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列侯-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信使吓的两条腿直打哆嗦:“左谷蠡王伏兵三万与弓卢水以南,大败五万乌桓军,击杀了乌桓王,生掳了乌桓太子。”
    “混账东西!该死的伊稚斜!你这是在与我为敌!”左贤王拎起信使,就像扔球似的投掷出去。
    几千里外,单于庭龙城。
    伊稚斜挑着乌桓王的首级在王帐下炫耀:“贪婪的乌桓人听说弓卢水有几百万只牛羊,果然带着五万大军杀出乌桓山,看到数不清的牛羊乌桓人的队形就散了,我率领的三万精骑从东南西南两面夹击,一举击溃了乌桓人的两翼,那个愚蠢的乌桓王还试图率领精兵绝地反击,被我一箭射中眉心当场死掉,乌桓王一死,乌桓军信大溃,乌桓的裨小王拼命逃跑,我为了留住乌桓太子的主力,才放走了大部,大单于请看,这就是乌桓太子。”
    被五花大绑的乌桓男子愤怒极了,只因为嘴巴被堵住说不出话来,他的眼神就一头像择人而噬的饿狼。
    军臣单于冷冷的注视着自己的兄弟,伊稚斜。
    “你做的很好,弓卢水以北的草场从今天就属于你了,乌桓俘虏交给你暂时看管着,不可出差错。”
    伊稚斜大喜过望:“多谢大单于赏赐!我还要为赵先生请功……”
    “不必了!赵先生是吾儿于单的授业恩师,他为你出谋划策只是尽一份心意,你不要把他当作你的臣子使唤,他是我的臣子,你懂吗?”
    军臣单于瞬间撂下脸,王帐中的贵族无不色变,大单于在敲打他的兄弟,左谷蠡王伊稚斜不可以逾越规矩。
    兰氏家族的左右大都尉立马跪下来:“臣擅自出兵襄助左谷蠡王,求大单于原谅!”
    “臣擅自出兵襄助……”
    来请功的匈奴贵族跪下一片,刚才还喜气洋洋的气氛顿时转冷,几十道目光锁定左谷蠡王伊稚斜身上。
    右谷蠡王居犁似笑非笑:“怎么?伊稚斜不来跪一个吗?”
    伊稚斜脸色发黑,擅自出兵犯了军臣单于的忌讳,可是他明知道这会触犯忌讳还是大胆的去做了,他以为大功劳摆在面前会得到所有人的承认,可万万没想到军臣单于有意效仿汉家天子立威,没想到军臣单于有意确立汉家中央集权的君臣关系。
    “臣擅自发兵伏击乌桓军,求大单于原谅!”伊稚斜满含不甘的跪下来,眼眸中隐藏着深深的怨恨。
    军臣单于面色稍霁:“弓卢水以北的草场是我赏赐给你的,这次就饶过你,再有下次两罪并罚严惩不贷!”(未完待续。。)

第184章 激辩辕固生(一更)
    ps:  求订阅!求月票!
    建元元年五月三日,公元前141年六月,大汉帝国长安城,未央宫。
    长十五米,宽十米的巨型关中沙盘,沙盘中央是偌大的长安城,左右星罗棋布着七十五个县城,以及长陵、安陵、南陵、灞陵、阳陵,这五大陵邑。
    “茂陵!这就是为朕选择的陵邑?可以再缩小点,仿照我父皇的标准也行。”刘彻面无表情,混不在意沙盘上一个石塔似的建筑,将是他百年之后的安身埋葬之所。
    上古三代素来崇神好巫,商代文化是以轻生死重鬼神,讲究虽死犹生的风俗,人死前享受的必须带入地下继续享受,于是出现大批殉葬品以及殉死的奴隶和牛马。
    曹时提出新时代要奉行薄葬,尽量把财力集中在发展经济刺激消费,逐渐提高军事水平备战匈奴。
    刘彻接受了。
    他一手炮制出那封莫须有的遗诏,没有人质疑皇帝手中的遗诏是真是伪,更何况遗诏内容不涉及国策变更,不包含人事安排与变动。甚至没有任何多余的政治暗示。
    或许这将会是有史以来最干净的遗诏。
    “降低到阳陵的标准?陛下将来再改变主意会很难修改,空耗内帑劳民伤财反而有失名声,所以臣是想先造个大一点的慢慢修,以后省得改来改去惹麻烦。”
    “哈哈,姊夫也有怕惹麻烦的时候。”刘彻大笑道:“既然我要做个功比太祖。德比太宗的好皇帝,修个小点的陵墓怕甚?以后帝国有钱了,让儿孙们为陵寝改修扩大便是。何必我来背负奢靡的坏名声,姊夫不是说过好钢用在刀刃上,有钱也要投进去精经营翻本才是正道。”
    小皇帝最近经营赛马场玩上瘾,每天都要过问赛马场的经营情况,几乎是一手操作每天的赛马和马球比赛安排,不得不说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限于年纪城府、经验和见识略有不足。其余各项表现早就超越同龄人的阶段。
    若没有像怪物似的曹时,刘彻必然会是大汉帝国最优秀的少年,相同年纪无人能和他的聪明才智相媲美。年仅十六岁的小皇帝只需抽出半个时辰的业余时间,就可以把容纳二十万人的赛马场打理的井井有条,从赛马场管理制度,到马票竞猜的水位浮动制度都有他的贡献。
    往往只需要一点提点就立刻想通。反应敏锐举一反三的本事让人叹为观止。曹时也暗暗佩服他的天赋异禀,要不是他有另一个世界几十年的记忆和见识,还真比不过天子刘彻的聪慧头脑。
    曹时不想和他扯经营之道。
    他的水平一瓶不满半瓶咣当,依靠眼界出几个意想不到的好点子还可以,让他和越来越专业的刘彻商讨谈经营学问,那纯属没事去找不自在。
    “陛下英明果断,那臣就依照陛下的旨意去做了。”
    曹时乐的刘彻为了省钱缩小茂陵的标准,每年征发几万徭役慢慢修造也不急。反正刘彻寿命悠长的很。
    每个月初,照例汇报当月的货币改革推行情况。
    五铢钱的铸币效率大幅下降。从最开始雒阳铸币坊四处想办法增加产能到现在大约一半在开工,朝廷发行的五铢钱突破三万亿钱,每个月还会有500亿钱左右的稳定增幅,预计在年顶增幅逐渐收窄到50亿钱以下,直到出钱量基本吻合每年的采铜量为止。
    刘彻默默的踱着步子:“你就把冶铜的任务全部转给雒阳铸币厂吧!铜半两一起转过去,多给别的作坊几口汤喝,以免闲言碎语制造不必要的矛盾。”
    “多谢陛下的提醒,臣险些给忽略掉。”曹时略微惊讶,暗自对天子刘彻的观察力刮目相看。
    金银货币的开铸量有限,流通量也非常小,每个月银币铸五万枚上下浮动,金币则只有3000枚到5000枚而已,好在市场行情保持平稳,对少量投放的货币没有过度看涨或看跌,见识过少府的能耐没人敢招惹汇率比价这块蛋糕,以少府的黄金白银储量可以按照这个速度铸个三十年毫无压力。
    铸的少也有不少好处,铸造的金银货币做工更加精细好看。
    离开未央宫,前往去位于北阙甲第的魏其侯府。
    窦婴大步迎出来,笑着作揖:“我说今天怎么有鸟儿在屋檐上叫,原来是平阳侯大驾光临,快请!”
    “魏其侯客气,冒昧来拜访大农令家,我应该多多致歉才是。”
    一老一少两个人客套几句,才走进屋子里各自落座。
    陪坐的是一老一中一青的奇怪组合,他不认识这三个人,但起码知道对面是三个儒生,要说有点面熟的只有那青年儒生,他的眉眼到有几分酷似孔安国。
    “老朽齐人辕固生,早前曾在朝廷里当几年博士。”
    “在下广川董仲舒,也曾在朝廷当过几年博士。”
    “在下鲁人孔武,至今尚未能举孝廉。”
    曹时无语了。
    老中青三人组合一个赛一个牛气,唯有孔武名气最小,那也是年轻儒生的领导者。
    “平阳侯,我们想找您交流交流学术看法,请不吝赐教。”
    三个人准备充分底气十足,早早的摆开架势要亮出组合拳,看样子是要把前两次受到打击的儒家名声扳回来。
    窦婴微微一笑,他对三个人的学术水平非常有信心,辕固生辩才无碍经验老到,董仲舒学识超凡眼光独到,即便最年轻的孔武也颇有根基不容小觑。
    由他们三人珠联璧合联手攻击,即使管子复生。晏子转世稍不留神也要栽个大跟头。
    没想到曹时忽然笑道:“三位不必如此,我今天来不是为了听几位的高见,而是要问你们想清楚了没?”
    “你想说清楚什么?”
    三人一愣。还没发觉话语的主动权悄然之间交了出去。
    “我很敬佩你们,也很敬佩孔子,但是我们所生活的家国天下,我们头顶至高无上的天子,不喜欢你们的顽固和偏执,商代的礼法不能用于周代,周天王开国时的制度不可以用于春秋战国。当年孔子求学于老子,学得《周礼》的精髓方有《礼记》一篇,孔子标榜的仁礼中的礼就来自于此。你们可知道老子当年的评价?”
    三个人嘴巴紧闭默然不语。
    “春秋战国是什么年代?汉家又是什么年代?就连《管子》的治国术尚且不能全盘引用,你们抱着六经研究的滚瓜烂熟又能治得了国吗?”
    “可以!老朽很笃定一定可以!只要……”
    曹时放声大笑。
    辕固生铁青着脸道:“平阳侯好生无礼,为何当庭发笑?”
    “您刚才说苦读六经能治国,那么请问怎么治国?当今天下有耕地11。9亿亩(8。27亿亩)。其中薄田4亿多亩。中田4亿多亩,上田仅3亿亩,现有3600余万口,请问你如何分配土地合理耕种?倘若人丁繁衍50年后6500万口,又当如何分配土地合理耕种?”
    “你……”
    “倘若匈奴入寇大战将起,朝廷要动用30万大军镇守边疆,需要100万民夫修长城送粮草,请问你该当如何治国?”
    辕固生勃然大怒:“平阳侯如此骄横跋扈强词夺理。欺人太甚!”
    “那您以为治国是什么?”
    “老夫不才,尚知道明仁礼。只要天子谨守仁礼,待百姓仁厚甚于水火之危,哪怕国库空无一粒粮食,百姓们也绝不会怨恨朝廷,天子好礼则民莫敢不敬,礼乐不坏则制度不崩,百姓纵然贫困也不会饥渴无食,匈奴入侵更是荒谬无比,而今我汉家与匈奴世代修好广结姻亲,匈奴单于尝以天子至亲自居,又怎么会大举入寇呢?只要天子修书一封送往龙城,双方永罢刀兵世代修好岂不妙哉。”
    曹时冷笑一声:“我到是什么高见,原来是与匈奴人世代修好之策,辕固生迂腐也!”
    “什么?”
    “仁礼甚好!然而仁礼却管不了百姓肚中饥饿,人们生来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荀子曾说过,好利而恶害,人之所生而有也!管子曾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百年之中,风调雨顺者的好时节占据三分之一,年景普通的时节占据三分一,水旱蝗灾频繁出现占据三分之一,百姓奋斗三十年至少有十年多少会遇到灾难,你说百姓肚中饥馁否?礼乐未崩的周穆王,为何会国势大衰?难道因为他不仁吗?”
    曹时气势正盛咄咄逼人,迫使辕固生陷入两难境地。
    他应该说周穆王不仁,可周穆王东征西讨威震天下,《穆天子传》恰是孔子谢世后,战国初期是著名传奇,要说他不仁需要冒着很大的风险,就连孔子在《尚书》里也不敢直指周穆王不认,何况辕固生这一介汉家儒生。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天子与匈奴蛮酋结为姻亲,又怎知道几代天子深以为耻,朝思暮想着北伐匈奴一雪前耻,自吴楚七国之乱结束,先帝深感匈奴窥伺神器寝食难安,设马场五处以豢养良驹战马供给军用,汉军若一日无强军,便要一日受尽匈奴兵锋所压迫,他日再冒出个冒顿单于般雄才大略之主,兵锋南指顷刻之间破关而入,饮马黄河俯视中原,你负担的起责任吗?”
    “你……你岂有此理!”
    辕固生气极了,从没见过这么不讲道理的人,不断的给他挖坑诱使他跳,还是当面挖坑当面让他跳,他又不是傻子,以前只有他给别人挖坑的时候,今天却碰到难缠的敌人。
    气势上,曹时已经占据了优势,可实际情况是辕固生并不服输。
    两人很清楚,彼此皆是意志坚定的人,普通言辞根本打动不了他们的意志,纵然辕固生马失前蹄授人以柄,只要等他回过神来依然可以战个没完。
    辕固生可不是公羊寿、胡毋生、董仲舒,公羊学派的人只会编撰书籍,舌辩的实际战斗力非常弱。
    更不是缺乏经验的孔安国,迂腐无能的王臧、赵绾之辈,绝不会被一句儒贼骂倒,激烈的争执反而使他越挫越勇。
    他是吵架界的前辈高手,这辈子参与过的舌辩不下五百场,曾在廷辩上与黄生争论“汤武革命”的议题,迫使汉景帝以吃马肉和马肝为由强行中止,号称一张铁齿铜牙不怕任何人,结果他就真的栽在这张属破锣的嘴上。
    因为说话不分轻重,狠狠得罪了太皇太后窦漪房,被丢进笼子差点就里喂野猪,从那时起,辕固生的暴躁脾气有所收敛,回乡将养十几年才把心理创伤养好了,年纪渐长脾气比以前好很多,但嘴巴刻薄的功夫可一点没褪色。
    “辕固生,我见识你的本事了,纵横家的手段用的不错!”
    “平阳侯,我也见识你的本事,纵横家是什么东西,我用的是地道的儒术!”
    “好了好了,两位不要因为理念不同吵了翻天。”窦婴出来打个圆场,总算止住无休止的争吵。
    要不是窦婴拉着,曹时差点要拂袖而去,从没见过脸皮那么厚的老儒生,自己都说到脸上了还不愿意羞惭而退,梗着脖子和他争论孔子的仁礼到底能否治国,几乎用上纵横家的手段来对付他,差点没把他给恶心死。
    孔武整个人都看傻眼了,他从没见过那么激烈的辩论场面,记得印象里遇到的辩论每个人坐姿端正,用心倾听对方的发言而后作出回答,彼此礼仪毫无可挑剔之处,可眼前的情况让他感到非常惊讶,原来争论也可以这样。
    董仲舒擦擦头上的冷汗心有戚戚焉,换做他上去只怕走不了几合就败下阵来,自家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公羊春秋》以及一点天人感应的私货,前者公羊寿与胡毋生的研究更透彻,后者属于阴阳家的拿手好戏,忽悠没见识的人还凑合,去忽悠年轻的天子最多能哄住一时,一旦天子醒悟就是自己倒霉的时候,去忽悠曹时更是不可能,他那点私货都不好意思拿出来。
    许是被吵架吵烦了,曹时冷哼道:“难怪人人都说你辕固生铁齿铜牙本领了得,就连太皇太后的虎须也敢捋,吃了次挂落到现在还不长记性,以你刚才那些发言摆在朝堂之上光明正大的讲,你这辈子都休想再踏入关中半步。”
    “你威胁我?”
    “我让你拿出治国术,你说唯有仁礼二字,我让你以仁礼开题治国,你东扯西扯就没一句脚踏实地的策略,我说你迂腐,你骂我荒谬,到底谁更荒谬?我来这儿是和你这个老儒生闲聊的吗?你拿不出治国的真凭实据就请闭上嘴巴,我不想再和空谈虚言之辈讲话了,累!”
    辕固生像是被电打了一下似的浑身乱颤,佝偻的身躯随着剧烈的喘息声抖动,他被气坏了。
    “你……”
    “我要是你早就趁早收拾东西回齐国颐养天年,省得在长安城里招摇撞骗带坏民风,当今圣天子最讨厌虚头巴脑的话,你的治国术太虚,治不了国,回去治治你自己吧。”
    辕固生眼一黑昏倒在地。(未完待续。。)

第185章 刺杀警告(二更)
    ps:  求订阅,求月票!
    “人都是被生活逼出来的,小子别怪我们手下无情,要怪就怪你命不好撞上不该看到东西。”
    剧信手持长剑逼退几名黑衣刺客,衣角破碎的口子显示出他此刻的狼狈,对面七八个刺客不紧不慢的逼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