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草头兵-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了幽州铁骑,众人也觉得有些头疼。按理说辽东军的骑兵也算是佼佼者,即便与突厥人的金狼军相对抗,也丝毫不落下风。但对上了罗艺的幽州铁骑,却是不由自主的有些胆怯。根据探马回报,论起战斗力而言,这幽州铁骑比起辽东军骑兵,只在其上不在其下。
    就在众人面面相觑时候,却听得一人笑呵呵的调侃道:“什么幽州铁骑,在我看来,也始终不过是血肉之躯,想灭掉倒也容易。”
    众人听到此言,都大吃了一惊,纷纷抬头望去,要看看这放大话的家伙是谁。但等到看清楚说话之人的面貌时,不禁哑然失笑,若说当世还有人敢如此放言的话,恐怕也必属此人无疑了,还真不能说是大话。
    此人正是老道士谢弘,辽东军的研究基地大总管。此时见众人热切的目光望了过来,却是理也不理,直接将头看向了杨戈,笑道:“总管大人,现在掌心雷已经可以大批量生产,若是临阵之际丢出数十个,不知道这幽州铁骑还能跑得起来么?”
    杨戈不禁哈哈大笑:“有道长在,何愁天下不平?对了,那火炮的研究如何了?”
    老道满脸的洋洋得意,方才的那些不耐烦已经一扫而空了。
    “哈哈,大人当初所提的想法果然厉害,如今这火炮炮筒再不复当日容易爆裂,炮弹轨迹也稳定了许多,目前已经制造出三门大炮,其中两门现在已经运到了北海郡,就等着大人过去查验即可。”
    在场众人听到掌心雷的名字,已经开始情不自禁的兴奋起来。此前在白江口水战时,辽东军水军已经试验过这新鲜玩意,据说效果极为犀利。若是用在列阵打仗上,自然事半而功倍。不过这玩意制作上却不是很容易,一场水战就消耗了大半,随后再也没有机会用上。
    如今听到老道说可以大批量生产,能拥有如此利器,加上辽东军悍勇的战斗力,还不是天下都能横着走了?
    至于说老道与杨戈口中所说的火炮,除了席中很少的几个高级将领以外,其余热却是首次听闻,更是心生好奇,纷纷窃窃私语打探究竟。不一会已是从众人的七嘴八舌中,得知了关于火炮的点点滴滴。虽然对火炮的威力还有些怀疑,但内心之激动,却是无以言表。有了这些大杀器,还有何人是我辽东军的对手?
    看着底下将领喜笑颜开的模样。杨戈高兴之余,却将脸上的笑容收敛住,等老道说完之后,沉着脸喝道:“诸位都是我辽东军的肱骨之臣,今日所谈皆为我辽东军机密大事,绝对不可泄露。若是有人胆敢泄露半句,哼哼,后果自负!”
    在场众人哪里还不明白此事的重要性,丝毫不敢怠慢,齐声答应下来,绝不会泄露分毫。

第323章 浑水摸鱼
    第章浑水摸鱼
    话题很快转到了李密窦建德等人先后称王的上面,众人的眼光再一次透漏出些许的兴奋。
    胡刀第一个便按捺不住,笑嘻嘻的站了出来:“大人,眼见得大隋朝气数将尽,群雄割据,不是什么总管大丞相,就是公爵王爷的,听起来好不热闹。我辽东军如今的势力,是不是也该适时称王了呢?”
    一言既出,顿时惹起了一番议论。不消说,自然都是异口同声的建议,希望杨戈称王,也好能摆明自己的态度,这对日后也是大有裨益的。
    不过,这其中,也是有些人并没像那些激进的将领们那般兴奋,等到大厅内的声音渐渐平静了许多后,魏征轻抚胡须,微笑道:“大人,依我看来,这称王之事,还是暂缓的好。此时杨广虽然不理朝政,但毕竟还是名义上的皇帝,大义摆在那里,我辽东军何苦去触这个霉头?”
    坐在他身边的房玄龄点了点头,附和道:“不错,魏大人言之有理。如今我辽东军要地盘有地盘,要人有人,没必要去争那个虚名,反而显得大人气度不够,的确有些不妥。”
    对面的一些将领犹自不服,还要争辩,杨戈咳嗽一声,制止了双方的争论。
    “诸位稍安勿躁。眼下我等还是大隋臣子,这称王之举太过招摇了,不妥。还是缓称王为佳。此事已决,日后绝不多言!”
    有了杨戈的定论,这称王不称王的事情也得到了解决。就在这时候,杜如晦突然说道:“大人,虽然缓称王,但有些工作却是可以提前做的。如今洛阳方向,隋军四处而来的援军与瓦岗军争斗不休,正陷入僵局之中。朝廷虽未征调我辽东军,但如此局面,何不浑水摸鱼?”
    “哦,何谓浑水摸鱼?”
    杨戈以及众人都被杜如晦所言提起了兴趣,大厅内顿时鸦雀无声。
    “大人,如今我辽东军兵强马壮,又无后顾之忧。何不派出一部人马,假借救援洛阳,实则将河南周边诸郡县纳入囊中。如此一来,等时机成熟,趁着洛阳打得不可开交之际,坐收渔翁之利?”
    杨戈点了点头,正想出口赞成,突然看到旁边的李靖微微摇头,似乎有话要说,就改口道:“药师兄,你有何高见?”
    李靖微微一笑,说道:“杜大人所言,的确言之有理。不过这乃是其一罢了,既然洛阳战斗正酣,我们辽东军除了浑水摸鱼之外,更应该将眼光放得更远一些。秦地山川形势坚固,秦王朝和西汉王朝都凭借此地完成帝王大业,乃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如今我辽东军虽然占据山东,但仅仅局限一地,旁边又有瓦岗军、平原军等虎视眈眈,并非一处好所在。李靖不才,愿意率兵一万,西上进攻长安城。若能一举攻克,大业可期也,然后再挥军东下。恐怕那时候洛阳守军与瓦岗也该有个结论了,东西夹击下,何愁河洛不平定?届时只需一纸文书,传檄天下罢了。如今,隋失其鹿,天下人无不争相取之,若不提早动手,恐怕旁人捷足先登,后悔晚矣。”
    李靖侃侃而言,寥寥数语将天下大势诉说的清清楚楚,众将领皆都点头称是。也有一些人还没看出其中蕴藏的含义,兀自在一旁分说理由,对李靖的说法不敢苟同。但是杨戈听后,却是悚然心惊,暗自埋怨自己这段时间真是犯傻了,居然连这一点都没想到。若不是昨日长安来人的话,自己还在沾沾自喜呢。这一点还真比不上李靖,对大局观的把握,果然不负战神之称谓。
    历史上的李渊,就是靠着这段时间,起兵西进,抢了潼关,占据了长安城,一举奠定了唐王朝的基础。若是自己再不抓紧,恐怕真要后悔终生了。想到这里,突然站起身,面对着众人惊疑的目光,已是开口说出了一番话。
    “众位,李将军与杜大人说的不错。时不我待,关陇乃是我必争之地,河南诸郡县也是重要的战略要地,不可不取。即日起,全军分为三部。我亲自率领大军两万,借助运河之便利,沿黄河西上,争取早日夺取潼关,也断了旁人的念想。王思晨,马上准备适合内陆河流的大小船只,交由乐进统领,护送我大军西上。
    李靖李将军,率领一部人马,星夜赶往河南,遵照杜大人所说,借机削弱双方实力,寻机鲸吞诸郡县为首要目标。
    王伯当王将军,率领剩下人马,护卫我山东全境,力保我大本营不失。
    至于辽东以及朝鲜半岛,则要拜托王大人与周大人了。不过如今中原乱象已成,正是缺人之际,回去后要招募新军,稍加训练后,即可由海路送到这里,再寻机增援关中。”
    众人轰然领命。不过还是有不少人感到不解,对于杨戈要亲自率军奔袭长安的举动,觉得有些冒失了。身为全军主帅,应该端坐大本营就好,何必亲身犯险?
    面对手下的质疑,杨戈也不多加解释,宣布完命令后,宣布散会。众人领命散去,各去准备不提。
    等所有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杨戈将胡刀与李靖留了下来,有些事情涉及机密,是不能当众说的。
    “大人,奔袭长安一事,还是请多加考虑考虑,还是让我去吧?”
    李靖忍不住提出建议,在他看来,这区区两万精兵,想要偷袭长安,也是颇有风险的。杨戈如此冒险,并不见的多妥当。但杨戈决心已定,笑呵呵的说道:“药师兄,有了这两万精兵,天下何处去不得?别忘了我们手中的利器。再说了,这两人人不过是个前哨罢了,等你们这边腾出手来,辽东援兵一到,陆续送往关中,自然更是无比的稳妥,放心就是。”
    李靖见他已经拿定了主意,也不多劝,询问留他们两人下来,还有何事?
    却见杨戈对着胡刀点点头,胡刀走了出去,再进来时候,身后又跟了两人,却是两个陌生人,从来没有见过。但这两人见到杨戈,却是无比的熟悉,口称将军。
    “这,这是?”
    杨戈呵呵一笑,向李靖介绍道:“李将军,这两位,便是李岩庆与刘弘基了。还不见过李将军!”
    李靖恍然大悟,明白了这两人的底细。这都是大人在洛阳的班底了,此时介绍给他,自然是存了对洛阳下手的打算。
    其实随着杨戈的权位日益显赫,他留在洛阳的郎将府早已是门庭若市了。世人皆知,朝堂上的红人杨戈,乃是当朝显贵裴世矩所青睐的人,而其在洛阳的代言人,却是明的暗的有两人。
    其中明面上的自然就是谢英超了,这家伙本就出身世家,一身长袖善舞能说会道的本事玩的异常熟络,在洛阳混的风生水起,很是给杨戈结下了不少关系。而另一人,自然便是费青奴了。这女人可不简单,短短几年里面,已是为杨戈积聚了偌大的一笔财富,除此之外,更是与李岩庆王二狗等人,借助洛水帮的便利,沿着运河两岸延伸出去,建了许多客栈酒楼,专为收集消息而用。而且,一旦有事发生,这沿途两岸的客栈酒楼里面的活计,也都是骁勇之士,拉出来都是正儿八经的能打之人,足有两三千人之多,关键时刻即能排上用场的。
    李靖听了李岩庆的介绍后,不禁暗自暗探不已。他根本没有想到,早在几年前,杨戈已经布下了这些后手,当真是大手笔。如今他带兵前往洛阳平叛,有了这些人的帮助,自然事半而功倍,无往而不利,不禁喜笑颜开。
    而另外一个大汉刘弘基的到来,却是解释了为什么杨戈一定要亲自前往长安了。早在一年多前,杨戈已经嘱咐洛阳方面,除了一些必要的东西人手以及暗中布置下的后手之外,其余人等,都跟着刘弘基到了老鹰嘴。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老鹰嘴已是渐渐有了一番气象,光是手下兵马已是拥有五六千人之多。但随着兵强马壮,随之而来的麻烦事却是不少。因为与洛阳相邻,这行迹上的隐藏就很是费了一番周折。
    正是基于此,在王伯当与费青奴的策划下,征得杨戈同意后,由刘弘基与李如硅两人,率领老鹰嘴的兵将,暗地里通过洛水帮众的掩护,一路西行,竟是到了秦岭一带,找到了新的落脚点。他们这些人,其中有部分都是从辽东而来的精锐老兵,所训练出来的兵马又岂能是当地土匪所能相抗衡的,只是数月不到,刘弘基李如硅带着人马已是打出了一片大大的地盘,收服了不少秦岭上的山匪,声势浩大,自号秦岭义军,竟是足有五万人之多。
    半个月前,刘弘基接到手下探子的消息,说在渭水一带,又多了一支义军。而这义军却与其他土匪不同,军纪甚严,其中为首之人还是个女子,号称红娘子,据说在这女子的统领下,这支娘子军战斗力很是强劲,手下也有几个能打的。
    刘弘基与李如硅听说之后,不免动了招降的念头。但还没等他们接触,对方已是主动登门拜访了。这一上门,两人才知道这娘子军的底细,不由得倒吸了口凉气,隐隐觉得事态有些严重了,这才让刘弘基亲自带了几人,星夜兼程赶了过来,面见杨戈亲自汇报详细情况。
    这红娘子不是旁人,却是杨戈的老熟人了,正是李渊的女儿:李秀娘。
    当日李秀娘遵照家里的意思,与杨戈断绝往来,不久后就与关陇世家子弟柴绍定下了婚约。两人尚未完婚,李秀娘却找了一些借口,回到了长安投奔叔父李神通,暂时在那里居住。柴绍虽然心中恼怒,但是却碍于李家的权势,不得不听命于李渊,一同来到了太原府。这也是无奈之举了,只能寄希望于过上两年,李秀娘心静下来之后,再谈婚事了。
    但没想到的是,事情变化的实在太快。仅仅一年不到,中原局势已经乱象呈现,各地义军此起彼伏,群雄割据也是趁势而起,都是存了有些异样的念头。当其时也,唐国公李渊手握重兵,自然不甘人后,自立旗帜前,却是暗中遣人到了洛阳长安,告知李家大小众人得知,赶紧逃命吧。若是晚走一步,恐怕就是落得砍头的下场。
    李建成李元吉两兄弟,接到消息后将阖家老少,丢在了河东老家,只身逃回了太原。待到李渊起兵后,地方官府将留下的李家老少,都押送回了长安,当中斩首示众。而李秀娘,也提早一步得到了消息。与叔父李神通一并逃到了户县,聚众起义。其中长安大侠史万宝等人纷纷响应,推举李秀娘为首领,
    此时关中变乱频频,西域商人何攀仁,拥兵近万。李秀娘派自己的家奴马三宝前去游说何攀仁,两军兵合一处,声势更胜。只是数月时间,义军首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人纷纷投靠了李秀娘李神通,兵锋所指,无不披靡,很快部众达到了七万人左右。在秦岭一带,也唯有刘弘基李如硅所率领的秦岭军能与之相提并论。
    听到刘弘基的描述之后,李靖胡刀等人面面相觑,竟不知关中如今也是如此之乱。秦岭军,娘子军,这恐怕就是两股最大的义军了,偏偏又分别以辽东军与太原军作为后盾。应该说,杨戈等人目前唯一占优的,就是对方根本不知道,这秦岭军居然根本就是杨戈的手下。但即便如此,若是李渊抢先一步拿下潼关,这可就难说了。所以,目前最为紧要的,自然就是要看看谁能抢先一步抢下潼关城。只要能抢下潼关,然后凭借着潼关天险,自然能将对方阻挡在关外,从而望关而兴叹了。
    事不宜迟,几个人又商量了许久,刘弘基连夜赶回秦岭,拖住娘子军的步伐,并暗中做好准备,时刻迎接杨戈大兵的到来。而杨戈等人,到了次日天亮后,即刻准备兵将。不出半日功夫,已是准备妥当,只待王思晨挑选好船只后,即刻就可启程。
    又过了一日,济河入海口处,从下营港过来的数十艘战船已是准备妥当。事情紧迫,杨戈先行只带了五千精兵,同时只有数百骑战马而已,并未携带太多的战马。他们这一路,也仅仅是作为前哨军而已。随后的日子,将会陆续不断的从水路增援而来。
    从济水一路西行,此时已是快要入夏的时节,水涨船势,一路顺风顺水,根本没有碰上丝毫的阻碍。当行进到平原郡的时候,却是迎头撞上了平原军的几艘小船,想来应当是过河刺探军情的。当下毫不客气,迎头撞了上去,小船四分五裂,根本当不起如此大船的撞击。
    杨戈从甲板上望过去,依稀还能看到不远处的岸边,似乎有军马走动的身影,不禁心中泛起了嘀咕,莫非窦建德还想对我辽东军有什么心思不成?哼,若是识得好歹还算好的,否则有王伯当的大军守候,定让尔等吃不了兜着走。
    大军行至济北郡,前面却是停了不少船只,上面影影绰绰的似乎有不少人在甲板上。杨戈不敢大意,让乐进发出号令,全军戒备准备迎战。不过等距离拉近之后,对面却是发来了旗语,听到汇报后,杨戈喜出望外,没想到,李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