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列侯-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近十万口百姓的安定生活负责,心里总觉得怪怪的。
    午餐是侯府里新兴事物,曹时以工作重消耗多为由要求男丁跟着他一起吃午餐,最近几天又要求婢女也要吃午餐,不管吃多吃少反正都要吃,虽然吃午餐成为新的风气,但侯府里寻常的午餐还是很简单,只能算作朝食与正餐之间的“加餐”,感觉有点类似夜宵的性质。
    曹时的午餐吃了条尺余长的黄河鲤鱼,一叠素炒青菜外加一斤烤羊肉,足足吃了三碗粟米饭才满足的拍拍肚子,十五六岁正赶上能吃能睡长身体的当口,他这一顿饭敢的过成年人两倍的饭量,所以才有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说法。
    饭后休息时间,樊它广匆匆走过来说道:“君侯吩咐的事情已经妥善处理好了,那日赴宴的商贾们回去之后果然传闻起侯府的铁器精工非常厉害,最近侯国里频繁出现鬼鬼祟祟的人打探侯府虚实,陈叔让府中的仆役到各乡里与穑夫、亭长们送信,百姓们都已经知晓遇到外乡人口风要紧。”
    “那些商贾们谈的怎么样?有没有价格比较吸引人的方案?”
    樊它广对君侯时而冒出的生僻词不以为意,摇摇头说道:“商贾们比较谨慎,在侯府里见过铁炉和铁锅的展示,家丁们还用石炭火烧了几道菜给他们品尝,那帮商人还在商量给价的多寡,暂时不能确定下来。”
    古今中外商人总是具有显著的趋利性,在压缩成本追求利润上拥有近乎天然的本能,曹时很了解这些商人也想好了对策:“放出风就说京师、雒阳以及齐地的商贾正在赶来,他们如果不能给出个让人满意的价格,这些铁炉铁锅就要运到其他地方贩卖了。”
    “这……骗他们不太好吧?”樊它广迟疑起来,虽然他不喜欢商人们锱铢必较的嘴脸,但是他并不会产生欺骗商人也没关系的道德优越感,违反道德的行为会作出本能的抗拒。
    曹时翻了个白眼:“谁说我骗人了?我让你们请来的三十名商贾里至少有十个人来自河东以外,还有那些外地游学的书生以及有生意来往的高爵士绅,这点消息早就飞出几百里外去了,你信不信再过半个月齐国的商人一定会过来?”
    “那好,我这就去办。”樊它广觉得脑容量不太够,他并不擅长与商人们勾心斗角,见曹时定计无碍就拱手退下去。
    下午是马术课,侯府里有几个在曾在周亚夫营里服役的骑兵,这几个老卒从上下马开始一点点纠正他的坏习惯,寻常骑马的姿态,夹住马腹冲刺的姿态,骑马时挥动刀剑的姿态等等,做错了就重来,如果他不做老卒就跪在地上不起来,除非按时按量完成训练课目,否则第二天还要重新来过。
    他有时很后悔当初让陈叔严格要求自己的命令,还信誓旦旦的说要做汉将李广甚至太公曹参那样的名将,陈叔当时就乐的合不拢嘴,口中念叨着先公保佑侯府兴旺之类的颂词,真的从侯府里请来最厉害的骑术高手为他指导骑术,这半个月里差点把他折腾散架,前身留下的那点骑术底子在他们眼里就是渣。
    他们自诩骑术可以在汉地纵行无阻,但距离匈奴人不着马缰,左右开弓马上骑射的本事还差不少,曹时突然觉得这辈子想达到卫霍军功似乎有点遥不可及了。
    回去的路上嘴里叼着草棒子仰望天空:“我才不信卫霍生而知之,我吃的比他们好,练的比他们好,凭什么就练不出来?古人说勤能补拙,骑术讲席(老师)说我骑术悟性属上乘,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以后的日子还很长,咱们走着瞧!”

第13章 主父偃
    回侯府时遇到陈叔,老人家看到曹时背着长弓纵马而来的姿势,忍不住开怀大笑:“君侯的骑术训练初见成效,勤加修炼三年五载就可以疲惫北军的骑士了。”
    “陈叔别取笑我,自从练了军用骑术,我觉得和几位骑术讲席(老师)的差距越来越大了。”曹时见过几个老卒骑着战马手持短矛突刺的姿态,简直像欧洲重骑士冲锋一样帅的掉渣,他这个连骑马端枪的正确发力姿势都没学会的菜鸟差的还很远。
    老人家笑呵呵地说道:“君侯吩咐老仆打发依附侯府的书生回乡,每位书生领一百钱,蒸好的馍打包带走十个,君侯对书生真是好,老仆见有几个穷书生含着眼泪依依不舍的走。”
    “对书生们施以恩惠也是于己便利,将来世人传颂太公的功业需要书生们用心记载,拔一毛而利百世的买卖不要太赚。”曹时对此得意的很,汉儒在儒教发展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儒教的大部分典籍都来自这个时代的儒生们口述笔录,汉儒说的就是后世研究记录的,这作用得有多么大。
    陈叔顿时恍然大悟,看书生们感激的模样想必是不会有差的,想到平阳侯的功业名传千古,老人家忽然觉得给的恩惠太少了点,应该每个人奉上一万钱的厚礼,给的钱越多就应该越感激才对。
    老人家估摸着说出口会挨训,捏着雪白的胡子决定转移话题方向:“大部分书生领着钱走了,但还有几个死活不愿意走,说是要投效侯府做君侯的教席,老仆不懂书生们的说辞,就把名录给奉上来。”
    一卷竹简上些着六个人名,下面标有出生地平生所学等简单的记录,曹时一目十行的扫过去忽然停在一个人名字上:“齐人主父偃,学自纵横家?姓主父的人很多吗?”
    陈叔想了想摇头道:“这个姓很生僻,河东郡内应该没有,想必齐国应该是有一些的。”
    “主父偃纵横术,今年三十二岁,应该就是他本人了。”他还不至于忘记那个倒行逆施的主父偃,睚眦必报得志猖狂机会是他的标签,不过这都和他没有太大关系,左右无事见见这位奇人也无妨。
    第二天上午六名书生被请到侯府的偏厅里用餐,既然是求入侯府教席就得依照规矩展示自己的才艺,这有点像后世大企业招聘精英人才的面试,能力才艺要通过谈吐准确表达出来。
    只可惜这些书生的表现让人失望,无论学儒还是学法都喜欢摇头晃脑的诵读经文,随便挑几篇古文让他们注解,要么吱吱唔唔不知所云,要么解的乱七八糟让人一头雾水,真才实学实在令人怀疑。
    前面几个人垂头丧气的离去,到第五个人声称学黄老二十五年,除了拿《道德经》掉书袋以外,时而能蹦出几句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经典字眼,曹时让他以汉朝边疆守卫为题做简要策论,这书生立马哑了火。
    几个失败者离开时也没有被苛待,曹时命陈叔赠予几位书生二百钱,馍馍二十个返回家乡继续攻读书籍,若来日修学有成还可以来侯府面谈一次,几位书生感激的大礼拜谢口称曹时是“仁厚君子”,而后欢喜地离开了。
    只剩下最后一位中年书生立于堂下,此人不慌不忙对失败离去的书生熟视无睹,整理仪容深揖道:“齐人主父偃,学纵横术十八载游学燕赵不能为王所用,听闻平阳侯海内贤德之士,特来侯府竞为教席。”
    “主父生最崇敬哪位古人?”
    “在下最崇敬鲁连子。”
    曹时心里暗笑此人投机取巧,淡淡地问道:“那么,主父生最希望成为哪位古人?”
    主父偃狐疑地望向堂上的年轻君侯,低声说道:“当是张子、苏子。”
    张子是张仪,苏子是苏秦,只有纵横士才会称呼张仪、苏秦时加一个“子”字,因为这俩人名声非常之烂,名声烂的程度堪比被骂最多的商鞅。
    但这二人又没有商鞅治国的功绩,而且汉承秦制继承了商鞅的法制主体结构,因而在当代学术界就喜欢揪住张仪苏秦大骂,于是这两人就沦为百家唾骂的典型小丑。
    “主父生的人生志向是什么?”
    主父偃像踩到尾巴的猫立刻警觉地抬起头,这些年每次提起个人志向都会被人讥笑,每次被羞辱的记忆太深刻以至于形成条件反射,好在他即使发现地方不对,立刻垂下脑袋:“在下的志向是出将入相。”
    每次提起志向,主父偃会感觉心里很虚,纵横士的老祖宗被骂,纵横家当然也要跟着遭殃,主父偃在齐地混的非常糟糕,他本人的性子雷同张仪苏秦一般喜好夸夸其谈,于是喜好无为的黄老学派讨厌他,儒家法家讥笑他,墨家厌恶他们挑弄是非,兵家阴阳家对他敬而远之,他又不屑于农家小说家厮混,只能哀叹自己时运不济无人可用。
    等了一会儿没听到奚落声,心里悄悄松了口气抬起头看到年轻的君侯闭口不言,跪坐在侧边的文师樊它广忽然说道:“既然主父生心怀大志,当让知道我侯府地小人少容不下大志者,此志向与主父生所求的职位差距颇大。”
    主父偃昂首挺胸义正词严地说道:“我听说治国之道要从小事做起,如果我能在君侯府内治好一府,就为治国术积累了小小的一步,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终有成功的那一刻。”
    “主父生错也,教席非侯家丞,治不了一府更积累不到治国之术。”
    主父偃面不改色地拱拱手:“我亦知也,此为我的小小比喻,即使为教席也没关系,只要君侯能看重我的治术,推荐我进入安邑为吏,不出十年必可为二千石。”
    被揭穿老底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吹起牛来不带打草稿,两千石至少是一郡的军政大员或朝中重臣,主父偃一张嘴就是二千石,仿佛做个重臣如探囊取物轻松搞定。
    樊它广极不喜欢他,因为那段不愿回想起的历史,诬告他为通奸生子的侯府舍人,就如主父偃一样喜好夸夸其谈,张口就是大志在怀做起事来成竹在胸,先代舞阳侯樊市人就被他的言辞所蛊惑聘他为侯府舍人,可是他混了十几年依然只是个侯府舍人一事无成。
    当时他也很不喜欢那个舍人,于是斥责他混迹于侯府尸位素餐,不为侯府谋丝毫利益的蠹虫,因为这次不经意的辱骂成为那个舍人诬告他的动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樊它广下意识的认为主父偃也是那种奸险小人。
    “主父生学至齐,游学于燕赵不得重用,可有想过原因?”
    “诸侯王醉心酒色不能重用贤人,将来一定会为昏庸的举动付出代价。”主父偃拱手一礼傲然肃立,强烈的自尊心让他觉得没必要对质疑自己的废侯太过尊重。
    “辗转十数年求于诸侯王而不用,于是来到河东求于列侯,未入侯府就期望被君侯举荐到安邑,主父生这样的行为又怎么能在侯府里安心的做事呢?我想第一位拒绝招募主父生的诸侯王或许是无意为之,但接连二三被拒绝招募就与主父生的想法有关系了。”
    樊它广严厉质疑他的诚意,口口声声说贤达却用了十几年才到河东,诚意不足的人在任何地方做事都不能全力以赴,既不能同舟共济也不能共患难的人,侯府是不敢收也不能收的。
    “你……”主父偃气的浑身发抖对樊它广怒目相视,他平生最恨被人质疑和嘲讽,最让他接受不了的是对方说的很有道理,忽然发现自己竟无言以对,三番四次被拒绝的理由极有可能是这样,他开始后悔自己好高骛远十几年,如果当年听恩师的劝说脚踏实地在齐地从官吏做起,或许此时已经成为齐国二千石的大人物。
    但世间没有后悔药,他已经没有后路可以退,如果不能博得二千石的地位,他这一生就彻底完蛋了。
    曹时笑眯眯地阻住争吵:“主父生是有才华的人,文师不可对有才华的人无礼。”
    “喏!”樊它广朝主父偃无声的拱手算做道歉,主父偃面无表情的回礼,并向平阳侯投来一道感激的目光。
    曹时说道:“主父生是有才华的人,这样的人如果埋没在乡间数位可惜啊!可我只不过是个无职无权的列侯,不能满足主父生的举荐请求,只好赠予五百钱作为游学的旅费,希望主父生学得上乘的治国之术被举为孝廉。”
    主父偃失望怔忡在原地,好半天才顿首施礼道:“多谢君侯的美意,吾之所学还没有展示于君侯看,请容许在下一展所学也好无遗憾的离开河东。”
    这个提议说明他还是不太甘心,主父偃潜意识里仍然坚持认为自己是有才智的高人,看不上他的都是愚昧的蠢材,我向你展示毕生所学的智术让你将来为没有得到我而后悔沮丧去吧。
    曹时才不会给他机会,当即说道:“主父生一展所学到不用太急,如果它日能成为二千石的高官,天下黎民都会擦亮双眼看你的治国术,不如我留下一个问题,主父生以此为论多做思量,或许他日可在天子御前一展才华。”
    “君侯请说。”主父偃大袖一甩倒背着手,那意思是有什么难题尽管说出来,我主父偃是丝毫不怕的。
    见他如此自信,曹时笑笑也不在意:“我听闻上古君王垂拱而治天下,那时天下方圆不过几千里,人丁不过数十万口,自从三代以降君王们代**拓分封子息立诸夏,而后春秋战国分争不休直至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彼时人丁繁衍数十倍于古,耕作土地数十倍于古,财税所得数十倍于古。
    只不过肥沃的土地已经被人开拓出来,余下的只有毒瘴横行或寒冷偏远无法耕作的土地,试问再过几十年人丁繁衍到今日数倍,而耕地开拓渐止的时候,该如何治理天下让天子致君尧舜,垂拱而治天下?如果遭逢水旱蝗灾横行,瘟疫爆发以至于粮食卖到几千钱一石的天价,面对这样的危机又该如何治理国家,保护汉家江山社稷不至毁于一旦呢?”

第14章 商队
    主父偃带着满腹的郁闷和疑惑离开了,以他擅长的雄辩滔滔解不开如此复杂的问题,或许主父偃下意识会想到这样的可能,但他一定不会认为落在子孙后代的头上,或许即使落在子孙后代身上也不在乎。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这本是一句被过度曲解的话,但用在自私自利者的身上恰如座右铭,自私的人们不由自主的着眼于眼前利益,这是人类无法克制的毛病,或许只有建立某种遏制自私的传统,才可以制止贪婪人的死心膨胀。
    人们并不傻,但自私与愚昧会侵蚀他们的理智,真正看的清未来的只有两种人,先知和穿越者。
    很不幸曹时不是先知,想必他这一辈子都不会成为先知,他只想用这样一个永远解不开的难题让主父偃闭嘴并安静的离开,最好的结果是不要记恨平阳侯拒绝招募他为教席,毕竟这位“倒行逆施”的高人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在朝堂之上。
    送走一忧迎来一喜,孙起兴冲冲地赶回侯府禀报,召孟回来了。
    “召孟回来了。”陈叔眉开眼笑,心里也是欢喜极了,当年他最看好的几个娃娃兵里,召孟是最讨老人家喜欢的一个,打仗勇猛无畏技艺超群,每次不要命的冲过去总能全身而退,这不仅是本事更是智慧。
    战场上生存需要智慧,杀敌也需要智慧,既杀敌又生存是最大的智慧,没脑子的莽夫最早死在冲锋的前列,胆怯的懦夫死于乱军践踏或敌人的屠刀之下,有勇有谋的战将才能所向披靡全身而退。
    召孟就是这样一员所向披靡的大将,身高八尺五寸的魁梧壮汉矗立在侯府门前如一座铁塔,比起站成一排的孙起高出约五寸的个头,而孙起一米九十多的个头已经是侯府里出类拔萃的巨人了。
    “参见君侯。”洪亮的嗓门如滚滚雷音落下,稽首大礼更凸显出郑重其事的姿态,曹时深揖一礼仔细打量召孟,发现这位中年壮汉目光澄清明亮仪表不凡,只看面相就知道这是位气宇轩昂的豪杰。
    “自古燕赵之地多义士,先公在世时常说召孟、孙起为侯府柱石,吾那时年幼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