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挽清-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不能不说是一种新鲜的体验。
  念哥儿更是乐得没了边,整个人都快玩疯了婉贞不得不庆幸没有带他去西部,否则见识了那些自由奔放的牛仔之后,这小子还不知会野成什么样子呢
  而美国人务实、逐利的性格更是令光绪叹为观止。由于光绪和婉贞来一趟不容易,托德和他的夫人几乎是全程陪同着帝妃在各处参观。光绪亲眼目睹了美国政府官员跟托德相谈甚欢的模样,在美国,有钱人似乎就能得到尊重,什么身份、家世之类的倒是其次了。光绪从小接触的都是重农轻商的思想,见到这样的情形,自然倍加觉得不可思议。
  “这么一个重商的国家,居然也能发展出如此强大的国力,难道……我们以前都做错了?”他不得不开始怀疑起中国从老祖宗时代就流传下来的观念和思想。
  婉贞便笑着说道:“皇上,古人有云,时移而事异,然而真正理解并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并不多见。在古早时候,人们连穿衣吃饭都难,那个时候自然是要重视农业,满足人们最低的生活需求才行的。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不断提高着生产技术水平,渐渐地在满足了生活需要之余,便有了富余的东西。人们能够吃饱穿暖了,自然就会希望能够享受到更好的东西,而在这种时候,一个地方富余的物品就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地方稀缺的物品,这时,如果能够把这两地的富余物品互相交换,无疑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满。这时,商业就很重要了。”
  她歇了口气,又道:“发展商业,可以促进物资的流通,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可以解决农地上富余的劳动力,可以这么说,农业是一国的根本,这本没有错,但商业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有力臂助,也不应该轻忽怠慢。重农是对的,轻商却没有必要,只是很可惜,以前的人们并没发现这一点。”
  这番话她憋在心中很久了,今天终于有机会说出来,说完之后,便是一身的轻松,仿佛完成了什么重大任务似的,整个身心都放松了下来。
  光绪却不由沉默了。
  他从未想过这样的问题,只是死板地遵照着祖上传下来的规矩,重视农业、扼制商业。但现在看来,重视商业的英美等国国力蒸蒸日上,像美国这样不到两百年历史的国家居然也能一跃而成为世界强国,而原本称霸东方的中国却已经沦为列强们可以任意欺侮的国家,这鲜明的反差,曾经一度令他万分困惑。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现在这一席话说来,他似乎把握到了点什么。
  他深深地看着婉贞,叹息着说道:“贞儿,你虽是个女流之辈,可我总觉得你比我们所有的人都要看得透彻,很多事情,困扰着我们,你却似乎早已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解决之道。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婉贞便笑了起来,说道:“这有何难呢?皇上。首先,您要有一颗开放的心,愿意去接受新的事物,而不是死抱着原来的那一套思想不放,墨守成规。其次,您若是能经常到外面走走看看,眼界宽了,明白的事情也就多了。”
  光绪不由得苦笑,道:“你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婉贞也明白这一点。
  她是因为从小就生长在一个开放、自由的时代,所以才能接受各方面不同的思想和看法。但光绪从小到大都被局限在了那么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更有十年是在幽禁中度过,想要有开放的思想,谈何容易
  她便笑着劝解道:“皇上,虽然难,可您现在不已经在做了吗?做事不怕迟,就怕永远也不去做,我相信,这次出访之后,您一定会有许多新的看法和思想的”
  光绪的眼光灿灿生辉,露出了自信满满的神情来。
  是啊,从现在开始,一切都还不晚……
 
  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果

  婉贞在船上大病了一场,虽然最后检查的结果是没有大碍,但毕竟还是伤了身子。光绪担心她的健康,便比原计划在美国多停留了几天。
  见识了那些稀奇古怪的西医器具,他很是有兴趣地一一追问了一番,跟念哥儿一起颇有兴致地摆弄着,两人就像是一对老小顽童,日子过得倒也欢快。
  婉贞看着他们爷儿俩,在离开了规矩森严的紫禁城后,不论是光绪还是念哥儿的性格都开朗了不少,这可是她无比乐意于见到的
  离开美国的时候,光绪便购买了一套大众化的医疗器械带走。在婉贞看来,他是把这当作玩具了,不由好气又好笑。
  “真奇妙,用这个玩意儿就能听到别人的心跳声,还能听得那么清楚”光绪在船舱里,手里拿着听诊器,一边把玩一边说道。
  婉贞就在一边笑,说道:“皇上觉得这些东西稀奇古怪,洋人们还觉得咱们中医的方法匪夷所思呢我曾经听说,一个中国家庭的父亲,因为给自己的孩子刮痧治病,结果被美国人以虐待儿童的罪名告上了法庭。”
  光绪不由睁大了眼睛,惊讶莫名地道:“虐待?刮痧不是很正常的吗?”
  “问题是美国人不知道啊”婉贞就趁机说道,“很多时候,摩擦和冲突来自于彼此的不了解,但若是能加强沟通,其实很多事情就都不会发生了。”
  光绪便搓着下颌陷入了沉思。
  就这样,一路上,婉贞悄无声息地,结合这一路上的实例,一步一步地将许多自己的思想灌输给了光绪,所起到的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光绪在自己还没有察觉的时候,便已经一步步走上了婉贞为他铺好的道路,一切都按照婉贞的设想在发展着。
  回程的路上,她们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日本。
  日本这个国家,虽然也是君主立宪,但却跟英国的情况实在相差太多。
  自从幕府时候开始,日本的皇室就沦为了一种摆设,纯粹是日本国民的一种精神象征罢了,早已经不碰实权。因此,对婉贞来说,日本这个国家其实是来不来都行的。
  光绪却对日本很感兴趣,主要是受了梁启超等人的影响。
  而且,他对于日本如何从跟中国差不多的境遇一跃而发展为亚洲的强国,感到了无比的好奇,很是想要一探究竟。
  然而日本政府对他们一行的防范却非常严密。
  不但没有安排任何实质上的访问行程,而且还严格限制光绪等人的行走自由,将他们的行动完全圈限在了皇宫之内。
  虽然日本皇宫也很大,但相比起紫禁城就什么都不是了,让从小在紫禁城长大的光绪实在没什么参观的兴趣。
  如此拘谨封闭的行程,跟在美国时候的自由奔放形成了鲜明对照,不用婉贞多说,光绪自己就已经有了偏向。
  他看着日本的皇室,不由就有了几分同情。
  整个皇室的行动都被严格约束起来,活动范围大多就是在这皇宫之内,如果是在以前,光绪或许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可在见识了开放、自由的欧美列国之后,他渐渐也开始不满足于这样的生活,向往起自由自在的生活来,对于日本皇室除了同情,再没有其他想法。
  况且,相对于英、荷等国的君主,日本天皇在他看来就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那样封闭沉闷的生活,他是绝对不愿意去尝试的。
  于是,他便也了解了为何婉贞会对这个国家不大感兴趣。就算日本能够翻身成为亚洲的大国,也绝不是皇室的功劳,对光绪来说,实在算不上是个好的榜样和范例。
  因此,光绪对日本的兴趣也就淡了很多。
  提前结束了在日本的访问,看着日本政府官员那巴不得他们快点离开的表情,光绪的面色很是难看。
  婉贞倒是看得开,笑着劝慰他道:“皇上,说起来,日本的情形跟我们差不多,历史沿革、心理习惯也都一脉相承,这就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像欧美那么开放,不愿让我们在他们那儿看到、学到什么好东西,也是正常的。毕竟现在我们弱、他们强,小人得志也不是没有的。”
  光绪的脸色好看了一些,眼神却更加诡异了,便问道:“在你的心里,我们大清就是这么个保守的国家吗?”
  婉贞抿嘴笑着,一言不发。
  他也没有追问,只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就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中。
  当邮轮平安抵达港口的时候,包括光绪在内,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这一路上,辛苦自不必说,还一度陷入暴风雨的凶险之中,对大家而言,都无疑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旅行。
  而对光绪来说,此次出访的意义远比表面上看来更加深远。
  从以前只是从书本、纸张上看到的欧美,到现在亲身体验过的强大国体,光绪的心灵受到巨大震颤,他的思想已经发生了难以估量的转变。只是这一点,除了婉贞以外,现在还没有人能感觉出来罢了。
  载沣和载洵亲自来到天津港迎接光绪,兄弟三人甫一见面,载沣和载洵就有点愣住了。
  光绪给人的感觉……似乎不大一样了?
  不知光绪在国外都经历了什么?
  带着这样的疑惑,他们上前见礼道:“臣弟参见皇上”
  “都起来吧。”光绪笑着说。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海上漂泊之后,能够脚踏实地、回到自己的祖国、见到自己的兄弟,实在是件再快乐不过的事了
  “皇上一路辛苦,消瘦了。”载沣看了看他,叹息道。
  他们都是经历过海上颠簸的人,如果不是光绪执意要去,他们也不会让他去受那份罪。
  光绪却不在意地摇了摇头,道:“还好,并没有朕想象中那么辛苦。倒是贞儿,却真真地吃了些苦头。”
  两人不由得转头向他身后看去。
  光绪虽然出门在外,却总是会定期将自己一行人的消息传回大清,因此他们也很清楚婉贞受伤的事情。此时见她神色虽然有些憔悴,但却还算有精神,一眼看去也一切都好好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的情形。
  他们还是忍不住问道:“娘娘如今一切大好了吧?”
  婉贞心中一暖,便笑着点了点头道:“劳五爷、六爷挂念,我一切都好,不必担心。”
  两人这才松了口气。
  载沣便又对光绪说道:“皇上,臣弟已经收拾好了行宫,皇上不妨先在此住上一晚,休整一下之后再回京也不迟啊”
  依着光绪自个儿的意思,自然是越早回宫越好的。但他却不放心婉贞和念哥儿,他们娘儿俩确实也需要休息一下,缓缓气。于是便点了点头道:“也好,就先到行宫吧。”
  一行人上了车,便向着行宫缓缓走去。
  一路上,马车不停地颠簸着,坐在里面实在是有些不舒服。已经尝到了汽车的好处的光绪不由便皱起了眉头。
  “怎的走得如此之慢?”他颇有些不耐地嘀咕道。
  念哥儿更是一身都厌仄仄的,趴在婉贞的腿上,嘟着嘴道:“干爹,我要坐汽车”
  婉贞就不禁瞟了光绪一眼。
  他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尴尬的神色,讷讷地说道:“好……好,赶明儿个干爹就让人去买汽车。”
  婉贞便不由“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光绪面上一红,忍不住瞪了她一眼。
  她却毫不在意,事实上,她的心情实在是前所未有的好。
  这一次的辛劳没有白费,现在光绪已经开始接受了新兴事物,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不分青红皂白一概否定。
  在中国这种特定的政治环境下,只要他的思想能够转变过来,中国政治体制的转型就几乎已经可以确定了。只要他愿意,君主立宪的曙光就在前方
  她又怎能不开心呢?
  走了好一阵,他们终于来到了行宫。早已有内侍和宫女守候在此处,见到主子到来,急忙毕恭毕敬迎了,然后服侍着他们沐浴更衣、早早歇息。
  光绪和婉贞一爬上床,就再也不想动弹了,哪怕是最勤勉的光绪此时也只想好生睡上一觉。这一睡就是一个下午,直到掌灯时分,他们才相继醒来。
  婉贞睁眼的时候,光绪已经穿好衣服了,正在宫女的服侍下洗脸。她急忙爬起身来,就要亲自服侍。
  他急忙按住了她,笑着说道:“好了,这会儿已经回来了,你就别忙活了,多休息一会儿,回头我让人把晚饭给你拿过来吃。”
  “可是……”婉贞有些犹豫。
  他不是应该去接见一下载沣等人的吗?这种场合她却不在,会不会太失礼了?
  光绪一看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便笑道:“不必担心。老五他们也不是外人,不会在乎的。你的身子本就损耗过,一路上又没能好好滋补休养一下,如今回来了,正该好好补一补。我已经宣了太医,一会儿让他们给你瞧瞧再说。”
  听了这话,婉贞便也放下了心中的顾虑,笑着说道:“那我就偷懒一下了,皇上也不要太累,早些回来,我等你吃饭。”
  光绪本想叫她不必等的,然而看到她坚决的神色,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第四百章 陌生

  待光绪走了,婉贞便又躺下,闭目养神。
  没过一会儿,忽然听到外面有个熟悉的声音说道:“启禀主子,小阿哥来了。”
  她一下睁开了眼睛,惊喜莫名地叫道:“是菊月吗?快点进来”
  “是。”菊月应着,牵着一个小小的身影走了进来。
  婉贞不由立刻便润湿了眼眶。
  那个小小的孩子啊记得离开的时候,他还只会在床上爬来爬去,现在却已经会走了啊
  她强忍住涌到喉咙口的哽咽,向着悦哥儿招了招手,道:“乖哥儿,来,到额娘这儿来。”
  谁知悦哥儿却瑟缩了一下,不但没听话地上前,反倒躲到了菊月身后,然后怯怯地探出个头来。
  婉贞的脸色顿时“唰”的一声变得苍白。
  菊月也是脸色一变,急忙将悦哥儿从自己身后拉出来,急急说道:“小阿哥,您这是怎么了?您不是天天嚷着要额娘吗?娘娘回来了,你怎的反倒躲起来了?”
  悦哥儿便怯怯地看了看婉贞,迟疑地问道:“额娘?”
  婉贞强忍住心头的刺痛,扯出一抹笑容,尽量放柔了声音,说道:“是啊,我是你额娘啊乖悦哥儿,过来给额娘抱抱。”
  悦哥儿看了看她,又看了看菊月,似乎有些犹豫。
  菊月大急,急忙将他往前推了推,连声催促道:“快去啊小阿哥,快去”
  悦哥儿这才缓缓地,小心翼翼地接近了婉贞,然后被她一把抱进怀里。
  婉贞几乎就要失声痛哭起来。
  错过了儿子的成长过程也就罢了,万万没想到儿子居然会不认识她了都是她的错,她不该离开太久的
  悦哥儿先是身体一僵,随后那熟悉的怀抱就从记忆的深处被翻了出来,那么温暖、那么舒适。
  毕竟是母子连心,尽管不大记得婉贞的模样了,但他的身体却还牢牢记得母亲的怀抱。
  顿时他便放心了,软软地依偎在母亲怀里,伸出小胖手试图要回抱住母亲,糯糯地叫了一声:“额娘”
  这声平常的称呼,听在婉贞耳中却犹如仙乐一般,她又哭又笑,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儿子到底还是认得她的
  以后再也不能扔下儿子一个人,离开那么久、那么远了她暗中提醒着自己。
  抱着儿子哭了半天,她终于可以控制点儿情绪,擦了擦眼泪问菊月道:“你们怎会来的?”
  菊月见他们母子相认,也松了口气,答道:“昨儿个醇亲王福晋进宫去,说是娘娘就要回来了,让奴婢带着小阿哥一起来迎接娘娘,奴婢就来了。”
  婉贞原以为要回宫才能见到悦哥儿,却没想到在这儿就实现了愿望,心里的快乐实在难以细述。虽然方才的一点小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