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北“嗯”了一声,跨进司令部,带着四名卫兵走进一间签押房,与两位同盟会的革命同志详谈。
    “两位回国的任务,想必是在长江一带建立组织吧?”赵北开门见山。
    两人对望一眼,随即点了点头,此次回国,他们正是奉了共进会的命令,到两湖地区运动会党、建立组织的,这个任务极为机密,不想却被对方一语点破。
    孙武说道:“总司令说得不错,本来我们是回国运动会党的,不过现在看来,把注意力放在运动新军上似乎更好一些。和会党武装比起来,新军更有纪律,也更有战斗力。这一点,光复会看到了,同盟会没有看到,现在,我们共进会也打算策动新军。”
    赵北点了点头,历史上的辛亥革命中,文学社和共进会正是依靠新军发动了起义,现在看来,由于安庆起义和九江易帜的刺激,共进会已经认识到了新军在反清起义中的重要作用,不过既然历史已经随着他的穿越而发生改变,那么,恐怕已没有共进会的机会了。
    彭汉遗接着说道:“我们在半个月前从日本回国,本来前些日子已到了湖南的,可是在长沙听说安庆新军起义成功的消息,大伙一合计,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去联络安庆起义军,另一路继续策动湖北、湖南的会党,响应起义,可是路过江西时,正好赶上贵军九江易帜,我与尧卿便自做主张,前来联络贵军,希望贵军能够支援我们一些枪炮,由我们带回湖南,武装会党,在湖南发动起义,策应贵军。”
    “贵组织在国内的首脑是哪位?”赵北问道。
    “湖南是焦达峰同志负责,江西是邓文翚同志主持,不过他们尚未回国。”
    赵北端起茶,沉吟片刻,说道:“实不相瞒,我军弹药也不充裕,太湖新军参加秋操,本来就没带多少实弹,进攻九江,我军又消耗了一部分弹药,缴获的武器也不多,对于贵会的请求,我是有些爱莫能助。不过,既然大家都是反清革命同志,援手还是可以伸一伸的。我跟你们亮个底,其实我军马上就要西征武汉三镇,到时候占领了汉阳兵工厂,就可以支援贵军一些枪弹。如果贵军到时能够在湖南起义响应,我军西征将更加顺利。”
    “可是,贵军发布的‘迥电’上说,贵军的进攻目标是江宁和广东啊。”彭汉遗问道。
    “声东击西而已。”赵北放下茶盏。“进攻武汉有个不利的因素,那就是已经竣工的京汉铁路,如果清军沿着铁路南下,可直达汉口,最多只要两三天的工夫,清军就能巩固武汉防御。所以,我想将清廷注意力引向东边和南边。”
    “如果清军不上钩呢?”彭汉遗问道。
    “那也没办法,只能强攻。无论如何,都要拿下武汉,那里不仅有兵工厂,还有钢铁厂、织布厂,是个工业基础不错的城市,又是九省通衢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考虑到武汉之战很可能是一场硬仗,军火消耗很大,目前我军的武器弹药只能自己使用,无法支援贵军。”
    “为何不直捣东南?那里向为富庶之区,筹饷筹粮均方便一些。”彭汉遗又问。“兵工厂可不止汉口有,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也是座大兵工厂啊,李鸿章、刘坤一经营多年,机器设备均为新式,所制枪炮不比鄂厂差,而山炮质量更佳,而且江宁尚有一座兵工厂,拿下东南,至少可掌握两座兵工厂。而且,东南一带革命力量基础较好,一呼百应,如今江苏第九镇已为总司令控制,江苏一带清军兵力空虚,若以第九镇为先锋,不惟江宁指日可下,便是整个江南的光复也不是难事。”
    彭汉遗与孙武均感不解,目光投向赵北,看他如何作答。在他们看来,直捣东南是目前最佳方案,而逆流西攻湖北实在是有些冒险。
    对此,赵北也曾有所犹豫,但一想到东南地区的特殊情况,他就打消了东征的念头。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东南地区是同盟会、光复会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势力错综复杂,根深蒂固,如果他率军去了那里,就等于是进了别人的地盘,成了客军,到时候能不能控制军队还是其次,万一惹恼了地头蛇,甚至有可能被人干掉,这可是历史上的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其二,东南虽富,但那里也是列强势力最强盛的地区,对于革命事业来说,牵绊太多,无法放开手脚进行革新,而且靠近海洋,列强军舰随时可以掩护步兵登陆。
    反观湖北,一向是革命党人忽视的地区,那里的同盟会、光复会势力微弱,但又不是落后闭塞的地区,工业、商业都有一定基础,如果赵北率军占领湖北,便是游龙入海,谁也控制不了他,虽然湖北的富庶远比不上东南地区,但列强势力却相对较弱,依附于列强的买办势力也虚弱得多,如果想在那里进行革新,应该是个好试验场,何况,“湖广熟天下足”,湖北、湖南早已成了中国的粮仓,一手有兵,一手有粮,到时逐鹿中原,谁又敢保证最后问鼎天下的人不是他赵北?湖北又向称“九省通衢”,向西可直逼四川,向东则可顺流而下,兵锋直指江南,向南可横扫西南,向北则可进取中原,退可以守,进可以攻,实在是块割据称霸的好地方。
    当然,相应的,这也是块“四战之地”,如果没有一定的信心,湖北确实不是根据地的首选,这恐怕也是孙武、彭汉遗更愿意选择东南方向的原因。
第四十二章 东进与西进(下)
    看一下地图就知道,湖北位于华中腹心,北有河南、陕西,南有湖南、江西,如果清军在这四省摆下重兵,那就是南北夹击、四面合围的架势,所谓“四战之地”指得就是这种地方。null3z中文
    其实没那么恐怖,“四战之地”也得看对手是谁。在赵北看来,湖北唯一的不利之处就是那条京汉铁路了,那也是张之洞总督湖广时的洋务新政之一,已经建成通车,不过是掌握在外国财团手里。军队从直隶乘车南下,最多两三天工夫便可抵达汉口,如果清廷调遣北洋军由此南下湖北,那么共和军就将面临一场真正的硬仗,历史上的辛亥革命中,清军正是由京汉路南下进攻武汉的。
    如果这条铁路晚通车几年的话,西征就更有把握了。
    不过,考虑到现在历史已经发生变化,清军是否还会按照历史上的进军方案展开?对此,赵北心里没有底,但他坚信,没有了袁世凯的北洋军,将群龙无首,其战斗力将大打折扣。正因如此,他才会煞费苦心的谋划阳谋、阴谋,离间袁世凯与清廷的关系,就算逼不反袁世凯,也要让北洋军失去他们的精神领袖。
    见两人一副不解神情,赵北淡淡一笑,说道:“我已说得很清楚,湖北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一旦占领,就可以切断长江上游与下游清军联络,北可直捣河南、陕西,南可攻略湖南、广西,可以掩护各省同志揭竿而起。再说了,我是湖北人,常年在异国他乡飘零,人情冷暖在于我心,这乡土观念也是有一些的,听两位口音,似乎也是湖北人氏,推翻满清,拯救桑梓,也是我等夙愿,满清无道,压榨百姓,咱们革命军人哪有不先救自己乡亲的道理?东南虽富,然不及乡情之厚,这也是我小小私心。”
    彭汉遗与孙武相顾哑然,他们确实没有想到赵北竟拉出“乡情”这个挡箭牌,不过仔细想想,赵北说得也未必不是道理,只要占领了湖北,便控制住了中原形势,他们看得到这一点,清廷未必看不到,到时清军注意力转到湖北方向,倒也有利于其它各省的起义。不过这一点却是不能说破的,一旦说破,吓住了这位嘴上无毛的总司令,他不再往湖北进军,而是调头东进,那么,就等于是把湖南暴露在了清军一线兵锋之下,对于共进会的革命事业是极为不利的,既然他自己愿意去挡在湖南前头,那么不如就让他去,不管他是否能够在湖北站稳脚跟,只要湖南会党一起,共进会就不会错过这趟革命列车。
    几人坐在签押房里,带着自己的想法共同探讨了一下革命形势,虽然双方都无法做到真正的坦诚以对,但总算是让对方弄清楚了目前的大形势,也正是通过两人的嘴,赵北才得以了解同盟会目前的涣散情形。
    去年的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今年年初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这四场同盟会发动的反清起义均以惨败收场,同盟会士气大受打击,就此消沉下去的人不在少数,一帮尚未消沉的人又在日本东京争论不休,一部分主张长期潜伏,以待时机,另一部分主张继续发动起义,唤醒国民,激进的那帮人另组了共进会,甩开同盟会单干,孙武、彭汉遗就是回国探路打基础的。
    正说话时,外头卫兵跑进来禀报。
    “报告司令!蓝参谋长回来了!”
    “请他进来。”赵北站起身,向一脸木然的彭汉遗和孙武看了一眼,说道:“蓝参谋长就是蓝天蔚,也是同盟会员。不知道你们是否相识?”
    两人均是摇头。这也可以理解,同盟会是秘密组织,为了保密,会员未必都互相认识,这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不至于拔出萝卜**泥,一人被捕,连累一大帮人,坏处就是自己的同志互相不认识,就连在一起共事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一人起事反清,另一人却还蒙在鼓里,而这,也是同盟会组织涣散的一个表象,现在的同盟会更像是一个革命者俱乐部,大杂烩,远不是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
    当然,作为同一组织的人,他们互相之间还是有联络暗号的,这个暗号一般来说就是独特的手势,这是跟江湖会党学的,光复会有这种手势,同盟会也有。
    在赵北的引荐下,蓝天蔚与彭汉遗、孙武见了面,双方只握了握手,便确认了对方的身份,彭孙二人颇为兴奋,因为这表明,在此次起义中,也有同盟会的干部参加,总算是没被人抢尽风头。
    看着他们握手时的手指动作,赵北颇觉不妥,在他看来,这种暗号实在是太儿戏了些,万一清廷密探学会,似乎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钓鱼”。
    几人寒暄一番,蓝天蔚立刻切入正题,向赵北说道:“司令,我军与英国驻九江领事的交涉已结束,英国人拒绝交出逃犯,而且对我共和军提出抗议,说我们妨碍了正常通商秩序,藐视英国主权,对此,他们将保留自由行动的权利。”
    赵北冷哼一声,说道:“这里是中国的地方,即使谈论主权,也得中国人谈论,还轮不到他们英国人越俎代庖!秀豪,你这就命人拟一份声明,对英国九江领事蛮横干涉中国内部事务的无耻行径提出抗议,这份声明拟好后交我审核,然后通过电报发出去,要写成一份通电,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英国人正在想尽一切办法维持这个腐朽透顶的封建王朝!”
    蓝天蔚迟疑着说道:“总司令三思。这份通电非同小可,万一惹恼英国政府,恐怕于我革命事业不利。”
    赵北摆了摆手,说道:“我只是发一份通电,又不是要炮轰九江英国租界。你们未免太过谨慎,在外交这种事情上,一味的妥协退让是不行的,该强硬的时候还是需要强硬一下,不然,谁都知道你是软柿子,都想来捏一捏。再说了,英国现在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在亚洲他们只能通过走狗日本维持局面,但是日本现在也没有力量单独干涉革命,它只能拉拢别的国家,可是德国、美国与日本不是一条心,狼上狗不上,成不了气候。”
    一旁的彭汉遗和孙武听得一头雾水,急忙打听,蓝天蔚将端锦和张彪逃到英国租界的事情略微讲述一遍,两人这才恍然,虽觉英国人做得不对,但赵北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不过既然自己不是赵北的参谋,那么这种事情还是不要插嘴的好,何况,两人来之前已经得知了那份“迥电”的内容,既然赵北能拥戴满清大臣袁世凯做共和大统领,那么,再发一份通电招惹一下英国人也不是什么不可理喻的事。在两人看来,面前这位“总司令”要么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政客,要么干脆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机缘巧合混进了革命队伍,迟早要吃大亏的。
    对于两人的心思,赵北虽不明白,但也能看出两人的不以为然,不过目前来说,别人怎么想他并不在乎,只要目的达到了,那么手段再卑鄙也再所不惜。
    这就是政治啊。
第四十三章 东京
    公元1908年11月26日,日本,东京,牛込区,若松町。null3z中文
    一所毫不起眼的日式小院,由于位置偏僻,平时这里安静的很,但是现在,这里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院前那条小街上站满了身穿学生服、头戴学生帽的青年男女,其中不少男子的脑后还蓄着辫子。
    他们都是中国留日学生,既有公费生,也有自费生,平时不过埋首苦读,或是为了振兴国家,或是为了回国之后混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其中一些人参加了各式各样的留学生组织,比如说同盟会、共进会、勤学社等等。
    各人政治理念不同,主张不同,留学目的也不同,平时为了意气之争也没少红过脖子,甚至动过粗,各组织之间的龃龉、合作也或多或少的影响到这些留学生的思想。
    由于清末列强侵凌、乱相纷呈,这些站在时代前列的中国青年开始认真探讨祖国的出路,一些人选择了知识救国,而另一些人则毅然投身革命,对于他们来说,只有暴力才能拯救这个苦难深重的古老民族。
    这座日式小院对外的牌子是勤学社总部,但圈里人和日本军警都知道,这只是个幌子,其实,它的真正作用是作为同盟会日本总部的联络处,现在人望很高的孙先生已经被迫离开日本,主持同盟会总部事务的实际上是黄兴、谭人凤、宋教仁等人。
    随着孙先生的离去,以及同盟会这几年在国内接连发动的反清起义的失败,同盟会一时士气消沉,这座日式小院也变得冷清起来,众人为了革命前途争论不休,同盟会开始出现裂痕,一部分持激进主张的人擅自组建了共进会,开始与同盟会分庭抗礼,这更削弱了同盟会的威望。
    直到前几天,这座小院才再次热闹起来。安庆新军起义成功的消息通过电报、报纸传到日本,中国的留学生们被这一消息震惊了,同时也兴奋了,除了旗人学生和少数顽固派之外,多数留学生自觉的来到这座日式小院外,探听消息。很快他们就得知,主持起义的并非是同盟会,而是光复会,虽然两个组织曾经合并,但在去年就再次分道扬镳,各干各的,互相也不通气,所以,直到起义消息传到日本,同盟会才惊讶的发现,光复会已经走在了他们前头,率先策动新军反清。
    不过,随后拍来的电报让同盟会略感欣慰,因为他们得知,参加安庆新军起义的骨干里也有同盟会的干部,只是人数很少,没能起到领导作用。不过这已经足够了,这就是扩大同盟会影响的好机会,何况,光复会虽然与同盟会分道扬镳,但毕竟没有公开宣布决裂,所以,这次起义也可看做是同盟会与光复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家革命目的一致,确实也说不上谁抢了谁的风头。
    众人这几日来聚在一起开会,商议回国参加革命事宜,但尚未议出个眉目来,又一个好消息传来:继安庆新军起义成功之后,参加太湖秋操的湖北、江苏新军数万人也响应起义,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克长江中游重镇九江,起义军统帅赵北通电全国,宣布誓师反清。
    赵北的“迥电”一出,震撼的可不仅仅只有满清朝廷,所有的留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