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草头兵-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杜伏威,杨戈却是将其送到了长安,封为长乐侯,远离了江淮一带。同时却将其义子阚陵以及王雄涎大力提拔,分别授予左右卫府将军,辅佐单雄信程知节等人,率领军兵,对梁帝萧铣所辖地盘虎视眈眈。
    而此时,从巴蜀却是传来了消息。
    陈智略亲自赶往川蜀,面见当地土族首领谢龙羽,以及资阳太守窦轨等人,陈说利害关系。同时间,李孝恭也赶到了川蜀,以其三寸不烂之舌,意欲挑动川蜀与辽东军的关系。
    双方各施展手段,争取蜀人的支持。而此时,萧瑀亲自出马,凭借着自己的尊荣地位,以及与蜀人的良好关系,与汉阳太守冯盎联手,将蜀人收服。李孝恭含恨离去。
    巴蜀既定,后方再无忧患。杨戈的目光遂投向了梁帝萧铣的身上。
    萧铣自称帝后,声势冠于江南。遂迁都江陵,修复园庙,意图重现祖上之荣光。更是征辟了当地名士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令其执掌机密大事。
    此时辽东军与洛阳军还有李唐军队正在中原厮杀,根本无力顾及江南。梁国内诸将领各自凭借手中兵权,专横跋扈,造了不少杀孽。
    萧铣心生恐惧,怕五代故事重演,遂借口营农事项,将诸将领兵权要收归己有。当时梁朝大司马董景珍的胞弟担当将军之职,对萧铣收权心怀不满,在董景珍的授意下暗中谋反作乱,却被萧铣得到消息,派兵诛杀之。但董景珍当时在梁朝内势力很大,当时正镇守长沙郡,俨然一方诸侯。
    萧铣担心生变,遂修书一份,明言其胞弟之罪过与他无关,要召董景珍返回江陵。
    董景珍心中有鬼,哪里敢贸然回返,当即派人暗中勾连长安朝廷,准备归降辽东军。萧铣闻讯后,大惊失色,遂派遣手下大将张绣领兵攻打长沙。
    董景珍见张绣来势汹汹,规劝他不要听信他人谗言乱命,不如一并归降辽东军。
    张绣却是不为所动,强行进攻长沙城。董景珍与乱战之中兵溃,从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没想到刚杀出来,就被部下所杀,带了人头前往张绣处邀功请赏。
    张绣杀掉董景珍,被萧铣引为重臣,授予尚书令之职。张绣因此骄横无礼,对萧铣也阳奉阴违,**弄权。又找来了萧铣的愤恨,乘其不备,暗中设谋,将张绣杀害。
    董景珍张绣等大臣接连被杀,余者文武群臣无不战战兢兢,担心被萧铣杀害,于是很多人都开始有了异心,纷纷逃窜。萧铣却不以为戒,还是你行我素,肆意残杀大臣。是故,梁朝兵势愈加削弱,国力更见衰退。
    大业十五年,三月。
    隋朝大丞相杨戈命令汉阳太守冯盎与资阳太守窦轨,率领巴蜀军队从夔州出发,沿江而下;胡刀率领大军从襄州道,进逼梁国。而杨戈自己则亲率大军从扬州出发,缓缓往梁国而来。一时间,梁国上下已是人心惶惶。等待三路大军陆续逼进,江州总管盖彦举暗中联络辽东军,将所辖五州尽数献给了辽东军。
    萧铣闻讯后,勃然大怒,命令手下大将文士弘率兵出战。不过数天时间,梁军溃败,文士弘在乱军中被单雄信杀死。随即辽东军趁势击溃了梁军,就地投降者不计其数。
    杨戈颁布号令,凡主动投降者皆不予杀害。但若是负隅顽抗,则死不足惜。命令一出梁军上下, 更是没了抵抗的斗志,每日逃跑投降者数以百计,梁军将领自保不暇,也无暇顾及这些小事。梁军军纪大坏!
    而萧铣此时却犯了一个绝大的错误。原本梁国国内兵将也有约数十万之多,若是全部集结在一起,至少也能抵抗辽东军一阵子。但萧铣却在大战之初,并没下令召集各地兵马。结果等到杨戈大军逼近都城,萧铣身边所属兵马也只有寥寥数万之众。而其身边宿卫的兵士也只有近万人左右,根本无法抵挡来势汹汹的辽东军。
    萧铣情急之下,连连派遣心腹堵车梁国各处兵马前来救援,但因为路程遥远,根本来不及赶到。而此时萧铣引为倚靠的长江水军,却也出了问题。
    江南水路四通八达,舟楫便利,自然比起中原北地来说,要先进得多。而船厂之多,也是远远多于北方。但比起楚国林士弘来说,梁国的水军大多居于长江鄱阳湖等内陆湖中,并非那种大型海船。但其数量众多,比起辽东水军也不遑多让。从表面上看,似乎唯一无法匹敌的便是战船的规模大小上,远远落了下风。但萧铣等人却并不知道,此时辽东水军的战船之上,器械之利,却是举世无敌的。


第340章 杨戈称帝
    第340章 杨戈称帝
    早在萧铣称帝后不久,陆续投靠者络绎不绝,而其中就有不少昔日洛水帮之众。延至今日,这些人在萧铣水军当中已是有了一些地位。当得到消息,知道辽东军不日将围攻江陵后,纷纷与洛水帮王二狗李岩庆等人取得联系,暗中策划,准备将梁国水军一举拿下。
    等到王思晨率领水军主力到来后,这些内奸早就有所定计,暗中拖延时刻,等梁朝水军想出动时候,才赫然发觉已被辽东水军牢牢的堵住了出口,动弹不得。
    梁军水军统领见势不妙,想凭仗着船多,硬冲出去,但还没到跟前,已是听着一阵阵轰隆隆声响,从对面战船上喷出熊熊火焰,此外还有一些小型的圆滚滚的黑球状物体,被辽东军用船上抛石机投掷过来,到了这边甲板上,发出一声巨响,成群的散碎铁片呼啸着迸射开来,刹那间惨叫连连,死伤无数。
    就在这时,从后军中爆发出接二连三的吼叫厮杀声,旋即就听得后面有人高声喊叫道:“梁国灭亡在即,要想活命的,一起降了吧。”
    一石激起千层浪,旋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下手中兵器,跟随着一起喊着投降的声音。那领兵大将眼见大势已去,长叹一声,也放下了手中兵器,喝令全军,投降了辽东军。
    水军被拿下,萧铣顿时没有了任何可依赖的对象,迫于无奈下,率领文武百官,举着白旗出了城门,哀声道:“萧铣罪该万死,并非百姓之罪,还请各位将军莫要乱杀无辜。”
    杨戈不禁哈哈大笑,点指着萧铣斥道:“到了此刻,你想起了百姓的好处。这几年,梁国冰灵涂炭,民不聊生。你非但不能保境安民,还肆意妄为,滥杀无辜,今日还有甚么脸面说这话。至于甚么滥杀无辜,嘿嘿,你可曾听说过,我辽东军何时做过此等罪恶滔天的勾当?你还能有甚么话说?”
    萧铣被杨戈说的面红耳赤,却兀自嘴硬道:“隋帝无道,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我萧铣命运不济,被你等擒下。但我萧铣此心,敢比日月。无非没有这帝王之命罢了。”
    杨戈也不与他多说,直接吩咐下去,将他关押起来,择日解送长安。同时号令梁国各地郡县官吏,主动投降者既往不咎,若是负隅顽抗者,必格杀勿论。
    梁帝萧铣投降的消息一旦传开,梁国境内,大小官员无不俯首听命,投降了辽东军。
    但还是有一部分兵将,平日在地方上声名不佳,知道即便降了辽东军,恐怕也得不了好,索性将所属兵丁带到了楚国,投奔了楚帝林士弘。
    江淮被平定,随即梁国被灭,再加上巴蜀已定,短短半年多时间,江南局势已经截然不同。唯一还苟延残喘的也只剩下了楚帝林士弘,此时的楚国内早已经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心惶惶,军心浮动,不少文武官员心里都打着如何能体面投降的主意。
    而林士弘本人,此时也是左右为难。就在梁帝萧铣被困江陵之时,作为邻居的林士弘虽然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但面对虎狼一般的辽东军,还是畏惧不敢出兵。直至梁帝萧铣投降,梁国尽归辽东军后,林士弘才隐隐感到有些后悔不迭。
    此时辽东军声名显赫,林士弘又畏缩不前,不少楚国兵将就动了心思,尤其是靠近边境的那些守兵,纷纷与辽东军进行接洽,准备投降事宜。
    形势愈见恶化,林士弘再三考虑后,却并没有屈从于辽东军的淫威,反而是命令自己的弟弟,时任鄱阳王的林药师,率兵两万进攻循州,想稳定后方大本营,再图进取。
    但林药师大军才到了循州城外,就遭到了早已投靠辽东军的循州总管杨世略的顽强抵抗。一场乱战之后,林药师当场惨死,余下兵将群龙无首,大败而归。
    林药师惨死的消息传到后面,顿时引起军心浮动,全军震惊当场。偏偏这时候,屋漏逢阴雨,林士弘的心腹爱将,豫章守将王戎,率领部下献城投降了辽东军。不少郡县将领紧随其后,纷纷投效辽东军。
    不过两月有余,林士弘所统辖的大楚帝国,已是分崩离析,不再有往日之繁华景象。林士弘率领余下兵马,败走保安成山东(今江西安福东南)。
    袁州人得知林士弘来,受其鼓动,竟群起响应,希望他能重振军威。
    这时,林士弘曾秘密去过一次豫章,和王戎密商收拾旧部,重行起事大计。原来王戎投唐并非出於真心,而是为了保存实力,伺机再起。不料事机不密,被辽东军将领张善安侦知。
    张善安豺狼成性,马上发兵攻打豫章,王戎兵败被擒。
    林士弘回到安成不久,余部又被洪州总管若于则击破,兵马所剩无几。
    眼看大势已去,林土弘不胜悲愤,重病不起。
    大业十五年,十一月。
    林士弘重病不愈,死在了逃亡路上。身边兵将群龙无首,纷纷四散奔逃,大楚帝国烟消云散。
    江淮军杜伏威,主动归降,如今在长安纳福;
    梁帝萧铣,楚帝林士弘,都是江南豪杰之士,一朝际会风云起,创下了好大的一场局面。
    而如今,却是一个被关押在长安大牢之中,听候处置;另一个却是国破身死,病逝于逃亡路上。实在是让人叹息不止!
    江南既定,辽东军再没有了任何后顾之忧。天下之大,也就是偏居于北地一角的李唐军队还负隅顽抗,仗着有突厥人的支持,始终不肯归顺辽东军。
    所有人都以为辽东军必定会大军掉头北上,要将李唐连根拔起。却没想到的是,隋朝大丞相杨戈,这时候却没有下令攻伐李唐,而是即日起开始整顿江南兵马,并没有马上命令大军北上。
    而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一则传闻开始传播开来。最开始的时候,仅仅是在极少数人的耳边进出,但随着时日越久,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多,到了后来,全国上下,无论大江南北,街头巷尾处,已是到处纷纷传言。
    如今的隋朝大丞相杨戈,居然是杨氏宗室子弟!
    这消息一旦传开,便被人传得有鼻子有眼,再加上一些有心人的刻意推动下,杨戈的传奇经历更是被传的沸沸扬扬,甚至很多人都亲身出来作证,证实杨戈当日在辽东战场上,的确失忆了。究竟是什么出身,竟是连杨戈本人也不知晓。而最离奇的就是,从杨氏宗室之中,居然也爆出了一条消息,那就是当日杨氏宗室子弟中,的确有一支流落在外,据传其子弟正是投到了辽东军中。但自从辽东一战后,却是杳无音讯,没了踪迹。
    市井传言,所言究竟是真是假,此时已经都不太重要。关键的就是那雾中看花若有若无的感觉,再加上杨戈本人的经历的确称得上传奇,也迎合了众人追捧的心理。到了这时候,杨戈之名已是响彻了中原江南大地,风头之盛,一时无两。
    当然,也有一些不怎么和谐的声音。尤其是偏安与北地一角的李唐军,则是公开发表告示,声称杨戈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根本就是想谋夺杨氏大隋江山,偏偏又做出了此等假惺惺的举动,实在不能称之为光明磊落之举。至于什么杨氏宗室子弟,根本就是以讹传讹,无稽之谈。
    但这等言论,虽然是源自李唐,但不晓得片刻功夫,已是被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根本没能溅出一丝浪花出来,更别提会对杨戈造成任何的负面作用了。更有甚者,对李唐多加嘲讽,认为李唐早已登基为帝,却在这时候言说起大隋的八卦风云,颇为可笑。于是,过不多时,此种言论烟消云散,再也没留下一丝痕迹。
    到了此时,若是代皇帝杨侑还没有眼色的话,那可真是彻头彻尾的猪脑袋了。当听到传闻后,杨侑主动召集群臣,严明自己欲退位让贤,将皇位传与杨戈。
    文武群臣自然交口称赞,齐声附和代皇帝杨侑的英明之举。
    此时杨戈还在返程途中,接到杨侑旨意后,连忙上表推辞。如此三次后,杨戈终于点头答应,快马加鞭,率领亲军一路疾奔,回到了长安城。而同一时间,萧炎在萧瑀等人的护送下,也启程赶往长安。
    大业十六年,正月。
    代皇帝杨侑发布诏书,退位让贤,将皇位让给了大丞相杨戈。杨戈登基称帝,继承了煌煌大隋的基业,改国号为“中兴”。萧炎是为皇后,母仪天下。
    封杨侑为安乐王,世袭罔替。同时大赦天下,分封诸臣。
    封王猛为辽东王,建牙开府,继续负责移民等事项,同时兼顾北方草原防卫。
    封周文博为朝鲜王,建牙开府,致力于推行中原汉家文化,势必要让朝鲜半岛上诸多民族接受汉家文化,在其有生之年汉化,彻底成为汉家子孙。
    封萧瑀为内史令,执掌中书省;杜如晦为内史侍郎,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
    封裴寂为纳言,执掌门下省;房玄龄为门下侍郎。
    封长孙无忌与魏征,分别为尚书省左右仆射。
    同时各军队将领,也分别授予了十二卫府大将军之职,余下群臣,皆都有封赏,不一而论。
    中兴元年,四月初。
    大隋皇帝杨戈亲率大军,御驾亲征,率领大军三十万,驻扎在洛阳,择机准备北上,征伐最后的地方诸侯…唐王李渊。
    唐王李渊听到消息,也不敢怠慢,调集境内大军,约有十余万人,驻扎在黄河北岸,严防死守,要与大隋军队决一死战。而李渊所依赖的突厥人,经过这两年休养生息,也渐渐的恢复了一些生气。处罗可汗也与颉利可汗暂时消除了彼此之间的不合,竟是召集了草原上诸多部落的勇士,组成了大军十万,作为李唐的援军,在后面跃跃欲试。
    但是,让唐王李渊感到不满的却是幽州总管罗艺。尽管平日里对李渊很是尊重,但罗艺此人,却是生性狡猾,并不会轻易相信旁人,更别提是李唐军了。
    每次唐王李渊敦请罗艺到太原议事,都被其找了一些借口予以拒绝,而且在其境内各处驻扎有重兵,竟是隐隐对李唐军队有所防范。而这一次更是对李渊的命令不理不顾,置若罔闻。
    李渊对罗艺不满,由来已久,但身处大隋威压之下,却不得不容忍罗艺的嚣张跋扈。到了这时候,李渊心里明白,想让罗艺全军出动,拼了血本为他抵抗大隋军队,那基本上就是天方夜谭了。但只要幽州能保持中立,不让那些驻扎在辽东的大隋军队从后面包抄埋伏,对他李唐军来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于是,对罗艺的阳奉阴违,李渊也表现的十分大度,甚至为其准备了不少军械粮草,以期拉拢。
    但罗艺毕竟是罗艺,身处涿郡多年,手下精兵悍将,战斗力比起李唐军队来说,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没有泛起丝毫野心。这也不能怪他没有进取之心,而是幽州地面的形势让他也是束手无策,根本没有太多发挥的余地。
    北有突厥人时不时入境侵袭,南有王伯当大军虎视眈眈,西南方向,又要常常面对李唐军队的觊觎之心。而幽州一带,并不是什么富裕的地区,想养活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