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6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080章 前线(下)
    作为狙击手;刘富贵并不认为他在上午的战斗中发挥过什么关键作用;他不太喜欢这种近距离的巷战;在这种战斗中;狙击手的价值无法真正的体现出来;他宁愿换一杆半自动。现在;一名坐在刘富贵身边的山地步兵就背着一杆B1937式半自动;这让刘富贵有些羡慕;这种半自动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使用的子弹与旧式一样;两种可以通用子弹;这种半自动不仅可靠性高;而且射程远、火力强;非常适合突击作战。
    此次对英作战;中国国防军的参战陆军部队已经全面换装这种半自动;实战证明;这种半自动设计得非常成功;在与英军的火力对射中;占有全面优势;一个步兵班的火力完全可以压制住英军的一挺重机枪。
    刘富贵看得心痒;几口吃完了面条;打破沉默;向那名战友要来那杆半自动;开始摆弄起来;正兴起时;却突然听到天空中传来一声长长的嘶鸣。
    “炮击!炮击!”
    有人扯着嗓子喊了起来;不等他的喊声落下;在场的所有官兵全部卧倒;刘富贵也抱着那杆半自动趴在了地上。
    “轰!轰!”
    很快;炮弹落在了附近的街道和废墟上;剧烈的爆炸撕裂着空气;震耳欲聋的响声此起彼伏;而且那地面也开始抖动着;天空中飞舞着弹片和瓦砾;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硝烟味;让人喘不过气来。
    高爆弹、榴霰弹都向这片地域倾泄着火力;在炮弹的爆炸声中;连长通过那部无线电台声嘶力竭的向后方召唤压制炮火。
    曼德勒战役开始之后;英军的防御出奇的顽强;而且英军也将多数大炮分散布置;躲过了中国空军的空袭;所以在随后的近距离战斗中英军的炮火有时候也会给中国陆军进攻部队造成一些损失。
    这次的炮击非常突然;而且与刘富贵在进攻战斗中所遭遇的炮击截然不同;不仅炮火格外的猛烈;而且炮击的持续时间也很长;等了五分钟也没见炮火有减弱的迹象。“英军要突围!英军要突围!都给我回去!都给我回去!增援防线!增援防线!”
    就在这炮火猛烈、弹片横飞的时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跑来一名参谋;冲着野战厨房附近趴着的那些国防军官兵高声喊叫着;但是炮火太猛;没人敢抬头;而且参谋的喊声也被爆炸声淹没;刘富贵距离参谋最近;即使是这样;他听得也不是非常清楚。
    半分钟后;炮火稍歇;于是参谋立即拉着队伍赶去前线;刘富贵自然也被叫上了;不过他的那杆狙击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一颗榴霰弹炸成了两截;已不能使用;现在他手里的武器就是那杆没人要的半自动;这杆枪原来的主人在刚才的炮击中负伤;并被抬下去了。
    跟着参谋往前线冲;去堵住防线上的缺口;但是没冲多远;英军的炮击再次开始;虽然中国炮兵也开始了全力反击;试图压制住英军炮火;但是暂时没有什么效果;远不如空军的近距支援。
    遭到炮火拦截;刘富贵所在的这个山地步兵连伤亡很大;连长也阵亡了;那名参谋挂了彩;但是没人后退;因为后退也没有;这前后左右、四面八方都是炮火;与其后退;不如继续前进;冲出火力覆盖区。
    等接近防线时;包围圈里的英军已经突破了防线;正沿着街道向东南方向突围;而且有坦克伴随步兵行动。
    “散开!散开!”
    “坦克!坦克!”
    跑在最前头的人急忙调头往回跑;并大声提醒后头的战友;听到喊声;所有的人立即就地隐蔽下来;准备迎敌;刘富贵也选择了一堵倒塌的屋墙;探出头去;向北边张望。
    这里就是中国山地步兵们的阻击阵地;这是一片已经被炮火和航空炸弹完全摧毁的市场;那些房屋的废墟就是最好的掩体;而一条街道横穿这座市场;由西北通往东南;并建有几座横跨小河的木桥;而且也已被炮火重创。此时炮火已经停歇;但是硝烟还没消散;街道上能见度很差;只能听到“轰轰”的坦克发动机声音。
    听到这坦克的发动机声音;刘富贵就知道;那对面过来的是英国的“马蒂尔达”步兵坦克;这种坦克的特点就是装甲很厚;但是同时;速度也很慢;是专门为步兵突击提供火力支援的坦克;所以被英方称之为“步兵坦克”;此外还有一种“巡洋坦克”;从这种古怪的坦克分类方法中或许可以看到一些英国陆军战术思想的保守。
    中国陆军的坦克部队也参加了对曼德勒市区的攻击;但是在这个方向却没有几辆坦克;因为这里靠近伊洛瓦底江;有许多小河流;整个地区被河流切割成了许多小块;不利于坦克突击;必须等待工兵部队在合适地段架起桥梁。
    与此相反;英军是防守为主;不必考虑到坦克的突击;不过现在;英军似乎也不得不用坦克进行突击作战了。
    这里的反坦克任务;主要是由中国山地步兵承担的;此外还有空军的攻击机。
    “是‘马蒂尔达’坦克!准备反坦克手雷!准备火箭筒!……谁那里有火箭筒?谁那里有火箭筒?”
    刘富贵听到身边不远处有人在喊;似乎是一名军官;然后就听到有人回答。
    “我这里有一具火箭筒!两颗火箭弹!”
    “就两颗火箭弹?谁还有火箭弹!谁还有火箭弹!”
    那军官又问了几声;但是没人回答。
    军官寻找的“火箭筒”是一种秘密武器;研制于几年前;装备部队也有两年时间;但是真正参加实战还是此次曼德勒战役;这种火箭筒发射一种口径为九十毫米的反坦克火箭弹;采用聚能装药破甲战斗部;是一种很有威力的轻型步兵反坦克武器;虽然对移动目标的有效射程只有一百五十公尺;但是却使步兵部队拥有了对抗坦克的最佳武器;比起反坦克手雷来要安全得多;也有效得多;自从参战以来;非常受前线部队的欢迎。刘富贵摸了摸挂在武装带上的那两颗手雷;都是普通手雷;对付一下步兵没有问题;但是不能对付坦克;所以;他立即决定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发挥他的长处。
    刘富贵手里的这杆半自动采用十发的桥夹快速装填子弹;如果没有桥夹的话;就只能一颗一颗往弹匣里装填子弹;装填速度很慢;而现在;刘富贵手里根本就没有桥夹;好在他身边还有几名山地步兵;向几人要了几个装满子弹的桥夹之后;刘富贵就将这些桥夹搁在了脚边;然后举起;朝北边的街道上瞄准。
    硝烟渐渐散去;那辆英军的“马蒂尔达”坦克已经出现在了眼前;炮塔上的那门两磅小炮无法威胁到中国陆军装备的中型坦克;但是对付起山地步兵来还是绰绰有余的。
    “啪!”
    有人按捺不住;终于开火了;于是其他的山地步兵也开始用、机枪向两百公尺之外的英军猛烈射击;枪声几乎是瞬间就密集起来;弹雨中;英军倒下一片;不过同时;那辆“马蒂尔达”坦克也开始旋转炮塔;用坦克炮掩护己方步兵突围。
    这已经是英军的第五次突围行动了;或许是英军指挥官预感到覆灭在即;因此这一次的突围可能是动用了全部力量;攻击力非常强;而且组织配合得也相当好;遭到中国山地步兵的拦截射击之后;短短一分钟后;英军炮兵再次向这一地域猛烈炮击;企图用炮火撕开一个缺口;掩护英军步兵突围。
    弹雨中;刘富贵却没有卧倒;而是依旧半跪在那堵半塌的屋墙后;利用这个机会进行了几次试射;以熟悉这种比较陌生的半自动。
    作为一名天生的神枪手;刘富贵很快就找到了“枪感”;于是;他迅速选择了一个比较有价值的目标;然后抠动了扳机。
    “啪!”
    枪声过后;站在坦克后的一名英军少校军官倒了下去;头上的那顶钢盔飞出老远。
    “啪!”
    又是一声枪响;又一名英军的指挥官躺了下去。
    炮火中;英军士兵和军官根本没有注意到那致命的子弹是从什么地方飞过来的;他们仍旧在两百公尺之外;依托着掩体;等待炮火停歇。
    几分钟后;炮火停了下来;此时硝烟已经将阵地遮蔽起来;刘富贵无法瞄准目标;只能暂时停止射击;并重新为那杆半自动装填子弹。
    但是英军并没有让中国的山地步兵们得到喘息之机;就在炮火停歇之后;英军又开始向南边的街道推进;坦克在前;步兵在后;而且直到这时;防守这里的中人们才发现;英军不止有一辆坦克;实际上;从这里突围的英军部队至少拥有五辆坦克;而且都是装甲很厚的“马蒂尔达”式步兵坦克;这些坦克很重;肯定无法从那些木桥上越过河流;或许;将阻击阵地挪过河去是一个比较明智的做法。
    “火箭筒准备射击!机枪组掩护!其他人准备撤过河去!”
    一名军官喊了一声;然后;刘富贵就听到了一声火箭弹发射时的嘶鸣。
    “当!”
    刘富贵很肯定;他听到了火箭弹撞击坦克钢板的声音;但是这颗火箭弹却没有爆炸。
    这种火箭弹的弹头使用弹底机械式惯性引信;可靠性有些问题;在实际作战中会出现不发火现象;这与弹头的弹着角度相关。
    “轰!”
    英军坦克的反击很快过来;一颗炮弹打到了距离刘富贵不远的地方;轰碎了一段屋墙。
    “嗖————”
    又一颗火箭弹飞了过去;打中了最前头那辆“马蒂尔达”坦克;这颗火箭弹成功起爆;但是问题在于;命中的地方不对;火箭弹打中了履带;并没有对坦克造成致命伤害。
    “准备撤退!准备撤退!”
    一名军官高声喊了起来;但是没等刘富贵和其他人反应过来;那天空中突然响起了一阵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
    “嗡……嗡……”
    飞机很快飞近;中人们仰起头望向天空;发现那是几架中国空军的“啄木鸟”攻击机;距离地面很近。
    天空一阵闪光;攻击机向英军攻击纵队发起了猛烈的火力反击;火箭弹、机枪子弹倾泄下来;将那街道变成了一片弹雨纷飞之区;而且片刻之后;又一架攻击机飞来;这一次它扔下来的是凝固汽油弹;只是一瞬间;那已冲到刘富贵眼前的英军前锋部队就已经陷入了火海之中。
    刘富贵可以感受到那强烈的热浪扑面而来;火海的边缘距离他不到五十公尺;只差那么一点点;那颗凝固汽油弹就会扔到自己人的头上。
    火海中;英军士兵的惨叫声让人毛骨悚然;现场的所有中国山地步兵都对这一幕印象深刻。
    看到这一幕惨烈景象;刘富贵也是目瞪口呆。
    ……
    这只是曼德勒前线的一场小战斗;实际上;整个曼德勒战场都是这么惨烈;在中国的兵器优势面前;英队遭受了惨重伤亡;士气降到了极点。
    当晚七点钟;英军战地最高指挥官正式派人向中国战地最高指挥官提出投降请求并得到了许可;当天深夜;中国国家广播电台发布一则重要消息;宣布曼德勒解放。
    四万英军放下武器向中队投降;这一消息同样震惊了世界;伦敦股票市场次日崩盘。
    曼德勒的攻克宣告了伊洛瓦底江防线的崩溃;英国的印度殖民地已经暴露在了中国陆军的面前;而且;整个缅甸的解放也是指日可待了;实际上;就在曼德勒解放当天;缅甸邦联政府就已经在天津宣告成立了。有最新章节更新及时
第1081章 克拉地峡
    天亮了;凉爽的感觉很快就会过去;毕竟;这里是马来半岛;靠近赤道;即使北半球现在是冬季;也无法阻止太阳将这里的气温烘到让人汗流浃背的地步。趁着气温还不算很高;差诺颂比亚少校决定先去小溪那边洗个凉水澡;于是他吩咐卫兵为他拿来一件宽松的英国睡衣;然后与他一起去了那条距离兵营不到两百公尺的小溪。
    这件英国睡衣可是大有来头;这还是在当年的那场政变中从首相府邸里抢出来的;上面缀着皇室的纹章;据说这还是国王陛下赐给首相大人的;用以表彰他的忠诚和耐心;只是可惜;这种忠诚和耐心抵挡不住政变军队的刺刀;所以;在1933年的那场流血的军事政变中;不仅首相大人死在了政变军人的手里;而且就连首相府也被趁乱洗劫的暴民们给付之一炬;而当时;差诺颂比亚正是政变部队中的一名低级军官;当时他是少尉;而现在;他是少校;火箭般的提拔速度得益于他的华人血统;他的父亲是一名土生华人;而他的母亲则是一名暹罗(泰国)土著;因此;差诺颂比亚是一名中暹混血儿。
    考虑到现在的暹罗军政府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像差诺颂比亚这样的中暹混血儿自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差诺颂比亚会讲一口流利的中国福建话;因此被上司看中;几经升迁;最后被派驻在这里的边防站;担任站长。
    这里距离宋卡不远;是西南方向的一处边防站;这个地区位于马来亚半岛的蜂腰部;也就是所谓的“克拉地峡”的关键地区;这里是整个马来半岛最狭窄的地区;控制了这里就等于控制了马来半岛的南部;而现在;马来半岛的南部地区是英国的海峡殖民地;英国在远东地区最大的海军基地新加坡就在半岛的最南部。自从英国殖民当局开始在海峡殖民地执行对华人的歧视性政策以来;原本定居于马来半岛南部地区的华人开始向东南亚其它地区移民;多数人去了兰芳第二共和国;少数人则通过克拉地峡前往暹罗、缅甸谋生;而在克拉地峡这里也生活着不少这样的华人移民。''
    自从1933年的那场旨在推翻亲英政府的军事政变发生之后;暹罗与中国这两个亚洲国家政府的关系迅速升温;来自中国政府和民间的投资迅速增加;尤其是克拉地峡这里;因为这里拥有储量丰富的锡矿以及成片的橡胶林;这里也吸引了大量来自中国的投资;暹罗政府当然希望通过这些矿业投资和种植业投资改善经济状况;所以对于走私活动非常警惕;为了防止边防站军官被奸商收买;宋卡这样的边防站站长的待遇相当优厚;工作轻松;工资也高;根本用不着收黑钱就可以舒舒服服的过日子;自从来到宋卡之后;差诺颂比亚就一直在享受这种悠闲的日子;而且由于他的福建话说得很流利;在这里的华人社区也很有人缘;暹罗军政府也对他的笼络工作很满意;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或许再过些日子;差诺颂比亚的军衔就会变成中校了。
    带着满意的笑容;差诺颂比亚少校在小溪边将自己脱了个精光;然后跳进那清凉的溪水里;享受着他的凉水浴;而那件带着皇室纹章的睡衣则被那名卫兵托在手里;卫兵站在岸边;向不远处的边防哨卡张望;那边过去就是大英帝国的海峡殖民地了;而现在;或许那里的英国人正惶惶不可终日吧。
    一边享受着凉水浴;一边哼着那首军歌;差诺颂比亚少校非常的高兴;这首军歌还是他前天刚刚学会的;歌曲的名字叫作《海航突击》;这是一首中**歌;是描述海军航空兵的战斗生活的;节奏明快;旋律铿锵;这两天里;短波收音机里到处都可以听到这首军歌;自从安达曼海战中国海军大获全胜的消息得到证实之后;中国的广播电台就一直在歌颂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那些定居宋卡的华人、华侨也为祖国的胜利感到兴奋;于是;这首《海航突击》就成了现在这宋卡一带最流行的外国歌曲;暹罗军方甚至也有意照葫芦画瓢;为本国的海军航空兵写一首同样可以振奋军心和民心的军歌;而且为了与胜利者加强联系;暹罗军方也已经决定再挑选一批军校留学生去中国留学;据说新的这批名单中将会特别加进去几名中暹混血军官;差诺颂比亚极有可能去中**校深造;将来回国之后;至少也是个少将。“少校!少校!”
    就在差诺颂比亚少校沉浸在对前途的美好憧憬中的时候;那名替他站岗放哨的卫兵突然喊了几声;打断了少校先生的思绪。
    “怎么了?”
    差诺颂比亚抬起头;向卫兵望了过去;却惊讶的发现那名卫兵现在正抬起一只胳膊;用手指着南边。
    于是少校先生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