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列侯-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要问少府了。”
    几十道目光齐刷刷的落在曹时身上,他是建元新政的策划设计师,并成为新政的实际主导者,他领导的团队在钱法上大做文章,几乎把半个长安掀上天,不但一举击溃了长期盘踞在长安城的高利贷集团,还把豪商巨富、豪强地主一网成擒,其中竟然有两个炙手可热的窦家外戚侯!
    霹雳手段之狠辣无情骇人听闻,几乎是跳起来狂抽窦家的脸面,实在是比最恐怖的鬼故事还要吓人,三公九卿里有一大半简直像看疯子似的,完全摸不清曹时的极限所在。
    假如只看辉煌的战果,几乎所有人都会拍手称赞这是一次黄老学派的伟大胜利,重农抑商打击土地兼并,压制豪强整治富商是大汉帝国的基本国策,只要百姓们服从制度的安排继续在土地里种田,耕战民族的古典军国制度就能继续玩下去。
    一旦玩不下去的那天,就是国破家亡通通完蛋的时刻。
    辉煌的战果,再一次证明曹时是黄老学派当之无愧的急先锋,大汉帝国耕战制度的保护着,豪强富商们闻风丧胆的刽子手,即便他的双手没有沾满鲜血,但血淋淋的民脂民膏全却被无形的钢刀一点点的挖出来,那种痛楚比砍掉他们的脑袋还要痛彻心扉,曹时双手未沾鲜血,却比任何刽子手更可怕。
    按照制度的要求重新分配给有军功却因故失田的高爵武士,军功爵授田制是大汉帝国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战争意味着帝国的军功武士集团在凋零和衰亡,曹时用打土豪分田地的办法挽救他们,只是饮鸩止渴罢了。
    老学究们不会承认所谓的黄老新学,更不会承认他是黄老学派的顶梁柱,当个急先锋还是很妥当的。
    但曹时做的太激进,简单粗暴的一网成擒,甚至不惜从皇帝手里请出虎符,调拨细柳营的北军正卒镇压叛乱,而所谓的叛乱只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六千大军把三四千号闹事者打的头破血流伏地哀号,还一把拎住两个窦家的宝贝蛋,真是激进到没边没际了。
    在场的三公九卿里没有一个人喜欢那么激进,哪怕参与其中的廷尉丙武也是如此,这个一大把年纪的老列侯在刚才结束的冲突里被太皇太后反复点名好几次,只比受到重点照顾的少府曹时好一些,心力交瘁的老列侯决定尽快辞去廷尉颐养天年,让他这么大年纪的人和十几岁的小毛孩一起玩激进,他觉得自己的心脏有点受不了。
    余光瞥见同僚的眼神,曹时不得不作出一些解释:“陛下和太皇太后发生冲突是不对的,但是太皇太后伸手干政也是不对的,我们是汉家刘氏皇族的大臣,天子是先帝高宗景皇帝驾崩前一手扶上帝位的汉家正统,加冠成人的仪式我们都在场参加的,若以天子年幼为名干预朝政是非常不合适的,毕竟有前车之鉴。”
    那一句前车之鉴,差点让几个年纪大的上卿踉跄摔倒。
    慌忙整理衣冠,紧张的半天不敢答话。
    在未央宫前说前车之鉴,那前车可不是其他人,说的是孝惠皇帝死后,高后吕雉以少帝年幼为名临朝干政,在汉家历史里不承认孝惠皇帝的子嗣,于是就把那个时期称之为高后称制,或者叫吕后称制。
    “咳!少府不要顾左右而言他。”
    “我的承诺是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诸公晓得治大国如烹小鲜,那就应当明白每一次小鲜翻面都要小心翼翼的,唯恐翻不好面把小鲜翻碎了,既然我拿起锅铲把小鲜翻了一面,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再翻回去,一来一回折腾下去小鲜就要烂的不成样子了,到时候责任可不在我身上。”
    曹时甩下这句话,无视一大群年纪比他大几倍的老人,登上马车扬长而去。(未完待续。。)

第133章 曹时拉仇恨(三更求订阅!)
    ps:  平阳侯曹时,年十七,肤黄白,七尺八寸,防御超高,精通360度无死角拉仇恨。
    卫绾浑身发抖,鼻子嘴巴都快给气歪了。
    好歹自己是经历过阵战洗礼的老兵,还曾杀过吴楚叛军因功封为列侯,只因他的列侯得来的水分不小,而被开国功勋列侯们排斥在圈子之外,他心里对列侯出身的世家子弟就不太待见。
    平阳侯曹时,十六岁就著书《亡秦论》《货币论》,重建新长安立神庙,小小年纪位列九卿之一,种种光环套在他的身上,给他的感觉太耀眼,太刺目,太不讨人喜。
    卫绾很讨厌曹时。
    并不是讨厌他本人,而讨厌如同曹时这种年纪轻轻趾高气昂的勋贵子弟,他的词典里权贵功臣都是虚的,脚踏实地做事才是真。
    秉承汉文帝的治国思想,朝廷选贤应当选择德高望重的老人,像他这把年纪的老人正当从正的大好年华。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越老见识就越广,做事时更加沉得住气,朝堂之上最应镇之以静,有老上卿才镇压朝廷才能保证朝中宵小之徒毫无机会。
    曹时实在太年轻了,十六岁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竟然堂而皇之的当上九卿之一。
    放在几十年前,早就被唾一脸口水,即便你手眼通天有移山填海的本领在,年轻人就是年轻人,不能和老字辈争夺权力地位。
    当年,商山四皓就是四个老不死的先秦隐士。就连粗鄙的刘邦也要保持敬重,哪个人敢说老人政治就是错误?一群老头能唾他一脸口水,还要丢下一句:“竖子。不足为谋!”
    卫绾很愤怒,上卿们也很愤怒,曹时的表态简直是在蔑视他们,什么叫他把小鲜翻了一面,照他的意思国政大事该由少府来掌管,权掌阴阳总理百官的丞相反而成了虚职,上卿们岂不是庸碌无为让朝廷养着吃白食的废柴。
    “少府锋芒毕现年轻气盛。棱角太分明不见得是社稷之福!”
    “才说没几句话就撂下狠话,果然是年轻人不通人情世故呀!”
    “太皇太后故意引而不发,一直想等着天子志得意满的时候迎头痛击。少府到现在还看不透呀!”
    “所以才说他年轻人,经历的太少还不明白,仗着先祖的余荫和制器上的聪明才智,几步跨越那么多人仰望的台阶。顺风顺水的当上九卿之一。还没尝过饱受打击的时候,就让他碰个头破血流再说吧。”
    老派官僚的眼里,沟通要面对面恭恭敬敬的行礼问答,回应对方时要面带微笑保持礼仪不失,回答完要行礼作为结束。
    周公制礼,精髓就在于此。
    三公九卿里一多半对曹时不满,这小子太嚣张跋扈,说话时太不懂得尊总老人。礼仪只是中规中矩远算不上尊重,不懂得语言艺术的运用。除了有个好头脑和但做事的大胆子,曹时全身上下被数落个遍,横挑鼻子竖挑眼就没多少优点可言。
    曹时的眼里根本不在乎这群老朽不敢之辈,除了几个相熟的功勋列侯打个招呼就不太和其他上卿交流,由于业务关系和掌握国库的大农令接触较多,其次是掌管北军的中尉宁成,这两个人关系算的上不错,其他上卿基本只是点头之交。
    卫绾觉得这是对自己的极大不尊重,丞相总理百官位高权重,有权利管辖教训九卿之一的少府,可曹时这小子对自己毫无畏惧之心,反而频频给自己难堪,让这位老人非常不高兴。
    “哼!就容你高兴一时三刻,等到太皇太后发力压制天子的势头,看你还敢不敢目无余子。”卫绾的心里还想着折服这小子,毕竟曹时还是非常有才干和前途的,以怀柔的手段折服他,对于黄老学派有着莫大的裨益,政治和学术上双重进益让卫绾有些放不开手脚。
    直不疑忧虑地说道:“希望少府早日醒悟,悬崖勒马为时不晚。”
    长信宫骤然发生惊心动魄的一幕传出去,一夜之间就像长了翅膀似的传入每个京官的耳朵里。
    人们不见得了解公卿之间的短暂冲突,但天子和太皇太后的冲突却瞒不过有心人的耳目,新登基的天子气势正盛,不服太皇太后的管束,双方的皇权之争是朝野之间公开的秘密。
    窦家两兄弟在经历廷尉府大牢一日游的洗礼后,终于放了出来,两人出来的时候没有一丝高兴表现,窦完的猪头脸比以前更大了,窦彭祖咬牙切齿的咒骂曹时,恨不得扒皮抽筋一些心头之恨。
    满朝文武都知道,窦家兄弟俩在廷尉府关不了多久,撑过一夜到下午才释放已是廷尉的极限,熬到晚上宵禁时刻,一天就又要过去了,没有人能承受太皇太后的怒火,放人是必然选择。
    天子刘彻仍然在服丧守制期间,暂时看不出冲突带来的直接影响,但长安两市受到的冲击已经完全凸显出来。
    囤积荚钱的富商倒台了,放高利贷的豪强地主们完蛋了,经受北军蹂躏许久的长安两市,再也没有人敢阻挡兑钱坊的锋芒。
    市面上荚钱对五铢钱的对比价格一路跳水,飞速探底到20比1的官方比价,当廷尉府的牢门全部打开,缴纳过罚款得以提前释放的富商和豪强们发现大势已去。
    荚钱的盘子被彻底洗一遍,崩无可崩。
    持币的大小市民惶恐的抱着钱箱到两市排队,熟悉的长龙再一次出现在长安的街市上,少府的官吏们依然拿着小巧精致的天秤搞业务推销,长安市民们兴致勃勃的听着,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切和几天前早已大不相同。
    兑钱坊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曹时抛出的小鲜翻面理论在警告试图打击新政的人,做事之前请三思而后行。首先考虑朝令夕改对人心带来的冲击力,其次是备受打压的小皇帝刘彻的态度,现在跳的越欢实,将来死的越迅速。
    当市面上兑换比率走低到20比1之时,不仅是长安城内的豪商豪强们全部崩溃,来到长安恋栈不去的外地客商也慌了神,他们把所有的一铢荚钱全部拿出来通兑出去。仅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长安两市兑钱坊收储的一铢荚钱多达1万6300亿钱。
    数额只庞大差点把兑钱的少府官吏们给吓坏了,此前官方预估货币总量是一回事。真金白银的天量荚钱摆在面前又是另一回事,事先没人会料到民间流通的荚钱存粮如此之大,当初预估有几万亿的时候,连大农令自己都不相信。幸好他不知道有个词叫“理论上”。否则一定会在补上那一句。
    现实的情况出乎预计的好,原本估计能收到7000亿荚钱就基本完成任务了,照着这趋势似乎过2万亿不是问题,再延长三五个月说不定3万亿也能突破,三年之内保准能把市面上所有荚钱一扫而空
    汉初私铸钱的风气盛行,朝廷三令五申严加管束效果很差。
    当时国力较弱的情况也造不出难以仿制的优秀铜钱,几朝皇帝更换法定货币都没有收到良好效果,民间依然盛行轻贱的荚钱。到汉文帝时代干脆放开铸钱的禁令,于是几百万户家庭家家户户热衷于造钱。近乎是以全民运动的形式发散下去,以至于荆蛮、百越和卫氏朝鲜也铸铜钱携带到汉地购买食盐,布匹之类的日常用品。
    百姓铸钱的技术普遍不算差,从市面上获得铜器熔出铜水掺入铅锡,倒入泥范完全冷却就制成全新的货币,有门路的豪强商贾们会从铜矿边弄到一些废弃的铜矿石和下脚料,那些含铜量很低的矿石冶炼提取非常耗时耗力而被丢弃,可落到豪强商贾手里就成为香饽饽。
    他们是最不怕耗时耗力的,家里的奴仆可以随意差遣,浪费点木炭石炭也绝不是问题,反复提炼去除矿石中的渣滓,让含铜量达到40%左右就可以制作荚钱,由于荚钱只有区区0。7克的重量,一炉铜水至少可以浇铸3到5万枚荚钱。
    稍厉害些个豪强,家族里有中高级官僚,田产和奴仆成群结队之徒,每年新铸的荚钱多达1000万钱,去掉原材料、燃料、人工、运输储藏等成本投入依然有50%以上的利润,较高的利润才是民间铸钱蔚然成风的主要根由。
    更厉害些的诸侯王和列侯,每年开铸的荚钱少则3000万钱,万户侯普遍私铸1亿钱以上,诸侯王们最多可达到10亿钱以上,荚钱比价则只有20比1,可架不住投入大带来的收益比率,1亿荚钱可以兑换500万五铢钱,去掉挖矿炼铜的成本依然有200万钱是可以赚到的钱。
    以少府的冶炼技术,从荚钱里提炼出的成本极限是11枚荚钱得到1枚五铢钱所需铜量,收购价格被钉死在20枚,纯利润率高达80%以上,仅仅是这1万6300多亿荚钱可以制作出1482亿枚五铢钱,兑出去的只有815亿枚五铢钱,剩下667亿五铢钱的利润。
    铜料由熔化铜钱可以直接得到,石炭的采挖和运输成本,铜匠和铸钱匠的三餐支出俸禄给予,作为配比的纯铅等成本叠加起来也才刚满10亿钱而已纯利润高达657亿枚五铢钱,盘点的货币的时候把少府的官吏们都吓坏了。
    刘彻抱着国库和内库的最新薄籍高兴的乐翻天。
    “暴利!绝对的暴利!原来铸钱竟然这么暴利!荚钱赚了657亿钱,三铢钱,四铢钱,八铢钱,半两钱总计赚来225亿钱,不但把造长安的180亿的投入补回来,赛马场的100亿钱的预算也给填上,还有你提出来的那个护国神柱计划不算个事,国库和内库的账面支出全部抹掉还结余520多亿钱,想想过去的一年朕做了多少大事!新长安城的主要城区重修出来,赛马场建了一小半,太庙被翻修一新,神庙被树立起来,下一步朕要动一动马政,有钱就是底气足,看起来在钱法上下文章是无比正确的决定!”
    曹时得意的笑起来,这才只是个开始,更疯狂的时候还远没有到来。(未完待续。。)

第134章 窦漪房之怒(一更4000字求订阅)
    ps:  提前预告一下,2月15号来个小爆发,兑现打赏乌梅还有投月票的各位书友,求订阅,求月票!
    阳信公主刘婠最近身子不舒服,好些天都没去长乐宫里问安,曹时还取笑她索求太频繁身体吃不消了。
    这几天病恹恹的赖在床上不起来,大姨妈来的也不准了,可把她给吓的不轻,以为自己有了身孕,紧张的不行。
    冯信的夫人淳于三娘为她切脉问诊,结果只是受了点风寒,喝点石蜜姜茶发发汗该来的又来了,害得刘婠空欢喜一场。
    曹时忽然发现平阳侯府里有点蹲不住,每天面对阳信公主幽怨的眼神心理压力非常大。
    依照汉家习惯,皇家子女冠各自母亲的姓加以区分,比如刘彻做太子时,又被称作王太子,刘婠和她的两个妹妹就是三个王公主。
    王公主三姐妹的肚子都没动静,年纪小是一方面原因,可她作为长姐也不能太松懈,无论子女先要一个抱着总是一件好事。
    曹时的观念还是以前的习惯,过早要孩子对女人身体发育不好,过了年小两口都是虚岁十七,实际曹时还差三个月满十七岁,刘婠是夏天出生的,还要差半年才满十七周岁。
    依照他原本的想法,二十岁再要孩子也不晚,适当的再晚点也可以商量一下,刘婠坚决不同意。
    正好手头要处理的事物着实不少,他就借着公务繁忙的名义去拜访诸多功勋列侯。中午在那用了午餐,下午又跑到未央宫里诉了几句苦。
    刘彻一脸愁苦:“姊夫也这么难,我还以为只有我最倒霉。皇后刚搬到椒房殿,就把我的寝具全部搜走,我现在每天只能住在椒房殿,生不出孩子之前都不能自由啊!”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你姊天天找到我吵着要生孩子,好像没孩子就不能抬头挺胸似的,这种思想太愚昧落后了。”曹时擦擦头上的冷汗。暗道皇宫里的水真是深,小皇帝敢和太皇太后争皇权归属,却拿不住比自己年长十岁的老婆。
    长兄如父。长姐如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