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列侯-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道纯钢打造定位销做为保险。四根有成年人小腿粗的铁链被卡住,确保城门不会突然掉下来,即使铁链的卡销断裂,还有定位销的二道保险。
    跨过新城门别有一番感觉。长安城比以前更宽阔更美丽,城门内是一条宽阔的街道,15丈绕城街道把瞭望塔旁的公共设施与周围的居住区和城内分隔开。为保证城墙的士兵窥伺不到闾里居民的生活,靠近内城一侧的城墙口瞭望垛口。
    街上行为熙熙攘攘秩序井然。闾里的高墙把一个个住宅区区分开,模式没有大的改变。规模比几年前放大一倍多。
    “我还记得改造前长安城有109的闾里,改造过又增加33个闾里,现在扩大一倍多至少有270个闾里,长安城的人口容量翻了一番啊。”
    城市规模翻了不止一番,人口也翻一番,图纸设计的规模远没有现在那么大,毋庸置疑韩安国对图纸做出改变,目的是让长安城的户籍数突破10万户,城市总人口逼进50万大关,天子刘彻脸上更有光彩,可以继续炫耀皇帝又做出个千古无人的大功绩。
    50万人口的首都,算上首都圈五大陵邑100多万人口,长安城等同于公元前的超级都市群,可以完爆同时代的所有帝国首都。
    未央宫前照例下车校验令符,南军士兵接过车骑将军令微微一愣,向他敬了个军礼就匆匆往宫里跑,一边跑一边喊:“车骑将军凯旋而归!”
    步行出入未央宫的官僚们傻住了,回头看向那皮肤黧黑的高壮青年,穿着一身蓝色丝绸常服,抬头仰望恢弘的未央宫似乎感慨。
    “他就是车骑将军曹时!”
    “皮肤好黑啊!在南越一定吃了不少苦。”
    “前几天,先行赶来的闽越王、南越王都被抓来在街上游行,东瓯王也带着王太子来了,还有上个月回来的羽林骑在长安城里阅兵,皮肤也像车骑将军一样微黑的。”
    “南越那边阳光毒辣,海风一吹皮肤就变黑了。”
    小官僚们骚动着,打算与这位闻名于海外的将军攀谈,苦于不曾相识又慑于威严不敢靠近。
    随之而来的宿卫官迎过来,亲自走在前面引着曹时,一路走进宫禁之中。
    “车骑将军,我们南军士卒听说您征南的威名羡慕极了,听说到南越的士卒每个人都提了五级军功爵,是真的吗?”宿卫官激动的言语混乱,好半天说清一句话,旁边站岗的南军士卒支起耳朵聆听,若不是有军规限制自由,他们一定会围过来问个虚实。
    “不错,平均每人提升五级军功爵,功劳最少的提了三级军功爵,最高则提升十级军功爵,你们以后也有机会。”
    宿卫官小声抱怨道:“我们也想立功,可机会没那么容易遇到,新一批南军刚到长安嚷着要去南越,结果全军被罚去加练,苦不堪言啊!”
    走到宫门前停下。曹时呵呵一笑:“加油吧!你们会有机会,我相信会有的。”
    步入宣室殿。忽然听到吵闹声。
    “彻儿弟弟你今天必须给我个交代,为什么一个月没有到我的椒房殿里来。是不是又宠幸哪个狐狸精了?到底是谁家的女人说出来!”
    “皇后,你胡闹什么?还不赶快出去!”
    “我不管,你让他们全出去,我有话要和你说。”
    宫女和内侍匆匆走出大殿,领头的郭舍人看到他微微一愣,悄悄摆摆手让他别过去,闷声不吭的走出了大殿。
    曹时停下脚步继续聆听,安静的大殿内传来激烈争吵。
    “皇后你够了没?你无权干涉朕的生活,朕有权宠幸任意女子。你再多嘴多舌,以后就不要期望朕会去椒房殿。”
    “你是不是嫌弃我年纪大了,我今年虚岁28了,残花败柳不入你的眼,我知道你瞧不起我,因为我比你年纪大,生不出孩子,你就是看不起我比你大,你当年还说什么金屋藏娇。你这个骗子,忘恩负义的骗子,我的弟弟死了,我的亲娘病了。皇祖母也被你赶走了,我是个无权无势的老女人,你要废了我吗?呜呜呜……”
    女子哭哭啼啼的撒泼。大殿里又安静下来。
    良久听到天子斥道:“不要再说了,你要记住你的身份。我大汉帝国的皇后,不是乡下愚蠢的民妇。收起你撒泼苦恼的把戏,朕今年十八岁了,不是十三四的小孩,回到你的椒房殿,多读点书修身养性,不要动那些花花肠子,走吧!”
    陈阿娇愁容满面的走出来,脸上挂着两串泪珠还没擦拭掉,哭红的双眼看到大殿门口站着个黑壮的青年吓了一大跳,仔细瞧才人数是曹时,陈阿娇忙擦掉眼泪,不自然的笑着:“原来是车骑将军回来啦!陛下正在等着你呢,我还有事先走了。”
    他没有说话,跨入宣室殿瞧见刘彻正在批阅奏折。
    “你来了。”
    “拜见陛下。”
    君臣二人对视着许久没说话。
    刘彻相貌变化非常大,身材高大仪表不凡,长相有六七分神似汉景帝,比起汉景帝更增添几份舍我其谁的霸气,威风凛凛生的一副威严皇帝的好相貌。
    曹时讶然无语,整整两年的时光,他只在长安城呆了一个多月,好不容易见到嫡长子曹襄,顺便让老婆卫君孺怀上孩子就出征南越,两年里只与皇帝也只见了几次面,时间久了两人都有些生疏了。
    他能感觉到天子变了很多,不仅仅是相貌更加成熟,个人气质和精神面貌都完全不同,两年前还是个稚嫩的少年天子,万事都离不开巩固大臣的尽心辅佐,现在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在依靠任何大臣的保驾护航,他已不是当年的雏鸟,而是只展翅翱翔的雄鹰,他是大汉帝国的皇帝。
    “姊夫。”
    曹时愕然抬起头。
    “一别经年,别来无恙。”刘彻靠在椅背上悠然说道:“我不知道你过的怎么样,这两年我的生活非常充实,这个帝国被我掌握在手中,我能感受到它蓬勃跃动的活力,我会不遗余力的推动全新的革新,在确保耕战军功爵不垮的基础上,把我的国家推向新的高峰。”
    “陛下是千古一帝,我曾经这么说过,现在仍会这么说,未来也永远会这么说。”
    刘彻笑而不语,他的目光比两年前更加深沉,他静静的坐着许久仰起头:“我采纳你的建议,迁徙荆蛮的人口已填到南越、闽越、东瓯三国,你的奏折里写的不充分,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是,其实讨伐南越的冬季是这样……”
    曹时滔滔不绝的说起来,南越国的计划只完成一半就被召回是个遗憾,打南越本来就是既定计划,很早之前与天子刘彻推演过,打下南越对于巩固南国边境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安全不会再有问题,其次提供大量的生存空间。
    赵佗与他的交流说到他心坎里,大汉帝国疆土广阔无比,可比起大秦帝国鼎盛时期还是略有不足,好多次沙盘推算出领土面积,扣除南越、闽越、东瓯三国领土,再扣除西南夷、卫氏朝鲜、河西走廊的领土,大汉帝国只有300多万平方公里。
    他曾是少府,调阅过大汉帝国的户籍,今年大汉人口突破3700万,其中7成以上居住在黄河两岸,往南渡过秦岭、淮河一线,往北靠近边郡一带人口稀少,两淮往南走只有30万人口郡比比皆是,而河东郡人口100万以上,关东的部分大郡人口都在100万以上,关中的内史郡天下第一,有570万人口。
    比起穿越前的时代,这点人口根本不算个事,然而在公元前可就不太相同的,土地与人口的矛盾构成帝国兴衰的主旋律,每个鼎盛帝国的初期都要经过人少地多的大治,到人口蓬勃增长时期进入所谓的鼎盛期,人口与土地的矛盾集中爆发,各代的中兴名臣为了让帝国的破车继续坚持下去穷其所能,但是没有人能绕开人口与土地矛盾。
    结果是无论怎样变法都是划分蛋糕的游戏,划分的结果是没有任何人会对新方案满意,旧的蛋糕分配制度大崩盘,新的蛋糕分配体系又陷入难产,贫民吃不饱穿不暖,代表广大富户利益的官僚们受损抵抗激烈,最终是以某次精心策划谋反,或者某个偶然的天灾引发的农民起义的形式解决矛盾。
    旧的帝国崩塌,人口在战乱、饥荒与瘟疫中死掉一半,新的帝国在废墟上完成自我救赎,重建新制度推行全新的蛋糕分配方案,然后重复上一个循环中经历的所有,继续完成崩盘与覆灭的整个过程,在这套玩法规则里,儒家只是利益集团为了划分蛋糕而借用的一层皮。
    儒家并不是原罪,但儒家可以对维护中央集权,换句话说是保护利益集团分配蛋糕权力有巨大作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天大的命题,儒家同时又捏着一张“与民争利”的王牌,逼迫皇帝必须走上一条要么明君,要么昏君的死胡同里无法自拔,以此确保每一次利益分割都不会被愚蠢的皇帝,或者更愚蠢的百姓们干涉。
    天子刘彻的眉毛一挑:“你还是放不下儒家。”
    曹时神色凛然:“臣不敢,儒家是百家中难得上好学问,臣觉得儒家的学说容易被伪君子假借名头肆意利用,打压儒家的本意并非对儒家有太大意见,只是对那些伪君子们的一种震慑,用震慑试图借着儒家的章句寻找压制皇权,压制相权,另立新体系的野心。”(未完待续。。)
    ps:  才发觉,前面似乎写的不合适,用书友的话说故作高深的太多,上一卷的确是把自己带进沟里去了,完全不是自己的风格,还有张骞也没交代清楚,差点就想把那条主线扔了,吸取教训不搞故弄玄虚,把该交代的全部说清楚。

第230章 宣室对策
    刘彻沉默着,似乎在思考又像在审视着,没有像几年前那样兴奋的点头,他有自己的思想。
    “车骑将军说岔了,这与迁徙百姓实边似乎没有关系。”
    “关系很大,人口与土地的矛盾,简单的供需矛盾,当供应的粮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上的粮食第一时间买空,粮价会自然而然的增长,这与奸商投机倒把关系不大,这是市场的正常供需矛盾作出的忠实反映,我们解决供需矛盾只有两种办法,第一开源,第二节流。”
    曹时竖起两根手指,节流对市场的意义并不大,指望买粮的人省吃俭用日子过的像农民一样简朴是不可能的,有钱人不爱惜粮食造成奢侈浪费是很正常的行为,你吃的起山珍海味鱼翅鲍鱼,又怎么还会去吃煎饼卷大葱窝窝头配稀粥。
    利益分配从来不是均衡的,任何制度下少量利益被少数人把持着,除非进化成人人如龙的地步,否则几千年都不会改变,优秀的皇帝是尽可能缩小利益分配的差距,保持基本的公平性,实在不能保持差距干脆就划分等级,有军功的为上,无军功的为下,简单粗暴但也最为公平。
    “节流没有什么可谈的,重点放在开源上,我们需要巨量的可以耕作粮食的土地,最好是温暖湿润宜居的土地,放眼四望没有比中原更好的土地,但是中原实在太小了,以目前的耕作水平理论上限人口是1亿人,陛下觉得一亿人需要多久能达到。”
    “一百年。”
    “没有战争、天灾的干扰最多六十年。也就是陛下的儿子当皇帝时就会见到。”
    “怎么可能呢。”
    “统计数字会告诉陛下正确答案。”
    内侍取来统计年鉴,里面夹杂着一份两年前做的曲线趋势图。刘彻忍不住倾着身子仔细去看,趋势图上一条曲折的线往上走。他皱眉看不明白:“这有什么?一张图而已。”
    曹时举起曲线趋势图言道:“陛下请看两侧的标记,竖着一列标记人口是从1700万慢慢攀升到3600万,横着一排标记时间从汉元年为1年,高宗景皇帝驾崩为65年,我们只用了65年人口增加1900万以上,其中人口有两次较大波动,第一次是太祖开国的十二年,太祖讨伐九江王英布、燕王卢绾、代王韩信等异姓诸侯王,开国初期的频繁战乱导致民生恢复的非常缓慢。第二次就是吴楚七国之乱。导致当年的人口出现大幅下降,次年人口增长完全停滞,第三年人口增长稍见起色,第四年才恢复正常,另外还有高后到先帝时代,多次的旱灾、水灾及雪灾导致流民出现,匈奴的掠夺让边郡人口长期低增长。
    再仔细审视每一年的人口增幅,其中有35年人口增长在百分之二以上,1000万人口年新增20万人口。刨除不正常的增速下降以外都保持高速增长。而陛下是千古明君,汉家未来50年国泰民安是必然的,假如没有战乱和天灾的影响,人口继续保持百分之二增势没有问题。我听说今年人口突破3780万人,未来三年人口以每年增加80万的速度逐级递增,三年后以90万以速度递增。复三年以100万速度递增,往后每三年增10万保持下去。30年内人口翻一番达到7500万以上,剩下20年很轻松可以破1亿人口。这个增长的势头无法遏制,除非爆发媲美楚汉战争的大规模内战,血洗天下十室九空国家崩溃的危机才能缓解,但那样做等于自掘坟墓,非智者所为。”
    刘彻在廷中慢慢踱步,他的身后是一副四丈宽,三丈高的巨型地图,按照地图室里那幅地图的原型放大的复制品,地图的主要部分是大汉帝国的疆域以及外海岛屿,除了东南两个方向是大海,往西、西北、往北、东北都是域外之地。
    很显然,刘彻没有思考过人口的麻烦,他的印象里人口是红利,人口越多国家越强,曹时曾经灌输的许多知识也包括人口红利的简单介绍,突然有一天告诉天子,人口将是一颗定时炸弹,不定在某个时刻突然爆炸,把大汉帝国炸翻天。
    天子很费解,不停的踱着步子,折返了几十个来回,他不理解为什么人口会成为负担,明明应该是越来越好的,他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
    “陛下。”
    “你等等,让朕再想想。”刘彻突然回过头:“朕还是不能理解,这是怎么就……”
    “万事皆有善恶之分,升米恩斗米仇,开仓放粮能养懒汉,衣食无忧容易玩物丧志,陛下您看大汉的军功爵和诸侯王,他们是大汉帝国保证皇权与朝廷不会失控的重要力量,那么重要的力量只用六十年的时间就腐朽的不成样子,放任其发展下去不出三十年必将一无是处,一套完整成熟的体系自我消亡,对陛下与朝廷是个巨大的损失,这种现象对应到人口带来的益处和害处也是相通的。”
    刘彻听明白了。
    人口多是件好事,人口增长率攸关家国天下生死之事,人口太多又是件坏事,没有足够的粮食让百姓们温饱,时间久了怨愤积累由量变转向质变,一个帝国就轰然崩塌了,整个过程就好比迅速堕落的军功爵阶层,优渥的生活让他们胃口越来越大,大汉帝国就是个胃口超好的大胃王,想长治久安必须通过不断的吃东西来维持,因为人永远是不会满足的。
    “朕是至高无上的天子,朕富有四海,朕必须要为天下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负责,朕要打下更大的领土解决粮食与人口的矛盾,你要阐述的就是这些吧?”近乎肯定的语气不容置疑,刘彻需要确认自己的智慧和理解完整无错。
    面对天子质询的目光,曹氏顺势拜服到:“臣苦思冥想几年得出的结论,陛下只用半个时辰就完整复刻,陛下智慧高绝,臣远不及也!”
    无伤大雅的拍马屁,可以让生硬的关系得到缓解,刘彻面色稍霁路出笑容:“朕到觉得你的想法非常奇特,每次都那么匪夷所思,每次又总能说服朕,有时候朕很想撬开你的脑袋,看看你到底有多少奇思妙想。”
    “万万不可,臣还想留着有用之身为汉家立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