,后来的守成之事还要交给弘哲来做,所以弘哲的意见非常重要。
  其实胤禩已经撤了看守胤礽的守卫,允许他回弘哲那里去住,胤礽架不住弘哲的哀求,回去住了一个晚上,差点被那帮子热情的“妖精”们吓死,经过了那一次,胤礽又回来住了十多年的地反居住,他可自己不想回去被那一帮子久旷的的女人们五马分尸,宁愿把弘哲招来彻夜详谈……
  胤禩给弘哲了一个显郡王的爵位,允许胤礽的女人们跟着他居住,然而,瓜尔佳氏早逝,弘哲的生母也亡故了,那一帮子女人被胤礽给惯的无法无天,弘哲的嫡福晋根本就无法管理这一帮子庶母们,所以平时弘哲府邸总是一片“热闹祥和”的气氛,如今胤礽回来,还不赶紧跟胤礽打好关系,好让胤礽将来出国,带着她们。
  胤禩府里两个跟姑子一般的女人,她们可都看在眼里,出嫁从夫,又嫁的是皇子,断没有改嫁的可能,除了胤礽,还能靠谁。
  想到自己的后院,胤礽不仅羡慕起胤禩来,要是他当初不那么混账,弄了这么多女人回来,还纵容这一帮子女人明朝暗讽的挤兑自己的嫡妻,贤惠的瓜尔佳氏也不会那么早逝了吧?人活着时候看不到人家的好,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胤礽如今摒弃怨气,站在康熙的位置上看自己,才知道康熙当初是多么的心疼,自己是多么的可恨。瓜尔佳氏明明是康熙处心积虑给他挑的大清第一贤惠人,自己却不知道珍惜,让她白白担着一个太子妃,嫡福晋的虚名,替他管家理事,没有得到半点自己的宠爱真心,胤礽曾经还埋怨过瓜尔佳氏肚皮子不争气,未能给他生下嫡子,把康熙废他的怨气都发xie到瓜尔佳氏身上,这也是被圈禁后,瓜尔佳氏抱病在身,后来黯然而去的主要原因。
  康熙要是知道他抚育了多年的胤礽如今突然会有这种想法,不知道会如何想,总之他如今是没有功夫去想大清,那个他献出了大半生精力的国家,就算是他欣慰与胤禩的慷慨仁善。
  胤禩借兵给胤祯,康熙当时是存了一份担心的,只是当初他好不容易“逼”的胤禩即位,即使心里有些反对,康熙也没有加以干涉,等到胤祯取得了成绩,康熙心里不是不高兴,他已经是三个国家的太上皇了,也不介意在多一顶太上皇的帽子。这次胤禩大手笔的不仅放了胤眩⒇返i出来,连“自愿”借兵的胤禛也借走了五万雄兵,出兵高丽。
  与其胤眩拓返i被放出来,康熙只是欣慰了一下胤禩的良善,胤禛的举动确实意料之中。康熙对胤禛是愧疚的,比胤礽还多一些的愧疚,这两个孩子,胤礽虽然失母,却有自己亲自抚育,至少享受过父爱。而胤禛,虽然有两个母亲,却连一天母爱都没有享受过,相反,还被她们刁难羞辱过,自己也没有对他尽到过做父亲的责任。
  正文  卫琳琅的脾气
  康熙原来以为自己身为皇帝,自然是先君后父,皇阿奶也从小就教育他皇家无亲情,所以康熙深信,帝王从来就不会有爱,就算是对某人多宠一些,别人也会借着他的宠爱做一些背道而驰的事情。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想法,那些得到帝宠的人,无一例外的都胆大包天,远的不说,光那些在康熙眼皮子底下当差的内务府奴才们连康熙的府库银子都敢下手,截留贡品,呼奴喝婢,穿金戴银,所费银钱不亚于一国皇帝的康熙。
  这还是一个小小的奴才,何况那些手握实权的王公大臣们,先有鳌拜,原本也是一个忠于顺治的贤良重臣,随着时间的流逝,权欲逐渐膨胀,最后竟然架空康熙,随意打杀大臣。帝王多疑,康熙是不肯相信任何一个人的,先是明珠,后是索额图,曾经的他们,都是得到康熙重用的,都代表着一个时期,跟康熙站在一条船上的人。但是,但时光流逝,人心也变了,野心是逐渐膨胀的,昔日忠心耿耿的人,也会起异心,连改天换地的胆子都有了。
  康熙不是不知道他几个儿子们的心思,开始是冷眼看着,可是后来越闹越不像话,最后竟然把手伸到了自己身边,所以才把胤眩拓返i都圈禁了起来,要不是胤禛一直小心翼翼的按兵不动,并没有真的付诸行动,凭他精心培养安插在各处的人手都可以让康熙把他圈禁起来。
  康熙是没有想到胤禩这么快发现胤禛的动作的,毕竟胤禛十分小心,要不是他多疑成性,在各个地方都安插了耳目,还不一定会探知胤禛的“秘密”。
  没有人支持的情况下,胤禛能够发展成这个样子,可以说,能力不是不出众的,至少不比胤礽差多少。要不是担心阻碍大清的发展,康熙倒是不介意选择胤禛做接班人,开创容易守成难,从皇太极立国起,顺治和康熙初期他们都经历了艰难的守成阶段。康熙中后期,康熙压制满汉贵族,打压八旗,推行改革政策,开创了一个发展中的康熙盛世,而这时后若是选择稳妥的胤禛就不合适了。
  大清如今可不是满、汉、蒙,回等土生土长的多民族国家,连那些红毛绿眼睛的外国人也开始在大清安家立业,融入了其他民族中去。大清正处在一个需要有前瞻性眼光,有又开拓精神的,还能够圆滑手段不失强硬的君主来引领他走向更加强盛的明天。而性格孤僻,不善于人际交往的胤禛却不如胤禩了。
  其实康熙还隐隐的担心胤禛的狠心,他小时候就可以为了一只被剪了毛的小狗,追的胤禟满宫跑,也因为自己的一个评价生生的改了自己的性子,德妃无理取闹的挑刺行为,也被胤禛一次次生生的忍了下去。人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