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耕春说完,向跪着地王捕头望了过去。
    “长官如何吩咐,小人便如何去办。”王捕头确实已没了别的选择。
    “天很快就黑了,集合队伍,咱们马上出击。”
    柳耕春看了看表,站上桌子,冲着那帮酒客抱了抱拳,说道:“委屈诸位一下,现在哪里也不许去,等咱们走了之后,诸位就可以自由行动了。”
    特战营留下几个战士守在旅店附近的道路上,以防走漏消息。
    朱大牛命令战士剥了那班衙役的衣服、帽子,众人换上,扮做官差模样,由王捕头领着,押解着几十个腰别短枪地“人犯”向铜梁县城走去。
    离开旅店之前,朱营长特意留下一些传单,鼓励这些马帮贩子一起革命,就连那旅店的掌柜、伙计也领教了一番革命教诲。
    “这革命就那么简单?王捕头平时不是挺风光的么,怎么叫人拿枪一指就蔫了?”
    拿着革命军的革命传单,旅店的掌柜百思不得其解。
    ……
    当晚入夜之后,铜梁城里传来密集枪声,团防局、县衙均被人点燃,大火熊熊,映红了半座城,混乱持续了整整一夜,次日天亮之后才恢复平静,虽然官府拼命弹压,可消息还是迅速传遍全城。
    一支不知从什么地方开来的队伍混进了铜梁城,不仅打开县狱释放了数百名囚犯,而且还火烧县衙、团防局,然后用炸弹炸开了城门,裹抰着那些囚犯冲出城去,走地时候还将存放在团防局里的数百杆洋枪洗劫一空,混乱中铜梁县令和县丞的脑袋被人挂上了城门,而那几颗原本悬挂在那里的建探子的人头则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是根据那支队伍抛洒在街道上地传单的落款,人们才知道了那支队伍的身份:共和军。
    “共和军杀来了!”
    流言不径而走,人心更是惶惶,几天之后,一支队伍扛着红旗开到城下,架起一门土炮,扬言攻城,铜梁署理县令立刻扔了顶戴,命人在城头竖起一面红旗,宣布铜梁易帜,欢迎革命军进城。
    革命军进城之后,城里地百姓这才得知,这支队伍根本不是正牌的革命军,纯粹就是由会党、马帮、袍哥组成地一支滥队伍,人数不过区区一千多人,而领头的那位“司令”只是乡间一间小旅店地掌柜,至于他手下的那些管带、队官,许多人都是在他店里投宿的马帮贩子、袍哥人家。
    这位掌柜司令在城里风光了几天之后,清军的反击部队就杀到了城下,毫无意外的,这支只有土炮的革命军战败了,于是铜梁县城再次易手,城头飘扬起了龙旗,至于司令和他的那些部下们,则在兵败的第一时间带着那位反正的署理县令逃走了。
    铜梁城的革命戏并不是孤立上演的,实际上,在同一时期,重庆府的各县、各州均生了同样的“革命”,在重庆光复的激励下,五花八门的革命政府在各地建立起来,只不过有的旋即倒台,而有的则幸运的坚持到了共和军部队赶到。
    或许,这就是革命时代最好的注脚吧。
第154章 战局
    中春来早,相比北方,四川温暖湿润,冬天来的迟,早,当北国还是满目萧瑟的时候,四川已是一片青翠,尤其是川南一带,唐朝的时候这里可是荔枝的产地之一,虽然现在气候已比唐朝冷了许多,荔枝林早已消失,但气温仍是比其它地方高得多。
    刚刚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重庆已在初春的暖风中苏醒过来,江边的垂柳、桑树正卖力的抽着嫩芽,远处的江面上几艘帆船扬帆而行,向下游缓缓驶去。
    几艘蒸汽船停在朝天门码头,都抛了双锚,但烟k;里却在冒出淡淡黑烟,为这座古老的山城增添了一丝工业化色彩,船尾飘扬的那几面铁血共和旗表明,它们隶属于共和军辎重部队。
    作为这支革命军队的缔造,总司令赵北就住在那艘代用小炮舰“楚甲”号上,像当初住在巡洋舰“海琛”号上时一样,这艘小军舰就是现在共和军的总司令部所在,当然,关于总司令的驻跸地点,这属于军事机密,只有极少数高级军官知道,重庆的百姓们大都以为赵总司令现在正住在知府衙门呢。
    天还没亮时赵北就已起床了,在甲板上跟着警卫营长田劲夫打了一阵长拳,活动了一下筋骨,吃过早饭之后,便又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工作当中,继续为中国的强盛出谋划策,指点江山。
    重庆光复之后,西征的军事行动可以说已告一段落,部队连续出击,急需休整,军需物资也需要补充,伤兵要送回湖北,新兵要及时补充到部队中去,而且经过前期战斗,总参谋部全体成员一致认为,当初制定的一个月平定四川的计划过于乐观,四川清军仍有一些战斗力,而且赵尔巽顽抗到底的企图没有改变,战争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为适应长期作战,共和军需要更改作战计划和行军方向,正好可以趁着在重庆一带休整的时机调整一下部队的序列,另外再从湖北调一个步兵师入川增援,增强西征军实力,争取尽快结束四川军事行动。
    除了军事之外,民政工作也不能马虎,方经大战,川东、川南一片混乱,各地会党虽然举着共和旗号,但不能指望这些江湖好汉能够承担起建设共和的重担,各地军政分府必须尽快消化完毕,该收编地收编,该遣散的遣散,绝不能眼睁睁看着四川成为袍哥天下,目前最要紧的事情就是从湖北调集民政官员和后备干部,来四川指导民政工作,还必须召集四川的开明士绅,将立宪派争取过来,尽快稳定四川局势,恢复正常工商业秩序,而且春耕已近,农业生产的组织和保护也必须立刻提上议事日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的事情可不能有半点疏忽。
    诸般事务千头万絮,赵北都要一一过问,这倒不是他不放心部下,而是在他看来,由一个穿越来指导工作,能够少走许多弯路,现在留给中国的时间不多了,没有太多机会可供错过,还是直接借鉴一下后世的经验比较稳妥,论超越时代地眼光,赵北自问这个世界没有几个人能超过他。
    码在案头的公文四指多厚,都是事先由参谋们整理过的,对公务的处理意见也都用黑笔写在公文上,只要赵北拿红笔一批准,盖上大印,就可以交下去执行了,这种公务处理流程倒是有些像清朝的批红制度,只不过没有那么正式而已。曾有人提醒过赵北,让他尽快组建一个幕僚班子,协助处理公文,赵北也颇有此意,但一直没有合适地人选,黎元洪曾推荐他的幕客饶汉祥出面帮总司令组织这个班子,饶汉祥骈体文写得不错,但思维太陈旧,不是新时代需要的人才,而且还有大烟瘾,实在不适合做幕僚长,现在武汉那边正在公开招考公务员,赵北打算等考试结果出来,从中挑选一批具有新思想地年轻人充实幕僚班子,再从干部培训学校挑几个优秀学员,组建一个“侍从室”,协助自己工作。
    处理完了政务,赵北又拿起一份刚送来的军情简报浏览,这是参谋部连夜赶制出来的,不仅记载了四川的清军动向,而且也兼顾着湖北等地地局势。
    现在建国战争已经爆。无论是北洋军还是共和军。都进展顺利。北洋军甚至已攻克了山西省垣太原。北方地乱局很快就会结束。赵北可不希望北洋军顺手牵羊黑了他地共和军。所以。这几日来格外关注北方局势。但遗憾地是。目前总参谋部地军事情报部门缺乏基层情报人员。无法直接从北方获得准确情报。多数关于北洋军动向地情报都是从在华出版地中外报纸上摘录地。没人能够保证这当中地情报都是正确地。因此处理起来必须小心谨慎。不能轻易下定论。一切都要靠总司令拿主意。
    但历史已随着赵北地穿越而生了很大变化
    事情赵北也拿不定主意。现在地袁世凯虽然被推举为统。但无论是同盟会还是光复会。都很不甘心。尤其是光复会。前几天还特意拍了几封电报。试探赵北地态度。显然。他们地倒袁念头尚未完全消散。毕竟现在光复会声势不比同盟会差。不仅统治着浙江和江苏部分地区。而且在名义上。湖北也是光复会地势力范围。共和军战斗力更是居南方革命军之冠。足以与袁世凯地北洋军分庭抗礼。也难怪光复会仍不买袁世凯地帐。不过这也导致会中出现裂痕。部分会员已倒向袁世凯。这对光复会是很不利地。
    赵北并不关心同盟会与光复会地合并传闻。也无心插手光复会与袁世凯地勾心斗角。扶持袁世凯上位是他一贯地主张。这是阳谋。未必能让别人理解。他也没有兴趣与人辩论。对于一个正在向实力派军阀方向努力地人来说。军权才是最重要地。只要掌握了军队。一切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历史只给那些强机会。
    与北方和四川地军事进展顺利相对照。由同盟会和光复会武装为基干组成地南征大军却是进军不顺。由于两个革命组织之间不断。明争暗斗。导致军队士气不振。配合不利。虽然已经借道广东杀到了广西。但面对云贵总督锡良招安地那些土匪、土司武装。竟然没有取得一次决定性地胜利。前不久甚至还在桂林城下吃了一个大败仗。兵员武器损失颇重。基本上已无力进攻。光复会拍电报给赵北。除了在袁世凯地问题上继续试探之外。还有一事。就是向湖北方面请求武器援助。因为袁世凯答应过地军火辎重迟迟不到位。这也是南征大军初战失利地一个重要原因。
    对此请求。赵北有些左右为难。汉阳兵工厂虽然全力开工生产枪炮。产量已到顶点。但仍不能满足共和军地需要。原料地匮乏仍然困绕着兵工厂。那位信诚商业储蓄银行地老板邹廷弼虽然答应动用商业关系为兵工厂筹措原料。但他走私到汉地兵工原料数量有限。而且以钢材居多。实在不能满足兵工厂地原料需求。所以。目前地兵工厂原料来源仍然主要依靠租界地那些外国商人。除此之外。兵工厂督办刘庆恩正在想办法用土法熬硝。现在列强虽然对袁世凯上位很满意。但是并没有立即承认共和临时政府。只有袁世凯才能得到他们秘密资助地军火。南方革命派却连一颗子弹也得不到。一切都要自己想办法。汉阳兵工厂是革命势力手中唯一可以直接控制地大型兵工厂。也难怪光复会第一时间就想到向赵北求援。
    考虑到南征军可以有效牵制锡良的军队,保护贵州革命势力的后方,为共和军袭占四川保驾护航,赵北还是决定对南征军进行必要的军火援助,一封电报拍回武汉,五千杆各式步枪和五十门迫击炮就直接从兵工厂码头装上蒸汽船,由炮舰“楚观”号护送,运往光复会大本营杭州。对于赵北的慷慨,同盟会与光复会均感激之至,不过随后,他们之间就这批武器的分配问题再次生,当然,那就不是赵北能够插手的了。
    军情简报上除了同盟会与光复会的“报战”之外,还有一个情况引起赵北的警觉,一支日本舰队已经在长江中游一带游弋,打着“保护各国商人权益”的幌子鬼鬼祟祟,不知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想起自己在钢铁厂问题上与日本结下的梁子,赵北不得不提高警惕,电令留守武汉的吴振汉严密监视长江下游动静,“海琛”号也要进入战斗值班状态,一旦列强武装挑衅,立即予以坚决回击,绝不能示弱。
    长江流域虽然被英国视为禁脔,不容他国染指,但考虑到日本与英国是军事同盟国,并不能排除他们采取联合行动的可能,毕竟,列强满意的代理人是袁世凯,而不是具有强烈国家主义立场的共和军,而且袁世凯也是省油的灯,仇视革命势力的态度是被历史证明了的,对此,共和军必须提高警惕。
    作为共和军的缔造和实际领导人,赵北觉得自己有义务将这支军队打造为一支敢与列强作战的军队,为此,他亲自主持编写的《中国近代屈辱史》已经完成初稿,按照他的设想,这本历史通俗读物将成为共和军所有官兵必修的教材,要通过对历史的讲述揭示近代中国的苦难历程,要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不打倒旧势力、不驱逐列强,中国就毫无崛起的希望,这本教材将成为共和军的精神食粮,同时也是共和军战斗意志的来源之一。
    军队是需要思想的,这个思想必须也只能由总司令灌输,而且也必须为总司令服务。
第155章 掮客(上)
    完了军情简报,赵北伸了个懒腰,提起暖水瓶倒了杯为共和军的总司令、湖北王,目前他还没有一个仆人,光复武汉的时候,一些前清官员为了巴结总司令,特意派去一些机灵的仆人伺候,但都被赵北婉言谢绝。
    作为革命军的领导人,有必要以身作则,不然,靠什么去约束部下?革命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没到享受生活的时候,现在应该提倡的是清教徒般的生活方式。
    这些自己动手就能解决的事情还是自己动手的好,就不必麻烦卫兵了。
    端着开水,研究了一下挂在舱壁上的军用地图,放松了神经之后,赵北又坐回桌前,拿起一份川军整编报告研究起来。
    现在重庆攻克,川东地区基本上已经完成光复,大批原清军部队加入革命军队,这些部队中有战斗力的不多,用来弹压地面凑合,但打仗就不能指望了。考虑到共和军的主力部队在西征结束后将大部调回湖北,保卫根据地,这四川就必须就地编练一支可靠的部队,作为总司令的铁拳震慑全川。
    现在共和军共编练了五个步兵师,入川作战的有两个师,再加上即将入川的第一师,就是三个师的部队,但这是主力部队,不能长期驻守四川,前段时间总参谋部已将一个山地旅组建完毕,只等武器从武汉运到便算正式成军了,但仅靠这个旅是无法保证对四川的控制的。
    赵北打算在四川就地编练至少两个步兵师,士兵征募四川本地人,军官从湖北部队里抽调一部分,再从四川的军事学校中挑选一些人,至于所需军费,只能先从湖北财政里拨给,等将来四川全省财政清理工作完成,就由四川财政支撑,考虑到目前的财政状况,这两个新编练的步兵师只能是乙种师,不指望他们能够立即出川作战,但至少要能控制住四川的实力派。
    部队的编练不是招募些士兵就能完成的,武器地补给、军官的挑选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后,部队扩充得越快,军官的缺口就越大,一支没有合格的军官的部队就是摆设,这一点赵北坚信,所以他现在并不打算像袁世凯那样将部队人数成倍的扩充,在他看来,与其拼凑乌合之众,还不如把有限的军费投入到装备的更新上,用同样的兵力投射出更强地火力。
    与此同时,革命卫队也必须缩减规模,虽然这支部队军饷极其微薄,但人吃马嚼也是消耗,人数太多反而不利于控制部队,革命卫队的兵力应该与共和军正规部队持平,这或许是部队战斗力和财政压力之间最好的平衡点。
    研究完毕,赵北在部队编练计划上签了字,摸出挂表看了看时间,穿上军大衣,检查了一下手枪,然后拉开舱门,面无表情的走出舱室。
    “敬礼!”
    站在舱外地几个卫兵急忙立正敬礼。
    “将这些文件送到总参谋部。”
    赵北看着一名值班参谋。指了指身后地船舱。然后带着两名卫兵走上甲板。顺着跳板上了码头。老远望见田劲夫正在集合警卫营操练。自从上次被特战营“偷袭”之后。田劲夫就憋住了劲。每天亲自督促手下士兵训练。誓言要将面子找回来。
    见总司令走来。田劲夫几步跑上来。立正敬礼。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