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坚刚坐下来准备看书,门口传来一阵吵闹声。他奇怪地站起来,要知道自从他在门口立下那个碑帖,就没有人在他家门口喧哗过。
    他来到门口,看到众人正指责一个青年。
    众人看到他走了出来,纷纷对他说道:“你看,你把石相公惊动了。”
    那个青年官员见到他后,也不行礼,却大声指着外面快要成为街市的大小摊子,说道:“石相公,何德何能,使门庭若市?”
    石坚差一点让他这一句噎死,他心想:你以为我想这样啊?
    他抬起头来看着这个青年官员,看到他气宇轩昂,虽然通过他身上官服,知道他只是一个小官,可是他气度不凡。
    石坚可是连皇帝封的龙图阁侍制都辞退了,这些围观的人那把这个小官放在眼里,听到这个青年官员的问话,又开始斥责起来。
    石坚一挥让他们安静下来。他问道:“不知这位大人尊姓大名,前来有何贵干指教?”
    现在石坚虽辞退了龙图阁侍制,可只是一个平民身份,他不得不称呼这个青年为大人。
    那个青年官员不亢不卑地答道:“下官姓范,字希文,现任集节军节度推官。”
    范希文?范仲淹?石坚想到自己剽窃的《岳阳楼记》,不由小脸一红。他连忙说:“原来是希文兄,快快有请。”
    说着殷勤地将范仲淹向屋里请。
    谁知范仲淹在屋外没有动身,他疑惑地望着这个少年,问道:“石相公,居然也知道下官的名字?”
    是啊,他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幕僚官,这个少年可名震中外(中原的中,外邦的外),上得皇帝欢心,大臣交口称赞;下得黎民百姓传扬。他怎能知道自己的?
    石坚有口难言,心想我怎能不知道你。我还抄了你最拿手的一篇文章。他一拱手说道:“小子听过大前年圣上到亳州朝拜太清宫,车队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人们争先恐后观看圣上风采,唯独大人闭门不出。有同学喊大人前去,大人却说‘将来见不晚。’最怜大人与小子一样,小子止有一祖,阁下止有一母。”
    这时观看的人明白过来了,小神童是犯了怜悯心,就象他为那个杨公公作词一样,是对这个青年小官同情,才对他这样客气。他们哪里知道,石坚对范仲淹一是羞愧,二是真正尊重。在整个宋朝,单气节,北宋是范仲淹,南宋是文天祥。范仲淹一生胸怀大志,可仕途坎坷,还遭到小人陷害,但他没有怨言,进退自如。可以说他才配得上士大夫这个称呼,这一点连寇准以及后来的司马光、王安石、苏东坡都比不上,唯独只有欧阳修才能勉强相比。
    范仲淹哪里知道自己以后的故事,他和别人一样,以为这个少年犯了怜悯心,现在大宋整个国家的百姓都知道这对祖孙心肠好,老太太买了田不收佃农的租子,反而掏钱出来倒贴。少年更为老百姓有个好收成,翻遍书籍,找载种方法和种子,竟然向海客行三个大礼。
    石坚将范仲淹引进屋子,红鸢和绿萼好奇地看着这个青年,自己少爷一向眼高,从来不主动巴结别人,居然对这个小官这么客气,他是什么来历?
    不过好奇归好奇,客人来了,她们得准备茶水。谁知道石坚抢过茶壶,亲自给范仲淹倒茶。
    这下让外面观看的人全跌倒在地。从石坚进入这个新居后,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石坚给什么人倒过茶,连朝中来宣旨的公公也不行,就凭这一点可以想像明天这个官员名声就会扬于大宋。
    然后石坚才不徐不疾地说道:“小子只是作了几首小词,这外面的壮况也是非小子所愿。希文指责十分正确,小子何敢担当此声名,这才是小子数拒圣上圣旨的原因。”
    说到这里,石坚一摊手说:“可外面的情况,叫小子也无可奈何。只是希文兄不远千里,来到和州,不知对小子有何赐教?”
    大大们,宋朝初期几个忠臣基本都死于贬所,甚是可怜,在本书中小弟我想他们能有一个好的生命收尾,不知大大们同意不同意?同意在品中叫一声,
第三十三章 交谈
    范仲淹正色道:“石相公在写给寇相的信中说朝堂之上多一正梁,则大宋之大厦稳固,少一正梁则大宋之大厦则不牢。石相公得尽天下之精华,受尽上之君王大臣,下之黎民百姓宠爱。”
    说道这里,他才气过人,可也和陶知州一样郁闷,要知道他是在对一个九岁的黄毛小子说这番义正词严的话,想到和州陶知州曾说这个小神童得尽天下八分才气,八分钟灵慧秀,八分聪明智慧,如果不亲眼所见还不震撼,但亲眼看到石坚一脸幼稚的相貌,但说着比大人还要沉稳的话,纵然是他,也怀疑是不是石坚真是文奎星下凡。
    范仲淹继续说道:“可是阁下临到自己时却让人大失所望。现在阁下得圣上欢心,正是入朝匡扶朝政之时,可石相公却窝在这里,沽名钓誉,推说自己才学不足。阁下才学真是不足乎?”
    他本来是听到这少年种种事迹,气极他有如此才华不为皇帝出力,一味隐居这里搞什么沽名钓誉,这才不远千里赶来,可看到石坚对他礼貌有加,责问语气平和了一点。
    外面的人也听到他这句话,是啊,难道小神童真的才学不足?那么整个大宋有几个才学不足?这个小官也太是胆大,竟然这样指责小神童,可想想觉得他话说得也有道理。
    石坚也不生气,微微一笑,说:“小子真是觉得才学不足,非所伪也。范大人请看。”
    石坚从书稿里抽出几本厚厚的书稿,范仲淹打开一看,见到上面书名有《格物学》、《格物猜想》、《格物千问》、《基础算术》、《中级算术》、《几何学》、《算术疑问》。他打开书稿一看,见到里面内容艰涩难懂,加上石坚又带着一些奇怪的符号,他看得就如同看天书一般。
    石坚说道:“这是小子写的几本书,现在都没有写完,范大人,你看到这《格物猜想》、《格物千问》、《算术疑问》,小子都还没有弄明白,而且小子发现小子仅打开了一扇窗户,连门也没进去,就有那么多问题没有弄懂,小子何敢自称拥有才学。”
    范仲淹对自己才华也颇为自信,不然他说不出我一定会在殿上见到圣上的话,那意思我一定会考中进士的。要知道多少举人才能中一个进士。他听到石坚说这几本书只是格物学和算学一些门边的东西,他不相信自己看不懂,他坐下来细细翻看,可他发觉石坚在跋文中说用了西方和大食一些简便文字代替了汉字,这样书写起来方便得多。他对照那些符号,翻看这几本书,可发觉除了《基础算术》外,其余几本书还是如同天书一般。
    石坚见到他在看书,悄然将他已经冷掉的茶水泼掉,又亲自给他斟上一杯热茶。这使外面的学子看了都眼热,这个范仲淹什么来历,竟然让小石相公如此对待?
    到了半晌,范仲淹才愧色地站起,说道:“石相公学识惊人,微官诚服了。”
    外面的学子一声长呼,心里对范仲淹都鄙视地想,吖,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竟敢和文奎星相比。
    石坚摇头道:“范大人不必夸奖小子,所谓学海无涯,小子真不也担当学识惊人这个词语。可小子敬佩的是大人的气节,通过小子获得的消息,单论气节,大人可堪称大宋第一。”
    这句话再次引起外面观看的人骚动,什么?这个小官竟是大宋第一气节的官员?
    范仲淹拱手道:“谢石相公夸耀,不过微官看到相公所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深有同感。下官虽然才学比不上石相公,可也能以此言为终身格言。”
    石坚心想,那本来就是你的格言,比起气节,我哪敢和你比。他说道:“真正说起栋梁之材,大人才是大宋之大才。不过阁下是对我产生了误会。小子闭门苦攻学问,因此才谢绝圣上好意,这只是其一。”
    刚说着,绿萼报陶知州求见。原来陶知州听到石坚打开大门接客,他也想看看让石坚如此看中的是什么人物。
    互相行礼之后,石坚说道:“陶知州来的正好,你们一道随小子到田间行走一趟。”
    说着将他们带到田间,他们看到这些农民不象往日在插秧,而将秧苗往田间抛,都大感奇怪。
    石坚将经过解释了一下,说道:“范大人,到朝堂做官,拿着国家丰厚的俸禄,自应当上扶君王,下安黎民。可是小子将才智用在农产上,使大宋田地丰收,人民衣食无忧,与到朝堂上做官效果何异。”
    说道这里,他比划了自己的身高,又比划了范仲淹的身高,又说道:“范大人,小子这年龄,终归太幼,人小言轻,在朝堂上又起何作用,与其到朝堂上博取虚名,不如在这乡间做点实事。”
    一席话终于将范仲淹说得震动,他在心里惊讶这少年胸怀天下,也赞叹他虽然年幼,但思想成熟老到。
    只是他看着这田间东倒西歪的秧苗,疑问道:“石相公,你这种方法管用不管用?”
    石坚自信的一笑,说:“范大人,这个请你尽管放心,如果不管用,第一个找小子算帐的是小子祖母。小子没有把握,不敢妄为。”
    听了他这样说,范仲淹和陶知州都微然一笑,他们知道这个少年孝顺,可那个老太太也是,要这个少年想什么让旱地长出庄稼的办法,这不是在为难人吗!
    石坚又想起真实历史上范仲淹发动的庆历新政,可后来也失败了。他和寇准、王安石一样,都怀着大志,但都犯了急天求成的毛病,不顾及实际种种势力矛盾,这也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为什么邓公会改革成功,他是一点点放,一点点试验,直到人民看到好处,才慢慢接受。这三人,寇准失之为骄急,王安石失之为骄固,范仲淹稍好一点,也是目标定得太大。
    于是他说道:“而且这样也有一个好处,成功了随之会传遍天下,失败了也就这方圆一片土地受损。如果小子在朝堂之上,一道命令而下,成功了固然使大宋受益。失败了那么后果不堪设想。纵然小子有点小聪明,可人无完人,物无完物,万一是小子疏忽,或者是什么地方没有想到,就会造成灾难。所以政事的改动,要小心翼翼,先试验,成功了再推广,这才是革治的关健。”
    一席话说得范仲淹心里惊疑不定,这个少年似乎看到了他内心的想法。
    石坚又拍了一下,身旁的青松说道:“大人之气度堪比这青松,峭然独立,纵使雪压枝头,青意也是葱绿一片。可大人不要忘了,别人和大人不一样,天下青松固然不少,可更多的是小草柳杨,只有等到春天来临,才迸出绿意。光靠这几棵青松不能迎来春天,而是万物复苏,才能说春天来到。”
    他说得很含蓄,他意思一件事物的改革,不能考虑自己的感受,也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只有各方面的利益不会受损,才能得到全面的推广。
    陶知州听了以为他只是随口发出感概,只有范仲淹听了若有所思,在回去的路上还在沉思。
    这时也到了吃中饭的时候,石坚招待了他们吃了中饭。范仲淹还不觉得,只有陶知州越发对他注目了。这个少年从搬到新居后,从没有给人倒过茶,更没有留下任何官员吃过饭。今天却为这个八品小官破了例。并且范仲淹离别时,石坚还将他送了很远。
    这件事也随着陶知州的奏折加上《三国》一起献在宋真宗的书案上。
    宋真宗愕然,这个范仲淹是何许人也,问了半天,文武百官居然连一个人也不知道。
    宋真宗想到那个神奇迹少年第一次看中的官员究竟是什么样子,于是下了圣旨,让范仲淹进京面圣。
第三十四章 效颦
    身为一个皇帝接见一个下属官员,这是常事。可这次范仲淹觐见皇帝却引起朝中无数大臣的属目。为啥?因为那个惹得无数风波的少年第一个看得起的官员,怎能不叫他们也想看看倒是什么样子。
    在真实历史上,范仲淹因为在地方上屡有贡献,才引起当局者关注,慢慢进入朝庭视野。石坚没有想到因为他这一略带欣赏略带惭愧的礼遇,却提前让范仲淹进入了开封。
    当这个只有八品不入流的小官进入垂拱殿,面对百官好奇的目光,他没有任何拘谨不安,依然神态自若,他大步来到宋真宗面前,跪下朗声说道:“微臣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看到他这副气度,宋真宗就有了七分欢喜,他说道:“爱卿平身。”
    然后和范仲淹交谈起来。越谈越觉得不可思异。因为无论谈到民事、军事、朝政,他都能对答如流。
    李迪在低下悄悄拽了寇准一把衣袖,说道:“寇大人,这个小子有你当年风范。”
    寇准得意抚须不语,不过他也奇怪,那个和州少年居然有如此眼光。
    这时范仲淹突然跪下,说:“请陛下恕微臣冒味,臣有一奏,启禀陛下。”
    “你且讲来。”
    于是范仲淹说出了十条建议。一是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二抑侥幸,即限制侥幸作官和升官的途径。三是精贡举,即严密贡举制度,把进士科重诗赋改为重策论。四是择长官。五是均公田。六是厚农桑。七是修武备。八是推恩信。九是重命令。十是减徭役。
    范仲淹长期生活在低层,知道民间的疾苦。他这时提出的十条奏议,还没有庆历初全面,可也比较仿佛。听到他这条十条建议,宋真宗和大臣们都面面相觑,这难道是物以类聚。那个和州小神童倒也罢了。这个小推官除了中了进士那天见过宋真宗,算起来他这是第一次以官员身份觐见皇帝,就用十条建议将满朝君臣轰得两眼直愣。
    可是他这十条陈奏都是事关重大,每施行一条,都将对大宋造成很大的震动,宋真宗也不敢说不还是说好。不过他爱这个范仲淹气态高昂,于是从命宦官赐座,说道:“你的话朕记在心里了,朕听说你在和州,那个石家少年对你十分礼遇,那个石家少年现在如何?”
    范仲淹心想什么记在心里,看来你也当成了耳边风,不过想到自己现在只是一个八品的小官,皇帝能听下去还没有生气将自己拉出去庭仗就不错了。他答道:“那个少年风采出众,单论才华。”
    他想到词是不用比了,自己无论怎么写也不会超过那在外面传唱的石坚的词作。可再想想他写的那几本艰涩的著作,他叹道:“微臣不及。单论气节,承蒙石家少年抬夸,”可他再想到自己兴冲冲地找他理论,可那个少年一直对自己礼遇,不但不生气,反而十分温和,脸上自始至终带着如同春风般的微笑,特别那一双明澈的眼睛想起来叫人就心折。他摇摇头,说:“臣自幼生活艰苦,也定下志向,可与他相比,还是远远不及。”
    他又想到石坚以八岁到九岁的年龄,就开始考虑天下苍生,如果以他的聪明才智,想要经营,就比如他造出那个神童烧,他可以拥有富贵的生活,但现在他全家依然挤在那四间房屋里,他又叹了一口气,说道:“论起忠君爱民,胸怀天下,怜悯苍生,微臣也不及。”
    宋真宗看到提起这个少年,这个骄傲的人也不得不低下头颅。
    他也是一脸向往,又是一脸苦恼,说:“朕也想看看那个少年,可他就是不奉旨,朕也无奈。”
    这次朝会结束后,宋真宗虽没有采纳范仲淹的建议,可任命他为礼部郎中兼秘阁校理。
    礼部郎中领礼乐、祭祀、朝会、宴享、学校、贡举之事。审订其中对的地方和错的地方,遇到庆会答谢,掌撰表文。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