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列侯-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口气,每年几个节日礼仪活动就像在上刑,哪怕有一丝一毫的差错都会招来**烦,王削县,侯免国可不是闹着玩的。
    大朝会期间百官忙碌奏报旬月之间积累的国事,大朝只有少数天子近臣,以及二千石及以上的大臣可以居于殿上,曹时作为太中大夫配属于郎中令之下,头上还有秩比二千石的中大夫,他这个千石官还不够级别参与大朝会。
    不甘失败的王臧,将自己的师弟赵绾从雒阳招到长安,带着长安的儒生紧锣密鼓筹备起一场辩论,太子洗马汲黯拉着外甥司马安毫不犹豫的站在曹时的阵营里,宫中的博士黄生为首的黄老学派也鼎力支持。
    几年前曾经有齐地袁固生与黄生论战,最终是以袁固生的反诘险些触怒天颜,天子亲自开口以马肉与马肝,做学问的不争论汤武革命也没关系而告终,但是两大学派都不服气,儒生觉得自己辩赢了黄老派应该得到更多重视,黄老派对儒家诡诈之术也是愤愤不平,时刻想着找回场子。
    袁固生瞧不起黄老学派而在窦太后面前说黄老是小家子气的东西,因此窦太后把袁固生丢到野猪笼子里差点弄死,更早一些焚书坑儒就是儒家集团挑战法家统治权,触怒集体利益而坑杀而死,这不仅仅是学术之争,更涉及到个人和集团的政治理念争斗,直至上升到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斗争。
    最让曹时感到惊讶的是长安的百官也纷纷表示支持,赵禹在未央宫单独找到他想要主动参与,稍微远一些的上卿即便没有亲自来,也派属官表达了支持曹时斗败儒家的态度,甚至连执掌朝政的三公大臣卫绾与直不疑也派人捎来许多先秦时代的黄老古简,希望他从中可以汲取到有用的知识。
    未央宫麒麟殿,云集着来自长安的诸多书生,因为天子染病无法问政,太子刘彻主持这场辩论会。
    王臧怒气冲冲而来,被早有准备的黄生一把拦住去路,拽着他就几年前激辩的正统之论吵个没完没了,赵绾见师兄王臧被一干黄老派学子围攻,立刻拉起雒阳的学子前去救场,两边你来我往斗的不亦乐乎。
    与之相比,曹时压力就小的多,一名年轻的儒生迫不及待的站起来:“平阳侯,你侮辱我贾生是为何故?古人云死者为大,莫非你不知道贾生已经故去几十年了吗?”
    “原来人死了就不可以平叛过错,那么秦王政暴毙近七十栽,为什么你们儒生却对他的个人功过是非,甚至秦王政的私人品德耿耿于怀呢?”曹时面带微笑举止从容,那儒生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又是一名儒生站起来接着对曹时发起进攻:“贾谊是汉家名臣,秦王政是亡秦报君,两者岂可同日而语呢?平阳侯拿这两者相比用心险恶啊!”
    坐在旁边的儒生们欢欣鼓舞,不少人甚至抚掌赞叹,还不时的嘲笑曹时心术不正,儒生们擅长人生攻击天赋并非独有,而是上承孔子一脉相传的看家绝学。
    面对人品攻讦,曹时不急不躁地反驳道:“你说的很对!贾谊只是个人臣,而秦王政却是千古第一皇帝,他首次统一六国奠定大汉帝国现有的版图,汉家礼法制度多承自大秦,既然世人可以批判秦始皇无道暴君,那为什么贾谊文过饰非妖言惑众却不能批判呢?”
    “你……你才妖言惑众!”先前提问的儒生被气的浑身发抖。
    曹时笑吟吟地说道:“你们儒生最喜欢批判别人,为此不惜编造谎言制作双重标准,贾谊是儒生里的君子,所以他说的话即便胡编乱造也是善意的,而秦始皇是亡国之君,哪怕他做了再多前无古人的功业那也是恶意的,以你们个人的道德去平叛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可谓之用心不正的人啊!”
    儒生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样应战,孔安国眼看情势不妙果断站起来说道:“平阳侯应当知道,秦朝灭亡与秦王政的暴政有直接关系,而贾生的《过秦论》虽有夸大之嫌,却不违反秦灭的本意,您这样攻讦贾生是非常不公平的,拿仁厚守礼的贾生与残酷暴虐的秦王政相提并论也是不公平的。”
    ps:求推荐,求推荐,求求求推荐啊!

第48章 败退的儒生
    啪啪啪!
    这些儒生们抬起头,愕然发现曹时竟然在鼓掌:“孔家嫡脉果然不凡,比那些只会抱着《诗》、《尚书》、《春秋》的无用之辈强出许多,我对贾谊的批判不公平,你们对秦灭的批判就公平吗?你们儒家从没有反思过为什么屡次企图执政都会失败的缘由,抱残守缺顽固坚持不切实际的论调,既不能让君王满意,也不能得到公卿支持,所以屡次失败却屡教不改。
    孔子作为一个优秀的思想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作为政治家却是极其失败的,儒家三位杰出人物里孔子的政治生涯最失败,孟子完全是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荀子最接近本质但是很遗憾没有成功,反倒是前有管子、晏子使齐国大治,后有申不害、韩非子在政治生涯中屡有建树,法家作为后起之秀凌驾于诸子百家之上,道家后劲连绵迎头赶上奠定汉家六十多年的大治,唯有儒家固步自封三百年难得寸进啊!”
    儒生们哑口无言,儒家最大的弱点是缺乏从政经验,孔子时代凭着“名门”的旗号在鲁国站稳脚跟,随后执政失势跟着国君被流放出去,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理念却被屡次束之高阁,就像个怀才不遇的人不断的感叹君王都是不识货的人。
    可事实证明春秋时代的君主大多很贤明,起码对孔子还是颇多礼遇的,只不过孔子以为那些君王不用他的治国之策,又用高薪养着他是在侮辱他的才华,气哼哼的离开继续周游列国,直到多年后才回到鲁国,却已经做不了多少事情了,至于孔子治理下的鲁国让齐国感到畏惧的记录,也只有儒生私下里才好意思说的出口。
    孟子是儒家里的异类,孔家很很排斥孟子一脉,见到曹时不太欣赏孟子都也不以为意,荀子同样是个异类,或者说是孔家一系的杰出人才都属于异类,都不能称之为纯儒,听到荀子更接近本质又非常不满。
    趁着儒生们失神的空档,作为法家人的代表趁势发起进攻,赵禹当仁不让的对儒生里的领导者孔安国发起攻击,双方就秦法汉法为题论战异常激烈,而另一边黄生在曹时的帮助下也渐渐站稳脚跟,腾出手来对王臧、赵绾发起反击。
    未央宫的宫女内侍们目瞪口呆,自汉兴以来,几十个书生捉对厮杀的言斗场面还首次见到,不少人联想到先秦时代君王用人选材时的浩大场面,或许也只有那个时代才会出现如此盛局。
    刘彻左顾右盼听的如痴如醉,侍奉在身侧的太子舍人与侍中们可要了命,他们拿着笔墨纸张紧张的记录每个人发表的言论,擅长笔墨的汲黯和司马安早就在战局里舌辩群儒玩的不亦乐乎,郑当时到还可以勉强胜任,公孙贺与韩嫣抱着一叠纸慌里慌张不知道该从哪里记起,反而是一群小侍中在桑弘羊的指挥下穿梭于各个角落里,召集内侍宫女协助磨墨换纸,边听边记弄的有木有样。
    就在太子不知道该听谁的时候,只听到赵绾愤怒地吼道:“太中大夫!你要记住汉家太祖起兵反秦,由此可见太祖走的是与汤武革命相同的道路,你那套名正言顺而应天道的言论简直不值一提!”
    刘彻心神一凛仔细倾听,却不想被眼尖的曹时发现,立刻将他拉入战场风暴的核心区。
    “太子殿下最崇敬的是太祖高皇帝,那么必然就应知道太祖高皇帝的前半生是楚人,秦朝暴虐无故灭楚国,而使千万楚人沦为秦国之刍狗,关东六国对秦国的恨意随着秦人的侮辱而逐渐增加,秦始皇对关东六国无丝毫恩德,反而有切齿的灭国之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陈涉首倡义举天下蜂拥而起,于是太祖高皇帝也在此刻起兵反秦,其后三载亡秦五年灭楚,拥有无比宽阔的心胸容纳有才华的大将谋臣,不计较每个人的出身高低德行多寡,只要忠于王事廉洁奋勇就是有功的汉家大将,因此才能定三秦灭项羽成就万世不易的王业,众望所归谓之正,自古以来帝王得位正者莫过于太祖高皇帝!这能与商汤那个野心家相同吗?”
    赵绾气的捂着胸口大喘气:“你你你……一派胡言!什么得位正完全是一派胡言!这分明就是汤武革命!”
    “你这大胆妄言的腐儒还不住口!我汉家得位之正有目共睹,岂是你这卑微无能之辈所能理解的,还不速速退下以免招惹灾祸!”
    却不想赵绾气极而笑,正要继续辩驳却被王臧猛地扯退,抬起头才发现太子的眼神阴沉面露不愉之色,两人打个激灵连忙行过礼急匆匆的躬身向后退却。
    曹时轻而易举的击败儒生的反扑,到并非他在阿谀逢迎吹嘘刘邦的能力,当初在平阳侯国的时候,他也是不太瞧得起传说中的**天子,可是当他深入的了解曹家的历史,以及汉初那段风云激荡的传奇故事,就越来也佩服刘邦的本领和才能。
    当今天下的人们一直认为,从三皇五帝以将要属汉家得天下名份最正,刘邦所率领的三千丰沛子弟,三万楚人集团都是故楚遗民,故国被灭便矢志不渝地要报灭国的仇恨是为万古歌颂的春秋大义,表明楚人不畏暴秦强权欺压的勇猛之心,而且暴秦与楚人没有丝毫恩义可言,更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打底,灭秦而以汉代之完全没有道义和思想的负担。
    相比之下,夏启杀伯益废禅让毁约在前,夏朝根本与得位正没有任何关系,成汤曾经四处扩张并试图断绝朝贡自立为王,险些遭到夏桀派出的九夷之师讨伐,只好低头服软才熬过一劫,后来成汤越来越强把夏朝彻底孤立并一举灭掉,这与所谓的汤武革命完全不沾边,就是强大的封臣利用军事力量灭掉夏朝。
    而周朝的情况也差不多,自周王季历时屡次大肆灭国扩张,终究触及到商王敏感的神经,成汤就是用类似手段灭掉夏朝而定大商,于是当时的商王太丁(文丁)就杀死周王季历,其子周王姬昌继位仍然不听警告不断扩张,于是帝辛(纣王)囚禁姬昌准备杀掉,却不知为何要妇人之仁释放姬昌,导致姬昌以封臣的身份占据天下的三分之二,为武王伐纣奠定基础得天下。
    夏商周三代压根与所谓的得位正无关,伯益是否被抹黑到不太好说,因为大秦帝国建立后为先祖伯益树立碑刻彰显功劳,到是商人锲而不舍的抹黑夏桀,周人意志坚定的抹黑帝辛也是用心良苦,有点像秦始皇被抹黑成鬼也是一个道理。
    以上的史料在石渠阁的秦简里都可以找的到,先秦时代有不少文章反应夏商两代失国的经验教训,只不过那帮儒生没有资格出入宫禁也看不到珍贵的史料记录,信息不对称使得论战从一开始胜利的天平就倒向黄老学派,加上法家的助阵和曹时的精心准备,几乎兵不血刃便击溃来势汹汹的儒生集团。
    此役最大的收获是太子对曹时的学术水平另眼相看,才学渊博急智不俗在人才济济的汉廷也属于上上之选,并且讲经说法也比只会满口仁义道德的儒生有趣的多,身份高亲缘近待人和善谦虚不拿架子,几乎每一方面都无可挑剔,刘彻对天子安排的讲席人选非常满意。
    不久,王臧果然被罢免官职,连自辩的机会都没有就被驱出京师,而且还是返回原籍不得叙用的处罚,显然天子也不太喜欢满口胡扯的儒生王臧,太子只稍稍一提意向就爽快的答应下来。
    最让曹时感到惊讶的是太子刘彻行动力,赶在辩论会结束就去拜见病中的天子,三言两语就把昔日恩师撵出朝廷,以至于不给一点准备的机会,曹时估摸着这位仁兄这辈子是没希望搅合建元新政,也得以侥幸免去无辜身死的灾难。
    据说王臧临走的时候很是有不少儒生奔赴送行,一路从长安的灞城门送到二十里外的灞桥才作罢,不少书生写诗赋惋惜王臧无故去职的灾难,并隐隐暗示朝中有奸佞之辈霍乱朝纲,致使仁人贤士不得不离开京师承受奔波流离之苦。
    说起来,这种不痛不痒的讽刺对曹时也没造成任何压力,儒生整天干净的像水洗的豆芽菜,张口闭口仁义廉洁道德等高大上的言论,背地里父母兄弟全是当地的地主豪强,不知道偷偷摸摸在外放出多少利息惊人的高利贷,逼德许多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相比之下,列侯还算干净的多,除了个别列侯品行不断擅长作死以外,大部分列侯还是老实本分的人,曹时自己就没干过欺男霸女的坏事,到是有不少长安女子隔三差五到侯府外伸头探脑,指望着被平阳侯看上当个媵妾享福,最差做个外室也能混到不少财货好处,这就是汉代版的养小三。
    曹时可不敢要这些不三不四的女人,家里一堆莺莺燕燕还没功夫搭理着,去外边找女人也是纯属闲的扯淡,曲逆侯陈何就属于这种比较扯淡的男人,他的口号大概意思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此人最擅长勾搭良家妇女通奸,比那些眠花宿柳的列侯恶劣百倍,简直是列侯里的西门大官人。
    ps:历史上,汉景帝就不太喜欢儒生王臧,把他给撵出长安,到是年轻的刘彻被忽悠的不轻,当了皇帝立刻启用这个老师。
    还没有收藏本书的书友请点击收藏,把本书放入书架,您的收藏是对乌梅写作的肯定,谢谢!

第49章 亡秦论
    太**,刘彻正在读新鲜出炉的《亡秦论》,作者当然是平阳侯曹时。
    “秦王政奋六世之余威而横扫天下,实则耗尽大秦百年积累导致国力衰退,九原王离能力不足,领十万秦军守边塞抵御匈奴来犯之敌,岭南赵佗五十万秦军南下平越恋栈难归,关中府库空虚军备不足,为震慑关东六国遗民,收天下兵器炼十二金人,修六国驰道,拆六国城郭,当天下遍传秦必亡,祖龙死的谣言之下,秦王政访仙山炼丹药,杀方士坑乱儒,东巡六国故地,泰山封禅祈求永偃戎兵。”
    刘彻越看越惊讶,这论调是闻所未闻之言,作为帝国太子从小所接受的教育里,只有暴秦失之以虐而亡天下,秦始皇夸天之功而落得二世而亡,却从没听说暴秦竟然虚弱不堪的说法。
    韩嫣被‘打入冷宫’十几天,好不容易逮住机会碰到曹时,便迫不及待的讽刺道:“太中大夫,你这篇文章标新立异,太过耸人听闻了吧?暴秦竟然无兵可用?”
    “如果暴秦有兵可用,何至于让少府章邯释放骊山刑徒率兵平叛?而且这帮刑徒甫一出现就败陈涉,杀项梁屡战屡胜犹如战神,莫非关东六国的刑徒修了几年陵墓就堪比秦军锐士不成,尔等难道不清楚我少府是什么官职吗?”
    曹时冷笑一声,在场的太子属吏没有人敢触碰他的言辞。
    汉承秦制,百官公卿以及朝廷制度也是照搬大秦,少府位列九卿之一,既没有郎中令,卫尉的兵权掌握,也没有宗正,太常掌宗谱祭祀清贵,地位与廷尉、大农令、太仆相当。
    主要职责是掌管山海池泽之税,以及给添加的供养,等同于天子的大管家,附带一个匠作府头的职责,天子修建陵寝之类的私事就由少府全权管理,这是个地地道道的文官序列。
    章邯本身不是文官出身,依照大秦军功爵制的规定,三公九卿里大半是能征善战的大将,但是章邯本人只位列三公九卿里排名靠后的少府,三公里掌握天下兵权的太尉,九卿里有兵权的卫尉、郎中令以及不在九卿之列,掌徼循京师兵权的中尉远比少府更适合出战。
    这几个大将正常情况,配下至少有二三十万大军,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