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7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担任伏击任务的二连,则是装备着六辆“野猪”式重型坦克的重击部队,它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等待英军的T28/1937式重型坦克过来,然后从斜后方侧击英军重型坦克的侧面,为了达成出击的突然性,二连不仅隐蔽在了斜坡南侧的一片树林里,而且即使战斗打响也不会立即出击,只有当英军的重型坦克全部进入伏击阵地之后,二连才会全体出动,与从西边杀出去的一连合力夹击英军坦克纵队。
    除了担任侧击任务的一连和二连之外,还有一支坦克部队担任正面迎击任务,那就是三连,该连也是“包子”部队的直属上级单位,一旦“包子”部队撤到预定会合点,三连将正面迎敌,将追击过来的英军中型坦克和轻型坦克拦住,迎头痛击,阻止其突破防线,出现在后勤基地,也就是“猎人”部队储备弹药和油料的那座废弃已久的村庄。
    除了担任伏击任务的这三个坦克连之外,田苗手上还有一个机动部队,也是三个坦克连,这三个坦克连的任务已由预备队变更为侧翼迂回包抄,自从看到英军指挥官摆下的阵势之后,田苗就觉得或许派一支迂回部队包抄英军后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很希望能够在吃掉英军装甲部队主力的同时,也给英军步兵狠狠的来那么一下子,所以,当这边的坦克部队埋伏的时候,那边的坦克部队已经开始执行迂回运动任务,绕过公路南侧,带着半个步兵营去抄英军步兵和炮兵的后路去了。
    这就是田苗此次伏击作战的大致作战构想,具体能否按照构想实施,要看“包子”部队是否将英军成功的诱进了伏击阵地,而现在看来,“包子”部队的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英军的多数坦克都被诱进了伏击阵地,而且英军的步兵也跟了上来。
    一名优秀的战地指挥官,不仅需要灵敏的思维,而且也需要相当的耐心,这种耐心在许多时候往往会决定一场战斗的成败,所谓“两军相逢勇者胜”,勇气固然是军人赢得胜利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但是耐心同样重要,没有耐心的战地指挥官或许只能赢得一场小规模的战术胜利,但是有耐心的战地指挥官却可以赢得辉煌的战略胜利。
    田苗耐心的等待着英军前导坦克分队通过斜坡,即使他发现英军的坦克已经离那座村庄越来越近了,但是他仍然耐心的等待着英军重型坦克的到达,为了忍住下达攻击命令的冲动,他甚至开始数数,仔细的数着那些正在跟随坦克纵队向西突击的英军卡车的数量,而那些卡车里装着大批的英军步兵。
    终于,看到最后一辆英军的T28/1937式重型坦克辚辚碾过那片低洼地带的松软沙土,田苗松了口气,现在,就等三连和“包子”部队会合了。
    “猎人,猎人。包子已抵达阵地,包子已抵达阵地”
    两分钟后,通讯兵手的那部电台终于传来了三连和包子部队指挥官的声音,田苗知道,攻击的时刻到了。
    “一连,攻击”
    田苗从通讯兵手里接过那部单兵无线电台,干脆利落的向部队下达了开战命令。
    “嗵”
    “嗵”
    几乎在田苗话音落下的同一时间,隐蔽在山坡上的两辆“灰狼”式中型坦克就开火了,稍后,一连的所有坦克都开了火,十多颗穿甲弹过去,虽然距离足有九百公尺,但是一半炮弹都是首发命中,显然,坦克的炮手们迅速进入了战斗状态。
    这场伏击战就这么打响了,田苗也再次举起了他的望远镜。
第1108章 伏击(下)
    车里很热,但是这并不是太阳曝晒的缘故,而主要是发动机运转时发出的热量,虽然目前,这台“吼叫”式柴油发动机仍处于怠速状态,但是其所散发出的热量也足以将这辆重型坦克变成烘箱。
    这辆重型坦克就是T1938“野猪”式重型坦克,编号55第六装甲师已经服役六年时间,而且已经通过了初级军官考核,如果没有这场战争的话,或许现在的章明志已经是某所陆军军官学校的在读学员了,而一旦毕业,那至少也是个准尉,就不再是士兵嘴里的“兵头”了。
    不过既然战争已经爆发,那么作为中国武装力量中的一员,章明志也就只能服从军令,跟着部队走上战场,从那莽莽的东南亚原始丛林来到这遍地黄沙、干旱酷热的阿拉伯半岛,去完成一个职业军人的职责,赢得一个职业军人的荣光。
    现在,一心想在这场战争中弄几枚军功章戴戴的章明志就坐在这辆标号为559的“野猪”式重型坦克的车长位置上,而且与其他的车组乘员一样,也是上身短袖汗衫,下身一条军装短裤,头上还戴着那顶嵌着耳机的坦克帽,那一身汗水直往下滚,就是因为那台“吼叫”式柴油发动机。
    T1938“野猪”式重型坦克战斗全重四十七吨,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它的炮塔自然也轻不了,所以,“野猪”式重型坦克的炮塔不是像中型坦克和轻型坦克那样用手摇的方式转动,而是依靠电动机转动,而电动机需要电,那么要想转动炮塔就必须为电动机供电,“野猪”式坦克装备有一台专为炮塔电动机供电的小型汽油发电机,但是问题在于,就在进入伏击阵地之后,559号车组才发现他们的这辆坦克的汽油发电机不能工作了,虽然抢修了一下,可是却无法解决故障,无奈之下,章明志只好下令启动主柴油机,怠速运行,为炮塔电动机供电,同时也为出击做准备,所以,即使现在这辆“野猪”式重型坦克趴在树林深处一动也不动,这发动机散发的热量也已是相当可观。
    现在,与559号坦克一起藏在这片树林中的还有另外五辆“野猪”式重型坦克,虽然它们的炮塔发电机没有发生故障,可是现在,它们也与559号坦克一样,启动了主柴油机,这目的就是为了在接到出击命令之后迅速冲出树林,扑向目标。
    这片树林就是“猎人”部队坦克二连的出击阵地,而与二连呆在一起的还有一些“田鼠”式侦察坦克,它们将与“野猪”协同作战,不过这些侦察坦克不会冲在前头,它们将远远的跟在“野猪”身后,专门对付那些可能会攻击“野猪”的英军步兵,吸取了缅甸战役的教训之后,英军步兵已开始大量装备使用聚能破甲战斗部的反坦克手雷,这种诞生于欧战中的手雷对于坦克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尤其是在近距离作战中。
    藏在树林深处,是无法直接观察到干河床那边的情形的,一切信息都要依靠车里的那部无线电台,而此刻,章明志就戴着耳机,仔细的聆听来自山坡观察哨的报告。
    “敌重型坦克已全部进入伏击场……敌步兵乘卡车紧紧跟随……敌炮兵已完全停止炮击,正在准备转移阵地敌后卫部队已开始向西推进”
    这些信息无不表明,英军已经被“包子”部队诱进了陷阱,现在章明志和他的战友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耐心的等待,等待上级下达出击命令,而就在此刻,实际上,一连和三连已经投入战斗了,站在“野猪”式重型坦克附近,也可以听见炮击的声音。
    章明志是听不见外头的炮击声的,但是他可以直接通过耳机得到战场的信息,根据他的分析,他认为,此刻英军已经意识到可能陷入了伏击圈,后方的炮兵正在向西转移阵地,看样子是打算对前方陷入苦战的坦克部队进行炮火支援,而英军的步兵也离开了卡车,正以散兵队形冲过那片干涸已久的湖床,向干河床这边扑来。
    或许,是“野猪”们出击的时候了,但是上级却仍然没有向二连下达进攻命令,这使章明志有些着急。
    终于,一分钟之后,耳机里传来了第六装甲师师长田苗的口头命令。
    “二连,出击”
    这道口头命令非常简单,但是在章明志这样的车长听来,却是相当的让人兴奋。
    “二连,出击”
    连长重复了一遍命令,而在此之前,章明志就已经下559号坦克的驾驶员下达了命令。
    “加大油门,冲出去冲出去”
    听到车长命令,驾驶员猛的一踩坦克油门,再一踩离合器,这辆沉重的重型坦克猛然向前一蹿,将章明志向后一甩。
    章明志用手紧紧握住车长潜望镜的把手,同时向弹药手下达了命令。
    “钨芯穿甲弹准备”
    “咣啷”
    “钨芯穿甲弹装填完毕”
    弹药手麻利的将一颗钨芯穿甲弹装填进了炮膛,相比“灰狼”式坦克使用的75毫米钨芯穿甲弹,“野猪”式重型坦克使用的这种105毫米钨芯穿甲弹的威力更强,章明志的盘算就是,不管英军的重型坦克的装甲到底有多皮实,559号车必须首发命中,而且必须确保首发击穿
    树林距离英军通过的那条公路的直线距离是九百公尺,在这个距离上用普通坦克炮弹确实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用钨芯穿甲弹就不同了。
    在战斗开始之前,二连的官兵们已经用斧头和钢锯在树林中清理出了两条通道,所以,当出击命令下达之后,这六辆“野猪”式重型坦克就分成两组,迅速冲出了树林,只用了不到二十秒钟,就已经在树林的北边开阔地上呈扇形展开了战斗队形。
    章明志指挥的559号车就位于二连战斗队形的最左侧,而且他很快就听到了连长的命令。
    “各车自由开火各车自由开火”
    现在距离太远,虽然连长早早的就下达了各车自由开火的命令,但是所有的车长都不约而同的决定靠近一些再开火,毕竟距离太远,很难保证首发命中。
    “最大速度”
    章明志向驾驶员喊了一声,同时继续用那具车长潜望镜搜索目标,而此刻,那些英军的中型坦克和轻型坦克已经开到西边去了,潜望镜的目镜里只有英军的重型坦克纵队,以及跟在坦克部队后头的英军步兵,现在的英军步兵已经呈散兵队形散开,正在通过干河床。
    坦克里的视野不佳,英军坦克部队指挥官没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从侧翼冲上来的中国重型坦克,但是英军的步兵却在第一时间发现了从那片树林中冲出来的中国重型坦克,英军步兵指挥官立即通过无线电台将这一情况告之了前头的英军重型坦克指挥官,而直到二十秒钟之后,英军的重型坦克才对此做出反应。
    英军重型坦克部队指挥官的反应非常直接,那就是全体转向,将坦克的车首由正西转向正南,正对那片树林,与从树林那边冲过来的中国重型坦克进行正面较量。
    看到那十几辆英军重型坦克调转车头,向己方部队扑来,包括章明志在内,二连的所有车长都有些兴奋,他们巴不得正面较量一番,看看谁的装甲更厚,谁的火力更强。
    “轰”
    “轰”
    英军坦克首先开火,一些122毫米的高爆榴弹落到了二连冲击通道的前方开阔地上,爆炸开来,硝烟裹挟着弹片横扫一切,并在那干燥的沙质地面上留下一些弹坑,但是就凭这些弹坑是无法阻止中国重型坦克的快速冲击的,在“吼叫”式柴油机的怒吼下,中国坦克卷着滚滚沙尘而来,如同一群扑向北方的猛兽,让数百公尺之外的英军官兵目瞪口呆。
    现在,559号坦克已经冲到了距离英军坦克纵队不到七百公尺的地方了,这个距离已经足够开火了。
    “停车”
    章明志突然喊叫一声,驾驶员立即跟着命令行动,五秒钟不到,这辆原本高速冲击的重型坦克就已经完全停了下来,对于这个时代的坦克而言,要想打得准,必须先停车,然后再开炮,不然的话,谁也不知道炮弹会飞到什么地方去。
    “选好目标就开火不必等我的命令”
    在坦克停下之前,章明志就向炮手下达了命令。
    “哒哒哒……哒哒哒……”
    电动马达旋转着炮塔,在这有节奏的马达声中,559号坦克的炮手已经迅速锁定了目标,为了保证首发命中,他选择了一辆T28/1937式重型坦克的车体正面为瞄准点,而瞄准的十字线就稳稳的押在那两座副炮塔之间。
    “嗵”
    那门105毫米的坦克炮向后猛的一缩,这辆“野猪”式重型坦克发射的第一颗炮弹就这样飞出了炮管,以极高的速度扑向一辆英军重型坦克,并在两秒钟之内击中了目标。
    这颗钨芯穿甲弹准确的击中了那辆英军重型坦克的车体正面装甲,并贯穿了装甲板,仅仅五秒钟后,那辆T28/1937式重型坦克就停了下来。
    通过车长潜望镜,章明志可以清楚的看到,那辆T28/1937式重型坦克的顶盖部位开始冒出黑烟,显然,这颗钨芯穿甲弹不仅击穿了车体正面装甲板,而且也贯穿了坦克后部的发动机,并破坏了发动机,使那辆坦克失去了动力,发动机的废气迅速灌满坦克乘员舱。
    在满是废气的坦克里乘员是呆不了多长时间的,很快,那辆失去战斗力的英军重型坦克的顶盖被掀起,受伤的英军坦克兵必须立即撤离他们的坦克。
    此时,交战双方之间的距离已经拉近到了五百公尺,但是英军坦克仍在冲击,试图尽量靠近中国坦克,以便充分发挥那些57毫米反坦克炮的战术价值。
第1109章 鏖战
    迎面而来的英军T28/1937式重型坦克仍在全速行驶,车长潜望镜里,那些英军重型坦克的轮廓越来越大,章明志很清楚英军坦克指挥官的意图是什么,看起来对方也知道,T28/1937式重型坦克的那门122毫米榴弹炮绝对无法击穿对面的中国重型坦克。
    就在章明志观察那辆被重创的英军重型坦克时,第二个目标,并立即开了火,这颗钨芯穿甲弹再次准确命中目标,只是这一次击中的是一辆T28/1937式重型坦克的主炮塔,并没有立即使那辆英军坦克停下来。
    “更换工事破坏弹”
    章明志果断决定更换炮弹,因为根据他的观察,钨芯穿甲弹的威力过剩,有些浪费,所以,他想试试那种“工事破坏弹”,这是一种半穿甲弹,炮弹弹头的后部有少量炸药,它的主要用途是破坏坚固工事,但是也可以对付一下近距离的敌方坦克,由于炮弹有少量炸药,一旦击穿坦克装甲,造成的破坏比普通穿甲弹大许多。
    “咣啷”
    弹药手迅速装填了炮弹,接着,炮手迅速选择了目标,然后就将这颗工事破坏弹打了出去。
    炮弹准确的命中了一辆T28/1937式坦克,击中了车体正面,但是没有贯穿,而是弹了开去。
    “钨芯穿甲弹”
    章明志咆哮着,他很恼火,因为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苏联工厂制造的重型坦克的装甲厚度。
    “嗵”
    一颗钨芯穿甲弹飞出了“野猪”式的炮管,并命中了一辆英军重型坦克的车体正面装甲,洞穿装甲板,并在那上头留下一个明显的圆孔。
    现在,双方的交战距离已经拉近到不足四百公尺,英军的重型坦克也全部停止了冲击,开始用车上的122毫米榴弹炮猛轰中国坦克,与此同时,那些57毫米的反坦克炮也开始向中国的重型坦克倾泄弹雨。
    毫无疑问,现场出现了一种古怪的景象,交战双方的坦克就那么各自停在干燥的沙土地上,互相比赛谁的炮弹更厉害,谁的装甲更厚。
    如果军事家看到这现场的一幕,他肯定会想起前膛枪时代的步兵战术,当时,交战双方的步兵们就是这么面对面排着队向敌方队列开火射击的,那是因为当时的步枪精度不高,而且射程不远。
    现在,轮到坦克部队玩这种“排队枪毙”的战术了,这是因为坦克炮无法在行进间准确射击,或许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战术也终将被抛弃。
    陆军的战术或许就是这样演变的吧,技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